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也许你是花了几万年时间累积福报,今生才投胎做人


   日期:2019/8/16 15: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暇满人身难得,我们没有投胎到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牲道,没有生在屠夫、渔民、猎户这样恶业炽盛的家庭,并有机会闻思修佛法,这真是极其殊胜难得的因缘福报成熟了。

  但是生命总是无常,人们现在看似能够轻轻松松得  到佛法,生命却在不经意中不断消逝。

  二、三十岁的时候,你也许觉得人生的时间还很长,干什么都来得及,人也不会感到疲累,就算经常晚上不怎么睡觉也不会觉得疲劳,可是当你接近四十岁,就会发现身心经常疲惫不堪,新陈代谢会发生变化,身体机能也在下降。这些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有进入中老年的机会和过程,很多人生下来没多久就死掉了,每年二、三十岁从我们身边走掉的有多少人?

  生命无常,就算你是高官也没有用,你权力再大、财富再多,你是名医等等都没有用,死神是唯一没有同情心的,他根本不会和你商量,时间到了,生命分秒也不会为你停留。面对无常的生命,有多少人能懂得来这个世上走一趟不容易?

  也许你是花了几万年的时间累积福报,才能今生成为人,如果你曾有机缘遇到佛法却没有好好珍惜,等到真要离开的那刻才会发现:身体是带不走的,财富是带不走的,权利是带不走的,亲情是带不走的,友情是带不走的,一切都带不走。死时到底你能带走什么?只有你曾造做的善业和恶业。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你现在想想到目前为止自己的一生,是行善多,还是造恶多呢?

  一般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其实人们积德行善的机会是很少的,可以说一生当中作恶多端的机会非常多。

  杀生、偷盗、邪淫、恶口、挑拨离间、绮语、妄语、贪、嗔、痴等十不善,人们每天都在造作。

  提到杀生,杀业重,很多人都不愿意听,觉得世人不都是这样吗,吃条鱼,吃点儿虾,吃点肉又怎么了?我不吃也有人吃,养殖起来就是为了给人吃的,让人放弃吃动物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偏偏盯着我,说我杀业重?

  实际上,只要是人,煮一杯水也会杀死很多众生,水里有很多微生物你根本看不见。你晒衣服,衣服上有很多螨虫和微生物会被杀死;你开车子,不知道撞死压死多少虚空、土地中的微小生命;你吃的蔬菜和水果,哪一种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其它小生命、小虫子的出现?哪怕你洗个澡、洗个手,那些细菌被你冲走了,实际上也是一种杀生。所以,每个人的杀业都不轻,也因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承受很多苦难。

  

  生命短暂是一回事,人生不顺十有八九,身体的痛苦、心灵的烦恼都需要我们去面对,虽然六道轮回里,暇满人身已是非常稀有难得,但是生而为人还是要面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这人道八苦,连伟大的佛陀在成就之前,也不能避免在其中陷入迷惘,何况是我们呢?


  悉达多王子正是因为拥有了世人羡慕的一切物质财富,却依然得不到快乐才决定去寻找究竟解脱之路,最后他终于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佛陀的果位,找到一个可以让所有众生不受轮回折磨的路径与方法,这就是伟大的佛法。

  佛法可以帮我们清洗业力,解脱的功德正是因此而产生。

-02-


  在当今社会,由于大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很多人有过堕胎的经历,这个罪业很深重。作为一个人,杀人的罪业很大,更何况是杀掉和你最有缘分的骨肉,而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是自己没有做好。堕胎有没有罪业?当然有。能不能忏悔清净?回答是肯定的。佛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忏悔的,只要皈依后虔诚发心,发誓不再犯,通过所依力、追悔力、约束力、遮止力来对治,就可以彻底净化罪业。

  忏悔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修八关斋戒,修持百字明,是两个最快忏悔罪业的方法。如果有正规的寺庙如法做超度,自己最好亲自去参与。

  如果没有机会参与超度法会,就多参加八关斋戒,做一切善事的时候,要记得把功德一次又一次回向给他们,他们一样可以得到解脱,罪业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净化。

  现在有种说法是“超度婴灵”,可能是觉得做胎儿、婴儿时就死去,实在是太可怜了,但从超度来看,超度的都是亡灵,超度的是所有往生的众生,有立牌位或知道名字专门超度等方法。

  因为堕胎的孩子没有名字,就用“某某的孩子”这样的名字来做超度。做超度法事可以帮助到他们,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懂得忏悔,做大礼拜、修持百字明、修八关斋戒等等。

  堕胎的人要多做大礼拜,一方面可以净化自身的业力,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堕胎手术对女性的身体伤害很大,堕胎的冤魂有很强的嗔恨心和怨恨心,仅这两方面的因素,就可能导致这个母亲再也无法怀孕生孩子。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求子不得,通过修行却可以如愿以偿呢?

  因为只有修行,才能让这些堕胎生命的嗔恨、怨恨慢慢消掉,因为你不断为他们做功德回向,再加上超度等方法,他们不再与你有恶的牵绊与纠缠,再怀孕的机会就大了。

  堕胎的生命属于“横死”,很长时间都会在鬼道游离,他们有足够的能力用嗔恨心来伤害曾经不要他的父母,当知道父母又想要孩子,就会想法设法阻挠,并让父母感受到他当时被杀死的痛苦。

  堕胎,结了冤仇,一定要付出行动和态度才能消除。虽然放生、在寺庙做超度等等,通过供僧也可以做一些功徳,但是这些只能改变一部分,重点还是造业者发自内心的忏悔,希望这些堕胎的生命,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过得好,要经常回向给他们,因为没有将他们带到人世间,还杀死了他们,是一生的愧疚啊!

  能够修持绿度母法门,也是很好的方法。在修绿度母的过程中,要记得多做一些大礼拜,并找医生去调理身体。即使不从佛法的角度讲,全世界只有一种运动,是从头顶到脚趾都能得到运动的,这就是大礼拜。

  大礼拜是妙法,是对身体特别好的修行方法。我在美国有个教授朋友,他觉得大礼拜的功效实在是不可思议,大礼拜对身体机能的恢复和调整有巨大的帮助。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大礼拜五体投地,是忏悔自身贪嗔痴慢疑等的好方法,如法大礼拜一定会让你越来越健康。

  你们不要认为藏区来的法师是来折磨弟子的,谈到修行都让你们至少做十万个大礼拜。你们平时这疼那痛的,让人按摩、拍打,备受折磨还得花不少钱。为什么不去做大礼拜呢?

  既有功德,又不用花钱,还能恢复健康。

  所以,想要孩子的人,一定要坚持做大礼拜,以巨大的虔诚心和信心,祈请上师诸佛菩萨能够加持自己,消除业障。除非是你的业力如此,就是不能有孩子,否则只要出现了一线希望,诸佛菩萨都会满你心愿的。

-03-


  文钞译文:

  生孩子不难,教育孩子尤其困难。许多不洞事的人,没有孩子时,求菩萨。等到得了孩子,只知道宝贵娇惯,从此养成废物的人太多了。

  譬如种稻谷,只知道求好的种子,等到这个禾苗茁壮以后,那么所有的拔除莠草、浇灌治理等手续,一概不用。

  这个稻种虽然好,还能指望有收获吗?

  我见到听到的,一百个有九十九个,没有孩子以及有几个孩子的人,都是这种结果。

  唯有阎丹初(敬铭)的父亲,是天下古今第一个疼爱孩子的人。以白手起家成为乡绅的背景,令他的孩子点为翰林,拜为宰相。他父亲教育的严格,也是天下古今所没有的。一边培植德行,一边竭力教育孩子,这是才是真爱。

  其它的爱,每每有超过杀害孩子的,而杀害只是死一次罢了。有失教导的孩子,无业不造,那么永堕三途恶道,比起死一次的惨酷,何只天渊之别。

  文钞原文:

  生子非难,教子尤难。许多不洞事之人,无子求菩萨。及其得子,唯知宝贵,从兹养成废器者多多。

  譬如种稻,只知求好种子,及其苗茁以后,则所有除莠①,浇灌等手续,概不一用。其稻种虽好,尚能望其收获否。

  光见闻百有九十九,无子及多子之人,均是此种结果。

  唯阎丹初(敬铭)②之父,为天下古今第一爱子之人。故以初辈乡绅,令其子点翰林,拜相。其教之之严,亦是天下古今所未有。一边培德,一边竭力以教,此其所以为真爱也。

  其他之爱,每有甚于杀者,以杀但一死耳。失教之子,无业不造,则永堕三途恶道,比一死之酷,何止天渊相悬。

  ——《印光法师文钞》•复张云雷居士书

  ①【谷莠草】俗称“谷莠子”是谷地的伴生杂草,易和谷子串花杂交,是影响谷子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清光绪皇帝时东阁大学士,为官清廉耿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印光大师)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中)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上)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二)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选定及流通《净土五经》小史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校正台宗宝典《随自意三昧》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