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日期:2019/8/21 19: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无量寿经。于摩竭提国王宫中,说净业三福,十六妙观。俾一切众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生烦恼业海,从心想生之义,便已彰明校著。果能深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为观无量寿佛经。在舍卫国给孤园中,说净土依正妙果令生信,劝诸闻者,应求往生以发愿,复令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行三,为净土法门之纲宗。具此三法,或毕生执持,已得一心。或临终方闻,止称十念,均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为阿弥陀经。此三,乃专谈净土之经。而阿弥陀经,摄机尤普。以故禅教律各宗,咸皆奉为日课焉。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故将此章,列于三经之后,而以普贤行愿品殿之,以成净土法门之一大缘起。令诸阅者,知此一法,大畅佛怀,校彼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者,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以故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

  净土五经重刊序

  译文: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宣说阿弥陀佛,最初在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等到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的世界庄严,微妙得不能用语言表达。十方诸佛全都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的二乘圣者,具足惑业的凡夫,全都得以往生,平等承蒙摄受。这是《无量寿经》。佛在摩竭提国王宫中,宣说净业三福,十六妙观。使得一切众生,全都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那么,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生烦恼业海,从心想生的义理,就已经彰明显著。果真能够深深明白这个义理,谁肯冤枉遭受轮回生死。最后说明九品往生之因,以期望各自修习上品往生之因。这是《观无量寿佛经》。佛在舍卫国给孤园中,宣说净土依正妙果,令大众生信,劝导诸位听闻的人,应发愿,求往生,又令修行者,执持名号,以建立行门。信、愿、行三资粮,是净土法门的大纲宗旨。具备这三法,或者一生执持,已经得一心不乱;或者临终方才听闻,只十念称佛名号,都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是《阿弥陀经》。这三部经,是专门谈净土的经典。而《阿弥陀经》,收摄的根机尤其普遍。所以禅、教、律各个宗派,全都奉为每天的功课。诸大乘经中,兼带宣说净土的,多得难以数清。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在是念佛最高妙的开示。众生果真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来念,哪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的来说,证得圆通;远的来说,成就佛道呢?所以将这一章,列在净土三经之后,而以《普贤行愿品》殿后,就成为净土法门的一大缘起。令诸位读者,知道这个法门,大大畅遂佛陀本怀,比起那些依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死的人,其中的困难容易,何只天渊悬殊。所以九法界同归,十方佛共赞,千部经阐扬,万部论宣讲。

  如诚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中)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上)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二)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选定及流通《净土五经》小史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校正台宗宝典《随自意三昧》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