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


   日期:2019/8/24 1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yáng,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之言乎。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

  随自意三昧,为上中下三根同修之行。念佛人虽不专以彼为主,亦不可不知。知此,则念佛之菩提心更为殊胜。以其知行住坐卧食语,无非自利利他之时也。然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素戒杀做起,则方为真念佛人矣。

  参考注释:

  【十六观】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二、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八功德水想观,六、总想观,七、华座想观,八、像想观,九、佛真身想观,十、观世音想观,十一、大势至想观,十二、普想观,十三、杂想观,十四、上辈上生观,十五、中辈中生观,十六、下辈下生观。

  【随自意三昧】为天台宗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异称。谓随意之生起即修禅定,而不局限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

  如诚法师译

  持名念佛这一法,是最彻底切合末法众生根机的法门。善导大师虽然写了《观经四帖疏》,实际最注重持名念佛这一个行门。没有看到《四帖疏》中说:“末法众生,神识飞扬躁动,心识粗重,境界细微,观想难以成就。大圣悲怜,特别劝导我们专持名号。因为称名容易,相续净念即会生起”这个话吗?观门虽然有十六,修行的人来修习,应当从容易的去修。或者作如来白毫相观,或者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上中下九品的观想,不过令人知道修行人往生的前因与后果罢了。只要了知就可以了,不必要特别来作观。观想的义理,不可以不知道。观想的事修,暂且从缓。如果义理道路不清楚,观想的境界不明晰,心浮气躁的来修观想,或者会生起魔事。即使是能够观想到境界现前,如果内心有妄生的喜悦之念,也会因为欢喜而成为障碍,或者导致退失前功。所以《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望你一心持名,当作千稳万当的修行。等待心念归一,净境自会现前。

  随自意三昧,是上中下三根同修的行门。念佛人虽然不专门以随自意三昧为主,也不可以不知道。知道了这些道理,那么念佛的菩提心更为殊胜。因为他知道了行、住、坐、卧、吃饭、说话,全都是自利利他之时。然而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素戒杀做起,那么才是真正的念佛人啊!

  复崇明黄玉如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持名念佛)(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持名念佛)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 

 宽运法师:弥陀本愿与持名念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中)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上)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二)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选定及流通《净土五经》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