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最精辟的佛经,全文只有260个字,但却胜​过千言万语


   日期:2019/9/6 7: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佛教有一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的佛教经典,也是最精辟的佛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心经》全文只有260个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胜过千言万语,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其一,《心经》教我们要学会坚持。它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活是要我们知道,修行讲究的是一个坚持,它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事业。要想真正地达到修行的标准,就必须在平时进行不断地修习,不断去打坐诵经。只有不断地去修行,才能做到“行深”的状态。作为一名学佛者,或者是如果修行达不到火候,是做不到“行深”的。佛陀讲,修行要学习文殊菩萨那样,做大勇猛精进,才能更快地获得果位。

  其二,《心经》教我们用大智慧脱离痛苦,看破身外之物,放下心中牵挂,从而得到快乐。《心经》的要义就是让我们通过修炼般若智慧,脱离烦恼,最后,能够洒脱自在。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各种烦恼不安,都是因为内心有很多虚幻不实的妄念,心有了很多想法,就产生了很多的幻象,这些情绪让我们深陷痛苦,无法自拔。其实不管是亲眷或是名利财富,都是飘渺不实的,最后都会如同幻影一般消散,我们不需执着于暂时的拥有,也不用在得到之后不舍得放下。

  如果我们能明白,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情境都是随心境在变化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得失。只要是心中平静,没有妄念,心中就没有恐惧,不会有痛苦,能够洒脱地对待生活。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无差别的看待,能够一视同仁,不执著于凡俗的事物,当我们能够理解这点之后,就能够去除世事无常的痛苦,放下对身外之物的执着,人就能没有一切的烦恼,就能过的潇洒,达到真正的涅槃的境界了。如果人们都能用这样的心态看待事物,尘世就会少了很多争端,成为一片乐土。

  其三,《心经》中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无所谓好坏。心也是一样,本就是清净的,所以物质和精神的本质都是空。这“照见五蕴皆空”六个字浓缩了佛法的所有内容,既有功夫,也有见地。而且所要转化的对象也非常具体,即“五蕴”两个字,也就是指生命的要素: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的活动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存,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本身,或者说生活的当下、生命的当下。离开了这五个要素,我们所谓的生命、生活就无从谈起。

  总之,《心经》的要义就是让我们能够看透彻般若的精华,能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并且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本质是不会变的。“心”是精神的东西,我们的心性本来就是空的,没有执念,放下妄想,最后我们就能获得无上正果,回归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经       心性)(五明学佛网:心经       心性)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魏德东教授:以心性和直觉概括中国佛教哲学的特质 

 水野弘元:心性本净之意义 

 陈士东居士:心性在何处? 

 陈兵教授:心性之印定 

 陈兵教授: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一)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三)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四)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五)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