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耐心读完佛教这十个知识,福慧​会越来越多


   日期:2019/9/24 1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佛教中这十条佛教知识,你一定要知道,否则学佛很容易学偏了。

  第一、忏悔不等于后悔。

  佛教经常提到忏悔一词,很多人都把忏悔理解为后悔,后悔自己 过去的恶行。这样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佛教中真正的忏悔,并不是后悔这样简单的,而是要及时发现自己的恶行,并心生悔过,从此绝不再犯。

  只有彻底断除过往的恶业,下定决定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如果一边后悔一边继续造业,这不是真正的忏悔。

  第二、礼佛不等于烧香拜佛。

  很多人都把礼佛当成是烧香拜佛了,真正的礼佛是要在佛前忏悔自己的行为,要心存善念,在佛前保持忏悔心、清净心、慈悲感恩心。而不是在佛前烧一烧香,求一求佛就是礼佛了。

  第三、忍辱不等于忍气吞声。

  佛教经常提到忍辱,很多人都认为忍辱就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其实佛教中的忍辱是一种至高的处世境界,并不是无底线的忍让,一味的忍让是懦夫的行为,而忍辱是智者处理事情的巧妙方法。

  忍辱在修持自己内心,用自己的内心去化解一切来自外在的怨恨,而不是忍着怨气不去发泄。忍辱是让怨气无法伤害到自己,同时自己也不去伤害他人,忍辱是用大爱化解仇恨,避免用恶行去对峙恶行。

  第四、修行不等于打坐念佛。

  很多人都把修行当做是念佛打坐,其实修行无处不在,吃饭睡觉都是在修行,只要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在修行,念佛打坐只是诸多修行方法之中的一种方法而已。

  第五、不分别不等于没区别。

  佛教经常教育我们,对待一切众生内心要不起分别,内心不起分别,不等于外在的事物是没有区别的,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才行。不分别是内心的一种境界,佛法说的万物平等是在本性上,万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还是有区别的,善与恶长与短智慧与愚痴,这些并不是没有区别的。

  第六、修行不等于行善。

  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在行善,其实行善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如果你真正修行到一定境界,内心是不善不恶的,做一切事情都是在修行,不作恶是修行,吃饭是修行,与人交往是修行,所以不要把修行理解为只是行善。

  第七、学佛不等于出家。

  很多人认为学佛就是出家。其实学佛是不分在家出家的,真正的出家也不是去寺庙里剃了头发就是出家了,真正的出家是内心出家,而不是身体出家。心若向佛在家也是出家,心若贪恋凡尘出家也是在家。

  第八、不执著不等于无追求。

  佛法说不执著是要我们不要贪恋万事万物,不贪恋不等于不追求,我们该学佛还是要学佛,该好好生活还是要好好生活,该追求梦想还是要追求的,只是要抱着一种去留随意不悲不喜的心境去对待万物,才能不因万物的消失而悲伤,不因万物的聚合而欢喜。

  第九、活在当下不等于及时行乐。

  佛教常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指要珍惜当下,珍惜不等于让你纵欲行乐,这一点要明白才行。

  第十、出离不等于厌世出家。

  佛法经常讲到学佛要出离世间,出离并不是厌世,而是欢喜世间又不留恋世间,是内心的出离而不是身体的出离。心不被世间外尘所染污,这就已经出离了,若身体想要出离世间,跑到世间之外去是不现实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