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五洩灵默禅师悟道因缘 |
||
|
||
五洩灵默禅师悟道因缘 婺州(今浙江金华)五洩山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毗陵(今江苏境内)人,俗姓宣。少年时好学忘疲,曾参加科举登第,后来听马祖聚众讲法,承蒙马祖振容示相,灵默禅师当下密契玄机,于是从马祖出家落发。受具足戒之后,灵默禅师遂留在马祖座下,勤苦修行,然久未透脱。 后游方,参石头希迁禅师。在途中,灵默禅师私自念言:“若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禅师知道灵默禅师是个法器,于是方便为他开示。可惜,灵默禅师不能领会石头禅师的意旨,便起身告辞,往外走。石头禅师坐在禅床上,并不理睬。 灵默禅师刚走几步,突然听见石头禅师在背后招呼他:“阇黎!” 灵默禅师刚一回头,石头禅师道:“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 灵默禅师一听,言下大悟,于是便把手中行脚用的拄杖折为两截,决定从此罢参,住在石头禅师的道场里。 唐贞元初年,灵默禅师前往天台山,住持白沙道场,后又应阳灵戍将李望的邀请,来到五洩山驻锡弘化。五洩灵默禅师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的。 灵默禅师入寂于元和十三年(818),春秋七十二岁,临终前,曾以偈示众,云: “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 吾今沤散,胡假兴哀。无自劳神,须存正念。 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倘固违言,非吾之子。” 当时,有位僧人就死后去向的问题,问灵默禅师:“和尚向甚么处去?” 灵默禅师道:“无处去。” 那僧道:“某甲何不见?” 灵默禅师道:“非眼所睹。” 说完,便奄然坐化。 ——摘自明尧、明洁编著《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