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曾文杰:心心之火29


   日期:2019/10/12 1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心之火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妄心可说灵感,未必究竟正确,真心凡夫难现,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观点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断,不当之处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这是一些平时佛学群自己发的一些言论,多数是分享一文后发表的一点体会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许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网上查),下面言论,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2019.10.12

  师父说“一生中遇见很多人,能互相信任的很少,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有人可以信任也是幸福。”这是从世间法的层面来看的,是福报,能力,责任,诚信等的一种体现。人之所以信任你,你有大财富,工程包给你,相信你能保质按时完工;你有高学历,专业知识强,这个课题老板交给你,相信你能攻克;你善良诚信,对方信任你,放心将财物托你保管,不用担心被你侵吞;你是他们的兄弟亲戚,有事孩子托你照顾一段时间,相信你不会亏待孩子的;你是老者,孩子们相信你阅历丰富,说的话一定有道理……被人信任说明你至少某一方面的能力,福报,诚信,阅历,亲情等能得到对方的肯定,承认,赞许。同样,你信任别人亦复如是。这就是通常世间法层面的信任,这种信任凭的是自己的思维推论,主观意识,所以未必是正确的。没有智慧,往往知人知面不知心,常听人说,我那么信任那位朋友,没想到现在才发现他一直在算计我,利用我,背后中伤我。从信任中受到伤害就容易生成疑心,我现在还能相信谁啊?有的人没心没肺,对谁都相信,碰到好人没什么,碰到坏人便总被伤害,被欺骗多了,可能就变成疑心重的人,对谁都不信任,只信自己。轻信别人被人利用欺骗,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多疑只信自己,同样没朋友,孤独,失落,也是没智慧的表现。没有智慧,信自己也往往是错的。例如你头撞了一下,眼冒金星,看到虚空星光闪闪,亲眼看见,却不是真实的,空中并没有这些虚空花。再如幻术,魔术等,亲眼所见,却非真实,而你不能见到的,也未必不存在,空气见不到,电磁波见不到,却又是存在的。眼如此,耳鼻舌身意也如此,譬如你小时候一件事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是错的,长大了,才发现自己想的并不是对的,耳朵也会幻听,鼻子也会不灵,舌头也会麻木,身触也有麻痹,自己六识并非可真实还原外境,正确感知。你心本妄,信自己怎么可能就是可靠的。所以在世间法这层面看,信任是妄心对妄心,是一种迷惑的相信,处在迷信的层面。那相信什么才是正确可靠的呢?我们应当信圣者,智者,觉悟之人,经历代无数众生检验正确可靠的,这才是稳妥的。对别的凡夫众生的信任与否及程度则通过向圣者善知识学习的智慧来推断,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可靠,但却是最稳妥的做法。儒家孔子孟子等,道家老子庄子等都是历代众生检验认为正确可靠的,虽然不算佛法,却是为大乘佛法打下良好的众生基础,可以认为是人天乘善法的基础与补充,也可以说是正信。而佛法,佛是公认宇宙中最究竟圆满的智者,诸菩萨声闻都是出三界的真实圣人,有真实的智慧,真心的妙用,所以信任佛菩萨声闻,相信佛法是最明智正确的,故叫正信的佛教。通过学习佛菩萨等的智慧知识,而开显我们的心智,运用佛法才能更准确的认清世间的各种人事。这是我们尚在迷惑的妄心,向具有真实智慧的真心学习的信任,妄心向真心的信,这是正确的,这就是第二层正信的层面。当你明心见性,真心现前,你就如同一面镜子,虽不光亮,也能映物了,这才算有真实的智慧了,世间的种种,在你面前无处遁形,你一观照就明明了了,善恶是非等等不再迷惑,所以阿罗汉有个别称叫无学,指的是对世间种种法已经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再学习的了,当然对佛法是必须学的,要圆满智慧,还得向诸佛菩萨学习。这时候对诸佛菩萨的信任就不同我们妄心的信任有不确定性,而是真心对真心的信任,智慧的信任,这就到第三层智信的层面。当然智信也有深浅,法华经宣讲一乘大乘了义之法,许多声闻众就不信离席。声闻的信虽是智信,但还有障碍,不圆满。而如文殊菩萨等大菩萨的智慧才是无碍的,故地藏经中文殊菩萨说“我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信任的层次又有了新的认识吧。多数众生尚在迷信的阶段,我们学佛了,要懂得正信了,把握好今生,往生净土,就能进入智信的层面了,与诸佛菩萨活在真实的世界,真正的觉醒。

  2019.10.11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可以往生吗?

  “清水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两句话都是学佛人比较熟悉的。若依文解义,两句看起来有矛盾,一句是佛号能止乱心,一句是心散乱念佛没效果。语言文字是心分别的产物,要看说话的因缘,对境,条件等,而不能仅依文字,不管其它来解读,否则解读出来的含义与说话者心里想表达的含义天差地别,故佛法如果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只有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才能准确传达心法。如世尊灵山拈花微笑,大迦叶与佛心心相印,接佛禅法成为禅宗初祖。禅宗历代祖师传承皆以心传心,不是语言文字作为传法衣钵的凭证。心若不明,如人之目盲,以盲导盲,佛法就变味了,慢慢天差地别就会成为神话传说的。所以说佛法在世间,若离明白人,虽智不能解。不是说你读了书多,见多识广就能看懂佛经,文学才华横溢也往往只是世智聪辨。正确解读佛法,一需善知识,明白人指导,所以需要僧宝住持,二则需要个人悟性,利根,如六祖慧能,大字不识,心能大悟,佛经不识,读之能解。别说佛法不能离心,就是日常妄心语言分别,亦不能离开情境,孤立理解语言含义。例如“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单看语言文字不是相互矛盾吗,谁是对的?又如“宰相肚里能撑船”与“有仇不报非君子”,再如“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与“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等等,每句话都有自己的道理,适合特定的环境,不能离开要表达含义的条件因缘等,单独作为一种道理乱用。依文解义你就会钻到牛角尖,这叫不能圆融,佛法讲通达,也是如此。

  回到开头两句,第一句是站在念佛的作用角度来说的。可以明确的说,“南无阿弥佗佛”六字洪名,的的确确是我们妄乱心的清水珠,这是一句万德洪名,心念之就能得佛光注照,慢慢就会清净我们的心。有的人念佛不久就有感应,因为其人之心如同下雨水,虽浊却是易沉降的粗沙灰,一颗清水珠很易就澄清下来。而有的人念十年八年方才感觉心地比较清明,智慧开显,许多事情看得更明白了,因为其心业障较多,如同污水,比较稳定,不易沉降,同样的清水珠就需更长时间才会使水慢慢变清。而有的人似乎念佛一辈子没什么感觉,因为其心分别执着特别严重,如同一杯稳定的牛奶,同样一清水珠放入非常久仍是奶白不清,但实际其奶白物质已沉淀许多,比之开始,不是没有效果。所以不是阿弥陀佛加持力不平等,因人而异,而是我们个人的障碍轻重有别,莫因为这杯水还是奶白色不清而断言清水珠没有效果。在这个忙碌的世道,对多数人来说,忙是人生的主旋律,有福做大老板也好,当大官也罢,福差一些做生意也好,公务员也好,务农也好,忙碌的打工人也罢等等,社会没多少人可以无所事事的,就是无所事事的,也在忙着享乐,无聊等。佛法八万四千法,大家适合什么法,打坐,修禅没时间,抄经念经还是没时间,听别人讲法,读书等等还是没时间耐心,许多人就会觉得修什么也难出效果,下辈子再修行吧,这辈子就这么过吧!真到下辈子你同样面临这问题,来世又来世,来世何其多,岁月成蹉跎,烦恼难到头。而此念佛一法,我看是最适合所有人修行的法门。行住坐卧,忙碌清闲,都不妨碍念佛。莫看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好像没效果,开始可能还会觉得一句佛号重重复复念觉得烦,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其妙处,烦恼心清明了,智慧就会显露,很多以前看不破,想不明的问题,也能逐步看明看清。古人曰,少打一个妄想,少说一句闲话,多念一声佛号,念念不空过,每一念都会起作用。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念不觉起作用,累积一片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舍此能行易行之法,又无精力修行其它法门,宁可虚度光阴,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一辈子忙于小事,岂不悲哉!第二句是站在念佛往生的角度来说的。念佛又想求发财,又想求子女双全,又想求神奇感应,又想求健康长寿,又想求事业有成……口念佛号,心却想着世间种种法,却不想求佛接引往生,没有真实的信愿,最后仍入轮回,故曰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往生就是失败了,但念佛的善业福德等自然也有,不会消亡无效作废的。口念佛心不能一心,是否就不能往生呢?这又要明确往生的三要素:信愿行,念佛如需要一心,不起什么杂念才能往生,那动物念佛如何往生,作为人又有多少能一心不打什么妄想?古德已言:往生与否,只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才与念佛功夫有关联。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认为自己心不清净而认为没有往生的资格。极乐净土没有门槛,三根普被,正常跨进就好了,不要自设高高门槛,自障圣道。临命终时,四大分散,一般人都会极苦,不打妄想不太可能,求佛加被,佛光照耀,最重要为的是让你心不颠倒,不是心净,离相,不颠倒是有正念,有信心,愿上佛的大愿船,不致反悔。印光大师有说过,念佛不求感应,就是全世界人念佛都有感应,而你就是没有感应,也要坚信自己只要信愿行就必定往生,这才是真信佛,真信法。

  2019.10.10 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愿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段开示!

  释迦牟尼佛在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因此处众生根性,故不能只开一乘究竟了义佛法,只得为众生开演三乘。何为三乘,人天乘善法,自求解脱声闻小乘,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菩萨大乘。无始劫来,修行人都在践行戒定慧三无漏学,从发心到成佛,漫漫修行路。诸佛示现,佛是过来人,故弟子等来佛前皆求开示,为修行指点解迷,诸大弟子代表修行的善知识和众生的引路人,见多识广,故代表众生向佛请法,这就是请转法轮。因为佛没有分别执着心,没有攀缘心,成佛后若无人请法,佛就会自行入灭。佛是人天大导师,全知大善知识,若无人请法,众生不能获益,故普贤十大愿王,就很看重请转法轮,请佛住世。金刚经是须菩提解空第一,代表众生请佛开示空性智慧;法华经是成佛的法华,不能止于化城小乘,故需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代表众生请法;楞严经是阿难示堕,请佛开示修行路上如何不被魔扰,故楞严经又被誉为修行指南,楞严在正法在!其它种种经,皆由有代表性的弟子,菩萨等请佛说法而演。阿弥陀经为何却让佛无问自说?一则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才十劫,无量菩萨想闻此经而不能得,这是绝大多数修行人从来未闻听到的,故很难有因缘让弟子请此法门,而此法门又是成佛捷径中的捷径,阿弥陀的大悲方便之法,广利所有众生,若不说此法门,实不知有多少众生难出苦海,佛已知之,大悲之心,岂能不说。二则阿弥陀佛本愿力故,佛有大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这不是佛想求名声,要人称叹宣扬,乃为令无边众生悉知此法,速出苦海,速成菩提故。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必然宣讲极乐净土之法,虽无众生请法,看是佛无问自说,实乃阿弥陀本愿请法,可见此法门的特殊性。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阿弥陀佛出世,佛中之王,无边诸佛拥护,极乐之妙,唯佛乃知,利钝遍及,一句阿弥陀,妙中之妙,无出此妙。

  2019.10.9 庄子的三条鱼,人生的三重境界

  庄子智慧中第一层境界:不为物所累。乃知足常乐,不贪求过分的东西,贪心不能控制,烦恼必然现前。这层境界,用佛法眼光看乃修正自己的行为,不随烦恼习气而走,消伏烦恼,修戒阶段。庄子智慧第二层境界: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一个人不能作自己的主人,处处随众,跟着别人的活法走,注定迷失自我。用佛法眼光看乃不随境转,修定阶段。庄子智慧第三层境界:找到自我。认识自我,人生不再迷茫。用佛法眼光看,看破放下,心开生智慧,人生得自在,开智慧阶段。当然从佛法讲,这还不究竟,明心见性,超凡入圣,自得解脱,生死自在,更回小向大,广利人天,境随心转,自利利他,这才是人生更真实的意义。

  2019.10.7 父亲曾是中国首富,儿子一晚输掉上海100栋楼:该不该留钱给子孙?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似慈悲,无条件,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 。但父母毕竟是凡人,对子女的爱未必智慧如法。许多父母对子女都是如心肝宝贝,处处宠着。用的,住的,上学条件,补习等都尽可能最大能力满足,并尽量好的。以为子女不输在起跑线,课外各种音乐,舞蹈,竞赛等学得越多,能力越强,课内课外都比别人强,以后就会是个人才,是父母的骄傲。而对于子女的劳动,子女愿做父母都尽量代做,怕累着孩子,只要父母认为苦的,都不愿孩子吃,是享福的自己舍不得也要满足孩子。可是父母的这种付出,却不能培养出孩子的感恩,坚强,品德,善良等,往往培养出的是逆子,败家子,社会的毒瘤。父母福报大的,一辈子努力的把福报兑现成财富,以为自己的努力能换来孩子的幸福,可是没有培养孩子的德行,无德不能载物,一个没有德行的人面对巨大的财富,不是败光才能保命,就是财富变成别人的争夺之物而遭不测。所以林则徐说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子孙若自己有福报德行,留财亦不能增益什么,而且子女也会希望父母来世有福享,没必要再享父母的福份。子孙若无德行,留钱只会添祸,不如留下家风家训传统,让子女有个好风气。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朱德大元帅,周恩来总理三位开国领导人就给大家作了最好的典范,大家看看他们过逝时都才留下多少存款!就是这一点存款都让家人交了党费了。

  2019.10.4 揭秘"为什么有时会感到身体很沉重好像很多东西压住自己?"

  七情五欲都是烦恼,七情指: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指:财色名食睡,这七情主要是指医家的,按儒家七情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家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其实都差不多,而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没有欲,因为欲是污染身的,中医理论侧重从这几情污染心而导致身的疾病机理。我们常听的是七情六欲成语,六欲也有多种说法,我觉得还是五欲指财色名食睡最为典型。喜怒哀乐爱恶是意根产生的念头,觉受,顺喜逆恶等,可见这种念头是心的分别执着而起,故是妄念,污染心识而生业力。财色名食睡是为满足色身而起的欲望,同样污染色身而成身业。这七情五欲使我们心身不清净,孔子曰“吾之不自在唯吾有身。”孔子是圣人,前六情比我们清净多了,心清净了为何还觉不自在,因为有这色身,正常的财色名食睡就难免得了,心净身不净也自然不够自在。众生心身都不清净就形成秽土,圣人于此示现也同样无法如意,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于此,因化身有色身,亦不免生老病死示现如众,不会自在长久住世示异。修行就要把七情五欲逐步降低乃至消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少欲知足,无住生心,真心逐渐现前,就会轻安法喜。

  改命就要在真心上下功夫,真心圆满具足,真心现前,常人的命运就改变了,发菩提心又见自性,佛都可以给你授记了,未来命运就算把握在自己手上了。若不在真心上下功夫,而在七情五欲等妄心里转,命运就是常数,可由业力运行规律总结的术数推算出,命运由业力主宰轮转六道,前途迷茫,命运不能作主,佛亦不给你授记。所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应该求智慧,少求财报享受等。求诸佛菩萨三宝,是不是佛菩萨能给你命运里没有的额外东西?不是的,三宝只是给你一个助缘,因还是你必须有的。例如求财,佛告诉你财布施,布施穷苦众生,这是悲田,众生看你对贫苦众生心怀慈悲,是个好人,众生亦会乐意帮助你,就有一个很好的缘,善果自然易熟。布施三宝,这是敬田,别人看你礼敬三宝,尊师敬圣,自然对你也会礼敬,善果同样易熟,悲敬两田果报皆优,不可思议。布施和你相似众生,礼尚往来,当然同样有回馈,你敬人一尺,人还你一丈。同理你求子女,求姻缘等等,三宝亦加持你使你善缘易熟,这都是感应。佛菩萨是明师,就是平时我们请教善知识,指点我们生活迷津,善知识亦教你如何趋吉避凶,让你善缘易熟得善果,恶缘难熟避凶灾,佛菩萨是大善知识,所谓的保佑,加持亦是同理。所以最好的吉祥乃是我们依教奉行,多种善因,少造恶业,没有佛菩萨的保佑,你也会吉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得       体会)(五明学佛网:心得       体会)  

 严耀中教授:从阿赖耶识之染、熏说生命现象——对中土唯识学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4 对死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三章 深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三章 深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 

 药师山·紫虚居士:定中观想心得报告 

 慧光法师:无明就是对世间现象的观察没有体会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圣辉法师:我对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体会 

 月悟法师:研习天台宗的体会 

 月悟法师:修习念佛禅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