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六愿王——请转法轮


   日期:2020/4/28 14: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愿王——请转*轮

  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译:

  再者,善男子,所谓请转*轮,它的意思是说:包括所有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土在内的处所,甚至那极其细微的,不可说的一一尘埃当中的,极其细微的,尘埃一样无穷的佛祖所在的处所,极细尘埃一样不可尽数的诸佛,于其中得成正觉,一切菩萨集会,劝请佛为利益众生而转*轮,会众熙熙攘攘,有如大海一般。

  我也以清净的身口意业,诚心向佛礼敬,以种种方法向佛请求,希望佛能为众生说法。

  如此广大的,具有最上功德的劝请说法,我将永无休止地保持下去,直到虚空世界有所穷尽、众生的世界有所穷尽、众生的惑业有所穷尽、众生的无明烦恼有所穷尽,我劝请说法的努力也才会有所穷尽。但是,那虚空世界乃至无明烦恼是无穷无尽的,因而我的劝请也就是无穷无尽的。我劝佛为利乐众生而转*轮的心念,前后相续,没有间断,我以清净身口意业的劝请说法,也就永无厌倦疲劳。

   

  讲解:

  *轮,可以译作正法之轮。在古印度,“轮”既是一种农具,也是一种兵器,佛教借用“轮”来比喻佛法无边,具有摧邪显正的作用。

  传说,当转轮圣王出世之时,轮宝自然出现在圣王之前,轮宝引导圣王转向全世界,诸小国王,无不心悦诚服,故能兵不血刃而统一天下,实施轮王的仁政。释尊取作比喻,以亲自实证的佛法为轮宝,他以法中之王的身份,转动正法之轮,行化天下,利益一切众生,并且,凡是*轮转动之处,一切的邪恶思想,无不为其摧破。

  佛初转*轮处——鹿野苑,位于古迦尸国波罗奈城,今北印印度教圣地瓦拉那西市北方,又称鹿园,乃远古梵摩达王时,世尊行菩萨道,身现鹿王教化有情之处,此处常有佛及大仙人居住,又称“仙人住处”,五百仙人,曾飞行空中,遇五欲恶缘而堕落,所以又称为“仙人堕处”。

  佛初成道,大梵天王劝请佛转*轮,佛观察外道二仙,阿蓝迦兰与郁头蓝弗皆已命终,无得度缘,昔五位随从侍者,憍陈如等,少尘少垢,薄使利智,堪受妙法,便前往化度。

  “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五人身上之服,即成三衣袈裟,头发髭须,自然除落,成就沙门威仪,徐步安详,犹如百腊比丘。“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佛为憍陈如尊者,三转四谛十二行*轮,离五欲乐及无益苦行,开示涅槃寂灭、八正圣道中道之行,憍陈如尊者悟道,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佛弟子中得最初解,是为圣首,八万诸天虚空中闻法,也离尘垢证得初果,地神辗转传唱喜讯至梵天,世尊转妙*轮,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众。

  佛续为开演,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法教,五比丘漏尽意解,证阿罗汉。当佛陀以教法化度了五位比丘之时,便为佛教的主体,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此所谓佛教的主体,即是构成佛教的三大要素,总称之为“三宝”:彻悟了宇宙人生之真理的圆满正遍知“佛宝”;佛所亲证的成佛之道,是“法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们,是“僧宝”。

  自此,*轮图案便成为佛教的教徽。*轮由毂,八个轮辐和外圈组成。图案意义为:

  1、整个团是一个圆形,代表了佛教教义的完满。

  2、毂代表了戒律,戒律是冥想观修的本质核心。

  3、八个轮辐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无明的利器。

  4、外圈是指把所有东西汇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古代的*轮有二十多个轮辐,现在的*轮也有四个轮辐或十个轮辐的。中心部的图案有莲花宝座形,也有带“卍”字图案的。为什么以*轮为教徽呢?

  1、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轮。行宗记一上曰:“*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轮,或名*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

  2、(喻)佛所说之法,能够辗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好像巨轮能够辗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轮。

  菩萨为悲愍众生故而请法。转*轮即是佛将自悟之理转至众生心中,自觉觉他,辗转不息,如轮常转。这一行愿,能除谤法障,起慈善根,为欲令正法住世,开悟众生。

  请佛转*轮,普度群萌,是无上殊胜的功德。由一切诸佛唯智唯德,菩萨即以穷法界之智而请佛说法,是故一切诸佛无不雨大法雨。然菩萨唯愿唯行,诸佛即以甚深愿力而加所请,是故菩萨无不获于大益。当知菩萨常请,诸佛常说,未曾间断。昔释尊初成正觉,默念佛法甚深难解,众生不能信受,徒施无益。复念诸佛常得梵王劝请,方转*轮。念是事已,放白毫光,远照三千大千世界。时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承佛威神,作念往请。殷勤再三(梵王初请,梵王与帝释同请,大梵天王重请),“幸以法光,除诸暗冥,唯佛大慈,不舍本愿,如师子吼,如天雷震,为众生故,转于*轮。”佛陀受请,观机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初转*轮,开始了四十九年弘法生涯。

  佛本为度众生故出兴于世,为何要恳请方说呢?原由有两个:

  一者重法不轻说;

  二者轻说人不敬。

  佛常常告诫弟子莫为非人说法,也不可将法传与非人,皆恐轻法慢法,不但无福,反而招损。对此,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说:“最上乘的教法,专为有大智慧,有上等根性的人说。小根性小智慧的人听闻此法,心里会生起疑惑不信。为什么呢?就好比天龙在阎浮提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顺水漂流,如同漂流的枣叶一样。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大乘根性、最上乘根性的人,听闻他人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能领悟理解,知道本性里面自有般若智慧,这是经常运用智慧观照所得,而不是假借语言文字而成。”又说:“小根性的人听闻此顿教法门,犹如草木一样,根性小的,如果被大雨一淋,就会全部倒下,不能继续生长。小根性的人,听闻大法的情形也是这样。”《周易》蒙卦辞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明确教导童蒙之道,不可以我(师)求童蒙(生),必须等待童蒙来求我。

  佛菩萨虽念念以教育成就众生为本怀,然而必须要等待众生恳求,所求恳诚,则为其讲授必然可以度化。尊师重道,学人获益。所以请转*轮,即是上顺诸佛之心,下顺众生之心。佛以说法度生为本怀,然无请不说。故有人请法,自是上顺佛心;众生有欲求法而不知请,请则众生得闻佛法所以欢喜受益,即是下顺众生之情。

  佛在世时,可请佛转*轮。佛灭度后的今日,我们应如何实施这一行愿呢?佛经告诉我们,佛法除佛之外,菩萨、声闻乃至有正知见的修行人均可说。故可以常邀请法师大德讲经说法,提供讲堂,广为倡导,即是请转*轮的实施。如自己对佛法有所契悟修证,愿意与众生分享,即是请自心佛说法。如随缘讲说阿弥陀佛大愿,劝勉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乃至一句两句,也有无边功德。另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如光盘、刊物杂志、印制佛经等广为流布,无情说法,亦属请转*轮之列。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请转*轮之行愿。

  *轮种类:小乘,佛说四谛名*轮,说世间语则非*轮;三乘,佛的一切语言、身体威仪都入*轮,都是利益众生的缘故;究竟一乘,一切众生语言都如*轮,一切器情音声都在常转妙法。

  由请转*轮的功德,自身可遣除谤法障,生起大慈善根。谤法是遮止法、破坏法,请转*轮是令佛法弘扬、流通,所以请转*轮是谤法的对治。我们净治业障,与恶行相反来做,就成为对治。

  请转*轮是慈愍众生。因为给予众生衣食受用,并不能给他带来究竟的利乐,佛法则是一切利乐之源,超过一切外物的价值。小乘声闻专办自利,只求忏除自身业障,大乘菩萨悲愍众生,应当为众生劝请诸佛转*轮,令自他同霑法益。

  《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如来成佛后,有十六位王子祈请佛转*轮,以他们的请法因缘,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十六王子也以请转*轮的功德,后来相继成佛。可见请转*轮可积累极殊胜的功德,果报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谤法罪极为严重,因为破坏圣法会毁坏无量众生的善根、慧命,相反,请转*轮有极大功德,因为请佛说法,无量众生听法后就能去恶从善,断烦恼得解脱、证菩提,这一切无法衡量的利益都源于最初的劝请。因此劝请者将获得广大、无尽的福德。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种种方便”指身劝请——恭敬礼拜、长跪合掌等,口劝请——口说偈颂、称扬赞叹等,意劝请——为利众生至诚恭敬。“殷勤”指情意深厚。通过殷勤劝请,诸佛菩萨观察众生根机,随根演说种种大小乘法门,即是转妙*轮。

  几则为法忘躯舍身求法的故事:

  1、断臂求法:

  时值寒冬,达摩大师在洞内坐禅,神光依旧站立在洞外,合十以待。半夜时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很快,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条厚厚的雪毯,但是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地里。

  第二天一早,达摩大师出定了,走到洞口一看,神光似雪人般在雪地里站着。顿生怜悯之心,终于开口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神光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大师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长时间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大师的教诲,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神光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随后,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自己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面壁洞转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鲜血染红的雪中。

  达摩大师被神光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于是传衣钵、法器予他,并为其取法名慧可。

  2为法忘躯:

  《坛经》: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意为: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看见惠能腰上绑着石头以增加重量正在舂米,说:“求道的人为了正法而忘却身躯,正是应当这样!”于是问:“米熟了没有?”惠能回答:“早就熟了,只是欠人筛过。”

  3、剖臂传经:

  《楞严经》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经,弘传于印度,竟因年久失传,唯独龙宫藏有此经。后来,有一位龙胜菩萨,到龙宫说法,发现此经,文义俱妙,细读之下,叹为稀有,默诵于心;离开龙宫后,录呈国王,王视为国宝,藏于国库,不准流传他国。海关对出境的僧人,特别注意。

  据历史记载:中国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研究《法华经》,发明三止三观后,有一位梵僧对他说,其理论与《楞严经》颇相似,大师闻说,就希望有机会阅读此经,特别在天台山建筑一座拜经台,天天向西方礼拜,拜了十八年,求此经早日传译中国,可惜直至圆寂,仍然无法得偿所愿。

  后来,有一位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三藏法师,欲来中国弘扬此经,不幸被边防官员查获,竟被拘禁,不许出境。般刺密帝被监禁期满,回复自由后,再用白绢写此经,藏于手臂肌肉中,待伤口痊愈,然后出国,瞒过检查人员,带到中国。当时是中国唐朝,神龙元年,般刺密帝三藏法师航海到达广州。此时,有一位被武则天所贬的宰相房融,在广州做太守,见梵僧带来法宝,即请于光孝寺住,剖臂取经,以便翻译;但从臂中取出的白绢,却血肉拟成一团,无法开卷。房融宰相苦思无策,竟夕失眠;其女儿建议,用人乳泡白绢,使之溶化,洗去血迹,然后开始翻译。

  在译此经的过程中,房融亲自为译文润笔,成为文学的巨著,并献于武则天。因为当时有《大云经》伪造的风波,故武则天将此存在宫中,没有流通。后来神秀禅师为国师时,在宫中受供养。有一天,发现此经,认为对于禅宗有价值,乃流通于世,这时,中国才流通《楞严经》。由以上记载可见,古人为法忘躯,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此经传译中国。由此可见,《楞严经》之传来极为难得和殊胜!

  祖师之所以能舍身求法,就是因为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稀有的法就是佛法。只有佛法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心是在光明中,还是陷于黑暗中,取决于是否转*轮。*轮转了,众生的心才有光明,否则就陷在长夜无明中,颠倒梦想。所以,转*轮与众生的命运攸息相关。

  归到自心上说,应劝自己转自心*轮,心中*轮一日不转,一日就陷于迷乱;一处不转,一处就出现障碍。所以,要常转自心*轮,从今至未来际,念念常转,或转苦集灭道,或转空、无相、无愿,或转光明如来藏,不断劝转自心*轮,就会逐渐开明自心,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因此,不论自利、他利,离了转*轮,都没有更殊胜的方便,为此,我们应发起请转*轮的大愿,念念相续,劝转*轮,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都市茅棚》219、请示最吉祥

  “请示最吉祥”:恳请世尊慈悲开示,什么是最美好吉祥的事。

  天人代众生向佛请法,使正法流布于世间,功德无量无边。佛陀出世极其难值难遇,佛所开示的究竟妙法更是如此。《无量寿经》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如果不是往昔广修慧福,则不可能有闻受正法的因缘,哪怕仅听闻一句佛法,都非常难得。而以信心与恭敬闻受正法,更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佛在《涅槃经》中所讲“舍身求法”的故事:

  过去我作婆罗门时,于雪山修菩萨行,时世间无佛出现,也无教法。帝释天见山中有人修苦行,欲试其道心。帝释天现为罗刹恐怖形象,于菩萨前,宣说半偈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菩萨闻后起座观看,未见他人唯见一罗刹,便上前询问:“大菩萨,汝自何处得此半偈,此半偈之义为三世诸佛之正道。”罗刹道:“莫问,我已多日觅食不得,方才乃饿极乱言,非我心中所知。”菩萨又恳求道:“若您说完此偈,我愿终生为您弟子。”罗刹怒道:“你甚是过份,唯顾及自身,根本不虑我为饥饿逼迫,无力说话。”菩萨又言:“您欲食何物?”罗刹道:“我食温热鲜肉,喝人热血。”菩萨闻言而语罗刹:“若说完此偈,我定以身供养。”罗刹说:“何人能信仅为八字,而舍所爱之身?”菩萨回道:“梵天、帝释、四王、诸佛、菩萨可为我作证。”如是罗刹答应说法。菩萨心中欢喜异常,遂将衣脱下,恭敬敷设法座后,对罗刹言:“和上,请上法座,为我说法。”罗刹宣说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萨闻已,深深思惟,为把教法留在世间,于石壁、树木上,处处书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最后履行诺言,攀上高树,纵身而下。还未到地面时,虚空中发出各种响声,帝释天恢复身相,接住菩萨,对其忏悔、顶礼后返回天上。以此为半偈法舍身之因缘,释迦佛较弥勒菩萨提前成就无上菩提。

  清净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感觉很荒唐:“为了听闻‘半偈’而自杀献身,尚未成佛,已失人身。如果罗刹不是帝释天所变,得到了也来不及用,以生命来换取‘半偈’,这笔交易太亏本了。”

  直到学佛多年后,有了重新的认识:“生命轮回无量劫,若无佛法,生生死死,全是空过。没有佛法的生命,苦海无边,生是苦,死也是苦。真诚感恩佛陀以生命换取这‘半偈’留存人间。佛陀因这‘半偈’而成佛,广利有情。我们也是因这‘半偈’而获救,看到了解脱的希望。以一期生命来换取这‘半偈’的交易,却能令自己及无量众生同得解脱,太值了!”

  然而,如果换做是我们,舍得交换吗?

  回想我们初学佛时,热衷场面,交际应酬,参观旅游,图个热闹。对法师讲经则是随意听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听经是给师父面子。如果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珍贵利益,视佛法为无上妙宝,则听经闻法的态度会完全不同。我们会对佛法的每字每句都细心关注,每一经法都会万分珍惜。

  譬如:如果见到满地瓦砾,则不会留意,也无欲求之心;相反,如果见到遍地金银珠宝,自然就想获得。愚昧的人都会将游览交际视作美事,把最珍贵的佛法视作瓦砾。随着学佛的深入,我们将重新定位价值。金银珠宝在生命轮回中与粪土没有两样,而佛法却是黑暗中的明灯,业海中的慈航,它将引领我们成就生命的最高价值,回归涅槃。这就是认识高度的不同。

  《华严经》云:“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财想,胜得转轮圣王位。”

  《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都市茅棚》105、怎敢不精进

  受居士的邀请,到她远在一百五十公里外的农村老家去讲课。一路上,居士打电话给老家几乎所有认识的人,请他们去听课:

  “哥,你和我嫂子一块过来吧,师父讲得很好的……”

  “二叔,你要赶集卖菜?多少钱,我全要了,你来听课就行……”

  “老师,你来听听吧,反正退休了也没事……”

  “姨,我给你买了件毛衣,你过来吧,正好有师父来讲课……”

  ……

  讲课地点是居士姐姐家。到达后,居士把带来的十几尊观世音菩萨像、香烛、佛学书籍和水果搬到屋里,又忙着四处借凳子。上午来了二十多人,讲课还算成功。中午,居士把菩萨像、香烛、佛学书籍和水果赠送分发给老乡们,由于没准备午餐,还每人发了二十元饭费,乡亲们很厚道,没几个人要。约好下午一点半继续。下午来了三十多人,讲课结束时,全部皈依三宝。

  返回的路上,居士很高兴,恳请师父过两天再去老家讲课,并憧憬着恢复一个小寺院,让乡亲们有地方念佛。

  《净土宗教程》:少康大师到新定,人未从化,大师乞食得钱后,诱奖儿童说:“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给你一钱。”众儿童为钱故,争相而念。几个月后,念佛儿童剧增,大师又善巧引导,念十句给一钱。如是经过一年的劝化,新定地区大小贵贱念佛者,盈满道路。

  祖师如斯,居士如斯,吾为沙门,焉敢懈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清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清净法师)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章 普觉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八章 辩音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五章 弥勒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三章 普眼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二章 普贤菩萨章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