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善念


   日期:2020/5/28 1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20713 悟演法师的讲义

《善念》

初学佛法的人,他用功的重点在于“生善念”,而不完全是在止妄念。要求一个初学佛者不起妄念是不可能的,凡夫俗子,五谷杂粮众生谁没有起心动念?重要是让他真正的发菩提心,出离心,而生善念之心。我们的修行不能麻木狂热,不能狂热于宗教情感的追求,更要理性,要改变现在这种俗气,也就是说修行要有宗旨。比如说,你要有你修行法门宗派的一套完整文化理念,绝不是麻木追随;要有目标:我学这本经、念这个咒、念这佛号,需要按什么次第的方法?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学佛修行的最后方向一定要明确,是什么?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不是光求现实的人天福报,作为我们学佛的人,心要踏实,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去实践,不能马虎,不能急于求成。修行的过程就是你证悟佛法的最好时机,随缘不等于随便,随缘更多的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恒顺众生,因缘而致的智慧。

作为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无论你是出家或是刚进门的居士,你肯定首先要刻意的去努力,就像你生病了,这个药很苦,你又不爱吃中药尽管很苦,但是你必须要强迫自己去吃。也就是说,初学佛法的人,必须要有刻意的努力,把身心融入进去,不是光用脑袋想,身心融入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现在很多人,无论出家人或是居士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佛修行到一段时间就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自修了,观众生的过、观寺院的过、观法师的过,让自己孤立而存,孤立而居去修行,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危机,因为一切众生和一切境界都是我们修行的法门,你忽视了这个境界的对治,凭你自己的观想去思维,你永远解不到这个套。因此,在这漫长的修行路中,要有一群人一起走才能安全、稳定和长久。除非你真正是一个善根、慧根尤为深厚的人,你彻底放下了,就想一个人静下来,到深山树林或某个地方稳居而修,就是想达成佛意,明心见性,你有这样的功夫也未尝不可隐居,但一般的众生,一定要多学习,多参访,要善用生活中的一切境界。安排功课给大家,就是想让大家在修行生活中明确修行的目标而不走偏路,且不放逸。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方向不明确、无人指导或鞭策,是很容易走偏路的。

爱憎分明,很多人说我做人堂堂正正,爱憎分明。大家怎样看待爱憎分明四个字?用佛法的理念去看,爱憎分明是对还是错?用佛教修行的层面上怎样去解释爱憎分明?其实爱憎分明这四个字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所以爱憎分明是世俗人在生活中个性的特点,并不是我们佛教徒所倡导的,佛教徒所倡导的是慈悲喜舍而不是爱憎分明。只有慈悲喜舍才是真正的无我为出发点,因此对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是需要去完善的,因为爱憎分明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而佛教是重于以慈悲喜舍无我为出发点。

现在无论那个学佛的团队,还是那个寺院,乃至世界那个小团体,家庭,所有人的心都特别浮躁,浮躁的心遇到的境界就特别多,遇到的烦恼就特别多。为什么烦恼多呢?因为他内心不净,太着相计较,佛法就是教我们怎样把心向内圆,把心回收进去,守住它,静而不动,这是一种很智慧辩证的社会方法论和世界观。我们必须要看好自己的心,他吃饭是他的事,他不吃饭,饿了也是他的事,你不能代替,所以你去说他就没有意义了,也是古人的一句话:「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因果各人了。」其实,这是一句很清净无为的生活理念,不是一种消极,但是这句话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当下,很多人的层面上都是消极。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你看到问题,看到他人过失,你应该怎么办?应该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完美它,去补充它,去提升它,这是你唯一的出路。你去分别他,计较他,去说他,你就是在造业,比不懂佛法的人的业果更大。在这世间,没有谁可以帮我们,师傅我也帮不了大家,佛陀入灭已久,也帮不了我们,能够帮我们的就是依托佛法的这颗菩提心,用佛法来调伏自己,来自己帮自己,这就是辩证理性的学佛关系。很多人等待时机的到来,等待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引,而忽视了当下清净的修为,这是白废功夫,这是浪费生命。只要我们调伏好我们的心,你的心改善了才能够清净,你清净后才能改善外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命由心改。」道理所在。世间的一切本是无常之法,曾经听闻佛法者,都是有福德的人,戒律上有说,方圆四十里内有法师讲经说法处,必须往听,要专心去听,把自己的心吐出去听,去接受洗礼,来增长自己的福慧,所以导致很多居士乃至师傅们,错误理解以为听到一些东西就能够求生西方,就能够开悟,偏偏错误了解了祖师大德承传下来的法宝,听经闻法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最重要是你要把心吐出来,不带有个人的成见和思维,虚心接受,辩证取舍,实修当下。听了经文那么多,知见永远提升不上去,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一升,障碍就升,境界就越多。你们不难静下心去想,接触那么多居士乃至师傅们,还有很多人带着人去听经闻法,发心是好,结果如何?重在表相的功夫没什么用,你把经文背得滚瓜烂熟,人家该障碍你还得障碍你,业力来了,你没法檔。如果你有功夫就可以抵挡,你就可以镇守得住,一个道理。因此学修要并进,不能脱离,不能起分别,法无高下,众生平等。不是那一位法师高就信那一位,每个人修行的法门不一样,我们作为学佛的人,我们就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去接受,去学习来修正自己,不是分别。

所以师傅我一直在讲“心”,这就是所有的修行,听经闻法、持咒念佛、参禅打坐、做义工,都是修正内心,不是做表面的功夫。你做得再多,嘴巴那么坏,照样是回避不了你的业障因果。因果必然还是来,你还没有通达佛法的时候,你随意的讲解经文,不能如法透彻讲解佛经,误导众生,这是断人家的法身慧命,这也是会有因果的。因此,我们不要随便宣说,要谨言慎行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学会了一些道理后,不要指望别人怎样做,而是我们看可以怎样做得更好,你就OK了,你就不断壮大了自己的修行。如果你祈盼别人要怎么样,你的希望是好的,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惨,你的最胜方法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智慧去了脱这个东西。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是你的缘,你就要了,不要借他人之手,借其它的因缘去做,要有胆量去突破人生无常,把佛法快乐地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间,所以佛法是很积极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殊胜的东西都给予我们,如果你不能救自己,是你没有福报,是你自己没有智慧。现在很多学佛的人,盲目狂热的宗教追求,颠覆了自己的理性宗教情操,才会走偏,所以面对社会历史上存在发生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冷静去分析,任何东西都要回到佛教的法性原则“三法印”,只要我们头脑清净,不偏不倚就不会走偏。一心、一师、一法、一道场,依法清净修,很简单,不要把自己折腾得半死。现在很多人不断去拜名师,拜完这个就拜那个,拜来拜去,攀比这个师傅那个师傅,最后惹来一身烦恼。不只没有恭敬心的生起,反而生起诽谤的心,造业的心,就是给自己挖掘坟墓。我们依师而修,是依法不依人。出家人的本位是荷担如来家业,努力提升自己。在家居士也是荷担如来家业,护持正法眼藏,培植福德资粮,求生西方净土。所以居士是护持,是白衣,不可干预僧团的事,这是毁戒,这样做会为自己自造障碍,带来烦恼。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看自己,不是观过,请记住,要赞叹人家的功德,遇到不如意的人事,我们要回避、沉默、拼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完美它。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佛教就很清净,出家人从这个庙跑到那个庙,居士从这个庙跑到那个庙,从这个师傅拜到那个师傅,没有严谨的依师依法传承,就会导致到社会流弊,很可怕,因此,我们要把佛教的这些流弊拉起来,厘清自己的思路,不要被外界纷扰,所迷惑,不要乱了自己的分寸和心,你才能保持自己的清净修为的相续性。比如像我个人,我的责任是传播佛法、宣讲教义、传承佛教艺术文化、方便结缘、服务大众。当你对自己的修行定位很清楚的时候,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烦恼来了,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总而言之,修行是修自心,一师、一法、一道场,精进积极而修,借一切境界去修持,这才是大丈夫之行,绝不是消极回避。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