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白云禅师: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日期:2020/5/29 13: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今天晚上我介绍六波罗蜜,在菩萨的修行法中,昨天已介绍了要如何培养「四无量心」。但在行修的道理上,我们要以「六波罗蜜多法」作为依归。
   「波罗蜜」一般佛学辞典译为「到彼岸」,在字义上是没有错,但并不能表现其法义。既然修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但是为何要离开此岸到彼岸去呢?这仅仅说明了一个概念而已,此概念是告诉我们要「离苦得乐」。
   在梵文中,是以娑婆世界作为此岸,因它是苦的世界,其他佛的世界是乐的世界,所以说「离苦得乐」是要出离娑婆之苦的此岸,到达佛界之乐的彼岸,这才是真正「到彼岸」的意义。所以,我把波罗蜜解释为一种方法,六波罗蜜是六种方法,此六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离苦而得乐。
   我们再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经题,在波罗蜜下,为何要加一个「多」字,其实此多字在梵文的发音与中文的发音相近似,但字义并不相同。而其用法是同于英文复数名词后面所加的「S」。所以心经的经题,说明智慧的方法有很多,以心经来说,只是许多方法中的一种而已。因此我们讲六波罗蜜,一定要说「六波罗蜜多法」。
   所谓「六波罗蜜多法」就是「布施、安忍、持戒、精进、禅那、般若」,我为何要来探讨提出此课题?一般学佛者常说「勤修戒定慧,消灭贪瞋痴」。这种说法不是对与不对,而是不完整。我们晓得十恶业中的贪、瞋、痴,只是其中的三种而已,若戒、定、慧只消除此三个,另外七个恶业怎么办呢?
   所以,我把六波罗蜜作如此的诠释,「六波罗蜜多法」是戒定慧的化身,我这么说的用意何在?等我把这六个方法陆续介绍完后,大家就知道它为何是戒定慧的化身。
   现在言归正传,先谈「布施」的问题,一般学佛者首先想到的是「布施功德」,依波罗蜜法,布施这两个字,该怎么去认识?布是普遍的意思,施是给予。如果我们谈普遍的给予,就有布施的行为,这点比较容易把握。再说「功德」此二字,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自己所具备的修养发挥出力量,即是「布施功德」。
   其实布施的本意,简单的说,即是慈悲喜舍的「舍」。若不能舍,就会造成所谓的执着、计较。布施的内容在经典上是以「六波罗蜜经」而言,其中有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在此我稍微做些修正。以钱财来布施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有许多东西是钱财买不到的。所以真正谈财施,应该讲「资生施」,资是维持、维护的意思;生是生命之生;维护生命,帮助别人而去行舍的行为。这种行舍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的色身,所以它是「资生施」。
   一般谈供养,是四事供养,既是四事供养,关系到吃的、穿的、住的及医药的。衣、食可以肯定是维护色身的必需品,在吃饭、穿衣之后,必须有工作,工作累了,总该有休息、消除疲劳的地方,所以还要有住处。除了吃的、穿的、住的以外,人万一生病了怎么办?所以要有医药治疗,以上就是维护色身必备的条件。我们行布施,于色身的维护上,去帮助别人,总不离于这四个条件。
   目前佛教界,在布施观念上有些偏差。布施,往往就告诉你去作功德、行供养,误认供养即布施。刚刚我说过,布是普遍性,施是给予,而供养与布施是不相同的,供养是单一的对象,常是下对上的行为,不一定是说供养三宝才叫做供养,例如供养父母、师长,也是供养。我们能否把供养父母,说成布施给父母?这不能如此说。所以布施与供养是有差别的,但其内容是相同的,差别就在于我们的感情及心性的表现。
   人的色身是必须要维护的,如果不能维护,譬如一旦病了、饿了、冻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如果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也会倒下去,自己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而我们就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如那里要盖庙,那间寺院要做什么,我就去捐一点钱,误认为这就是布施。另外还有一种-人世间有很多苦难的人,需要给与布施,在布施过程中,有无想过,您是普遍性的给与﹖还是有所分别﹖譬如此人是我的亲戚,此人是我的朋友,此人我认识,那个人我不认识,会不会生起这种分别心﹖在此我要提出目前老年年金的给与问题,不论你有没有钱,只要您达到它规定的年龄就给伍仟元,这种行为是否算是布施﹖我说「不能」。为什么﹖布施是发自您内心所表现的情感,所以那不能叫「布施」。
   佛法中所谈的布施,是依自己能力所及去帮助人家,给予别人所需要的,那才叫「布施」,绝不能有所勉强,有所规定,或有所要求。
   所以谈到布施,强调「无相」布施。其实布施不只是无相,且在布施之后,不做布施想。也就是说,在布施行为完成之后,不要执着曾经有所布施,这不只是无相的问题,连实际行为都不执着。
   「施」,有舍的意思。这种舍是「净舍」,是清清净净的舍,一点都不保留,可是我同时要声明,所谓一点也不保留,不是说我身上有壹仟元,我一毛钱也不保留,全部拿去布施,刚刚我说「布施」是尽个人的能力,发自内心去做,毫不勉强。再说,我昨天强调学佛是讲究「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如果说学佛要倾家荡产,毫不保留地行布施功德,自己受冻挨饿,最后还要别人布施给你,这也不对。所以「资生施」肯定是在衣、食、住、医药四种内涵之下行色身的维护。
   其次谈到法施的问题,法的施舍,不只是佛法,世间法也包含在内,譬如说,我没有钱财,但我有技能,我把技术才能教给别人,即叫做「法施」。可是,我们往往把法施定位在对佛法有修养的人,弘扬佛法才叫做「法施」。如果我现在说这两天晚上,我是在这里行「法供养」,不能说是「法布施」,不晓得各位听了作何感想﹖为什么老和尚跟大家介绍佛法,叫做「法供养」﹖因为我不是释迦牟尼佛,我只是一个比丘,我把佛陀的道理、方法介绍给各位。那不是我的东西,我凭什么把它当作布施行为,所以只能说是「法的供养」。
   刚刚我说供养是下对上的行为,是有专一的对象,为何现在说是法的供养?别忘了,前面所谈的是色身,现在讲的是法身,两者是不相同的。学佛要维护色身,并培养法身。法身之成就是来自一些道理、方法。
   佛法的目的,在帮助人如何了生,而后能脱死,所以出家人是以一份虔诚的心,把自己学习佛陀思想理念的心得很诚恳地介绍出来,他不是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予别人。
   世间的「法施」是以自己的技能去帮助、教导别人,那才是布施行为,如同老师教学生,师父教徒弟,不也是法的布施﹖可能你会怀疑,老师有薪水,师父教徒弟也会得到报酬,怎能算是布施﹖
   刚刚我说过,有许多东西不是钱可以买得到的,拿薪水、拿报酬是一回事,他真正教你的又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混为一谈,那就是目前所谓的「劳资纠纷」。劳方对资方说:没有我们,你的工厂就无法生产。资方说:我不拿本钱出来买机器设备,你们就没有工作。这是一种互为因果及利害的行为,既不是色身的维护,也非法身的培养,故不能当作布施的行为。
   尤其人,往往以恻隐、怜悯的心去行布施,这不仅仅是有相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计较、执着,所行即不清净。其实布施只有两种,一种是滋养色身;一种是培养法身,另外「无畏施」又是什么意思﹖「无畏施」是一种精神行为,强调行资生施或法施时,你必须持恒久不变、无所畏惧的心去做。
   所以我们谈布施,只能说有两种行为及一种精神。在民国五十年时,报纸曾登过这样新闻:有位学佛者,见人沈溺河中,不顾自己不会游泳,就一跃入河,想去救人,结果差点惨遭灭顶。幸好被擅泳的仁者救起,旁人问他:不会游泳,为何要下水救人﹖他说布施不是讲无畏吗﹖这件事值得我们作为借镜,不要误会了「无畏施」的意思,反而做出愚痴的行为,要知道布施是指色身的维护及法身的培养,从这两方面以具足恒久不变、无所畏惧的精神去做,才是布施的真谛。
   其次谈「安忍」,一般常说是忍辱波罗蜜,其实说忍辱是不对的,因为「忍波罗蜜」的目的,是当你行忍的时刻,能把问题化解,使身心得安。
   若说是忍辱,难道当人家侮辱你时,你就行忍辱,不侮辱时,就可以不忍了吗﹖其义未免太狭隘了。譬如自我烦恼生起时,你先得行忍,忍下心中的不安,然后再去面对烦恼,化解问题,使自己恢复安静的身心,这种忍才叫安忍。自无始以来,造作太多的业,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承受苦乐的果报,真正的「安忍」,不仅善报要安忍,恶报也要安忍。面对善的果报,人人都愿意去接受,面对恶的果报,却很不愿意承担。所以俗语说「忍」字头上一把刀,那是很痛苦的事,甚至可能连性命都不保,这种忍不叫「安忍」。
   学佛者为何要「忍」﹖因为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管二苦、四苦、八苦、甚至无量苦,都需要去承受。即使勉强接受了,心中还是不安,所以这种忍不叫「忍波罗蜜」。因为「忍波罗蜜」是忍了之后,必须能化解问题,使问题不存在,得到心境上的安详、稳定,才叫做「忍」。
   有人说:当人家打你的右脸时,你应该再伸出左脸,表示这是一种忍的精神。问题不在于打右脸、伸左脸,是不是就能表示自己的承受力?重点是-是否就此解决问题﹖还是会愈来愈严重﹖因为这中间有「为什么」,别人「为什么」要打你﹖如果你连问题都不去想,「打右脸,伸左脸」,好像在行「忍」;这不叫做忍。
   除此外,我们知道色身的维护,法身的培养也需要行忍。譬如说某些东西,你不喜欢吃,或吃不习惯,如不吃就得挨饿,为了维护色身,不得不吃,这是一种安忍的行为。再说,法身的培养是学佛的大前提,比如烦恼来了!我们如何去承受﹖且不会因烦恼而再造业;反而是安忍,使烦恼化解,事实上是甚难甚苦的事,所以需要忍波罗蜜帮助我们。佛法就是告诉我们,用安忍的方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在业的因果感报中,不断往前走。
   色身的维护比较好忍,法身的培养的确很难。因为法身是从「业」中去突破而得道,或是说成佛、成菩萨;那就必须转凡入圣,转业成道,人的业要清净,无明要明了,烦恼也要突破,这中间有多少需要我们去行忍?所以学佛刚开始发起一份道心,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怎么办﹖佛法告诉我们要去行忍,忍不下,就把它当成一种磨练、考验。不论磨练或考验,都是忍的行为。因为人不免以自我意识去面对问题,难以安稳、祥和的心去面对问题,也可以说面对问题时,是最沉不住气的时刻。
   所以除了「布施」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功德,饶益众生外;其实「行安忍」,也可以饶益功德。为什么﹖能忍,不仅可以不伤害别人,也可以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如果说,行忍时,我不伤害别人,自己却受到伤害,那就是把忍上的「安」字舍弃了。我刚说过,安是安详、安稳地去做,只要我们能把握住自我意识,那行忍波罗蜜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其次再谈「持戒」,究竟「戒」是什么﹖怎么去持﹖我把戒解释为「不犯」,不去侵犯即是持戒。侵犯就会造成伤害,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如果你做到不侵犯,你就能持戒。
   在家学佛,从皈依三宝之后,就要慢慢学戒。基本上有五个戒待学,第一个是不杀生,有许多人误把它当作是吃素。吃素是不是学佛﹖吃素以后,就不会有别的杀生行为吗﹖我们晓得,当我们的两脚往地上一站,或走路时,你知道地上有多少生命丧失﹖你说有没有杀生﹖譬如说蚊子咬人,我们看见了可以把它赶走;如果你在睡觉,蚊子咬你,凭自然反应,把手伸过去,将蚊子拍死了,那是不是杀生﹖
   我们要了解,不杀生的目的是培养慈悲心,佛菩萨讲究「慈悲为怀」,杀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不杀生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吃素,不是说不可以吃鸡、鱼、鸭肉,佛菩萨慈悲为怀,不管任何生命-无论有情、无情,甚至非情,都需要维护,要用仁慈悲悯的心去面对,不要去伤害、杀死它。所以戒是不侵犯或不造成伤害。
   第二戒是不偷盗,不抢或不偷人家的财物,也就是不侵犯人家。
   第三戒,以在家五戒而言是不邪淫,男女之间,夫妻的正常关系是容许的。邪是不正当的意思,而夫妻是名正言顺的一种伦理关系,我们为何要反对它﹖所谓不邪淫,是不可以有夫妻以外的男女关系发生。如果发生即是邪淫,就会造成侵犯。这条戒讲得深入些,如果夫妻关系过分,或者超越正常行为,都叫做「邪淫」。因为「邪是不正当,淫是多的意思」,在不正当又过分的情形下都是邪淫。
   所以在家学佛,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要误解了「不邪淫」,因而造成夫妻失和,家庭出问题。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即使受过在家菩萨戒,而且还必须受过八关斋戒法,也只是告诉你,一个月只要八天像出家人一样,也就是说如果您受过菩萨戒,一个月只要有八天时间,像出家人一样过日子,您的菩萨戒就很完美了。所以很多人不能把握戒律要求、错解戒法,往往造成很多家庭障碍、个人烦恼。
   我们再看第四戒,不妄语。不妄语,是不能以不实在的言语去欺骗人家,伤害人家。如果话虽不实在,可是能帮助他人化解问题,是可以方便的。所以有人受了五戒,问我:小孩喜欢吵闹,讲一些不实在的话,告诫小孩,算不算妄语﹖我跟她讲你先告诉我,你是为他好﹖还是为他坏﹖他说:当然是为他好。既然是为他好,就可以方便,这种妄语叫做方便妄语。这种方便有个大前提,其结果是饶益性的才可以,但绝不可利用这种方便,而造成伤害,这是必须要把握的。
   其次饮酒的问题,很多人说酒是五谷、杂粮做的,都是素食的,为什么不能喝﹖问题在于酒喝多了,会丧失智慧、丧失灵明,还会做出许多有关杀、盗、淫、妄语等违反戒律的情事。所以「饮酒」也叫「遮戒」,因为它会遮掩你的智慧,遮掩你的灵明,使你违反许多戒法,这才是不饮酒的戒律。有人曾问我,如果受过戒的人,手拿着酒器,五百年会没有手。问我是否有这种事﹖我先问他:你拿酒器干什么﹖如果你是个调酒师,必然会拿许多酒器,难道将来五百年都会没有手﹖所以不能这样解释。在家学佛,千万不要学出家戒律,出家戒律非常严谨,要求非常多。
   饮酒戒是告诉你,喝酒会使你丧失智慧、丧失灵明,破坏前面所提杀、盗、淫、妄语等戒法,这才是它的意义。持戒的「持」是恒久保持的意思,不管是人或事物,恒久不去侵犯即是持戒。
   接着讲「精进」,精是选择最好的;进是往前面走;也就是说选择最好的,往前面推进,不停滞或后退。有一句话说:「道如逆水行舟」,也就是说修行办道,好像船逆着水行走,要不断的往前划,一旦停下来,便会被水冲退,精进就是这种意思。选择最好的道理、方法,而且能帮助你提升修养,增上境界,那才是精进,并不是说三天打鱼,十天晒网。
   有些道友一发起道心,几乎饭可以不吃,什么都放下,好好用功,甚至累倒了、病了,都不休息。尤其在家居士,常有这种现象,每天忙着赶场。除了家庭或职业工作上的事务外,自己还安排了一些学佛的功课,每天忙得团团转,这能不能叫精进?似乎是有精进的样子,可是他不能叫精进,因为精进必须选择最好的,必须能提升修养、增上境界。
   比如有人喜欢打麻将,连打了三天三夜,这算不算精进呢﹖所以我们要把握「精进」的实义,选择最好的行为,才能够提升您的修养,增上您的境界。尤其是不要以赶场的方式去修行办道,道心发起很容易,但要能维持长久才可贵。
   我们知道细水才能长流,若是山洪暴发,来得猛,去得也快。所以说精进必须以正念、善行为前提,才是正当的选择。
   接下来讲「禅波罗蜜」,「禅波罗蜜」即是「禅那」。从三昧、三摩地、奢摩他,到毗婆舍那、三摩钵提皆是禅那的范围,圆觉经里讲得很清楚。我们在道的修养,如能行禅波罗蜜,就能运用思想,还能发挥智慧。所以我对禅作这样的诠释:
   「禅」是一种思想的激荡,是一种潜能的表现,所展现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更是潜力的极致发挥。「禅那」与「禅定」不同,谈到「定」,很多人误解,以为腿子一盘,两手一捧,眼睛一闭,坐在那里不动,就是不乱,就是入定。入什么定﹖入「不乱定」,那您乱了什么﹖甚至于还有人把修禅定,当成一种玄妙奇怪的修养。
   譬如说,入定之后,头上会冒金光,灵魂可以出窍。认为如此,他的禅定功夫就很高,其实这不叫禅定。如果坐在那里不动就叫做定的话,我们看看土地公,庙里的神明,摆在那里动也不动,好像都入定了,那不叫做「定」。「不乱」-要问为什么会乱﹖在会乱的时刻,你能不能做到不乱﹖能!那是需要修养的。儒家说:「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要有相当的修养才能做到不乱。
   佛法谈定,是讲不乱,它是告诉您为什么会乱,在这种乱的时刻,有什么道理方法,能帮助您做到不乱,那才叫做修定。这并非修禅,因为禅是要运用思想,发挥智慧的,很多人把禅放在一种很玄妙、深奥的意境里,目前佛教界,某些禅师们总会讲一些古古怪怪的话,认为那就是禅机。譬如说:「饱就是饿,饿就是饱」。「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究竟他在说什么﹖谁都听不懂,其实,禅是可以讨论、可以研究、修养的,有如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它有道理、方法可循,所以从三摩地直到禅那,都是禅的范围。
   六波罗蜜法中最后一个是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为中文是智慧的「慧」,可是有许多人把般若当成智慧的连贯词,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智与慧在梵文中是分立的。智在梵文中叫「阇那」,是知识经验。事实上,知识经验就是一种智。而「般若」是慧,是把总合的知识经验表现出来,发挥成为一种力量,而结果是有普遍饶益性的,那就是慧。所以般若和智慧不能同时混为一谈。
   我们看心经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刻,能行观于自在。这种修行觉悟的人,必须于般若之行,要深入去做。后面一连串的道理,就很容易相应于为什么般若说是慧,为什么说是运用累积的知识经验,把它发挥成为力量了。我们还要知道,慧是依据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力。你的知识经验愈少,表现的慧力就薄弱;你的知识经验愈丰富,表现的慧力就愈多;你的知识经验愈精炼,表现的慧就愈圆满。这里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知识经验,只是多与少的差别,因此各自所表现的慧,就有高低。以慧而言,它的最高境界是「圆慧」,就是圆满的智慧,像释迦牟尼佛的慧。依「阇那」而言,他的知识经验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他所展现的慧,就能圆满无碍。
   所以学佛者修行所得的结果,也因此有许多的差别。譬如说以声闻乘来讲,除了三向一果,甚至还要从二十七贤位开始,这里面都是智与慧完成的结果。要到达菩萨的境界,也有十个层次,从初地到四地是变化位,从五地到七地是提升位,从八地到十地是等觉,(相当于佛的境界),是增上的境界,这是因慧的表现不同,最后要达到佛陀的境界,才是圆满智慧的境界。
   六波罗蜜法,是六种方法,究竟有什么用呢﹖以布施波罗蜜来讲,维护色身,培养法身,不仅对自己有益,还可以帮助别人。再说安忍,因人处在人与事的现实环境中,总有许多让我们难以承受的,如何能很祥和、安稳地面对,并能化解问题,就必须要能行忍。再说人难免会犯错,难免会造成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需要有戒律来约束规范我们。
   无论布施也好,安忍也好,持戒也好,在面对人与事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要选择好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增上自己的境界,那就需要精进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一不小心,我们就会放逸、懈怠。然而我们具足这些并不够,还需要运用思想,发挥智慧,使我们不管是行忍、布施、持戒、精进,知道所做的是否已达到某一种境界,是不是正当﹖是不是有偏差﹖所以需要「禅那」波罗蜜来帮助我们。
   但此刻难免还会有自我意识,所表现的也不一定圆满,所以还需要有「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由此可知,六波罗蜜法确实是戒定慧的化身。所以我们想要行菩萨法,修菩萨道,就必须从「六波罗蜜法」着手去实践,并以之为依归,才能有圆满的结果。
   今天,我作很简单的介绍六波罗蜜法,最后谢谢各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