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观清法师:《瑜伽师地论》札记一


   日期:2020/6/15 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写在《瑜伽师地论》边上

近年来,《瑜伽师地论》在汉传唯识圈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照”,这,一是因为经典的注释更多地被掘出(如赵城藏的《遁伦记》,一说《道伦记》),善本——包括藏文和梵文残本——不断涌现,令读者有了很好的原始文本;另一面,唯识“学统”中,特别是三时学会韩清静《瑜伽师地论科句、批寻记》的整理、出版,也使学人有了更好的依凭。因此,研究《瑜伽》大论之风渐起,近来甚至有了白话全本《瑜伽师地论》的动议。王海林先生的节译版,算是开了个小头,而林国梁的“全本”,也在进行中……

据说,圣地法师开的《瑜伽师地论》学习班中,将此论评价为“佛学入门之必读教材”(某川大博士转述),未免陈义过高,“吓死老百姓”;但将它束之高阁,却更是要不得的“秦人好简”之风。就格鲁而言,《菩萨地》本就是《噶当六论》之一,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夥引《瑜伽》,那么,学点瑜伽宗的根本大论也是应当之举。

通读《瑜伽》时,每每为之击节,也有点漂浮着的思绪想整理,近来又读了些今人的“成果”,更有点话想说。不敢作“注解”想,不过是些浮在文字面上的“花边佛学”,加上有点牢骚话,权命之曰:“写在《瑜伽师地论》边上”,仅供“大方”们“贻笑”而已。

异译本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介绍《瑜伽师地论》时说:

“本论的梵文原本,以前只存在〈菩萨地〉部份,这已于1930至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出,1936年印度罗侯罗更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本论梵本,录写归印,已有部份刊行。

本论在唐译以前,已经有几种部份译本︰

(1)《菩萨地持经》,十卷,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间(414~426)译出,相当于唐译本论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

(2)《菩萨戒本》,一卷,昙无谶译,相当于本论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

(3)《菩萨善戒经》,九卷,求那跋摩于宋·元嘉八年(431)译出,相当于〈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

(4)《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求那跋摩译,这是《菩萨戒本》的异译。

(5)《十七地论》,五卷(已佚),真谛于梁·大宝元年(550)在富春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

(6)《决定藏论》,三卷,真谛于梁代(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即557~569)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上皆本论的部份异译。

本论另有西藏文译本,总题《瑜伽行地》,区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二十二卷)、摄决择(四十三卷)、摄事(二十二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都不分卷),共八部份。题为无着造。收在《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

这是出了玄奘以外的本子,写得很清楚,不用再绕舌了。不过,既然引了,不妨“八卦”一点。文中的“1936年印度罗侯罗更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本论梵本”的“罗侯罗”,就是和“根敦群培”偕行的那个印度学僧,根敦群培帮了他不少忙,他好像也教过那位“奇僧”一点梵文,不过据说后来根敦在印度穷困迫窘,他未能仗义云云。

《百科全书》这段里面的第四条,“《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求那跋摩译,这是《菩萨戒本》的异译。”这里也有几句话要说:

1、《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作《优婆塞五戒威仪》,查《仁寿录》(《隋众经目录》)、《静泰录》(《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大唐内典录》,《优婆塞五戒威仪》都属于失译经,就是不知道是哪位译的。《大唐内典录卷》第七说:“以下并失译……优婆塞五戒威仪(二十三纸)”。但《大正藏》目录作:“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 〖宋·求那跋摩译〗”将之系于“求那跋摩”名下,不能不说是失察!

2、诸经录各处都注明是“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二十三纸)”(《静泰录》作“三十三纸”,当误——以上均依《大正藏》电子版)。依唐官写本大藏经规范,每纸,27-28行,每行17字左右,则,每纸经文文字数当为:27*17=459或28*17=476字,23纸,则大致10,000至11,000上下,而现存大正藏本(我用的电子版)仅为6,436字,字数相差太大!同时,由于彼经(大正藏本《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确实是《菩萨戒品》的异译,而与“优婆塞”“五戒”“威仪”都几乎全无瓜葛,故我认为,现存大正藏本《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其它的藏经文本可能也一样)虽是《菩萨戒品》的异译,但非《内典录》等经录所载的《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是一个《菩萨戒本》的失译本。至于原本《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可能已经失传。

奘译本、唐译本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接着说:

“本论的译者唐·玄奘为求取本论全文赴印游学,从戒贤得到了传授,回国后,即于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于弘福寺翻经院开始传译。当时列席译场的,有名僧灵会、灵隽、辩机、文备、神泰等二十余人,到二十二年五月译完。次年(649)七月,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译出《菩萨戒羯磨文》一卷(本论第四十、第四十一卷的一部份)。同时译出《王法正理论》一卷(本论第六十一卷别译)、《菩萨戒本》一卷(本论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的别译,和昙无谶译《菩萨戒本》及求那跋摩译《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的前半相同)。在这以后不空于天宝十二年到大历九年间(753~774),译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和玄奘译《王法正理论》大同。”

这是介绍唐代的本论译本情况。

《大正藏目录》,《王法正理论》作“陈·玄奘译”,简直该打……

据僧史记载,玄奘法师译成《菩萨戒羯磨文》、《菩萨戒本》后,即予弟子众授菩萨律仪,故门人常自称“大乘某”,如《俱舍》大家“普光”常自称“大乘光”,“窥基”大师也自称“大乘基”——实际上,“大乘基”倒是他的实名,而“窥基”的名字,反是宋以后的讹误。

《瑜伽戒本》虽曾多出,但汉传佛教界不甚流行,只是近代太虚大师重新推出,并自谓“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关于《菩萨戒本》,到后面(如果可能)聊到那章时再说吧。

学习本论的有关注释及参考资料

关于本论的旧疏,《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说:

“本论的印度旧注,现存的有:汉藏文译本《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等造(藏译本不题作者),汉译本唐·玄奘译。藏译本缺译人名,旧录或作胜友译。卷首有归敬序,次总释《瑜伽》一论的大纲,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六门,释文门中更略释十七地的名义。据玄奘法师说这部释论大约有五百卷(见《瑜伽论记》卷一上),现只翻译了一卷。这是《瑜伽》注疏中最古的一种,后来的注疏,大都采用它。此外印度旧注,还有仅存藏文译本的《菩萨地释》、《菩萨戒品释》,都是德光所造。前一种是燃灯吉祥智、戒胜同译,后一种是慧铠、智军同译。又《菩萨戒品广释》,胜子造,胜友、慧铠、智军译。又《菩萨地释》,海云造,寂贤、戒胜同译。其次,中国的注疏,现存《瑜伽师地论略纂》,原十六卷,唐·窥基撰,这是《瑜伽》从第一卷到六十六卷的注释,卷首依《释论》作归敬序,次依释论用叙所为、彰所因、明宗绪、显藏摄、解题目、释本文六门料简。又《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全文都是七言颂,共三十六颂半,乃是将《瑜伽》卷二中有关劫的名目、次第、数量及成、住、坏、空四时期和始终名义结成颂文以便记诵的。

又《瑜伽论记》,四十八卷,唐·道(遁)伦集撰,在第一卷首,也依《释论》和《略纂》用叙所为等显六门发端,和《略纂》大同,本文采集玄奘门下景、泰、备、基四大家及余师十余家之说。《瑜伽师地论义演》,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后半杂入澄净科文),唐大安国寺沙门清素于贞元十七年(801)撰述,卷首略释《瑜伽》的名义,次用叙起论因、彰说论意、明论宗体、藏乘所摄、辨总别题、依文制释六门料简。此外敦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已印出六卷)、《瑜伽论手记》(已印出四卷),都是唐·法成所讲述,听者笔记,前一种是大科,后一种是略解,并有对照藏文本注出异义。又有《瑜伽师地论叙》,二卷,近代欧阳渐撰,全叙分作总略、五分、十要、十支、十系、绪言六项。以上都是研究本论的参考要籍。本论的注疏已佚的有二、三十种,其中重要的有惠景《疏》二十卷、神泰《疏》十卷、文备《疏》十三卷、元晓《疏》四卷、憬兴《疏》十卷、《释论记》三十六卷、行达《料简》一卷、智周《疏》四十卷、太贤《纂要》三卷、《古迹记》四卷、极太《羽足钞》五卷等。”

以上的汉文注疏典籍,大致在《大正藏》里都有。其中,《遁伦记》的版本,据杨白衣介绍,《大正藏》本不如赵城藏本文字完备;但赵城藏也是残本,也不全;而金陵刻经处也有个版本,据说可以和赵城藏本相校仇。按理说大陆版《中华大藏经》是以赵城藏做底本校勘的,应该是最善本,但《中华大藏经》要价太高,很难见到,就不谈了。赵城藏的《遁伦记》残本后来单独在《宋藏遗珍》里出了,现在有影印的,我考虑赶快搜一套用用。现在金陵刻经处的书目里好像还没《遁伦记》的名目,不知版子是否还保存着。

另外,本书可用的汉文注解还有一些。像《真实义品》,近人如太虚法师有过讲义,记得韩镜清老也译过一个藏(印)人的《真实义品》注疏,“大千”的网站上有。《菩萨戒品》的单行讲义也有,最突出的是法尊法师译的宗大师著作《菩萨戒品释》。由于,《解深密经》除《序品》外,其余七品被《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至七十八全部收录,所以,也可以找此经的注疏来做学习本论的参考资料。这中间,最著名的要算是唐·圆测法师的《解深密经疏》了。

“本世纪惊人之著作”的《瑜伽师地论科句、批寻记》当然是今人学《大论》案头必备资料,也看到北美妙境法师有讲解录音和整理的讲义,想要博学的,准备一套也无妨。至于王海林的解译白话版,反正买不到,不说他了。林国梁的全译本,也不知道值不值得期待……

题外话:关于黄忏华

反正是“花边佛学”,不妨继续扯扯。

上面引用的《百科全书》“瑜伽师地论”条目是黄忏华先生写的,也是近现代一位佛学大家,内学院之高足,欧阳渐先生门人。

据王恩洋先生《自述》,五四运动时,王(彼时在北京)也上街游行而被投入狱,狱中目睹诸“精英”之混世面目颇觉丧气,唯与一人相谈甚欢——此人即黄忏华。后二人先后赴内学院深探《瑜伽》奥义,成就一段重逢佳话。

黄忏华有些书,译作和著作,早年一直被作为诸佛学院的教材,比如《印度哲学史纲》、《佛教各宗大意》,现在也还有地方在用,特别是某些高寿的老僧,对早年的经典情有独钟。

大论之框架

黄忏华先生写道:

“本论内容大别五个部份︰第一〈本地分〉,五十卷(从第一卷到第五十卷);第二〈摄决择分〉,三十卷(从第五十一卷到第八十卷);第三〈摄释分〉,二卷(从第八十一卷到第八十二卷);第四〈摄异门分〉,二卷(从第八十三卷到第八十四卷);第五〈摄事分〉,十六卷(从第八十五卷到第一百卷)。

此中〈本地分〉是全论的基本部份,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区分十七地,以详说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因此本论旧有《十七地论》之称。后四分是释论,以决择解释论本兼及经律的要义。

第一、本地分,广分别十七地。

(1)五识身相应地,就前五识的五方面说︰{1}自性,是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2}所依,是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所缘,是五境;{4}助伴,是俱有相应的心所;{5}作业,是了别自境。

(2)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三识说,也有五方面︰{1}自性,是心、意、识;{2}所依,是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3}所缘,是一切法如其所应;{4}助伴,是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心所;{5}作业,有共不共业;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特殊的是不共业。由此更用色聚、相应品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以识为体,识法最胜,故先建立以上二地。

(3)有寻有伺地,(4)无寻唯伺地,(5)无寻无伺地:寻是(思或慧)于所对境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于所对境详细审察。在欲界及色界初静虑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寻、伺,是为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即在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只有伺而无寻,是为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无寻伺,是为无寻无伺地。这三地都用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五门加以说明,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无漏诸法。

(6)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说,有五方面︰{1}总标,有静虑(四静虑)、解脱(八解脱)、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等至)四种三摩呬多;{2}安立,只此等四种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3}作意差别,有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4}相差别,有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四种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5}略释诸经宗要,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

(7)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乱,自性不定,有十二种相。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8)有心地,(9)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

(10)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断灭善巧、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种;因明处有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种;声明处有法施设建立相、义施设建立相、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时施设建立相、数施设建立相、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工业明处有营农工、商估、事王、书算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生成(畜养)、防邪(裁缝等)、和合(调解斗讼等)、成熟(成熟饮食)、音乐十二种类。

(11)思所成地,是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其中自性清净是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有九种相;思择所知是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思择诸法是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

(12)修所成地,是修道中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四处是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瑜伽)、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

(13)声闻地,阐明声闻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有四瑜伽处︰初种姓瑜伽,第二数取趣(补特迦罗)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

(14)独觉地,阐明独觉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独觉原摄于声闻类,今只略说独觉种姓、道、习、住、行五种相。

(15)菩萨地,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处︰初持十八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叫作初持瑜伽处。第二持四品,是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叫作随法瑜伽处。第三持五品,由修习而成满,叫作究竟瑜伽处。第四持一品,重明以前诸品次第的意义,叫做次第瑜伽处。

(16)有余依地,阐明有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17)无余依地,阐明无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依《瑜伽师地论略纂》所说,此十七地可以境、行、果三种相摄。即前九地是三乘境,其中由于一切法以识为体,故五识及意二地是境体;寻伺三地有上下粗细的不同,是境相;等引、非等引、有心、无心四地有定散隐显的分别,是境用。次六地是三乘行,通修三慧行,故闻、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都随机修法,成就自乘,故声闻、独觉、菩萨三地是别行。后有余依、无余依二地是三乘果。

第二、摄抉择分,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并抉发本地分所没有详述的深隐要义。分十二大段︰

(1)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阐明唯识的道理;后以广义六门解说六善巧,阐明法相的道理。

(2)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初杂抉择,分辨焰摩因饶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碱等因缘。次正抉择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

(3)抉择三摩呬多地,初杂抉择,次引经解释,次抉择修定三种因缘及六顺出离界修定法,次抉择四静虑及四种修定法等。

(4)抉择非三摩呬多地,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

(5)抉择有心地,言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1}由世俗道理,{2}由胜义道理,{3}由所依(阿赖耶识)能依(七转识),{4}由俱有,{5}由染净建立,并加以解释。

(6)抉择无心地,说由七种因缘,心不得生。

(7)抉择闻所成慧地,初释归依,次释沙门、婆罗门的差别,次释欲、有、梵行三求,次释内明,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

(8)抉择思所成慧地,初就四种思议等五门杂抉择,次就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二十九门分别。

(9)抉择修所成慧地,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

(10)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只抉择声闻地,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次辨声闻种类,次辨四圣谛等,次分别律仪,次声闻行果,后杂抉择。

(11)抉择菩萨地,先次第抉择前三持瑜伽,后引《宝积经》解释十六法门以及一切菩萨行果等。

(12)抉择有余依、无余依二地,分别二种涅槃界中离系、寿行、转依、住等多门差别。

第三、摄释分,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

第四、摄异门分,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

第五、摄事分,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事义。初阐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

本论《抉择分》等四分,引用多种旧籍,如《本地分·思所成地》引《法句经》本母释,《摄抉择分·菩萨地》引《小品宝积》及《解深密经》的本母释,《摄事分》引《杂阿含经》本母释等,又,《释异门分》实即《阿含经》的释名。”

《瑜伽》大论与诸经论的摄释关系,为内学院一大发现(他们对经典的熟习程度实在惊人!),吕澄就发现《释异门分》与《杂阿含经》的关系,并由此勘出《杂阿含》汉译本的次序有相当程度的紊乱(勘彼经的颂文也是),近年印顺法师编订的《杂阿含》,就是根据内学院的成果加以重新编排的。

本论的《本地分·修所成地》,分别“修道中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四处是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瑜伽)、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这个意思,和后来无著论师作的《六门教授习定论颂》可以互相发明,世亲论师有《颂释》。此《颂》、《释》目前只在汉文大藏里有,弥足珍贵。(《显扬圣教论》,一般说是大论的略本,也唯汉译现存。)

作者

大论的作者,汉传说是弥勒,藏传说是无着。近来有人折衷地说:《本地分》作者是弥勒,《抉择分》以下作者为无着……。就学习经典本身而言,著作者的归属问题,关系不大。更何况无着本来就是祖述弥勒而勒成文字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