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行阴因相分第七十六


   日期:2020/7/3 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
万行首楞严经分义卷十

行阴因相分第七十六(分义卷十)

行阴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分义】此示想阴尽行阴现之境相。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无梦无想,醒和睡如一。妙觉明心,清虚寂静,犹如万里晴空,无有粗重的前尘影事。观山河大地,犹如明镜照物,不粘踪迹,只是虚受照应而已。虽有行阴生灭根元,但无前六识浮想习气,是故唯一识精明体,此唯一精明,便是第八识。生灭根元,即是第八识中所含半分七识种子,以有微细生灭,名为根本行阴。亦从此披露,行阴现前,能见十二类众生的生灭行相。虽未通达各各受命的来龙去脉,但已见到共同的生灭根基。犹如野马,野马是指遥望田间的白焰游气,以喻七识种子。熠熠清扰,喻行阴微细生灭,忽起忽灭,其体轻清。是故行阴为十二类生浮尘根流转迁变的枢穴(枢即门轴,穴指门臼),由行阴未尽,根尘妄有生灭,此名行阴区宇。

行阴尽相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分义】此预示行阴尽相。若此清扰熠熠的无始生灭根元(即行阴),行阴是八识体上生灭之相,今此行阴复归元性,则八识了无生灭,唯一精明,故言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浪灭,化为澄水。是名行阴尽相。行阴既尽,众生生死根元永断,故能超越众生浊。回观行阴的由来,是以幽微隐细的生灭妄想而为其本。七识乃八识之见分,幽深隐秘,故言幽隐。元性是指生灭根元行阴,元澄,是指精明八识。元习,是指生灭根元习气。所谓想阴如洪波,行阴如细浪,识阴如流水,本觉如止水。

列示十阴妄计

一本末无因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分义】此行阴第一妄计无因论。得正知正定的修行人,想阴已尽,行阴现前,定慧相资,凝明正心,超越烦恼浊,故天魔外邪不得其便,方能精研穷究十二类众生的生灭根本。于每类众生的受生根元,清楚显露者,即是行阴显现。观察行阴幽隐轻清的生灭之相,遍于十二类生互含互具,于真常中妄有微细流注。圆扰即是同生基。动元即指行阴为群动之本源。是故圆扰动元是一切众生同分生机之总相。若于圆扰动元中,妄计为诸业行生灭本元,则于不扰不动不灭的真如自性,全无所知,是故坠入外道所执的二种无因论:一是计本无因,二是计末无因。是修禅行人,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能见八万劫内所有众生,业行迁流,委曲轮回,生死形状,而对于八万劫外冥无所见。便妄计众生从八万劫来无因自有,无复改移。以未见藏识异熟种子,故妄计众生本来无因,末亦无因。而堕落外道邪见,迷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二计度遍常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分义】此行阴第二妄计遍常。以行阴是八识中微细生灭之相,今以定力研穷,以见生灭相续不断,故于圆常中妄计四遍常论。一计心境遍常,以研穷心境二法,能知二万劫中,众生生灭循环而体不散失,故计为常。二计四大遍常,以行人定中研穷四大性,修习能知四万劫中众生生灭而体恒常不失,以四大乃八识相分,今八识未破,四大未消,众生以四大为体,若四大常则众生亦常,故计以为常。三计行阴相续不断为常,末那即第七识,执受者乃八识种子。是修行人,以研穷行阴,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众生生灭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以八识体常而众生亦常,故计以为常。四计行阴为不生灭理。以为想阴已尽,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其实真不生灭性,须尽识阴方显。今以行阴微细生灭而为不生灭理,计以为常,是为邪计。由此忘失菩提,堕落外道。是名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三起颠倒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分义】此行阴第三妄计。以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是故妄计我能生他,则我常他无常;或执我从他生,则他常我无常。二妄计劫不坏为常,劫坏为无常。三妄计我性为常,一切生死从我流出为无常。四妄计行阴常流为常,色受想阴已尽为无常。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迷惑菩提性,而堕落外道邪见,是名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四妄立有边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分义】此行阴第四妄计四有边论。有边分位为四:即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于分位中,妄计四有边无边论:第一是三际分位,以过去心境已灭,未来心未至,名为有边;现在心则相续不断,便是无边。第二是见闻分位,以能见八万劫内众生相续相,名为有边;八万劫外寂无闻见便为无边。第三是自他分位,以一切众生现为我知,众生为有边;我能遍知一切众生,我为无边。第四是生灭分位,以研穷行阴,入定时觉得行阴已灭,而出定后觉得行阴又生,由此计度一切众生,于一身之中,皆是半生半灭,世界亦尔,生为有边,灭为无边。由于妄计有边无边,致使堕落外道邪见,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四外道所立有边无边论。

五矫乱虚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分义】此行阴第五妄计。不死矫乱者,执拗而不辄顺理为矫,心无主正为乱,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秘密言辞,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呵此为真矫乱,故名不死矫乱虚论。此妄计亦有四:第一妄计行阴,变常、生灭、增减、无有,有其八义,不能定答,故于一切时皆乱其语。第二观行阴念念灭处,因无得证,故唯答一字,但言其无。第三观行阴念念生处,因有得证,故唯言一是字。第四有无俱见,故一切矫乱。由此妄计矫乱,堕落外道,迷惑菩提真性。

六执色有相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惑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分义】此行阴第六妄计,十六有相论。行阴亦名无尽流,以其无始以来,相续无有断绝,故计死后有相。于行阴无穷迁流而生计度,计其毕竟后有而流注不断,故落死后十六有相颠倒。十六相者:一即色是我;二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三离色是我;四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受想行三阴亦复如是,四阴循环,互成十六相。从此惑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不相凌夺,毕竟后有。此则错解性具圆宗,差之毫厘,谬逾天地。此名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七执空无相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后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分义】此行阴第七妄计,八无相论。已见色受想阴灭尽,当知行阴亦应灭,故计死后断灭无相。八无相者,约色受想行四阴现在因亡,未来果丧,故成八无相。由此便妄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成断灭见颠倒论。

八有无俱非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懵,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分义】此行阴第八妄计,八俱非论。双计有无,即妄计非有非无。见色受想三阴已灭,是为非有,例知行阴亦非有,此四俱非有。现见行阴相续不息,是为非无,例知色受想阴,亦复非无,此四俱非无。是故妄计死后俱非,为八俱非论。又现见行阴迁变,生中有灭,是为非有;灭中有生,是为非无。色受想皆名诸行,悉有生灭,亦俱非义。此名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九妄计断灭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分义】此行阴第九妄计断灭。后后无者,谓行阴念念生灭处,设生七处,后皆断灭。是人坠入七断灭论:即计四大洲和六欲天处身灭;初禅天处欲尽灭;二禅天处苦尽灭;三禅天处极乐灭;四禅天和四空天处极舍灭。如是循环推测,穷尽七际(四大洲、六欲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和四空天)皆归寂灭。现前的总要消灭,灭后必不再生。由此妄自计度,死后必归断灭,而堕落外道邪见中,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九外道立死后断灭的颠倒邪论。

十迷现涅槃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分义】此行阴第十妄计,五涅槃论。后后有者,谓行阴念念生起,新新成有,故解其当有实果,必不灭无,便妄执后必是有,而堕入外道的五种涅槃论。第一妄执六欲天为转生死成涅槃之处;第二以初禅天,离生喜乐地,苦恼不逼而为涅槃;第三以二禅天,定生喜乐地,忧愁不逼而为涅槃;第四以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得大随顺而为涅槃;第五以四禅舍念清净地,苦乐双亡,三灾不及,不受轮回生死而为涅槃。如是妄计五处涅槃,迷有漏天,作无为解,妄执五处为究竟极果,遂堕落外道邪见,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十种外道,立五涅槃的颠倒谬论。

行阴通结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分义】此通结行阴十种妄计狂解。如上十种邪见,皆由心发邪思,心魔作怪。因修习禅定时,被行阴所覆盖,以致禅观与妄想,交战于心,互为胜负,是故发生如上狂妄见解。虽色受想三阴已尽,外魔不得其便。但现以行阴未尽,见有生灭,于生灭中妄起计度,理观不明。自言登圣,成大妄语,迷惑真性,堕无间狱。如能深入禅定,开觉真义,不取不著,心魔邪见,自然销灭。直趣菩提,无复障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乘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乘一法师)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五阴妄想分第七十九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魔销总结分第七十八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识阴因相分第七十七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想阴因相分第七十五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受阴因相分第七十四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色阴因相分第七十三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魔事因缘分第七十二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七趣总结分第七十一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阿修罗道分第七十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天道因相分第六十九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仙道因相分第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