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四)


   日期:2020/7/13 17: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997.5.15 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四)

主讲:释传道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  

二、释颂义及因缘

12.虽寿百岁亦死过去   

为老所压病条(倏)至际

【案:「条」,为「倏」之误。】  

寿,音(受)siu7时臼切  

百,音(逼)pek4边激切  

岁,音(税)soe3时【过】切  

死,一音(史)su2时矩切    

一音(始)si2时纪切  

过,音(告)k3求告切  

老,音(恼、潦)l2 柳稿切  

压,音(鸭)ap4英鸽切  

病,音(并)peng7边竞切  

倏,音(肃)siok4时菊切  

际,音(制)che3精计切  

「虽」然「寿」命长达「百岁」,「亦」不免一「死」而命终「过去」。尽管年轻时或者身强力壮、意气风发,但随着韶华渐逝,到底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若一日,逐渐「为」衰「老所」侵「压」,甚且「病」苦亦「倏」忽即「至」身「际」。可叹一生中,真正可用之修善利人的时光,着实十分的有限!

※ ※ ※ ※ ※ ※ ※  

一般人在盛年得意、强健矫捷之时,除非感受力特别敏锐,否则,通常鲜少正视生命的课题与人生的意义,更遑论敬慎地面对它、规画它。总得等到老、病或逆境现前了,才会开始意识到生命之于自己与他人,甚至社群、家国的意义。依此看来,老、病、逆境,似乎也并不太坏!怕只怕缠绵病侧或老之将至了,还不能有所觉悟,那就十分可悲!  

逆境或有否极泰来的一刻,病痛或有痊愈康复的一日,但消逝的年华,却无论如何不能再来!尤其既老又病,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不堪!偏偏,这确是大多数人老来无可逃避的窘境!老者、病者、残疾障碍者,在我们的周遭随处可见,且张开我们的心灵之眼,看看他们吧!如果我们今天还年轻、健壮,还充满生命的活力,请多多将自己的心力投注在有意义的事业上吧!并且,也请好好善待我们身边的人事因缘吧!不管是善缘、恶缘,顺缘、逆缘,且抛开因境系心而起的贪心、瞋恨与无明吧!与其将生命耗掷在无济于事的争斗与计较之中,何妨在老病倏至之前,好好地为自己与自己的理想而活这一回!

13.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过,音(告)k3求告切  

命,音(孟)beng7文竞切  

少,音(筱)siau2时矫切  

水,音【揜】sui2时鬼切  

鱼,音(愚)gu5语渠切  

乐,音(鹿)lok8柳络切  

「是日」(此日、今日之谓)「已」经悄然溜「过」无踪影,我们有限的生「命」,「则」又「随」之递「减」了一日。恰「如」水塘中的鱼,尽管现时或因暴雨而有满塘的池水,任彼悠游;但是日复一日,太阳蒸发掉一些,土壤吸收掉一些,风又吹干了一些,再满的水塘也终有干涸的一日。生活在越来越见枯竭「少水」的塘中「鱼」儿,就犹如我们过去一日,便短少一日的生命,「斯」──这,哪里还「有何」等心情可以纵「乐」放逸呢?

※ ※ ※ ※ ※ ※ ※  

这一首偈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普贤菩萨警众偈中的句子,一般寺院晚课常会习诵此偈,用以警醒为佛弟子无常迅速,生命一转眼即至尽头,当如救头燃般地精勤把握当下,慎勿放纵五根于逸乐之中,而空过此生!  

乍读此偈,似有一分对于生命不确定性的无奈与伤感,但这和世俗所讲「人生到头一场空」的消极幻灭,是极不相同的。常人多半循着社会既定的惯习,就学、成家、立业,庸庸碌碌的一生,莫不是为了家庭、事业而两头奔忙。只是,这样的生命,偶尔还会兴起一丝不能满足的缺憾,不能甘心自己的一生,就随着人群这么寻常地走到终点。于是,每当夜阑人静,必须独自面对自我的时候,一种幻灭的感觉,便不由袭上心头,究竟自己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一生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呢?生命原不该祇是这样啊!  

有人于是借助纵情欲乐,来逃避内心对于真理的呼唤;有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地麻木度日,反正日子总是得过嘛!何必想得太多,自找麻烦!又有人虽然对生命已有了醒觉,但却选择错误,而以无义利的宗教仪式和行为,希望穷究生命的意义与苦痛的解脱。可想而知,此举亦如缘木求鱼一般,只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检省自己一日少过一日的生命,到底,该如何运用它,生命才显得出它的意义呢?  

时间,对稚子是没有意义的,在他们童真的心里,只希望自己快些长大;因为长大就可以做很多小孩所不能做的事。及长,又忙着追求事业、爱情,时间似乎永远都不够。等到年纪老大,或者家庭、事业均已成了定局,时间似又变得多了起来,多希望它过得慢些啊!因为生命的尽头已不觉隐然浮现!  

今生我们何其有幸呢!得信受这济世觉人的佛教,得闻持这究竟人生义理的佛法,是否,我们也该认真地在佛法中找寻生命的答案?你愿意以何者作为自己人生的究极意义呢?愿大家深思它,而后全心全意地实现它!  

有些人或者也有着崇高的理想与抱负,也想乐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但多数人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甚至连三分钟的热度都不到,而只停留在「想要怎么做」的心理状态,凡事总一句:明天再说吧!过一阵子再看看吧!如果我们一向如此,请别忘了提醒自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身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或者在一日将尽,我们也可如此反躬自省:「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我应该尽的本分尽了没有?应该担负的责任担负了没有?应该学习,应该修正的,我尽了全力没有?今日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对得住自己?是否辜负了别人?明天──如果还有明天,我最想做什么?该要怎么做?经过这样深刻反省的生命,相信日日不虚度!

14.老则色衰 所病自坏 

形败腐朽 命终自然

15.是身何用 恒漏臭处 

为病所困 有老死患

16.嗜欲自恣 非法是增 

不见闻变 寿命无常

17.非有子恃 亦非父兄 

为死所迫 无亲可怙  

老,音(恼、潦)l2柳稿切  

衰,音【梳】soe1时【瓜】切  

病,音(并)peng7边竞切  

坏,音(怀去)hoai7喜坏切  

腐,音(父)hu7喜拒切  

朽,音hiu2喜久切  

命,音(孟)beng7文竞切  

漏,音(路)lo7柳度切  

臭,音chhiu3出救切  

死,一音(史)su2时矩切    

一音(始)si2时纪切  

患,音(犯)hoan7喜倦切  

嗜,音(是)si7时芰切  

恣,音(注)tsu3精句切  

增,音(晶)cheng1精经切  

子,音(主)tsu2精矩切  

恃,音(寺)si7时芰切  

父,音(妇)hu7喜拒切  

兄,音(兴)heng1喜经切  

迫,音(逼)pek4边激切  

怙,音(户)ho7喜度切  

人一步入中「老」年,「则」形「色」、体力、健康,一日一日走下坡,无论如何,「衰」相是逐渐显现了。若再加上机能障碍、退化「所」伴生的疾「病」,那无疑更催迫其「自」然趋于败「坏」。用了数十年的「形」体,就犹如一部陈旧的机器,日见毁「败」以至「腐朽」不堪;一期的生「命」,就这么渐向「终」点逼近。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或不接受,这就是吾人生而必须面对的「自然」法则,任谁都无可逃避!  

如「是」脆弱的色「身」,又有「何」大「用」呢?此身「恒」为渗「漏」污秽诸「臭」的「处」所,它不但轻易便「为病」痛所苦、「所困」,更「有老死」侵逼的过「患」。确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了这个身体,饿了就得吃,冷了就得穿,累了就得休息,病了就得服药。即使什么都不做,镇日就是费尽心思地呵护备至,它依然会病、会老、会死;而且保护得越紧,身体的抵抗力就越弱。  

不过,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一点,常见有些人对自己身体的那种珍爱,不但令人叹为观止,还有点啼笑皆非,这情形尤以女性为然。怕病、怕苦、怕劳动、怕受伤、怕肥胖、怕皱纹,还怕丑、怕老,所以整天涂涂抹抹,吃什么、补什么,一切的一切,无非就是为了保养这个色身,希望它不病、不老、不死,最好还青春永驻。试问:这可能吗?纵使可能;但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可言!  

另有些人则专门修精炼气,欲借助外在的什么神功,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健身、强身并非不好,生命、健康也诚然可贵,但如果做了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所作所为依旧无益于自己的提升净化,无利于他人的向上和谐,这样的活着,于己于人又有何用?我们当深自惕励啊!  

生命原是一连串因缘的聚散离合过程,若不能在缘生缘灭的剎那,掌稳自己人生的方向,而只是随波逐浪,甚至为「嗜」好色、声、香、味、触等可意「欲」求,而一任「自」己纵情放「恣」于外界的驱驰;管他合于佛法或「非」佛「法」、道德或不道德,只要能满足眼前的感官享受与主宰支配──即使如「是」的思想、言行,一日一日「增」长自己的恶业、加深自己的串习,亦在所不惜!而因为沈迷于这样的贪欲(贪名、贪利、贪情、贪权势、贪地位)之中,对于世间因缘的离合生灭,也就无心思惟观察,尽管真理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彼等眼前,他们亦「不见」不「闻」其如幻流「变」,更别谈「寿命无常」的警语了!  

一旦今生的业缘报尽,谁都免不了要独自踏上孤单的旅程,届时「非」但「有子」不足为「恃」,甚且「亦非」有「父兄」即得庇护,一步一步「为死」亡「所」召唤逼「迫」,更「无」任何眷属「亲」爱「可」堪依「怙」!六亲眷属、财富、权势、名望、地位,不消说,亦如过眼烟云;所剩的,唯有自己今生与累世所造的善恶业习相随,生死死生的流转不已!  

释尊宣说以上四首偈颂的因缘是这样的:当时,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有一位艳妓,名唤「莲华」,她那闭月羞花的姿容,与婀娜曼妙的体态,可谓倾城倾国,举世无双。远近大臣豪富的子弟,个个莫不摩肩接踵,争相取悦,以获得她的青睐,而莲华女也乐得天天周旋于这些豪门权贵、士绅名流之间。

或许是宿世的善根成熟吧!一日,莲华女忽然起了一念心,想抛下恼人的红尘俗事,出家修行去。她得知当时释尊正在灵鹫山中领众共修,就想直接到山中寻访释尊,表明自己的心迹。  

来到途中,见有一泓山泉,清澈见底,就顺便停下歇息,喝口水、洗把脸。见着水面上倒映出自己红润可人的脸庞,绀青亮丽的秀发,真是我见犹怜!突然心里又深生懊悔。忆起世间的种种美好繁华,一切似乎又不复那般可厌!就凭自己姣好的面容与练达的交际,哪一个公子哥儿能不为自己倾倒?而如今自己竟要弃舍这些,出家修行去!一剎时又对过往的种种,有着无限的依恋,唉!不如趁着还年轻貌美,再回去多享受些世间的欲爱荣华吧!心念至此,便欲循路回城去。  

慈悲的释尊心知莲华女得度的因缘已届,便以神通化作一清丽高雅的少妇,一路朝着莲华女缓缓走来。莲华女乍见这一位容貌、气质胜过自己千万倍的美妇人,一时惊艳得说不出话来,内心直充满着无比的敬慕,不自觉地就趋前向化人亲切的问候起来:「不知这位大姊从何而来,意欲何往?您的丈夫、孩子、亲友们都住何处?为何一个人踽踽独行在这山路上,而没有随从呢?」  

化人回答她说:「妹子啊!姊姊从城里来,正打算回家里去呢!虽然你我素昧平生,但是能在荒山野地里相遇,也是有缘,不如我们到前面的山泉旁稍事休息,顺便聊聊天、说说话,好吗?」莲华女一听,马上就兴高采烈地答应了。两人于是相偕来到刚刚的山泉旁,坐大石上,互相倾诉彼此的际遇。  

聊着聊着,化人倦了,就枕在莲华女的膝上睡着了。没想到,过没多久,化人竟然就此一命呜呼,长眠不起!稍后,尸体膨胀脓烂,又发出阵阵的恶臭,尸虫接着一只只爬满了她溃烂的身躯。不一会儿功夫,只见一位绝色美女,已然齿落发堕,四肢散解。莲华女见了,顿时生起很大的无常感和怖畏心:为何适才还好端端的一个人,忽然间就无常逝去?她是如此,我又何独例外呢?还是快些去亲近释尊,从他出家修道吧!  

莲华女于是一路赶到释尊驻锡的灵鹫山中,头面顶礼释尊,并以路上所见尽向释尊禀白。释尊深知莲华女的心结,于是便慈示她说:「人世间有四件事,是不可依怙的:一、年轻时尽管多么貌美动人,终归要垂垂老去;二、少壮时尽管多么身强体健,终归要面临死亡;三、六亲相聚尽管多么愉悦欢乐,终将黯然别离;四、财富权位尽管多么费心积聚,终将散失殆尽。」接着,释尊又说了以下的偈颂:  

「老则色衰,所病自坏,   

形败腐朽,命终自然。   

是身何用,恒漏臭处,   

为病所困,有老死患。   

嗜欲自恣,非法是增,   

不见闻变,寿命无常。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   

为死所迫,无亲可怙。」  

莲华女因为路途中的亲自见闻,加上释尊如上的开示,故而对于无常苦迫的世间,别有一番体悟!遂再进观五蕴假合的身心如幻如化、如影如泡,终不久住,唯有清净的道德──贪、瞋、痴永灭无余的涅槃,才是真正的究竟安稳处。于是,决意尽舍世俗的名利情,随佛出家,为比丘尼。在取得释尊的许可之后,莲华女遂自行剃发,成为释尊座下比丘尼弟子的一员。自此,她精勤思惟止观,终于定慧相应,破我执见而证得了阿罗汉。

※ ※ ※ ※ ※ ※ ※  

记起老子《道德经》中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根上智者通常在看到,或听到发生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境遇,就能感同身受而深心向道,甚而廓然悟道。次一等的,要等事情发生在自己亲近的人身上,才会有所觉悟(不过,时间会冲淡一切)。再次一等的,得事临己身了,才会惊觉世间的无常苦迫。最下等的,甚至死到临头,都还执迷不悟!  

依此类分,莲华女虽身为一般人所鄙视的淫女,却属上根利智者。由她的出家,即可窥知佛陀「道器平等」的教示,是多么地不凡与珍贵!尤其在印度当时强烈的种姓阶级制度之下,敢于向根深柢固的传统挑战,而接纳一位特种营业的女子出家修道,这需要多么高超的智慧与道德勇气,然大智大悲大无畏的释尊却做到了!而莲华女也果然不负释尊的教授,真的褪尽烦恼执缚,得证圣果。较诸其他友教的教史,释尊度化莲华女出家成道的例子,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从发心修行、证道解脱来说,众生平等,不论其种族、性别、职业、愚智、贤庸,抑或贫富、贵贱,只要依循佛所证教的正道如法修行,精进不放逸,每一个人开悟证果、成贤成圣的机会是平等的──「道器平等」。释尊四十五年的游行教化,度生无量,圣弟子涵括了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阶级,即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脚。  

佛法中,依于不同的人际关系,而有不同的伦理观,但却毫无你尊我卑、我贵你贱的阶级差别观念;换言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平等的尊重。这一点,是与人性中的慢习强烈冲突的,愿我佛弟子均能从缘起的思惟观察中,学习宽容、尊重地善待一切,才不辜负释尊「众生平等」的教说!

18.昼夜慢惰 老不止堧淫 

有财不施 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 为自侵欺  

昼,音tiu3地救切  

惰,音(道)t7地贺切  

老,音(恼、潦)l2柳稿切  

淫,音(霪)im5英琴切  

蔽,音(陛)pe7边地切  

侵,音【深】chhim1出金切  

不论白「昼」或黑「夜」,心性皆为憍「慢」怠「惰」所浸染;「老」来「不」能节「止」放荡邪「淫」的恶行,却依旧流连于花街柳巷;富「有」丰盈的「财」物,「不」思报恩回馈「施」与众生,却一毛不拔、悭吝成性;「不」乐领「受佛言」的世出世间真理,却宁愿长夜轮回、永无出期。吾人若「有此」等「四」种心行,即成障碍「蔽」塞,日「为自」己「侵」害「欺」瞒而不见己过,更复无缘得以体见真理!

※ ※ ※ ※ ※ ※ ※  

一切烦恼中,慢──优越感,与惰──怠惰因循,均为障碍圣道修学的因缘。唐.韩愈在其〈原毁〉一文中,即指出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忌,「怠(懒惰)者不能修,而忌(嫉妒)者畏人修」。怠惰的人疏懒成性,无论做什么事,都意兴阑珊,每天就想怎么把日子打发过去,到最后,也就把一生给打发掉了。这种人要他精勤向学或任事,均难!  

而慢──优越感,外表上看来,或者均表现出自我优越、不屑一切,实则又依心理状态细分若干不同类型。如分明输人十分,却说才输二分,此名「卑劣慢」。又如自己与他人程度不相上下,却说比他人强,则名「过慢」。还有一种「慢过慢」,是自己分明不如人,却反过来说他人不如自己。凡夫众生这种不肯面对真实自我的毛病,还真是不少!正因其不能如实认识自己,才有所谓的面子问题;因为面子上挂不住,所以绝对不认输,也绝对不服输!试问:一个不肯服输,不肯承认自己有所不足的人,怎么可能谦卑就「下」呢?即使勉而为之,因为学习的态度不对,想必也难有所成!  

怠惰的人因为茍且因循,而放弃学习的机会;憍慢的人则因为放不下身段,而错失学习的机会。他们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步一步成长,而顽劣的性习,却迫得他们不得不留在原地。见着别人做到了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成就了自己达不到的理想,那当然只有嗤之以鼻地奚落毁谤一番了!说穿了,自尊与傲慢,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与心虚罢!

所以,佛教徒且慢谈学佛修道吧!先认识自己──如实地认清自己,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自己的个性如何,人格的特质在哪里,盲点在哪里…。这些如果都不清楚、不明白,又怎知哪些应断、应修呢?所以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认识每一个不同面向的自己,每一个不同情境所表露出来的自己!

19.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死

20.是务是吾作 当作令致是 

人为此躁扰 履践老死忧

21.知此能自净 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 从生死得度  

石,音(席)sek8时极切  

吾,一音go5语【糊】切;    

一音ngo5

躁,音(燥)s3时告切  

扰,音【爪】jiau2入皎切  

履,音(李)li2柳己切  

践,音(贱)chian7精健切  

老,音(恼、潦)l2柳稿切  

死,一音(史)su2时矩切    

一音(始)si2时纪切  

丘,音(邱)khiu1去ㄐ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并「非」藏匿在虚「空」中,抑「非」潜沉于深「海中」;更「非」遁「入山石」之「间」,即可躲过无常的催迫。生而必死,这是亘古不易的真理,尽管修得神通变化,亦「无有」任何「地方」处「所」,可以在大限将至之前避「脱」,免「之不受死」亡的召唤。  

死后便随自己生前所造的善恶业习,强者先牵,前去投生另一业报体。所以不论善恶业,如「是」的事「务」(指业果报),皆「是吾」人自己曾经造「作」过的;是以,来世若欲受生善趣,则「当」造「作」五戒十善,才能「令」自己获「致」如「是」的果报。不过,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常「人」大多只贪图殊胜的福报,而并不从因地上下功夫,是故每「为」了是否该如「此」去做,而横生焦「躁」烦「扰」。一边是道德良知的呼唤,一边是外界名利情的诱动,到底该如何抉择取舍呢?如若不能肯定一切果报还自受,而坚持「履践」善行,以积集福德因缘,恐怕「老死」之患转眼即至,届时「忧」悔便已莫及!  

「知」道自作自觉受,无可闪躲匿藏,依「此」正确的因果观,即「能」安心踏实地止恶、行善、「自净」其意,而不致落空。循此渐修渐进,善行、恶止,若又能勘破自我执见,「如是」即得证「见」真理,究竟苦边,到达「生」死流转的「尽」头。随佛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们,若「厌」患烦恼「魔兵」的扰乱诱惑,而一意专精戒定慧的修学,即能「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得度」,而至那不生不灭的彼岸!  

佛说以上三首偈颂的因缘如下:当时在王舍城,有四位婆罗门兄弟,他们个个修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在预知七日后,他们四兄弟皆当命终之时,为了避脱无常死患,四人便共相议论,如何才得避此祸患。最后,他们得了一个结论,咸认为五种神通神变难测,既可翻天覆地、手摸日月,尚可移山填海,令河止流,举凡世间任何一事,都无能难得倒他们。因此,在他们心里,也理所当然地认定,可以神通之力免去一死。  

这四兄弟的其中一位就提出他的计画说:「我将潜入大海,上不浮现海面,下不至于海底,就潜匿在深海当中,看无常杀鬼,如何知我身在何处?」另一人说:「我将以神通力遁入须弥山中,再令其表面回复原状,无见罅隙,且看无常杀鬼,如何寻我藏身之处!」第三位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当施展神足通,让自己隐身虚空中,但看无常杀鬼,如何觅我居处?」最后一位则说:「我当藏身市集之中,无常杀鬼随便一找,即可找到一人索命,何必一定取我性命?」  

这四位婆罗门兄弟彼此讨论过后,十分满意自己的计画,就相偕前去向国王辞别,并禀白王说:「王啊!我们兄弟四人各自筹算了一下自己的寿命,预知各自仅剩七天的世寿,而今想要分别逃命,希望能够躲过无常杀鬼的追索。如果幸能如愿,定再回来觐见、省视王,唯愿吾王德业续进!」说毕,这四人就按照预定的藏匿方式,分头进行其「避死」计画。  

不料七日之期一过,四人却纷纷殒命,一如水果之熟透而自落。市长在得知有一位婆罗门猝死于市集之后,即刻前去向王禀报此事。王听了,若有所悟地说:「这四位婆罗门兄弟说有办法免脱无常死患,如今既得一人的死讯,其余三人大概也难逃一死吧!」想想,不如去请教释尊看看!  

于是,王就命人备车,直驱释尊说法的竹林精舍而来。来至佛前,向佛作礼问讯过后,王即开门见山地对释尊说:「世尊啊!最近有婆罗门兄弟四人,个个修得五种神通,因为自知寿命将尽,于是共相议论,亟思逃避死患,不知四人今时是否皆得兔脱?」佛听了王的问言,深知王亦对老死将至充满恐惧怖畏,而思免祸,遂严正地告诉王说:「世人有四件事,是不可避离的,哪四件呢?一者命终寿尽,即不得不随着往昔所造诸业习,而前去受生(或天、或人、或地狱、或饿鬼、或畜生);二者既受生(除非早夭),则不得不老;三者既已老,则不得不病;四者既已病,则不得不死。这必然的法则,任何人都不得违避,即使是开悟解脱的圣者,亦不例外啊!」于是,释尊再说偈言: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是务是吾作,当作令致是, 

人为此躁扰,履践老死忧。 

知此能自净,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从生死得度。」  

王听闻了释尊的开示,忍不住虔心地赞叹说:「释尊开示得真好啊!应依所教而如是做去才对啊!四人思避死,而今一人已死,可见今生的福报、寿命若是消尽,再大的神通力也无可挽回,现在我确知其他三人皆当命终了!」随王前去的群臣、侍官,也个个均如此深信不疑!

※ ※ ※ ※ ※ ※ ※  

死,是人生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人人知道终有一天要死,可是却人人怕死。就说有一位捕鱼郎,父亲刚过世没多久,他办完了丧事,又要出海捕鱼去。人家就问他:「你父亲不是才刚去世吗?」「是啊!」「他是怎么去世的?」「出海捕鱼去,被风浪卷走的!」那人不可置信地望着他:「这样你还要出去捕鱼?」捕鱼郎气定悠闲地回答:「是啊!不然你父亲是怎么死的?」「他老人家躺在床上病死的。」「那你祖父呢?」「在家里被冲进来的大卡车撞死的!」捕鱼郎恍然明白似地说:「噢!在家里也是会死啊?我还以为不会呢!如果留在家里可以不死,那我就不出去捕鱼,躺在床上就好了!」  

两人的这一段对话,与上述的因缘故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在说明死亡的无可逃避。不管置身何处,一旦曲终人散的时刻到来,任谁都只能毫无选择地离去!我们或者还有未完成的愿望、未实现的理想,放心不下的亲友,纠缠不清的牵挂,以及许许多多想要做却一直还没做的事,想要说却一直还没说出口的话…;但,一切都来不及了!现世的爱恨毁誉、名利权位,一切一切都不得不在此时撒手,我们带得走什么吗?不!我们什么都带不走;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有生之年留下些什么!各位,请问问自己,这一生,我想留下些什么?我愿不愿意带着遗憾与悔恨离开?好好地问问自己,而且从今天开始,不再让自己活在「我想要…」的不切实际之中;想做的(不能利人利己,至少也要损己利人),赶紧去做!只要我们真正努力过,什么时候该走,都可以毫无遗憾地走!那么,死亡有什么可怕?来世的资粮既已具备,今生的业缘既已尽了,那么,就让一切再重新来过吧!只愿此生的恶缘净尽,来世的善缘与净缘相继,那会是另一个美丽新世界!在那里,与我们有缘的人事物,终会再聚首,共为未竟的菩萨事业而努力!所以毋须为眼前的短暂别离,而肝肠寸断哪!你看,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空过此生,不能利人行善,而反倒带着一堆的负债到来生,那才真值得忧悲!  

三、结语  

在这一品〈无常品〉中,编集者收集了佛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对象而宣说,有关无常义理的偈颂,读来不觉对佛教化的善巧,又多了一分的认识与崇仰。在偈颂中,佛每藉由不同的譬喻,由不同的面向切入,以使听者得到同一的体悟──悟解生而老、病、死的必然性。再从一己身心的无常如幻、不可恃怙,进陈世间一切诸行亦复如是;终而彰显其对弟子的殷殷企盼:正因为「荣命难保」,所以更当珍惜当下、把握当下,「惟道是真」,免得老病现前,才徒自无益的追悔!  

人,不能漫无目的的存在,大多必须依附在某一人事物上,以之作为生活的重心,乃至生命的目标,人生才显出他的意义。但,依于财富权贵者,积聚终将销散;依于声名地位者,崇高亦必堕落;依于眷属亲爱者,合会定当分离;依于自我生存者,有生却无不死;依于社会的繁荣进步者,国家治平还复纷乱,器界既成还复倾毁。无常变动的世间,缘起生灭的一切,吾人只要一落执着宰制,即堕苦痛的深渊;一有恃赖顾恋,即不得不随外界而牵转,所以佛才会在临灭前开示弟子:「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注)。  

对于一心欣求出离世间的声闻者而言,除了了生脱死,一切的身外物,不过是招感烦恼的助缘,他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对一个以利乐众生为标的的菩萨行者而言,有了这些,无疑就拥有更大的能量,得以济度更多的众生。佛法并不否定这些资生物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认为应一味地予以拒斥;一切一切的关键,都在于我们的内心──内心的动机纯良与否,保有、使用的态度粘缚与否,那才攸关个己的执缚与解脱。  

怕的是人性的脆弱,还未拥有财富、名位、权势之前,苦心孤诣,不达目标,绝不中止。而一旦拥有,又提心吊胆地害怕失去,于是牢牢地抓住一切,甚至还要得更多!不止身外的无情物是如此,凡夫对于眷属亲友的系恋,不也是如此吗?不知人与人间,凡以名利相合者,必因名利之争夺冲突而分离;以情爱相合者,亦必因情爱的淡薄而疏离。依于因缘而聚合的一切人事物,原该依于此因缘的消散而坏灭,这也属无常的必然。看得透这些,还争个什么!计较个什么!人来人往,人聚人散,不过就是因缘,别无他事!  

对于无常的体会,我自己也有过不少,一生当中,曾有三次从生死边缘被救活回来的经验。第一次,是当兵时出了车祸,昏迷了两、三天,好不容易醒过来,却因脑震荡的缘故,丧失了好几天的记忆。那时候,军中的同袍来看我,还问我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还记得那时连回答的力气都提不上来,就又晕了过去!从那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如果从此不再醒转,或者记忆永远丧失,或甚至成了植物人,现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是这样。当时,我就发了愿,愿「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所以退伍之后就出家,以弘扬佛法作为对社会与众生的回馈。  

息息流变,迁转不住的世间,真唯有佛法,才是吾人生生世世的安慰与依怙,也唯有真诚为佛法的理想而同心携手的师友,才是此生不渝的良伴!愿大家读完这一品,皆能对于缘起无常的世间,多了一分的思惟体会与警惕,进而发为积极进取的行动,这便是授受者最大的法益受用!(待续)注释:《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大正1??5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