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慧法师:第十届夏令营 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 |
||
日期:2020/10/13 7: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 2002年7月24日晚于黛螺顶 净慧大和尚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我们终于登上了戴螺顶,并向文殊菩萨献上了智慧之灯,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我们办夏令营活动这次是第十届,过去的九届,虽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参加,但活动的本身没有走出河北。今年我们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使夏令营活动的本身走出了河北,成为一个跨省的活动。我们得到了山西省政府主管部门及风景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使我们这个活动能够从河北走到山西。 怎样来界定这样一个活动呢?应该说这次活动是锻炼青年人意志的活动,是锻炼我们团队精神的活动,它能培养我们每个人在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够吃苦耐劳,有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我想不管是毅力,不管是团队精神,对我们出家的年轻僧众和在家的年轻人,都是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由于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生活一天天地在改善,生活环境一天天地在优化,而我们人的这种适应能力却一天天在退化。如果我们不经常有意识地锻炼意志,不训练我们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就会没有毅力去克服它。所以夏令营除了使我们能够学习一些佛法的知识,得到佛法的一些体验,最直接的是通过这样一种集体活动的训练,集中强化的训练我们的意志和团队精神,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今天的活动很紧张,从早上三点半就起床,10个小时的行车,我看有些人好像吃不消,有些人一爬山就满身大汗,出些汗非常好,出了汗后,你们就会觉得非常舒服。我们平常在空调底下,过着那种比较舒适的生活,很少有机会出汗,通过爬山出一身汗,今天晚上就会睡得很香。 像今天这样一个活动,众人来朝五台山,可以使那些开始对佛教有些兴趣的青年朋友有更多的机会来接受佛教的传统文化,从感性上更多地了解佛教。在柏林寺毕竟只是那么一点小的天地,来到五台山,不仅沿途风光可以观赏,更有文殊菩萨这个圣地,其意义不同一般。五台山是中国所有佛教圣地当中历史最悠久的,它从东汉时期就逐步形成,中国佛教徒朝礼佛教圣地最早是朝五台山。除中国佛教徒来朝,印度的佛教徒也来,在尊圣寺有一位三藏塔,所谓“昔日尊者往东来,却被文殊化引开”,就是指的那个地方。日本、韩国的佛教徒也有不少来朝礼五台山的。日本有位愿云大师朝五台山后,写了本很有名的著作。中国古代祖师朝五台山的最多,历史记录里随处可见,比如赵州和尚一辈子朝了九次五台山,尽管那个时候交通极不方便,我相信他到柏林寺以后,还来过五台山,因为在《赵州禅师语录》提到,他有一次去朝五台山,有的法师就劝他那么大年纪,就不要去了,那首诗是这样写的:“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杖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显,正眼观时非吉祥”。意思是赵州和尚你不要去朝五台山了,文殊菩萨到处都有。 我们今天来朝五台山,虽然时间不长,走的地方不多,到黛螺顶只是叫小朝台,虽然是小朝台,但待遇很高,是皇帝的待遇。传说小朝台源于康熙皇帝要来朝五台山时,年纪大了,不能到每个台上去礼拜,五台山的师父们就选择了这个地方,把五顶文殊都供在此处,让康熙皇帝朝拜这个地方就等于朝拜了五个台顶。所以我们今天也是和康熙皇帝一样的待遇,这是不可思议的,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小朝台的机会。 我们从山底下把灯一直传上来,这个灯就象征着智慧。我记得我是 1952 年来朝五台山的,转眼已过了整整五十年。我们来朝五台山时,有一天晚上就在中台顶上拜智慧灯,当时是农历八月上旬,在台下还不怎么冷,但在台上却非常冷,我们穿着大棉衣在台上拜。为了能够看见智慧灯,我们就拜了半个晚上。果然从北台那个地方出现了一个个光点,就好像香火一样高高低低的,看到有火光了,我们才休息,这叫拜智慧灯。过去朝五台山的出家人都是那样的,都是在中台或者北台顶上住一晚上,拜到看见灯以后才去休息,第二天才下山。如果没有看到灯,第二天晚上继续拜,一直拜到看见智慧灯。我们今天是从山下,把智慧灯点亮后再来供在黛螺顶上,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智慧灯是由我们自己来点燃的,因为佛性是向内求,不是向外求,智慧也是要我们向内开发,这个意义非常重要。在这里点智慧灯,和文殊菩萨的思想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今年把夏令营的传灯法会放在五台山来举行,我想会给每一位参与的人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印象。 我的智慧灯是在五台山黛螺顶点燃的,如果我们在心里经常有这样的意念,我们的烦恼就会不断淡化,智慧不断开发;如果我们心心念念想着这件事,想着开智慧,我们就一定能开智慧,就像俗语讲的心想事成。由于我们心想开智慧,我们的烦恼就会减少。烦恼少,则智慧长、菩提生。 下面我给大家作一个结缘皈依。 …… 下面请随行的法师、教授来做一些开示,谈一些感想。 明海法师 :先请妙峰法师为大家开示。 妙峰法师 :尊敬的上净下慧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营员,我们今天从柏林禅寺行脚到五台山来朝拜文殊菩萨,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我们学佛与生活禅夏令营的宗旨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就是需要智慧。今天我看到每个人手上捧着一盏智慧灯,从山下走到山上,把这盏灯供在文殊菩萨面前,我们希望得到菩萨的加持,使每一个营员,每一个参与者开发出自己的智慧,觉悟我们的人生,并将我们的觉悟了的人生奉献给众生,谢谢大家! 明海法师 :下面请王雷泉教授给我们讲几句话。 王雷泉教授 :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今天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说话,但是恭敬不如从命,我就说说自己此时的感想。我和大和尚认识大概是在 1983 年,已经二十年了,这些年来,我从大和尚身上学到了很多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智慧。大和尚曾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 10 年的夏令营确确实实是在上下求索,在内外交彻、交融。所以看到今天这样一个场面,此时此刻我只能说,祝贺大和尚,祝贺柏林寺常住,祝贺各位营员!因为我们真正实现了上下交彻,内外交融,谢谢! 明海法师 :感谢王雷泉教授,现在欢迎冯学成居士给我们讲话。 冯学成老师 :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营员,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向往来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这也是我几十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所以非常感谢大和尚。 在这里我谈一点感受,刚才大和尚提到在《赵州禅师语录》里讲,赵州老和尚多次朝五台山,当时柏林寺叫观音院。据说在去五台山的路上有个老太婆,摆了个茶亭,不管谁到那里去,她都要收关提问。那个茶亭摆在岔路口上,很多出家人都要问她去五台山的路怎么走,她就说:“蓦直去”,这些师父们就去了,于是老太婆就在后面拍掌讲:“又与么去也”。这句话传给了赵州老和尚,老和尚也感到奇怪,就想去考察一下,于是就来到老太婆的茶亭边,问老太婆去五台山的路怎么走,老太婆还是说:“蓦直去”,赵州和尚也就蓦直去了,老太婆又在后面鼓掌讲:“又一个师僧蓦直去也”。赵州老和尚回到观音院里对常住讲:“这个老婆子,今天被我勘破了”。这个公案怎么来理解呢?当时我在学这公案时,对蓦直去感到有些不解。刚才同学们回答时讲不累,我看今天这么远的旅行,在上山的时候出了很多汗,那个时候大家心里是怎样的感觉?是否有蓦直去的感觉。那个时候同学们是想,捧着心灯上去,还是有其它妄想,据我观察,很多营员包括法师们,尽管很累,都是恭恭敬敬一步一步的爬了上来。“蓦直去!”请大家领会一下这种感觉。 明海法师 :感谢冯老师,下面欢迎于晓非居士给我们讲几句话。 于晓非 老师 :这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我想我们今天的一切,文殊菩萨都会悉知悉见。文殊菩萨在诸大菩萨里智慧第一,他曾做过佛的老师。我们学佛就是要转识成智,转八识成五智,把前五识转成成作智;把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还有法界体性智,这五智就是由五方文殊来表达的,这五智合起来就是佛的智慧。今天我们点着智慧灯来供养文殊菩萨,这份功德一定会让这个世界多一份智慧,谢谢! 明海法师 :下面请吴言生博士给我们讲话。 吴言生博士 :净慧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今天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中国佛教史上,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昨天在讲课时,最后我祝愿大和尚佛光普照,那么,今天我来到这个地方,大家看看佛光普照,再看看我们尊敬的老法师是不是古佛放光啊!在中国禅宗史上,传灯比喻师父把对禅的体验、修证传授给徒弟,是代代相传、祖祖相印、灯灯相续的。禅宗一花开五叶,在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临济宗,代代相传,传到第 43 代,那就是近来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虚云又把他的心灯传给我们尊敬的夏令营导师净慧大和尚,今天在黛螺顶上,大和尚又把这灯传给大家,愿这盏心灯永远照耀,照亮、照彻我们整个人生,从此以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请我们共同念诵四句话作为对大和尚的祝福,“闪闪禅灯,千古不灭,归依三宝,弘法利生”。 明海法师 :感谢吴言生博士。 明奘法师 :先请大和尚、法师们退下。我们既然来到了五顶文殊,一起进殿礼拜恐怕不现实,请大家前后留些空间,就地三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