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用「庵摩罗识」观想


   日期:2020/11/28 20: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用「庵摩罗识」观想

梁乃崇教授

《金刚经》有一个偈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从这个偈子,大家可能马上就会有一个问题:我们念咒、观想是不是有毛病啊?

念咒、观想如果弄不好,是有毛病的。所以大家在持咒、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邪道。那么如何持咒、观想才不是行邪道?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然而大家听了以后,一定会觉得我没有回答——那就是我师父 华藏上师所说的要用「庵摩罗识」来观想(吾人第八「阿赖耶识」清净后的识,即「庵摩罗识」,亦名「第九识」)。如果用「庵摩罗识」观想,就没有行邪道。

在对「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尚未清楚的状况下,如何用「庵摩罗识」观想呢?我们可以从感觉(feeling)下手,从我们的感觉来了解——假如你有真实的感觉,那么这就是真实的;你有正确的感觉,那么就是正确了;你觉得虚妄,那么就是虚妄的——也就是要以「感觉」作为判断的依据。

我们学佛,不可以脱离感觉(feeling);如果脱离了感觉,那所有的成果就会建立在一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假设上面,所有的成果也就会虚浮不实。如果有人说佛讲的真实,都是佛所体证到的;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道、没有体证,所以就没有真实的感受。其实不然,我们仍会有真实的感觉。

那要如何走上正道呢?就是要从你自己的感觉去体会,从感觉通入「庵摩罗识」。「庵摩罗识」代表「实相」,也就是真正的真实。

你对「真实」有什么感觉呢?它有真的、不变的、实在的感觉。对「虚妄」又有什么感觉呢?就是让人觉得是骗人的、不真的、没有这回事等。譬如说镜子里面的花,我们虽然看到了,眼根感觉是真实的;但是摸不到,身根感觉它是假的,就晓得它仍是虚假的。

所以对于「真实」与「虚妄」的判断,我们本身就有感觉(feeling)可以辨别;如果你没有感觉,那真的说不下去,真的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只会推理,凡事立基于完全不知道的假设上面而作推理、推测,那真的是与真实绝缘了。所以要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是以你「能感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为前提,认定你对「真实」的感觉是有的,对「虚妄」的感觉也是有的。

那么我现在要问各位:所有的相是不是给你一种虚妄的感觉?我想各位所得到的答案不是虚妄的感觉,而是真实的感觉;尤其在苦恼时,更加感觉「相」是真实的。

然而修行人却可感觉到「相」的虚妄,不是推理认为「相」是虚妄,而是实受的,不是猜测的。一般人做不到,是修行工夫不够的缘故。对凡夫来说,「相」是真实的;但对修行人而言,「相」则是虚妄的。我把「真实」与「虚妄」的定义都定在以你的feeling为标准,以实受的feeling作判别,而不以推理或推测作判别。

下面我们就要谈「用庵摩罗识观想」是什么意思?庵摩罗识的观想和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或者是这些眼、耳、鼻、舌、身这些根的关系是什么?

大致上我可以这样子讲:我们的feeling有三种层次,第一种像我眼睛看到颜色、看到形相、看到……,这也是感觉,也是一种feeling。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有feeling,是不是?

另外一种就是用意根的识心去感觉的,不用前五根,没有真的把眼睛睁开看、用耳朵去听、……,但我们还是可以感觉一些心念的形相,这就是「意根」,所以眼、耳、鼻、舌、身通通可以有感觉,而意根本身——「识」也可以有,它不必透过眼根,直接可以有感觉。

然而这些感觉都不是我要讲的最好的feeling,我要讲的是第三种「庵摩罗识」的感觉,是最没有毛病的感觉。用「庵摩罗识」去感觉,也等于是用自性去感觉;惟有从自性上所得到的感受,才是最理想的。当你用「庵摩罗识」去感觉时,就不是行邪道了;不然的话,多少都会有一点缺失。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做到那种没有缺点的感觉,但仍可以从「根」上的感觉来观想、持咒,从「意」上的感觉来观想、持咒,渐渐地做到以「庵摩罗识」观想。千万不要放弃从「感觉」下工夫的原则,否则是不可能修成的。

而先行点邪道,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事实上一般人天天都在行邪道,只不过这样做的话,不会「见(现)如来」(「如来」指我们的自性、佛性,它不能被见,只能显现,所以「见」要读成「现」)罢了;能够不行邪道的时候,那么「如来」自己才会显现。

「如来」显现,是因为如来本性被盖住,现在不被盖住了,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如来」并不在「相」中现出来;另一个则要从「相」中现出来,就是要做「出菩提路」的工作。

所谓「出菩提路」,就广义来讲,是从佛的位置又回转入这个世间,来建立报、化二土,救度众生,从大的角度来讲是如此。而从个人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让「自性」透过「识」、透过「根」,在「尘相」上现出来,也就是在「相」上现出,即所谓「现龙在田」之意。

这种努力有一个要点,就是「自性」一往「尘相」这边现出来,它本来不分别的,这样一做以后,就分别了;本来无相的,要变成有相;本来不断灭的,就要断灭——也就是说它要在有分别、有断灭、有相的状况里面,现出无量无边、无分别那种特质的「相」来,这当然还是在「相」上面去表现。就个人狭义的角度来讲,过程是这样子的。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说从佛位入到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建立报、化二土;或者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即从佛性化现出金刚心菩萨再入世。一旦变成菩萨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个体,有了一个形相。其实它本来没有分别,根本没有相,它什么东西也不是!然而你把它透出来,就有了个体、形相、分别,那种「透」的过程与步骤就和众生入胎的程序是相似的,但「自性」、「佛性」并未迷失,所以实质上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问:请问教授,佛经里面常说:释迦牟尼佛每次说完法以后,有多少人会得什么果,有多少人当下就开悟。这是佛的认定?还是旁观者认定的?

答:佛没有认定,他曾讲过:「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没有认定。

问:那大乘人在看事情,和小乘人不一样?

答:对,因为大乘的心无量。

问:那是不是要练习这种无量的涵养?

答:对,那样才叫「发菩提心」,所以法本刚开始除了要你先「皈依」外,都要你发「四无量心」。「无量」就是无限,无限量的意思。譬如前一阵子,我看到有人用entropy(译作「火商」或「能趋疲」)处理世界经济问题,起先还觉得人家讲得有道理,没有办法不觉得好。

后来慢慢检讨,就发现原来他们有一个认定:「火商」(entropy)一定要在封闭系统(close system)下才能成立;如果封闭系统这个概念不成立,他的说法就都是废话。检讨到这里,我就知道他的说法不可能成立。

因为若真封闭,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像他们那样马虎,那么我们应该没办法知道封闭系统里面的情况,这样才叫「封闭」;如果里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怎么叫「封闭」?它对我们来讲就是开放的了。

但是现在它这个系统规定要封闭,但又可以知道里面的情况,以为这样并不会损害这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他认为这样子去知道、去探测,资讯进进出出,并没有影响这个封闭系统的「封闭」,这种扰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我要问:怎么知道可以忽略不计?它真正封闭时会得到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那怎么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后来就把原先受他们影响而产生的想法给甩了,entropy的观念就没有办法再影响我。「封闭」是一种有限量的心,不是无量心。

(注:「火商」是一个字,不是两个字。因为倚天字型无此字,故以「火」和「商」拼凑而成。)

从这个角度就比较能欣赏《华严经》里面讲的,这部经实在是一层比一层复杂,头都给他讲昏了,像「十地品」,释迦牟尼佛一地一地讲,讲到后来,觉得佛应该已经没东西好讲了嘛,怎么还讲得下去?所以到第十地的时候,当时听的人就起了念头:十地菩萨的境界都这么好,佛又是什么状况呢?佛还有什么状况可以比十地菩萨的境界更好?

释迦牟尼佛解答这个问题时又讲了一大堆——他一直都在表现那种「无限」,不但是无限的宽广,而且是无限复杂的状况。而做科学研究的人绝对不去处理无限,因为怎么处理呢?根本无从处理起。所以一定是要弄一个有限的来做;拿一个无限的东西来做,是不可能的。

像我上次讲「涌升流」一样,有人做了实验,但都不敢做开放系统的——不要围起来,管它散到哪里,就到哪里——这个想法没有人接受,因为怎么知道是你做的?不能判断啊!所以他们要做就怎么办呢?一定要把海水抽到陆地上的池子里,看有什么效果。这样才能确定啊!

因此怎么样都要弄成一个有限的情况,限制出一个范围来。如果说根本没有限制,这么一大片,可以随便进进出出的,就定不出「涌升流」的成果,所以做科学研究的人不会去处理无限的问题。

做生意也是一样,任何公司一定要是个有限的系统,圈成一个范围,那么所有支出的和赚进的,在这范围里面一算,才能知道是否有利润;如果把这范围界限拿掉,哇!那要怎么去看赚钱没赚钱?根本没办法。所以人要做事情,都是如此,必须圈出一个范围来;不过这并不是「封闭系统」,和外界还是有沟通的,像是生物体一样。

问:再请教您,修行过程中如果起了一个念,就是说我想得什么什么果,或者得什么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起这样子的心还是有相?

答:对!

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定真的是证到了实相?就是说这些都是相,要一层一层破,那到什么时候才肯定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就是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在那种情况之下,已经不是用思维的方式?

答:是不用断灭的那种想法,不是有相的想法。

问:到那个时候,是不是自己会懂,还是……。

答:自己会懂。

问:但是一旦会懂还是相,因为你肯定了。

答:你问到关键了——自己会懂一个不是相的。那个时候的懂,是无相的肯定,和现在大家讲的那个有相的懂不一样;若警觉到这个差异,就是懂了。

问:从今天您所讲的内容,就会发现「相」不止一个,还可以随意变。

答:是随你的看法变。

问:心愿意变什么相,就是什么相?

答:不是愿意变什么相,而是随你内心的看法不同,你的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问:请问一下,假如要入世的话,相是不是可以取?

答:可以,让他取相,取相也没关系。

问:这个时候心很清楚。

答:不是啊!没有清不清楚的问题,像十地菩萨就是在这个世间起无量复杂的相。他是可以起啊,但并不会耽于那些相;也不是想要和人比,认为别人比不上自己的相多——我无量了,你却有限——也不是这样子的。

问:经典里面记载地藏菩萨要度尽地狱所有的众生,而《金刚经》却说:「实无众生得度」,这和今天您所讲的意思相同?

答:对。

问:成佛的人会懂这个道理,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问题?

答:对,这点佛当然懂,不懂他怎么成佛?

问:但是为什么经典还要记载?为什么还要说我们要发愿度尽众生?为什么又刻意在做这个工作?这是互相矛盾的。

答:其实并不矛盾,它已超越了矛盾。因为没有先要度尽一切众生,后面怎么能说:实无一众生得度?怎么能展现这个状况?如果前面不这样子演一下,怎么展现?就展现不出来。

问:前面您讲到feeling有三个层次,以前您也讲过关于真爱,一定要有feeling。我们修行人修到一个程度以后,会感觉和以前不一样,对事情、对人、……,也会有feeling。但这种feeling 并不是您讲的「庵摩罗识」的feeling,那这种feeling的层次在那里?

答:那些层次也可以从庵摩罗识来感觉啊!

问:那个感觉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

答:对,但还是会有感觉,当然做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我也没有办法讲,只是把feeling划成三种层次来表达,让你以后能检讨自己的feeling到底在什么层次,给你一个检查的方便。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像庵摩罗识的feeling,如果意识心不加上去,它会让你清楚;若愈要去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了。像观想的话,如果是用庵摩罗识观,你的心不放上去的时候,它在那里;但是若想要用意识心去把它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消失了。

答:有点这样。大家都有用意识心的经验,其实满多练气功的人都有这种经验。道家的人常常会提出,不要用「意」去导啊,否则会出毛病等等。因为你用「意」去导,就是等于用「意」去感觉,这样会出毛病的,不可以随便用。

就是说自己要清楚什么是「根」,什么是「意」,什么是「本来面目」,能够掌握到这些层次的时候才会用。当然,没有掌握到「本来面目」,至少「意」和「根」还是可以掌握,一般人应该都会的。

通常练气功的人说要放松,事实上「放松」就是不要用「意」,它本来就在那里;或是你放松了以后,气自己会长,慢慢地自己就培养出来了,这是要一段时间的。

问:像刚刚讲的,是不是类似做摄心内证的时候,定得不错,你是被知,不能,那个时候认定……(注:录音带不清楚,致不能全部写出,敬请原谅。)

答:不是「被知」分不清楚,「摄心内证」时是有混沌的感觉的。道家说的一些话也有一点道理的,所谓「道如混沌」,它还是有所指的。但是不是「被知」的地方要模糊。你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你本身改变了,再去看被知的部分,发现那部份在起变化,也会有这种模糊感。

问:今天讲这个无相的道理,在成道的人看来,这些众生都是幻化的?所以很多佛经都这么提到:本来众生就都成佛了。

答:本来是佛,但现在还没有成。

问:这之间我还是没有办法弄通——从佛的心来看众生和从众生来看佛。

答:那当然了。除非你自己是佛,从那里看过来,你就会知道佛的心好像是一个没有定型的东西一样,无边无际,弹性很大。

今天我并没有用非常抽象、抽象到你们没有办法感觉的东西来讲解,我讲的东西都是在你们可以感觉到的范围里面的。

问:Feeling跟身体的觉受有没有关系?

答:和「觉受」很有关系。「觉受」就是feeling。

问:就是在胸中洋溢着?

答:这是一种,但状况实在太多了。其实feeling是非常复杂的,我也没有办法说清楚,但我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关于feeling这方面是非常非常的贫乏。大家若想要培养,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现在的教育制度更是没有feeling。

问:「Feeling」把它翻成中文,要用什么字眼比较妥当?

答:我就是用「感觉」啦。

问:用「感动」可不可以?

答:不是,不是感动。

问:如果用「感觉」的话,像唱歌唱不好,那也是一种「感觉」呀!

答:对,所以我又讲不出来了。到这个地方我就不知道用什么字了?Feeling这个字,我们翻成中文是「感觉」,但是西洋人用的时候,有我要讲的意思。只是我们中国人却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汇来翻译。有人翻作「感性」。

问:「心有戚戚焉」是不是?

答:有一点,还不完全。所以中国很糟糕,你可以知道我们文化里这一方面有多贫乏,连这个词汇都没有。人家产骆驼的地方,光形容骆驼某一个性质就有八十几个词汇。而我们想形容feeling,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有多贫乏了。

问:那愈有feeling的人岂不是把「我」的范围更扩大了?

答:嗯,有一点这样。

问:那些音乐家、美术家好像很有feeling,那一定比较好吗?

答:那也不见得啊,他们那个层次的feeling和我这个层次的feeling又不同,有很大的差距。

问:有时候太有feeling的人又有点纠缠了。

答:对,所以我在这里真的不知怎么说。

旁答:他说的那个是纠缠,不是feeling。

答:不,他们那些音乐家有的是有些feeling,和我要说的feeling是有点关系的。但我的是把它纯化、提升到庵摩罗识的feeling,他们常常只是在情欲上的feeling。这个feeling是和同情心有关连的,同情心强的人比较有feeling。

问:请问你们念物理,也可以念出feeling来吗?

旁答:做实验都可以有feeling。

答:做实验的人如果没有feeling,实验做不好的。

旁答:这个feeling也许翻成「直觉」更好,比较能表达它是直接从更深的心发出来的。

问:演员演戏有两种派别。一种像他们欧美的叫「方法演技」,就是说他们演一个悲伤得需要掉泪的角色时,不必像我们国内这种「土法炼钢」的方法,是先想一段自己的伤痛往事,或放一段悲伤的音乐,然后陷入悲哀的状态中,才能演出的。

欧美演员运用「方法演技」,可以只抓住那个感动人的诀窍就演出了,并且收工回家后也不会继续陷在那种悲伤的情绪中出不来。那我在想,按理「土法炼钢」的国内演员应该优于欧美演员啰,因为他们把自己弄到真正悲伤的状态中?

答:讲到演戏倒是和feeling比较有关系。不过你所讲的那种状况是要落在那种悲哀的情绪里面,那还不见得是feeling,当然有一部份feeling在里面。主要还是他们先得把自己陷在那种悲哀的情绪里面,然而「情绪」与feeling中间还是有不同的。所以这实在太复杂了,我不知道怎么说明。

而你所讲的那种「方法演技」,可能还是属于我要讲的feeling。演员只要抓到了什么东西是代表feeling,他虽然自己不在那个feeling里面,但是他知道什么东西是代表那个feeling他把那个符号抓住了、feeling的符号抓到了,然后他就用这些feeling的符号直接表演,人家就会被他感动,就像找到了电灯的开关一样!修行成佛也需要掌握成佛的开关。

问:Feeling如果翻成「体会」怎么样?

答:嗯,好像好一点,或者用「体悟」好了。

问:「感同身受」呢?

答:也许「体悟」比较接近。好,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张嘉发、蔡素钰、袁安若等居士记录

【编者的话】

修行的方法各人不同,而觉受又人言言殊,究竟如何方符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所嘱而不致落入邪道,实值得吾人探讨。梁乃崇教授曾就此问题发表看法,名为「用庵摩罗识观想」,祈能引导大众走上正修行路。本刊特将此讲词选作本期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工商时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十二因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医事人员如何学佛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我们的未来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探究真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