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祥和洒脱之路 基础篇


   日期:2021/2/5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基础篇

学佛基础教程

第一讲 释迦牟尼佛略史

一、世尊成道以前的状况

释迦牟尼的意义

创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释迦牟尼,我们佛教徒称他为“世尊”,因为他是世上最尊贵的人。释迦是种族的名称,意译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贤人”。这意思是说他是释迦种族中的寂默贤人。他的实在的姓,叫乔答摩,实在的名叫悉达多,汉译的意思是“成就”,然而通常称呼,总是叫佛陀,或叫释迦牟尼佛,乔答摩·悉达多的真姓名倒不大有人知。

世尊的降生

释迦种族聚居在中印度罗泊提河的东北,分成十个国家,族内长者各为国家的君主。在这许多国家中,以迦毗罗卫国(在现在尼泊尔境内)势力最大,国王叫净饭王,就是世尊的父亲。和迦毗罗卫国隔河相对的是拘利国。两家王族,彼此向来通婚嫁,所以净饭王也依旧例,娶了拘利国王的两个女儿做王妃,长的叫摩耶,次的叫波阇波提。摩耶夫人到了45岁才怀胎,那里的土俗很希奇,女子怀胎足月,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产。摩耶夫人回娘家时,走到半路就要生产了,那里恰巧有一座别庄,叫兰比尼园,是拘利国王替他的夫人盖的,摩耶夫人就在这园中娑罗树下,生下悉达多,那时正是公元前624年四月初八日,太阳初出的时候。摩耶夫人在生产以后,经过7天就病死了。悉达多太子,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的。

世尊以太子出家

悉达多太子天资聪明,七、八岁时跟婆罗门的学者受文化教育,通晓世间的一切学问,又跟武士学习各种武艺,膂力也胜过别人。有一天,同其他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只大象挡住城门,王子们都不敢前进,他却不慌不忙地跑到门口,两手把象举起,向门外掷去,接着飞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这样高的本领用世间的眼光看,他既是王太子,又是文武全才,真可享尽人间的富贵,哪里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但悉达多太子,却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间生、老、病、死的苦痛,没有法子可以解脱。从小就把这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学道,求个解脱办法。净饭王知道了,大吃一惊,赶紧在他16岁的时候,就替他娶了个耶输陀罗做妃子。这位耶输陀罗也是拘利国王的女儿,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净饭王又想尽方法,在太子的宫中陈设种种娱乐,选择城中的许多美女,叫她们侍候太子,然而太子毫不在意,加上他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壁垒森严的四姓阶级制度,悉达太子虽身为王族,但感到这种残酷的社会制度,是极不合理的。为追求真理,来解决当时阶级不平等的苦难,太子在19岁(一说为29岁)到二十九岁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荣华富贵的享受,离别家庭,出家修道。

二、世尊的成道

世尊先修苦行后成正觉

世尊出家以后,就去访问婆罗门教中的学者,想学他们的解脱大道。先后访过三人,初次访问隐居森林中的跋迦婆,其次访问阿罗逻迦兰,最后访问郁陀迦罗摩子。这些都是仙人,他们大都是以生前修苦行,死后生天上,为解脱法门。世尊以为死后升天,仍旧不能超出生死,对于他们这种大道不能满足,就自己跑到东北方尼连禅河旁边苦行6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结果身体削弱,只存皮骨,仍旧一无所得。后来他明白了苦行是徒劳无益的,就跑到尼连禅河边,清洗多年积垢,这时遇到一个牧牛的女孩子,她很慷慨,拿牛乳送给他饮,世尊喝了以后,身体和精神渐渐恢复原状,于是跑到佛陀迦耶地方的菩提树下,铺了些吉祥草,向东方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默然思维,同时发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坐”。(无上,是无可再上的意思,大菩提的意思是大智慧)世尊发了这个大誓愿,下了这样大决心,思维到七七四十九天的半夜,在静坐的时候,忽然看到明星照破黑暗,心中豁然大悟,就修成了无上正觉。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日,总计世尊从出家到成道共修行了6年。如今寺院中,于腊月八日,用菜果和米,煮粥送人,叫做腊八粥,民家也多在这日煮粥,成了一种风俗,就是纪念世尊成道日子的。

三、世尊的转*轮

转*轮的意义

世尊说法度众生,叫做转*轮。法字的意思是法律或法则,就是指一切万有的真理而言;轮是指印度古代战争时所用的轮状的武器,这武器所向无敌。现在用来比喻佛陀所说的法独得真理,一切邪说异论都被他摧破无余,所以叫做转*轮。

世尊游化的地方

世尊成道以后,49年中,游化四方,说法度众生,从来不曾间断,他足迹所到的地方很多,如:北方雪山脚下的迦比罗卫国,西方的拘睒弥国,东方的瞻波国,南方的婆罗捺斯国。这些国家大都在恒河流域,世尊都曾去过。那里的国王们对于佛教大都十分信仰,尤其是摩揭陀国的频婆沙罗王和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们诚心诚意地保护佛教,更是无微不至。由于世尊的信徒一天多一天,有的就拿他们的园林住宅献给佛陀,因此,世尊的道场有好多处。这中间最广大并最着名的,一个是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建筑在灵鹫山(原名耆阇崛山)中,那是摩揭陀国的长者迦兰陀归依佛教以后,在世尊成道那年,拿自己的竹园供献给佛,而建立成的。这精舍在印度是最初建立的僧园,又叫做迦兰陀精舍(精舍的意义,是说精进修行息心养静的地方);还有一个是舍卫国的只园精舍,那是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在世尊成道的后一年,向波斯匿王的只陀太子购买了园林所造的,所以又叫做给孤独园。其他国王和长者们供献的园林殿堂极多,不再一一列举,世尊说法,以在后两个精舍的时候为最多。

四、世尊的入涅槃

涅槃的意义

涅槃二字是梵音,译为灭度。灭度就是灭尽贪瞋、烦恼,度过生死的苦海,得到解脱,永远不再受生死苦痛的意思。我们因不知无常苦空的道理,随着贪瞋习气,前世造因,今世结果;今世又造因,来世又要结果……生生死死,好像车轮旋转,永久没有完了的时候。世尊为了教化众生,使众生知道,诸行无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到80岁时,就示现涅槃,如今寺院里所塑的卧佛,就是世尊的涅槃相。

世尊最后一次的游行

世尊到80岁的高年,觉得教化众生的因缘已满,因此从王舍城向拘施那揭罗地方,做最后一次游行,又率领弟子度恒河,到摩揭陀国的毗舍离地方;这时恰巧碰到雨期,原来印度天气,从四月十六日起的三个月里是夏季,这时候常常下雨,称为雨期。世尊就打算在毗舍离安居三个月再去。又因为这地方刚刚碰着荒年,随从弟子人数又多,不容易得到食物,就叫大众各自分散,自己和阿难陀在这里安居。因此,后来佛教徒们在这三个月内,禁止出外,专心坐禅修学,叫做安居。等到安居期满,世尊又向西行,到波婆城。在那里过了几天,又回到拘施那揭罗的跋提河边。他在沙罗双树中间,一日一夜,说完一部《大般涅槃经》,头向北,面向西,右肋侧卧,于二月十五日入了涅槃。世尊临灭度时,嘱咐阿难陀说:“汝谓佛灭度后,死复覆护,失所恃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见《长阿含游行经》第二后分)又告弟子:“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同上)这是世尊最后的教诫,他对弟子的恳切叮咛,永远铭记在佛教徒的心中。

世尊涅槃后,照佛家的规矩,应用火葬,名叫荼毗。因此时世尊的高足弟子大迦叶尚在灵鹫山,诸弟子以为葬事很重大,要等迦叶到后才可举行。经过7天之后,迦叶赶到,方行荼毗。于是摩揭陀国人和释迦同族的八国人民,共分世尊遗骨回去各自建造宝塔供养。这时,是公元前544年。此年就定为佛教纪元的开始,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四十多年了。

思考题:

1.释迦世尊的出家动机是什么?你认为他的出家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为什么?

2.释迦世尊的成道经过如何?

3.什么叫“转*轮”?世尊是如何度化众生的?

4.什么叫“涅槃”?世尊入涅槃前的最后教导是什么?

第二讲 缘起论和慈悲平等的人生观

从前,佛的弟子舍利弗,是印度一名年青的宗教师,一天他遇见马胜比丘,看到他仪态庄严不凡,慈和洒脱,就肃然起敬。于是上前问他的师父是什么人,教导他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因为我自己根钝,只有记得一偈: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根利,一听就悟,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于缘起,于是就和好友目犍连,带领了500个弟子,皈依了释迦牟尼佛。

那么这个缘起法讲什么呢?为什么大智慧的舍利弗一听就能信受呢?

我们说“缘起法”,是佛所觉悟到的根本真理之一。这个缘起法能把人生,所以有生、老、病、死的原因和盘托出!我们人所以有生、老、病、死是因为有生,生从何来呢?是因为过去所作的无明烦恼业因,所以招感这个身体的果报,有了这个果报身体的生,所以有老、病、死,这是避免不了的!要避免,就要修道,断除根本烦恼无明,跳出三界,进入圣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故我们说这缘起法,是佛教彻底解决生死问题的根本理法。

以佛教的观点,不论宇宙之大,还是蚂蚁之小,无不是从因缘而生、因缘而成、因缘而灭。“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一切事物与有情都逃脱不了的定律。

例:植物生长……。(种子、地、肥、阳光、水、人工……)

人的生老病死……。(先天、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教育)。

由于佛教的缘起论,一些不明白佛理的人,往往会产生如下几种误解:

1.神是造物主,能主宰世界;

2.封建社会的“定命论”,认为一切由命注定;

3.无因论,断灭论。

此外还可以举一些,这些理论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澄清。

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佛教虽说因果,但它不是命定论,而是重在缘起的转变,正信教徒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会不断努力,去改变“苦”的环境,所以我们说“缘起论”实际上是“努力论”。因此我们说,佛教的人生观,不是呆板的注定,是富有一种活力的人生观。

从上面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诸法缘生,万有缘起”的理论,从这个理论来看宇宙人生,我们这个世界就好像一张互相交织起来的大网。因缘起的道理,是说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同时亦是“此灭故彼灭”。既然一切事物,彼此的生灭,均有互相为因,互相为缘的关系,因此一个人和其他的人,一个团体与另一个团体,广言之为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有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得到解脱,就会想起众生的离苦,因此一切菩萨不辞辛劳为众生服务,一切诸佛舍己为群,救度众生,故知由缘起而无我,在无我法中,不知有我存在,所以能牺牲自己;如觉得有我存在,就有“我爱”和“我所爱”,就不会很好地为众生服务了,故大乘菩萨的“自舍己乐,为众生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精神均是建立在“缘起无我”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佛教徒,懂得了这个道理,他就绝不会自私,就能积极地“为众生趋走给使”,更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了。

但我们又应知道佛教虽说“无我”,但不否定“我”的存在。只不过是要通过“我”审察到没有个人单一存在的“小我”而归入一个共同缘成的“大我”。为了大我,忘了小我。便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唯有从这个缘起的理论,才能透彻地阐明人生无我的意义。无我是缘起的必然结论。

“缘起”原则,解决了宇宙人类的来源问题。在此同时,释迦牟尼佛为了广度众生,揭示了平等的理性,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就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都有资格成佛。佛在《华严经》中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梵网经》说:“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当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法华经》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成佛。”这些都说明了人人都具佛性,都可成佛。但是这只能说明个个都具佛性,是就各人的理具说的,我们与圆具佛果的世尊相比,真有天地之差。这就因为我们迷昧,没有发现自己身内的宝藏,好比明镜蒙尘,光明不显!《六祖坛经》中神秀大师偈语: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指的是我们众生,众生与佛虽同具佛性,但不能勉强凑合来讲平等。只有经过不断修行,经过一番修习苦功之后,才能了生死,得解脱,证到圆满佛果,这样就能达到究竟平等。待你证佛位之后,就明了我们之身本来清净,到那时一切法不立,就能真正明白六祖大师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为了方便度生,便运用种种权巧方便。常言说:“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教如果没有慈悲的根本,那末方便之门便无法打开,便失去了佛法利世救人的胜妙作用了。

现在我们看一下佛的慈悲心是怎样产生的?佛自从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他发现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而众生本身因迷成着,不知这种道理,沉沦六道生死之中,佛观此就动了悲天悯人的大悲之心,誓愿救拨众生同到彼岸。这便是从慈悲的本心,开出方便之门为此说法度生,在人间奔走了50年。

什么叫做慈悲呢?

慈——慈能与乐,是仁慈爱物。

悲——悲能拨苦,是同情的济援。

有了慈悲心就有了温暖与快乐,其反面是瞋恚残暴,兽性发作。互相憎恨,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佛教慈悲的对象,不限于人类,只要是有生命的,就应去救护他,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只有这样才算是尽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佛教的慈悲相似于博爱,但又有不同,因为佛教的慈悲是无限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把施慈的对象和界限统统忘了。只觉得自己和一切众生同体,众生的苦,便是我的苦,众生的乐,便是我的乐,完全没有彼此分别之心。

佛陀之所以能把慈悲无限扩展到如此程度,这是佛大彻大悟,大智大力体察到众生界的生命循环往来,互相关涉,冤亲逆顺,已溶于一体,真如《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从之受生,当生孝顺心,慈悲心。”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再无亲疏厚薄的界限可分了。只觉得救拨他人的苦,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故“佛观大地众生,一如罗睺罗。”难道还可说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吗?

关于十二因缘的说明:

1.此十二因缘分流转和还灭二门,惑业苦三道流转生死为“流转门”,如能明白苦因,证无明非实,当体即真空妙性,这就是还灭门。

2.修十二因缘行成“圆觉”或称“独觉”,“辟支佛”。

3.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对尘起用,因胚胎期作用尚未完具,因此称“六入”。

4.因十二因缘道理较深,若欲进一步了解,可看其他佛教书籍。

思考题:

1.什么叫做缘起?我们的身体是怎样缘起的?懂得缘起道理对我们修行有什么好处?

2.“神主宰论”、“定命论”、“无因论”是否是佛教的思想?为什么?

3.舍利弗等皈依了什么真理?马胜比丘说的偈你能背诵吗?

4.佛、菩萨为什么能舍己为群?

5.不懂缘起无我的人有何毛病?你怎样去放弃我执,成全大我?

6.慈悲二字的解释是什么?慈悲心从何而发?

7.默写出《梵网经》中所说有关慈悲心这段话。

第三讲 四圣谛和三十七道品

四谛法门是佛教的总纲,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时,说的就是“四谛”的道理。

“谛”是“真理”的意思,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佛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正确的真理。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于自己的起惑造业(不明是非,胡作非为),自行招“集”而来的;如果想“灭”绝这些痛苦,则必须修行正“道”。

人生有哪些苦呢?一般地照《涅槃经》的说法有下面八种,是谁都避免不了的,这八种苦是:生的苦恼(生苦),老衰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病苦),死亡的苦恼(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恼(怨憎会苦),同要好的亲人朋友分别的苦恼(爱别离苦)及身体被种种的烦恼所燃烧、所煎逼、所袭击的苦(五阴炽盛苦)。佛一开始说法就提出“苦”字,目的是提高大家的警惕,要正视苦,并去寻求解决痛苦的方法。

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瞋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所以“苦”以“集”为因。

灭谛即是所证得的圣果,也称涅槃,译成汉语是“圆寂”的意思,即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智德的明净境界。这种境界是现量的,是直觉的,唯亲证方知,超越世间一切相对的境界,是绝对绝待,无为无相,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无以为名,为方便讲说强立名词,名之为灭谛,称之为涅槃。

道谛是阐明学佛修行的真理,有自利的道和利他的道:由修自利的道所证的圣果叫做小乘涅槃,由自利利他的道所证的圣果叫做大乘涅槃。自利道多指三十七种道品的道;利他道多指修六度、四摄的梵行,也即是菩萨行。

佛说四谛法时,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线划得很清楚:由烦恼的集因,招感世间的苦报,这是世间法;由于修道的净因,证得涅槃的圣果,这是出世间法的真理。当时释迦世尊将四谛法说得清晰明白,所以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听了都能悟道。因为他们是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悟道的,所以称为“声闻”。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的三十七种修道方法,叫做“三十七道品”,亦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道品,是修习佛法的基本,计有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现分述如下:

(一)四念处:即常把心放在四种观法上,使之正而不邪。这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自己的念头常住于正当的道法中,这样就不至于走向邪路了。

(二)四正勤:即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策励身口意三业,最为殊胜,因此又称四正胜。

 (三)四神足:这四种道法是注重修禅定的,因为光是智慧和精进,还是不能应付外境的,所以要用这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精神力量充沛了,所愿皆能成功,故名四神足,亦称四如意足。

(四)五根:由下面五法的修习,能生圣道。如大树有根,能生枝干,所以叫做五根,

(五)五力:五力之名与五根相同,而程度深浅不同。

 (六)七菩提分:修习三十七道品以前从修四念处到五根五力时均为未觉,后修八正道时为已觉,中间这七菩提分(七觉支)是由迷而入悟,由未觉而成觉,所以这七分法就独得觉名。

 第一择法觉支,以智慧择法的真伪;每二是精进觉支,以勇猛心,努力去行正法;第三是喜觉支心得善法,真理在握,生大喜悦;第四是轻安觉支,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也叫除觉支;第五是念觉支,念定慧双融,境智一如,由此契证真如,入妙觉海;第六是定觉支,即修习禅定,心唯一境,而不散乱;第七是舍觉支,舍诸谬妄,更行精进。

 凡夫修此七菩提分法,能成圣道,故《维摩经》中有偈: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树林,

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

这就是说,由于觉意的净华,所以得到解脱的智果。

(七)八正道:不邪谓之正,修习八正道,可以养成一个人的正当的思想,和正当的行为,可令苦集永尽,达到涅槃寂静的圣贤境界。修此八正道对于现实生活,也切实受用,是我们生活的准则:

1.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是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

2.正思惟,也叫正欲,一般人所发的思惟,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者既明四谛理,当以无漏智慧发动思惟,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3.正语,以正当的语言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

4.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叫做正业。我们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瞋痴,这就是正业;

5.正命,是用正当的生活方式,做正当的职业,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任何虚伪欺骗、违理叛逆、占卜吉凶、刁巧敲诈、以及高利贷、搞黑市交易等都不能去做,以免玷染自己圣洁的生命;

6.正勤,亦叫正精进,就是向菩提涅槃之路努力前进,决不放逸、懈怠,修行时不从事于徒苦身心的外道苦行,或世俗迷信,所以叫正精进;

7.正念,念是“熟习明见,记忆不忘”的意思,就是根据正见所知的宇宙人生真理,经过正当的思惟,而熟习明纪,念念不忘,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都不至于错误,无错误则可与菩提相应;

8.正定,不邪为正,不乱为定。就是要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

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槃。

思考题:

1.佛最初说法是在什么地方?为谁说什么法门?依此修行得什么道果?

2.三十七道品包括哪几个方面?它是从什么道法中开示出来的?

3.什么叫做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正道?

4.八正道和我们人生有什么关系?

第四讲 自利利他的六度四摄法门

我们上一讲所讲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佛教注重自己进修方面的,偏重于自利,也叫“声闻道”。利他道是注重利济众生方面的道,即是“菩萨道”。什么是菩萨道?《楞严经》说:“自未得度而先度人,菩萨发心”。菩萨发心修习的道是“六度”、“四摄”法门。现作如下解释:

戒、定、慧三学,是我们佛弟子修行的必修途径,而大乘佛法于此之外再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密。

波罗密是梵语,在我们汉语中的意思是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船横越中流而到对岸,我们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六波罗密就是船。

 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面的,并不专指钱钞和财物。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以自身的头目脑髓,肢节手足作布施的称为内财施;而除此之外以财物作布施的,则名为外财施。

布施共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以自己资财随方施舍的,叫做财施(包括上述内财、外财);以世间善法乐育人群或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苦难,给以精神上的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不难,但要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就难了。三轮体空者;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施的物。这正是《金刚经》上所称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就是要我们“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只求慈悲发扬光大,不但不应有望报之心,也要绝无能施之念,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我们行大乘的菩萨道,不单是消极的戒恶,更应积极的为善,以净化身、口、意三业,因此而使真如佛性逐渐显露,而不为妄想执着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和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故在家菩萨多依《优婆塞戒经》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

又经律中说戒有三聚净戒:(1)摄律仪戒,严守规法,禁制恶行,这属于消极的防犯行为;(2)摄善法戒,是勤修善行,克己为人,走向积极方面的行为;(3)饶益有情戒,凡有益于社会人群的事业,都要视实际工作出发,以发挥菩萨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充满积极的行动、能守持这三种戒的人,对于一切恶法必不去做,而对于一切善法,必无毁犯,所以叫做持戒度。

(三)忍辱度:忍辱是度瞋恨的,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我们凡夫最难忍受的是人家对你的侮辱。如果辱能够忍,则其他的忍就易做到了。

忍辱不但要忍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病苦之逆境中,颓丧自卑之念不生;于幸福顺利的环境中,忍令不生沉迷自骄之心;于不顺不逆平常之环境中,忍令迁随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和各种顺逆环境,而且要忍生理上的饥渴、寒热、创痛诸苦。忍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们心头伺机蠢动,如果我们一时不忍,就等于让步于烦恼。

根据以上道理,我们修习菩萨行的佛子,于人中立志高洁,实修净化人间的德行,按理应受人赞誉,修忍辱行的佛子,受到表扬亦不应自喜;但也会遇到邪见之徒,力加歪曲事实,毁谤侮辱于你,我们行忍辱行的正见菩萨,碰到这种境缘时,悲悯其无知,以容忍态度处之,决不于此等事上行计较。我们要实行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誓愿,不但要容忍侮辱,且进一步要“以德报怨”,要使他们受到感化。故说忍辱并非是卑怯无能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正能够行忍辱,是一种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平等运用同体大悲之力而产生的,学者应深切体会。

(四)精进度:精进能度懈怠,纯一无杂叫精,鼓勇直前是进,即是修习菩萨乘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无有退堕,现解释于下:

照我们一般的口语来说,精进就是勤劳的意思,如果勤劳专为自我打算,或甚至专门想去害人,则勤劳变成恶行。

菩萨的勤劳是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即精纯无杂,轻的如易于举手动足之劳,重的于负担天下国家重任,都绝不容许有少许为己之心,都是精纯无杂中排除懒惰放逸的恶法,勤劳实践其余五个波罗密之行,故精进度,统指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十分难行,能够克服许多难关的,便要靠此精进。如没有精进的精神,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打击便灰心下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成就,是靠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就是我们佛教的精进度。

(五)禅定度:梵语“禅那”,义为“静虑”,同“三摩地”的“定”字意义相通,所以合称“禅定”,在佛教的术语上叫做“梵华兼称”。在于度散乱。禅定可以分为事理两种,事定者,依心摄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于心念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在自守六根上下功夫。

太虚大师说:“静定的功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处置事情容易颠倒,这是没有静定功夫之故,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的——即是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如尘土飞扬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故禅定用简明的语义来表达,即是“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发出精神上一种潜在的能量,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功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有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能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但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只认为禅定是消极制止散乱的,这不是禅定的全面,全面的禅定,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不能成就事业,且正是能成办一切事业的活力和渊源。我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也即是这个意思。故以世法来说禅定中亦有办事禅,诸如增进身心健康、加强记忆明晰事理……不胜枚举。

(六)智慧度:梵语般若,是由禅定证得的智慧,可度愚痴。浅言之: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虽似觉得过于高深,但在可以明白真理,认识事物方面,则与世间学问、知识有相似之处。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能在把握住认识真理时,贯通万法,并应用于万法中,而这种无错误的知识,就叫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之后能明辨慎忠,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常称此为闻、思、修之慧。此中思慧,即是上面说过禅定得力的唯一功夫。故禅定不是“求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就叫做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对境施设的方便时叫差别智。

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也即是明了宇宙万有,之所以是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

后得智慧,是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即是对机施教。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予适当的安排,使于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又不违背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后者亦叫如量智。

菩萨修六度行,初则勉示其契理之行,以后则渐达无行无不适于真理之境,适于真理之行,这就是智慧行。我们说的行菩萨道,就是求真理,六度的重心在于智慧。求智慧之道,就是菩萨道。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是般若,亦即佛法,若能证得智慧,就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修六度必须相资相行,不可缺一。因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碍于积习;三学具道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伏瞋恨之气;有精进而无其余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

六度法门,自他二利,但稍偏于自利方面。菩萨尚有专门利他为目的之法,这就是下面所讲的“四摄”法门。

“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

(一)布施摄:要普度众生,就要深入到众生之间去,遇有喜欢财物的人,就将财物布施给他;喜欢求知的人,就将法布施于他;如有人正受人欺凌,你就为他解困,这样渐渐地双方情谊加厚,化度对方也就方便了。以上三种布施不同于六度的,是布施摄是以财施为主。

(二)爱语摄:就是用极和蔼的话与人谈论,使人爱听,引人入胜。慈和爱人的话约有三种:A、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时,你要用慈爱和悦的话语去劝勉他,使他精神上感到慰藉,在你温柔、同情语言的劝导下,就可使他发生好的感情,并感激你;B、庆悦语,每个人总有他的长处,就是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使他向好的方面发展。能如此做,原来行为不好的人,往往也会因此而走上好的途径;C、胜益语,是使人听了你的话之后,可以辗转增胜增益,一步一步向好上加好的方向发展。只要你态度诚恳地运用以上三种语言,人家就会接受你的好意教导。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的身、口、意诸行都要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行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去,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教化摄受。如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地藏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千百亿化身,都是菩萨示观和众生同事的榜样。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只是行为上的摄化,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四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慈是给人以乐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悲无量心:悲是拔人之苦的心,普缘无量众生。

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此心普缘无量众生。

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心普缘无量众生。

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应三轮体空不住于相,如《金刚经》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前者的意思是众生皆具有佛性,得灭度者,实系其本具佛性之显露,我何能存彼系我度化之心呢?后者的意思是,众生既非我度化,则更不应执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了。

思考题:

l.学佛应发什么心,为什么?

2.什么叫六度法门,它的重心是什么?

3.为什么说六度是相资相行,不可缺一的?

4.下化众生必须修习什么法门?

第五讲 佛教及其现实可行的教制

赵朴初居士曾说:“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等。”它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俗名悉达多·乔达摩。于公元前624年,降生在尼泊尔境内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佛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单就《中华大藏经》所收集的就有2万多卷。真可谓汗牛充栋。依佛典内容和习惯形式上可分为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经以文体形式分为十二类:一、长行。二、重颂。三、孤起。四、譬喻。五、因缘。六、无问自说。七、本生。八、本事。九、未曾有。十、方广。十一、论义。十二、记别或授记,有人把十二部经用七言四句偈来表达。很易记忆。现录如下:

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义及记别。

佛教的主要教理是:五戒——人乘佛教;十善——天乘;四圣谛——声闻乘;十二因缘——缘觉乘;六度、四摄法门——菩萨乘;三法印及一实相印——在小乘佛教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及涅槃寂静三法印。大乘佛教讲缘起性空的道理,即所谓一实相印。这些教义就是佛学方面的主要内容。

佛教的信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的僧侣要为在家佛徒树立德行上的模范。要为在家信徒讲说佛法,劝善止恶,安慰病苦。还要慈悲柔和,促进社会福利。出家佛徒有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五众,负有住持佛法的责任。因此要求出家者的动机纯正,出家后对教理和行持都符合标准。在家信徒的主要责任是护持三宝,修道的条件是归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徒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己清净身心,大乘佛法还广说在家信徒要修习六度、四摄。出家在家信众,合成双重教团。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优婆塞戒经》等等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寺院是出家佛子居住的地方。对出家者来说,为了在修学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于整个佛教来说,这个教团负有住持佛法的主要责任。

因为僧人是住持佛法的,所以要求戒德俱臻。不但要有丰富的佛教学识,还须具备修持涵养功夫。否则,不足以起蒙在家善信,更难承担住持佛法的重任了。

开放寺院必须清净庄严,使一见即有不同凡俗的感觉。还应具足善信参学,游人观瞻“人间乐国”胜境的条件,使信众、游人各得其宜。

僧团随缘为善男信女施行佛事,但决不能以此为主要事务。要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即是发扬教理研究和“农”禅并重的传统,还要做好国际友好交流工作。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农禅并重”的问题。农禅并重是我国古代大德,经过几百年的探索与实践而建立起来的丛林风范,应该继续发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可以理解成“农”即是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禅”是指学佛与修持,我们佛教徒要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积极参加管理好寺院和其它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这样做是“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的需要,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体现。

在家佛子叫居士,有善男、信女、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一般均参加社会上的各项工作,业余在家自修佛道。但为修学与弘法利生事业的方便,也须有个组织,一般叫居士林。

居士团体的主要任务是以“爱国爱教”思想教育在家佛子,在联系居士、领导居士学修佛法的同时,还应以“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的思想教育居士,本着“人间佛教”的积极进取精神,搞好各居士的本职工作,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中:“皈依僧者……应说皈依一切佛弟子”。一切佛弟子,自当包括在家佛徒。故说大乘僧宝,理应包括出家在家四众。对于这个问题,昔日谛闲法师在《佛教问答》中说:“凡佛弟子,共有七众,皆得称僧。”范古农居士在他的《佛教答问选录》中也指出:“佛家有四众弟子:出家二,曰比丘、比丘尼;在家二,曰优婆塞、优婆夷,此四众出家在家虽殊,而可以称僧(即众之义)则一也。”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出家众的建设当然重要,因为出家众是专修佛学,担负弘传佛法的主要责任,故应当得到在家众的拥戴和供养。另外,在今天“在家僧伽”的建设,对于实践人生佛道——人间佛教和住持佛法,亦关重要,将出家僧伽世俗化——像日本那样——不若将在家僧伽重要化。

佛教的双重僧团,在生活的原则上,有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六和敬”。“和”就是互相敬重,和谐一致,清净快乐。“六和敬”就是六项共同生活准则,下面谈一谈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身和同住: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做到身业清净,和好相处,生活上互相照顾;

(二)语和无诤: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遵守语业清净,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

(三)意和同悦: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实行意业清净,思想上互相敬重友爱;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各遵应守的戒律,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大家平等享受合法的财物和知识上的法利,不应厚此薄彼;

(六)见和同解:大家同为佛子,要取得一致的见解共同修学,绝不能各持成见,自以为胜。

佛教学术研究不仅是我国佛教界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弘法利生事业的需要。中国佛教历史上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所留下的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等宝贵资料,大大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宝库。我们今天为了国家建设,为了创造美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须对这份文化遗产进行认真地研究,吸取其精华,使之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

我们研究佛教是为了学佛,故不能片面主观,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统治阶级的利用佛教和佛教固有文化区别开来。为了吸取佛教的适时精华,我们就不得不对佛教进行全面地研究,这是重建法幢的需要。研究其它学科,要理论结合实际,我们研究佛教更是如此,修学就是一边学习教理,一边修持,学为了修,修持后所得的慧才是真慧,不能只学不修,绝不能空讲一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发掘好、应用好,这就是真正的学佛。

佛教协会,是佛教四众的联合组织,要在“爱国爱教”的原则指导下,在教义国法双重认可下,全面负责,领导和做好佛教工作。

 思考题:

1.什么叫佛教?它由哪几种要素构成?

2.什么叫六和敬?它由哪六项标准构成?居士团体应如何实施这六项标准?

3.构成佛教徒的四众弟子、七众弟子和九众弟子各由哪几部分人组成?这几部分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居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怎样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奋斗?

5.佛教的优良传统有哪三项?你准备怎样去继承?

第六讲 在家佛子学佛法要

我们在家佛教徒的学佛,首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把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作为佛事来做,能够在利益众生事业中投入最大力量,就能够在自己的修持上增长最大的功德。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我们所讲的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古德说过:“发心功德,说不能尽,遍于群经。”又说:“无菩提心,三皈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

发菩提心的功德于《华严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经论中广说,兹举数端于下:

(一)受生利益:发此心已,得四种利益,因以菩提心为种子,般若波罗密为生母,大禅定乐为胎藏,大悲长育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本不能够得出家功德。《维摩经》说;“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居士发心,虽身不出家,亦能得出家功德。

(三)具足佛法:《维摩经》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论》说:“此法门是诸佛之母,诸佛之父,诸佛之眼、无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无边。”《大般若经》说:“如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发心成佛,如箭射地。无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世人常嫌三大阿僧只劫成佛时期太长,不知汝修杂观行,尚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外。今日发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诸佛授记,诸佛加被:初发心时,佛与授记,群经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经》、《大乘心地观经》、《思益经》等,最广在《华严经》;诸佛加被者《楞严经》说:“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是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转女身:藏中有《转女身经》,经中说:佛说菩提心,八百居士妇,转为男身。

(七)往生上品:世人念佛,不知发心,纵使得往生,只是中、下品,如能念佛而又发心,则可希望上上品生。《观经》说:“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第一义即菩提心,他经尚多,兹不具引。

(八)远离灾横:《毗婆沙论》、《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等广说此事,说发菩提心的人常为一切天龙八部诸佛皆共护念称赞,一切灾横、疾病无不消灭。

发菩提心者不拘出身如何,只要肯发心,皆能得如来道果,故为成佛之要道。现举《贤劫经》中数例于下:

1.星王如来,昔为牧牛人,于声授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2.名称如来,昔为织师,于电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3.明焰如来,昔为守城人,于无边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4.难胜如来,昔为樵人,于坚固步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5.功德幢如来,昔为医生,于大譬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总之,我们佛教以慈悲为根本,发菩提心,其归趣在利他。《法华经》中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的事迹,应成为我们学佛者的榜样。《楞严经》中说的:“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是菩萨利他的行愿。

《本生经》里说到菩萨在三大阿僧只劫中,为度众生,不惜财物,不惜身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对那些只求自利的人来说,应是当头棒喝。

抗日战争期间,太虚大师从南洋访问归来时说:“南传佛教是小乘,行为是大乘,中国佛教教理是大乘,行为却是小乘。”一语说出了要害,我们今天的中国佛教徒应以大乘教理为指导,实行菩萨道,矫正过去留下的畸形,使言行趋于一致,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们在家居士要学佛,还必须明了佛法的真义是什么?如果不领会佛法真义而盲目修行,那只是隔靴抓痒——不顶事。

刘洙源先生在《佛法要领》中曾说:“经云:‘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布施。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余今例此,再作数语: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礼拜。未知真实法,不名为诵经。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念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修观。君未到真实处,所以我不认可。经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须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劳无益。”那末,在家居士究竟应如何修行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先明了佛教修持的特质是什么?如果不明此理,死执人我是非,什么禅、教、律、净……真是千门万户,于是妄生门户知见,将如来一代圣教妄分高低,真是罪过。“戒、定、慧”称为三学,是我们修学佛道的根本。一般所说的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实证的次第。如果就学者修学来说,则首先重要的是“慧”,“慧”是正见,有正见的指引加上以戒行作为资粮,才能较稳妥地走上修定的途程。昔日太虚大师曾经说:“佛教的特质在禅。”是的,不管诵经、持咒、念佛、礼佛、参禅、持戒、……各种修法都只是入门的方便,是达到“心一竟性”过程的初阶;修习四摄六度,广行利他之事是菩萨道的方便,否则亦达不到最究竟觉悟——佛的境界。明确这二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依信、解、行、证”的步骤去实践佛道了,现试述居家学佛纲要于下:

(一)信解,这是学佛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要建立信心,行三皈,发菩提心等。在理论基础方面要读诵佛教大小乘主要经籍,争取在三至五年内达到对佛学有较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在此期间要学佛的人格,依有相门修礼忏、供养等培植福慧,消除业障。

长期来佛徒一味追求离尘出世。这不是大乘佛道的精神,我们主张学佛还应学佛的人格,太虚大师曾有四句偈云: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故我们说学佛的第一步是先完成人格。

在教理学习方面,建议读诵下列几种书籍:

1.学习佛传、教史及佛教概论方面有:《中国佛教》一至四辑、《佛教常识答问》、《佛教问答选辑》、《佛本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等。

2.学习南传佛教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及世间法,可看《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善生经》、《玉耶女经》等。

3.学习般若方面以《心经》、《金刚经》为主,有条件者加《小品般若经》。

4.学习唯识方面,可依正果法师的《佛教基本知识》为主,有条件者加读《成唯识论》等。

5.学习《大乘起信论》、《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或加《楞严经》、《法华经》明大乘圆教基本教义,或于发心可加《发菩提心论》。

6.学习净土或它宗经论,如《净土十要》等。

7.学习一些科学哲学著作以增长知识。

(二)在理解佛法大意的基础上修慧、明心、此属“闻、思、修”的“思”之阶段,最好依念佛一行入一行三昧,以念佛一行融通世间、出世间法。在明心之基础上修理事不二,世间出世间不二,佛与我不二,净土与此土不二之念佛法门,动静忙闲不忘念佛,打成一片。静时念念系佛,动时(工作中)以佛为榜样,以佛心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以一切世间善事为建设人间净土手段,作往生净土之资粮,而此二事,二而不二。这在理论上既可破佛与我,净土与此土为二的执着,在事上则可变过去纯欣净厌秽的消极往生为有益于世之积极净土法门。

(三)至老年则一意念佛,还可结期闭关,“结七”和“闭关”之法请参看拙着《四众学佛手册》第一集内有关资料,以期修成念佛三昧,现前即见弥陀,则往生净土之胜券可操。

如此修行虽是念佛法门,但其总摄禅、教、律、密之精华,即仗自力又仗他力,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可仗佛尽快超出生死。

但纯照上法进行,根要利并要具一定文化程度。若一般信徒,则第一信解,可以精读数种经籍,不必求博闻广知,然须明大乘根本教义及净土法门,唯以诚敬念佛,学佛一行,为完成人格与往生净土路径。

以上是我们正在探索前进的一条路径,它于世出世法皆无碍,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既利国又利教的大道,希诸位同修在今后的学修实践中去验证。阿弥陀佛!

思考题

1.何谓发菩提心?它的重要性如何?

2.为什么学佛必须理解佛法的真义?试比较解义与否对实修的损益?

3.学佛为什么要从“做好人”开始?你准备如何以佛心广行利他事业?

4.过去你对于佛教的修持认识如何?今后准备怎么办?

第七讲 行十善 断烦恼 证菩提

我们经常说学佛是断烦恼,证菩提,现在我们就来研讨一下烦恼是什么?怎样断除烦恼?

有关断除烦恼问题,我们在前几讲已学习过,修习三十七道品和四摄,六度即是断除烦恼的方法,望大家次第修习。初学佛的基本群众,对于什么是烦恼一定还不很清楚。现在,我们就学习这个问题:

烦恼即是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痛苦。在佛经中把烦恼分成二大类,一是根本烦恼,二是随烦恼。根本烦恼好比树的根,随烦恼好比树的枝叶,这两者均是从人类的心理变化上研究分析得出来的。

下面我们再简略解释一下这六种根本烦恼:

(一)贪——即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六尘六欲种种境界,过分的追求,甚至不义的窃取;或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理法,悭吝不舍,更不肯惠施于人。执贪往往只为私欲,损害他人,故贪之为害,罪恶深重。

(二)瞋——是瞋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时,无涵养心,而生瞋恨。《华严经》说:“一念贪心起,八万障门开。”危害极大。

(三)痴——是愚痴的迷惑。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为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瞋恚,故愚痴为三毒(贪、瞋、痴)总根。

(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甚至于超过自己的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示轻慢的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疑就是怀疑不信,不论对于世间一切实事真理或者对于佛法真理,都不能诚信无疑,因此邪见滋生,善门杜塞,造出种种是非恶业来。

以上贪、瞋、痴、慢、疑五种烦恼,是心着垢染,系缚不脱,在佛法上叫做思惑,即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即痴)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维不正,产生错误的见解,有五种不正见,即是:

1、萨迦耶见——汉译身见、我见。固执此身有“我”,其实此身为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不知此理的人,执以为“一”、为“常”、为“普遍”、为有“主宰”的我存在。

2、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就是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缘。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者,以为一切事物恒常不变,贫穷者永远贫穷,富贵者永远富贵。执断知见的人则认为人死一灭永灭,无善恶因果可论,于是肆无忌惮,造诸恶业。

3、邪见——是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

4、见取见——“见”即指前所指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对上所说的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此见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到圣果,而妄执已经证得。

5、戒禁取见——戒是戒杀、盗、淫、妄等恶行;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这里列为不正见呢?这过患在于一个“取”字,取是执着,就是妄自执着他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正确的。如当时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狗戒,或持牛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水、拔发、曝身、裸形卧荆等等无益苦行,却错觉认为是得到妙乐的胜因,所以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故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见、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能闻正法,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恶见易断故,所以称做五利使。

佛经上说:舍利弗本为着名外道,因为遇见马胜比丘,闻到佛法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7日就遍通佛理,证得三果罗汉,再经15日的修持,断十惑证得阿罗汉果。十惑即我们上面说过的贪、瞋、痴、慢、疑及五不正见。十惑又叫十使,因为它能使众生迷妄沉沦生死之海。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所以是烦恼的根本,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

随着六种根本烦恼,生出的枝末烦恼,共有20种。因为这些烦恼恶法,能使我们的心情不宁,不过在性质上有猛烈、缓慢和轻、重之分,所以就分成小随、中随、大随三类,兹分述如下:

(一)小随烦恼计有十种:

1.忿——是忿怒,遇到不如意的事,大发脾气,轻者骂人,重则打人。

2.恨——是怀恨、怨恨、仇恨,即和人相骂、打架过后,永远记在心头,结怨不舍,常图报复。

3.覆——是覆藏,即是有些人常犯错误,做了坏事之后又怕名誉不好,地位失去,威信降低等,于是遮遮瞒瞒,隐藏己过,自欺欺人。

4.恼——是恼乱或恼害,即内心不明而起恼乱,心怀忿恨,自乱其意,恶言伤人。

5.嫉——是嫉妒、妒贤、妒能、妒财、妒色,因而产生谗贤贬能、谋财害命,心中有亏,忧戚不宁,亦是自忧忧人。

6.悭——是悭吝不舍。即是自己的财物、力气不肯惠施他人,自己的世间学问和佛法教理、修持心得秘不教人。

7.诳——是虚诳不实,自无真才实德,为求名闻利养(名誉和财利),假装有学有德,口是心非,欺世盗名。

8.谄——是谄媚。即为求得自己的名誉、地位和财利,假意巧言承顺于人。

9.害——是损害。即是居心不正,损害他人名誉、地位、生命、财产。

10.骄——是骄傲。即骄傲自大,如仗持自己年轻、力壮、貌美、财多,或以为自己学识广博,因而骄傲成性看不起人;或因自己做了些好事,执着功德,起贡高我慢之心。

(二)中随烦恼有二种:

1.无惭——是不自惭耻对不住自己。即是做了不道德的坏事、丑事,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2.无愧——是不自愧对不住他人。即是做了坏事,不怕人家的责罚、讥笑、批评,不自感抱愧。

(三)大随烦恼有八种:

1.掉举——向外境攀缘,内心掉动不安宁。浮躁不定,障碍修止的功夫。

2.昏——与掉举相反,即心不调畅,昏味不清,障碍修观功夫。

3.不信——对于世间一切善事实理和佛法皆不相信,不能接受善法。

4.懈怠——即于事懒散,无进取心,善法不增,恶法难断,因循苟且,没有成就。

5.放逸——放荡纵逸,任性妄为,不修善法。

6.失念——受诸外缘影响,失去正念。

7.散乱——心不专一,精神分散,杂乱不定,无事得成。

8.不正知——就是知见不正,不符教理,败坏戒律,造诸恶业。

上面所讲的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同是烦恼恶法。我们发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的佛子,应远离一切恶法,修十善业。

善是什么呢?善就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仅要与自己有益,对他人亦是有益的,在现在好的,到将来也是好的,如能具备这四个条件,才能称得上是纯善。佛教所说的善法,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种类繁多。但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这十善法,即是十恶法的反面: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瞋、不痴。若再从心理上分析,这善法的心理有十一种,在唯识学上叫“善心所法”。

(一)信——是没有怀疑。一个人对于一切善法,如有怀疑,就不能起信,更不能实行。《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信仰心,就会开始行善。

(二)惭——就是羞耻。自觉知识学问不如人而感到惭耻,如不奋发努力,就对不起自己。对于自己所作过错,亦应感到羞耻,而设法防止重犯。

(三)愧——是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来损害他人,倘做了错事,在别人面前感到羞耻,害怕受到责罚,而不再犯。

(四)无贪——即是不悭贪。是看透人生所有事物,都是因缘而起,故对一切尘欲境界,心不贪恋,恬淡宁静,少欲知足,无不良嗜好。

(五)无瞋——不瞋恚发怒。遇不顺环境,能慈心忍受。

(六)无痴——痴即无明,没有无明,便有智慧明辨善恶是非,明白事理而无错误。如能无痴、贪、瞋、亦无。无贪、无瞋、无痴叫做“三善根”,一切善法,都是从这三种善根而生起的。

(七)精进——精则无杂,进即不退。要勤修一切善法,勤断一切恶法。自利的工作需要精进,利他的工作更需要精进。修习世间善法需要精进,修习出世间善法行菩萨道,成就菩提更需要精进,这是修行佛道的必要条件。

(八)轻安——即心中轻快安乐,这种境界须经修学佛法,和禅定的功夫初步接触,心境上感到清明自在,一阵舒畅,才有轻安的乐趣。这是一种调心的工作,得到这种境界,一切妄念的粗垢,渐渐脱落,会使心境趋于纯善的阶段。

(九)不放逸——即是不放荡纵逸、不任性胡为,能依不贪、不瞋、不痴三善根为体,加上精进的控制,生起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于一切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加以节制,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

(十)行舍——行是修行,舍是舍弃执着。我们学佛的人行善事与修持,不能有图恩报的思想,做了善事。不要把功德记在心里,更不能希望人家报答,菩萨视人如己,为人服务即是为自己服务。所以是“施恩不望报,望报不施恩”,没有世间一般人的功利观念。同时佛教注重破执,执坏事固然是病,执好事也属于病,会阻碍自己的继续上进。故必须空尽主观的执情,才会契合于客观的真理,这样来做好事,便不会产生退心,就会更彻底。

(十一)不害——不损害人家名誉、生命、财产等他人一切利益。佛教的主旨,不但利济自己,更重要的还是重利乐有情,所以需要不害,方成善根。

在唯识学“百法”之中,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种,善与恶均包括在内。唯有这十一种心所有法,是纯粹的善法,一切佛子均需要学习。

思考题:

1、六根本烦恼的名称是什么?造恶业与受痛苦的根源何在?请解释一下“慢”与“疑”。

2、何谓萨迦耶见?应如何破除此见?

3、何谓边见?执边见者是否信善恶因果?

4、何谓见取见?执此见者是否能证圣果?

5、戒禁取见之过患怎样?此种执见的持戒是不是正因?

6、随烦恼有几种?大随、中随、小随烦恼有何不同?试把随烦恼列成一表。

7、你自己哪种烦恼最盛?准备如何消除?

8、善的定义是什么?

9、十恶与十善有何区别?

10、善心所法共有几种?试列出表解图以说明之。

11、什么叫做“三善根”?怎样训练我们善的心理?

第八讲 心、意、识及其净化

心、意、识的净化是学佛的心理过程,是佛法中重要而理论很深的课题。唯识学就是谈这个问题的,现我们从浅易的分析八识作用入手。(八识的简表和图解略) 无记是非善非恶,没有记别。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异于第七识有覆无记。

 再作关于八识的几点说明如下:

(一)根本识: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熏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故汉译把阿赖耶识叫做藏识(即含藏种子如库藏)。藏识又名根本识,这根本识就是前七转识生起之根,故名根本识。

(二)七转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及前五识共七识,叫做七转识。

(三)第六意识:意识是依第七末那识为根(意根)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叫意识。

(四)第七识:梵语末那(MANO)。汉译思量,又名为“意”(第六识因依意根生起,称为意识,第七识即是“意”,依梵文则称为末那)。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是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因这第七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五)有情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在“意”处。因为由意(末那)的意根生起前六识(第六意识及前五识合称为六识),第八识阿赖耶又为“意”所执,这“意”便是引发业力的主人翁,由它的活动引生识的外攀缘六尘境界;由识的攀缘而又集起种种善恶种子,含藏于内心,使阿赖耶识成为生死流转的生命原动力。故八识中意识是生命活动的中枢。

(六)八识中,以第六意识活动力最强。因为我们日常工作,整个生活活动都是用第六意识的。

(七)心、意、识这三个名词所含的意义,有如下分别:

1.“心”梵语质多(CITTA),以“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

2.“意”梵语末那(MANO),以“思量”为义,是指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取第八识为自内我。

3.“识”梵语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八)心识是有情生死的根本动力,唯识学所说都是关于心识的问题,以“万法唯识现”的理论,去破我、法二执。

(九)阿赖耶识汉语藏识,“藏”字有三义:

1.能藏: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

2.所藏:阿赖耶识是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

3.执藏: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为自内我。

(十)八识中第六意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法境。靠第八识阿赖耶执持根身,才能得以生存。

(十一)八识中以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作用最微细,不大为人了知。

(十二)修行可将八识转成四智,其次第为:

1.首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2.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3.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十三)转识成智的妙用:

1.成所作智——能现种种化身说话;

2.妙观察智——能契机说法,恰到好处,使听者不退转;

3.平等性智——已证自他平等,无我法二执,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亲疏内外之分;

4.大圆镜智——如大圆镜现诸色相,即如来镜智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且依大悲恒缘众生,依大智观诸法性平等,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十四)意识分五俱意识和独散意识:

1.五俱意识——即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故名五俱意识。

2.独散意识——“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又叫做“独头意识”。

我们生命的活动状态,就是由上面所讲的八个识在发生相互的作用,构成了人生种种好坏的条件。识清净则所作出来的事必定是好的,识不清净作出来的事就坏了。在眼、耳、鼻、舌、身、意、末耶、阿赖耶等八个识中,我们平常人只能在第六意识上用功夫。

修行要修心,要“自净其意”,这个意多指“第六意识”,与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潜意识”、“下意识”的情形相似。在精神界的领域,它的活动力是最强的,可以支配一个人的思想好坏,行为善恶也由此而产生。有一首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偈,是对此很好的说明:

“三点如星列,横勾似月斜,

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它。”

这个它就是心,也真是我们佛学上所说的第六意识,这首偈,说出了学佛必先修心的重要性。

我们所讲修心,就是要修改我们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作用有二方面:一方面是染污的;另一方面是不染污的。染污的叫做有漏的不净意识;不染污的叫做无漏的清净意识。第六意识如果常和贪、瞋、痴等六根本烦恼和二十随烦恼的垢污之法相应,扰乱心神,向恶的方面去发展,于是就成了不清净的意识;反之它若和信、惭、愧等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就会心地磊落,成为清净的意识了。

但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意识不落染污,而向清净处发展呢?依据经典,有二种方法:

第一是“多闻熏习”,也叫“净法熏习”,即多听清净的佛理,多看佛经,甚至还要多听世间的善法,阅读世间的好书,都会把自己的意识引向好处发展。古书讲:“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正说明了多闻熏习的道理。

第二“如理思惟”,也叫“如理作意”,这作意行就是“五遍行心所”中的“作意心所”。我们在多闻净法或多看好书之后,必须如所闻、所看的道理多加思惟,多加作意,把好的理论思想,深记在心中,使之发生强有力的作用。这样坏的理论思想,自然就会排挤出去。如此就能逐渐达到自净其意的目的了,修心就是这样修的。

上面我们所讲的是一般转第六识心之法,末那与阿赖耶两识尚未谈及。因为在座的居士都是念佛的,下面再就念佛转识成智谈一些看法:

净宗念佛转识成智,可以分成顿、渐两种:如果是利根修行者,必须由顿而渐;钝根修行的人,必须由渐而顿,虽然起初入门,似觉顿渐先后有异,到末后成智则是一样的。

(一)由顿而渐的修行,应先悟入佛果圆理,然后安住佛果圆理,心心持名,念念观照,如水住水,似水合水,最后毕竟成片,即觉内外透彻,真实一如。如能这样先入佛果圆理,然后安住佛果圆理,渐渐修持者,叫做由顿而渐念佛转识成智。

(二)由渐而顿的念佛转识成智是:由我们现前一念之心,至诚恳切,念念持佛名号,这个至诚心即是第六意识。由于这个一念分别尘劳的意识心,念念存在自己的第八意识心中,持佛名号,久久持念纯熟,那么分别尘劳之念就会渐渐减少,渐渐安定,渐渐清净,渐渐光明。这个清净光明之心,就是由第六识心转成第七识心。第七识心因为清净明达,端正居中,不与六尘相对,所以叫净念,亦名为正念。进而由第七识心念念观照,心心持名,即是净念相继。因为这个清净正念,如同海中摩尼宝珠,净明四达,念念遍照,遍照不已,就会顿觉第八识心原来圆满广大,真实一如,一念全体,全体一念,此时第七识心自然转成第八识心,由此第八识心再转成如来藏心,这就是念佛转识成智。因为念佛法门,本来直截了当,至顿至圆。如能念念心存至诚,持佛名号,虽是愚夫愚妇,亦可转染成净;利根行人若肯念佛,如法熏习,当然可以转识成智了。古德说: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就是这个意思,望大家共勉之。

思考题:

1.写出“八识”的名称。前五识所了别的尘境是什么?

2.梵语末那是什么意思?第七识常执哪一个识为自内我?这是什么原因?

3.什么叫做七转识?

4.阿赖耶汉译是什么意思?第八识为什么又名叫根本识?藏识有哪三义?

5.八识中哪一识活动力最强?我们日常工作都是用哪一识的?

6.八识中哪一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法境?哪一识执持根身?

7.清净的心应转识成智。试问如何转八识成四智?转八识成四智的妙用如何?

8.为什么修行要先修心?默写出那首讲“心”字的偈。

9.意识为什么有染污的和不染污的?要使意识清净有几种办法?你觉得自己的意识清净吗?

10.一般人的修行、念佛是在第几识心上用功?为什么?

11.有人说:念佛念得最好也只能在第七识上用功。这话对吗?

答:念佛功夫。究竟在何识心上,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功夫有浅深,一般人的念佛,最初下手本由第六识心,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由此持念纯熟之后,渐渐转到第七识心,若能念念在第七识心上用功,就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所以说比较愈易。为什么呢?我们不是看到《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句话吗?所讲“净念相继”,就是叫我们在第七识心上“念念相继”,因为第七识又名传送识,它虽不及第八识之不动,但比较前面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已好得很多了,为什么呢?因为眼、耳、鼻、舌等六识,终日和六尘相对,总不清净。第七识处在中间,不与六尘相对,所以称为“净念”,这个净念就是正念。凡念佛时,如能正念现前,心能作主,就能历历分明。正念若失,心就难以作主了,于是杂念纷飞,虽则高声念佛,自己皆听不到,即使听到,也不会句句明了,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应当在第七识上注意。又因为在临终时能作主宰,正念分明,待佛来迎接的就是这个第七识正念之心,历历分明而致。如果讲正念之心,六识、七识本无分别,但六识不净,七识纯净。又因六识散乱,七识不乱。例如种子.下在地里;又如果核住在果中。我们念佛修行的人如能很好地“入佛果觉,住佛正定。”会得“一念全体,全体一念”者,就是在第八识上用功了。古德说:“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这个“在定之心”,就是第七识心,住在第八识心之中,因为第八识名含藏识,进入这个藏识,就是已进入一心。依此一心念佛,自然就渐渐不乱,以此功德,回向西方,临命终时,决定往生。

 第九讲 修持基础与行门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为我们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谈经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们众生研习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行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同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虽是两句成语。但道理只有一个: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属于解的方面;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能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是一体的二面,目的则是一个。转迷成悟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上面所学过的:要理解缘起性空的学说,皈依三宝,行五戒十善,明四圣谛,依三十七道品、广作四摄六度之菩萨行等。

对于修行证果的方法,我们一口气说了许多,虽“理可顿悟”,但“事须渐修”,这就是要我们依第七讲中已谈及的“信、解、行、证”四个步骤来修习。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步骤再稍作解释:

“信”是信受,如果对于一件事物没有信心。存在着怀疑的念头,我们就根本不会学习、研究它,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学佛的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在起信之后,要进一步了解佛法的内容,只有在理解佛法的基础上,我们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信奉的是佛法,不是信哪个人、神或偶像。对于“法”,我们应用“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和“一实相印”来鉴别。如果不符合这个道理的就是外道,与这个道理相符的就是佛法。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我们不能只将佛学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鉴赏。因为这样只是“说食数宝”,得不到实益。我们学佛,是要在明白佛的教法之后,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只有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真正利益。

学佛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再能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我们学佛亦是这样,如果能信心坚定,教理明了,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到的境界究竟如何,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才能领会。

从学佛的途径来说,就是戒、定、慧。我们具体学佛必须从“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成为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这就是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宝方面来说,皈依即救护义。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救护义是皈投义……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违法制,便能救护。”学佛的人为求解脱,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好好的学习佛陀,奉行教法,亲近僧众,就能得到救护。佛弟子自皈依佛后,以佛为师,更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后,以法为师,更不皈依魔外眷属。如《优婆塞戒经·受戒品》说:“若皈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皈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皈依之后,进而求受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这些戒是具体实践佛法的规则,是医治我们身心疾病的良药。《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论长行文中并说,譬如大地,为生长一切万物的依处,戒亦如是,为生长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依处。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于天上;上品持戒清净,可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故受持戒法的人。若守护无犯,则能远离一切灾难恐怖,具足一切善法顺缘,常为善神之所守护,三宝之所加持,可得之愿,随其所求,皆得成办。所以《大智度论》说:“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五戒 即是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尽形寿不邪淫,尽形寿不妄语,尽形寿不饮酒。这五条戒为得人天善趣异熟报身的根本,也是修行圣道与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所以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就应该受持五戒。严持五戒,即为得一切戒的根本,证得一切无漏功德和圣果的所依器。如《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又说:“善男子!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大智度论》卷十三广说赞叹持戒功德,呵责破戒过失,并多用譬喻,有心持戒行者当检论披读,以广闻慧。从以上所说持戒功德可以知道,无论求现生与后世的利益。有漏与无漏的功德,皆当以清净受持五戒为根本,故凡欲受持五戒者,均须事先研习开遮持犯之戒相,凡是受了五戒的优婆塞与优婆夷,都应当严持净戒。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开出来的,即略为五戒,详成十善。

 能守五戒,则人伦道德无缺,取得人的资格。学菩萨应从做好人起步,能行十善,便可从人而天,缘无贪、无瞋、无痴。其心境平静清宁。已入于天人的境界。唯我们学菩萨者目的在成佛,不求个人的享乐为足,要永与大众为友,于大众中学习菩萨道。其它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萨戒等,条文明细,要专门研习,佛教在家居士不学出家戒条,我们初学佛者不必研究,这里也就不谈了。

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习禅定,可以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上几讲已谈到我们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想得到解脱,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们心上的妄念,前念刚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续不已。妄念是惑,发生在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所以说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修定的具体方法很多,初学佛的人,以念佛入门为最稳当。

慧就是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

真如佛性,人人本来皆有,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含藏于矿中,又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照物之性仍存,若经提炼或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能照物之本性,仍然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是证得“般若”了。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我们众生的根器习性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的人,对于各种法门,要本着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才能事理圆融地选择对机者修习。各宗的修法,虽然有同一的目的。但立场和方法,却有所不同。从来祖师大德,因悲心激切,恐我们不肯专心于一个法门去修学,所以都苦口婆心,特别强调自己法门的优胜,希望大家都用一个法门去修。各宗的修持方法虽然不同,但都应以愿力为主。愿力要发得正大切实,痛念生死无常,决心要求解脱。同时还要发广大悲愿。誓愿同一切众生,共同获得平等圆满的无上正觉。其次就是要注重实修,要从内心出发,不只是表面上的唱念礼拜;修学中必须一门深入,不能变换法门。

以上所说的,是一般修持所必需的知识,下面再向大家介绍一个修行的妙法——念佛法门。

广大微妙、空有圆融的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是释迦世尊住世之时,于耆阇崛山说《无量寿经》,于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于只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说明西方净土的情况,开阐这个众生念佛往生的方便之门。

世尊灭度后,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劝生净土;世亲菩萨造《净土往生论》,提倡弘扬;诸大乘经如:《华严经》、《大集经》……等多有劝赞。佛法传入中国后,此净土法门即有流布。在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结莲社念佛之后,就逐渐成为专宗。历代经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莲池、蕅益、截流、省庵、彻悟、印光诸大师的弘化,流布日广。

当今社会是科学发达的社会,一般人往往认为念佛是迷信,哪里知道念佛正是念念打破自己贪、瞋、痴的有效方法。迷妄若去,智慧现前,它的妙用决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经学佛的人中,又往往以念佛为浅近,认为是愚夫愚妇的事,这是个大错。

念佛即是六度 信净土法门者,发愿自度度人,同证佛果,就是菩提心。以此菩提大心,专心念佛不着物欲,心无悭贪,即与布施相应;念佛时心、口、意三业集中于佛念上,其它杂念当然不起,三业能够清净,则众戒自然具足;专修念佛。逆境现前,不计人我,不生瞋恚之心,即是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就是精进;《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能一心不乱,则妄想亦不弛逐,这即是大禅定;释迦世尊教我们称念佛号。这是擦磨心镜,断除烦恼的方法,如真能行住坐卧不离于佛,则不为他歧所惑,再能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则妄想渐离,佛慧自发,所以念佛即是智慧。

念佛与禅修 禅宗一门,唯论见性,直指人心。净土法门,原不离自性清净心,当体无心,就是净土。《宗镜录》说:“自心遍一切处,所以若见他佛,即是自佛。”无生即生,生即无生,能于净土法门,理不碍事,事不碍理,处处圆融,丝毫不隔,如此持名笃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故《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不过念佛未得定前,是与禅有不同之处:

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欣净厌秽;

禅心不能着境,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

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要利用法执;

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

以上种种皆是禅净不同之处。但是如果能念到得定之时,则禅净即无分别,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禅净不分了,此时可以说净即是禅。

念佛与天台宗 一句阿弥陀佛,若论文字,只有六字,若论作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教理,均在其中;也可以说释迦世尊应化以来所说之法,一字不漏的都在其中,如此还有什么教理,能在这六字之外呢?我们研教的目的在于生信解,起行证,而念佛的作用,正是息妄心,得正念,实已超过信解,而直达行证的阶段。所以学者,若无智力和时间,如能老实念佛,则无需研教,天台宗的修持重在“止观双运”、“定慧一如”、“三观顿修,三谛圆融”,净土法门于此亦具足。一声佛号,能念的体本来空寂,所念的佛也无形相,这就是空观;一句佛号,虽能所俱寂。但又不妨能念分明,所念宛然,这就是假观;一声佛号,当能所俱寂时,即能所宛然。正能所宛然时,即能所俱寂。空假互存互泯,这就是中观。所以温陵禅师说:“念佛一声。入三观门。”当念佛时,专心而念,无有别想,即是止;又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所以说念佛具足止观。念佛念到因果相契,则心佛一如,一念全体,全体一念,绝待圆融。念佛所具有的天台止观之益,于是显现。

念佛法门显密圆具 古人说;“净土法门,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所谓事是大因缘,是“全实即权”,这不是显教吗?理是秘密藏,则是“全权即实”,这就是密乘了。为便初学者的理解,再作如下说明:密宗注重三密加持,强调即身成佛,获得六种无畏。

净土法门中,亦是注重三业集于一念的——口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正同无上密咒(南无阿弥陀佛。本为“南无阿迷达补达耶”的化音);

且净宗观想于西方三圣,等于密宗的观想本尊。净宗以弥陀,观音为主体,密宗也未曾离开弥陀、观音;

行、坐二时念佛,常用弥陀印契(就是两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拇指相触的手印,又称法界定印。)以助定力。

再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于一,而当三昧现前时,但觉性光交错,凝成一片,实不能分别心与佛,这个境界称即身成佛,亦无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当念佛时,为了感应道交,佛光摄受故,行者当前即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当何所畏?这样看来,不是即净即密吗?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将净土法门,列为易行道。其实净土法门中修行的方法亦多,其中难易悬殊。

 依照各种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净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为重心,因这法门收机最广,利人也最多,所以说下手易而收效高。真是“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对任何人,都是相宜的。

但念佛法门,虽说下手简易,实际上也并不简单,必须恳切专勤,唯精唯一,行住坐卧,动静忙闲,笃直念法;尤其当遇到一切顺逆境界时,总要使一句洪名,不离心口,若有事打断,必须记起就念。只有这样,久久方能业消智朗,净念现前。如果认为简易,而悠悠忽忽,间断夹杂,即使称唱累年亦不得实益,这不是法门不妙,而是我们念的人不老实。我们念佛时,如能念念提起,则念念是佛。这样由“执持名号”到“一心不乱”,虽不求见性,却暗合妙道,即使念时心仍散乱,也可仗自己的真信切愿力量,带未断的烦惑。出离三界,“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净土法门,普遍适应于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称为教内别传。

至于初学念佛行人的具体修法,我们建议采用金刚念——即是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虽不出声,但嘴唇必须微动,来帮助忆念。因高声念易费气力伤气,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执定。看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每日跏趺坐念一小时,助其常摄在定,自能得力。万一觉得妄念纷飞,不易收摄,则可用一面在口里念,一面在耳根听的方法,旋听旋失,旋失旋听。若一根被摄,则六根也都自然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实是念佛的要道。此经又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总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号上,日积月累功夫纯熟,自然流入真觉果海,念念冥契客观实相,将成就一行三昧,而满九品往生的本愿。

念佛修持本通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我现在建议采用趺坐方法念佛的原因是:初学行人,妄念纷飞,必定静中较动中容易得力故。坐时是以右趾押左股上,名单跏趺坐,假使能双趺更好。身体必须端正,不动不摇。手结弥陀印,安于脐下跏趺之上。合目断光,闭口,舌抵上腭。呼吸听其自然,要宽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