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陈燕珠居士: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日期:2021/6/2 1: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一、有情的分析

佛法以有情为根本。satta萨埵华译有情,就是有情爱的、有情识(vinnana)的、有精神的活动者,与动物相近。有情以情爱情识为本,由于是冲动的、非理性的对于环境与自我的爱好,所以不易解脱系缚,不易实现无累的自在。世间问题虽多,根本在有情自身,所以释尊单刀直人从有情自体去观察,从有情揭开人生的奥秘:

佛用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的蕴处界三观去观察有情、分析有情的真相。五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六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六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

1.五蕴观(panca khandhapabbam):佛以慧眼观有情,归纳有情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有情为这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

五蕴(panca khandha)包括身(kaya)与心(citta),亦即名(nama)与色(rupa)。五蕴即身心,身心即五蕴。

色蕴(rupa khandha)指身体、物质或与物质有关的东西,例如身体的形色状态、呼吸等。身即色蕴,身体是由无数极微粒子组成,当它们分分秒秒以极快的速度生灭时,它们是以各式各样的组合,呈现物质的特性:例如软硬的地性,黏着的水性,冷热的火性,移动的风性,并在身体上产生各式各样所能呈现的感受。

心(citta)指抽象的事物,包括受蕴(vedana khandha)、想蕴(sanna khandha)、行蕴(sankhara khandha)、识蕴(viinnan a khandha)四种心理运作过程。这四种心理运作过程急速刹那生灭,平常我们无法察觉到这些正在发生的实相。

当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接触时,“识蕴”先认知,“想蕴”辨别后,“受蕴”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行蕴”产生贪瞋的习性反应,对愉快、喜欢的事物产生贪爱执着,对不愉快、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厌憎瞋恨执着,从此烦恼痛苦,轮回(samsara)不已。藉由观呼吸(anapanapabbam)的内观修行(vipassana-bhavana)方法,可以观察觉知(sati)呼吸(色蕴)迅速不断生灭的过程(vithi),也可以同时观察觉知识想受行四蕴的运作过程也是不断瞬间迅速生灭,终于体悟身心五蕴的实相为不断地生灭无常。

2.六处观(Ayatanapabbam):内六处是眼(cakkhu)、耳(sota)、鼻(ghana)、舌(jivha)、身(kaya)、意(mano)六根。眼是眼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这六根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意为彼五根依”①[①《中阿含·大拘缔罗经》],没有意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没有取境生识的作用,没有物质的、生理的五根,就不能显出精神的、心理的意根的存在,所以五根与意根的六根是相依而共存的。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赖因缘,有情根身的和合体便是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六根和合的有情自体能引生认识作用,识依根而生,有六根(indriva)就能生六识(vinnana),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情即有情识,识为有情的特征,经中以种种名词说明识,《杂阿含经》卷二·三五总括为“此心此意此识”,所以历来都认为心、意、识三者为同一义。

外六处是色(rupa)、声(sadda)、香(gandha)、味(rasa)、触(photthabba)、法(dhamma)六境。此六境是六根所对之外境,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尘。

有眼才能见色,有耳才能闻声,有鼻才能嗅香,有舌才能尝味,有身才能觉触,有意才能知法。只要我们有六根的存在,而外在的六尘境又充满不计其数的现象:有影像(色)、声音(声)、气味(香)、味道(味)、可触的东西(触)、各种念头、情绪、想象、记忆(法),那么六根与六尘境这内外六处的接触(phassa)就不可避免(六人缘触)。当六根与相对六尘的对象接触时,就会产生苦受、乐受或不苦不乐的各种感受(触缘受)。由于感受(vedana)而生起贪爱渴爱(受缘爱)。由于贪爱渴爱(tanha)而生起执取(爱缘取)。由于执取(upadana)而有未来的存在(取缘有)。由于未来的存有(bhava,)而有生(有缘生)。有生(jati)就有老(jara)、死(maranam)、愁(soko)、叹(paridevo)、忧(domanassam)、悲苦恼(upayaso)(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而纯大苦聚。这缘起法则的因果链,将我们每个人带到目前这个状态,也让我们面对一个有苦的未来。

以耳闻声的修行为例,要训练听只是听,以觉性将所听的内容作为观察觉知的对象,让耳朵自然地运作着。只要注意观照“心”在听,不是“人”在听,也不是“你”在听。以正念正知观照“心”在听,就不会生起喜欢或不喜欢的念头了。其它诸根与相对诸尘的互相接触也是同样的道理,能经常这样观照,就能防止烦恼的产生了。强而有力的觉性可以觉知根尘接触所产生的贪瞋执着束缚,可以觉知这些束缚的生起与灭去的过程,并让已去除的束缚不再生起。只有觉性强时,才能达到“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尝触识只是嗅尝触识”,不被外境吸引也不排斥外境,更不被感受和念头牵着走。

3.六界观(Dhatmnanasikarapabbam):界(dhatu)即特性,有地水火风空识六界,这也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身体(kaya)只是地大(pathavi-dhatu地界)、水大(apo-dhatu水界)、火大(tejo-dhatu火界)、风大(vayo-dhatu风界)四种元素堆聚组成的,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或我或灵魂或主宰的存在了。地即物质的坚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是摄聚。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是熟变。风即物质的动性,作用是轻动。随拈一物,都有这四大的特性。四大是互相依存而不相离的,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又凝合,坚定又分化,一切物质都在这样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是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

空界是四大相反的特性,物质必归灭无,是空。有与有之间的空隙,也是空。凡是物质(四大)的存在,就有空的存在。由于空的无碍性,一切(物质)色法才能占有而离合其间。有虚空,必有四大。依这地水火风空五大,即成为无情的器世间,若再有识——觉的特性,就成为有情。

每天我们所经验到的任何感受,都只是四大及其特性而已。不管是那一种感受,有时地大比较旺盛,有时水大比较旺盛,有时火大比较旺盛,有时风大比较旺盛。有内观能力的禅修者,对这些感受不会生起贪瞋的习性反应,就只是观察觉知,看它持续多久,因为这些感受只是不同元素(界)的显现而已,它们升起后,迟早会消失。

总之,以蕴、处、界正观有情,可以确认一切有情是无常的、非常住、非妙乐、是苦的。有情是身心和合的相续,在念念无常的相续中,辗转相依,没有独存的自体、无我、无我所。有情是假名的存在,不离蕴处界,也不是蕴处界,“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①[①《中论》观业品。]有情是假名的世俗假我,没有绝对不变独存的实体存在,这是佛依蕴处界分析有情得到的结论。

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迫纷乱,根本是“我见”在作祟。我见就是人人于自己的身口意中,有意无意地直觉到自我,以强烈自我感为中心,引发一切颠倒的思想行为。释尊大彻大悟无我,才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二、有情的延续与新生

有情的延续,皆依食而住。有情的延续,如灯一样,必须不断加进新的动力,一切有情延续维持生命,都依赖于以下四食:

1.段食:食物分餐次段落,段食不但直接滋养肉体,也间接资益精神。

2.触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根境识三者和合时,所引起合乎己意的感觉叫可意触,不合己意的感觉叫不可意触,从可意触、不可意触,如坐卧、按摩、澡浴、强忍等,引起乐受、苦受。可见触对有情有资养的作用。

3.意思食:希望、意欲可以资益身心,使人振作精神。就像临死的人为了盼望亲人到来,往往延续了一些时间生命。

4.识食:即执取身心、与染爱相应的有取识。识有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十二缘起中,“识缘名色”是佛法的重要教义。名色是有情的身心自体,这个自体,由于识的执取资益,才在人最初托胎时,在胎中渐次增长而出胎、而长大成人。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前的刹那,还不能暂离,一旦停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就宣告结束,肉体即成死尸。可见“有取识”对于有情资益延续的重要。

四食是人世间的事实,由佛陀深细观察而揭示。四食不但有关现在一期生命的延续,甚至未来生命的延续也有赖意思食与识食来再创。

人类总希望生存、希望永远延续生命,临死,生命无法维持时,还希图未来的存在,这就是“后有爱”,依此后有爱的思愿而再创有情的生死相续。人在没有修到离欲之前,不会停止执取“有取识”,于是在舍弃这一身心时,立刻又会重新执取另一身心,也就是入胎识的执取父精母血为自体,如同弥猴跳树,放了这一树枝,马上抓住另一树枝一样。这种揽他为己,以此为自,爱着自体,融摄自体成为身心统一灵活的个体,对于有情身心的和合相续,有着特殊的作用。

人类不但有深刻的永久生存欲的后有爱,又有要求扩大永续生存的思愿,希望自家自族的繁衍永续,小至蝼蚁也是如此。低级的有情缺乏明确的种族意识,人类因幼弱时期很长,须赖家庭父母同族类的抚养保护,所以种族延续的意欲也特别强烈。这种延续种族生命的动力,即摄于意思食。

三、一切众生皆依爱欲而正性命

男女淫欲之事,为人类与欲界天的特征(lakkhana),一部分的鬼畜也有。而化生、湿生与地狱众生都是不起淫欲的。

一切众生系缚力最强最根本的,是“自我爱”。人类一切行为总为自己打算,为了自己,甚至不惜以残酷的手段毁灭对方,真要死了,更希望死后的存在(后有爱)。佛法肯定生生死死的根源是爱欲,爱欲是爱着自身,推动向外取着各种境界(男女淫欲也是一种)的动力,一切众生都为此爱欲系缚得动弹不得,在生活中头出头没。人类与众生同为这食色(色与爱)的强烈束缚,因而作出种种罪恶,所以才需要用教育、政治、法律等方法来规范,减少一切不必要罪恶的产生。

四、自我感

众生依五众(蕴)和合而生,这五众(蕴)和合而成的单位,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依佛法说,“我”是没有真实自性的,只是五蕴和合的假名。然而,执有自我的一切众生,却顽固地执有自我的存在。有了自我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论食、色、名誉、权利,都想占有,希望一切供给我、从属我、为我所有,往往只顾及自己的生活而不问他人的苦乐。于是,强取、豪夺、欺诈、奴役、撕杀、斗争,一切祸患就无可避免。

无明是根本的自我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特性。从这根本无明发展出来的烦恼,主要有三类:见、爱、慢。见是执着、执有确实的自我,爱是自我的爱好、由自我生存引发爱着外境外物,慢是自我重视、轻蔑他人。

佛法常说贪瞋痴三毒。贪是耽恋五欲,从爱而来。瞋恚是由自恃轻他的慢而起,由轻厌而起瞋恨。痴由错误的妄见而不知因果,不知善恶。这一切的无明,实在就是自我感的发展,人类众生都是如此。

众生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趣。我们但知地狱的地狱,天国的天国,却不知人间的天国,人间的地狱。那些住于极冷极热地方的人们,由于贫穷而在冰天雪地的寒天挨冷挨冻,或在酷热的暑天被逼工作,如同生活在人间的地狱境界,要救众生出地狱苦,就要先将这人间活生生受着地狱苦的人们,加以救助。遇到旱灾水患,兵火疫疠,以致民不聊生,饥饿受苦,就如同现成的饿鬼。乱伦残杀,不知恩情仁义,就如同畜生。一些过着被奴役、被杀害、被玩弄的人,也如同过着地狱畜生的生活。疑与嫉妒成性就是阿修罗。高级的鬼趣也叫做天。娼妓就如同女罗刹的行为,而杀人无厌的刽子手,类似男罗刹。暴君、贪官污吏与夜叉没有两样。

修学佛法者,对于众生的通性或特性应减轻扬弃它,应充分发挥人性的优胜,净化人性,进成佛道。

五、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本

有情是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一旦本有的生命结束,立即转为另一后有新生命的创生。一切有情可分为四类: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如人牛羊等,卵生如鸡鸭雀鸽等,湿生如虫蚁鱼虾等、在母体生下卵后就置之不问,化生不须父母外缘、而是凭自己生存意欲与业力就忽然产生。

有情为蕴、处、界的和合者,以四食的资益而延续。在这和合的、相续的生死之流中,有情无法解脱生死死生、生生死死流转的苦迫,可以说有情即是苦迫。有情成为苦聚的症结在于无明(avijja)与爱着(tanha),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的和合,互相依存,共成有情的苦命儿。无始生死以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由于愚痴无明而为爱染系缚,爱染是造成系缚的主要力量。智慧为解脱的根本,要得解脱非正觉不可。

无明与正智相反,是所知不正的邪见我见。我见(身见)是无明的内容之一,我见是无明迷蒙于有情自体。事实上,有情是念念生灭的,由于无明,所以常常直觉这个我从小到老没有变化,就是曾经意味到变化,也似乎仅仅是形式的、而非内在深刻的觉知。事实上,有情是各种因缘条件和合相续的假我,就是因为无明,所以常常直觉自己是实存的实体,因而产生各式各样的我见。

执取有情身心为自体的有取识是生死根本,取是爱的扩展。佛教的根本教义四圣谛中,集谛说明生死苦因为贪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互相接触产生贪瞋的反应,进一步执取造业而造成烦恼(kilesa)系缚的生死轮回(samsara)。贪爱(tamha)实为系缚的根本,也是现生、未来生一切苦迫不自在的主因。五蕴身心本非系缚,会说五蕴炽盛苦,问题在于五取蕴的“取”,在于对五蕴身心的贪爱、执取(upadana)、染着。有情隋爱的、情识的有取识,是生存意欲的根源,如胶漆一样粘连而不易摆脱。

六、佛法从有情说起

有情所以有烦恼痛苦系缚,问题在于有情本身的贪爱、执取、无明、我见。佛法直从有情的体认出发,一切从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为本。

有情的身心五蕴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所以佛法不偏于物质也不偏于精神。佛法不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出发,而以现实经验的有情为本。不但要体认观察有情,也要从体认观察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的归依向上、向究竟,是靠有情自己从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净化自己、圆成自己。佛法是自力的,是从自己的信仰、智慧、行为中,达到人生的圆成。佛教与一般宗教不同,佛法否定他力、否定外在幻想的神而重视有情自力的净化。

佛陀将世间的存在者、有精神作用的一切有情分为五趣:人在五趣中位居中央,上有天堂,下有极苦的地狱,两旁是畜生与饿鬼,人是五趣的中心,是有情上升下堕的枢纽。这是佛教以人为本的有情观。

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而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圆成佛果的,惟有人类。人有人的特性,不要把自己当作完全与众生相同,应当要以人的特性努力学佛。一切众生中,惟有人类有智慧、有悲心、有毅力,最能承受佛法的熏陶。佛出人间,就是人类能承受佛法教化的证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