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章 百法


   日期:2021/8/7 9: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二章 百法

研究唯识哲学之先,必须要先明了百法。「百法」就是一百个名词的解释,是唯识哲学的提纲,是唯识论对于心理学简单的说明。

 这一百种法分成五种:

 ㈠「心法」:就是人的智识,共有八种。

 ㈡「心所有法」:心所附属的作用。因为人的智识只是分别,是不能成就善恶好恶的,这都是由于另有心所附属的作用,共有五十一种。 ㈢「色法」:心法同心所有法的对象。这「色」字是照梵文直译的,意思是指「物」。但是中国普通对于物只是有实质而可以触摸的。这个色字的范围却不同,一切光声香味感觉,凡是与知识成对象的都叫作「色」。因为色是眼识的对象,是一切对象的最初一位,所以梵文用这领袖代表一切,中国既没有适当的名词可翻,也只好直译作「色」了。这色法共有十一种。

 ㈣「心不相应行」:因为心与心所和那色法互相发生了种种的关系,因这种种的关系假定为种种的行为,这行为不是由心上直接发生的,所以叫作「心不相应行法」,共有二十四种。

 ㈤「无为法」:就是无有作用清净寂灭的法,这便是心、心所以及色法、心不相应行法的本性,共有六种。以上共是百法。

 ㈠「心法」共有八种:

①「眼识」能见色。

②「耳识」能闻声。

③「鼻识」能嗅香。

④「舌识」能尝味。

⑤「身识」能感觉触摸。这五种识是最显明的,人人都了解,总叫做前五识。

⑥「意识」能思想事理。

以上的六识在佛教大小乘中是共同的。不但是佛教,其他的印度哲学以及其他的哲学也都是如此解;然而不及唯识哲学的精奥。小乘教是不研究宇宙的实在,不管一切人的行为的;只就自己心意识上用工夫,但求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以至意不思法,逐渐的六识不起,便达「灰身灭智」的「涅槃」境界。所以在小乘的经论之中只说有六识。大乘教便不如此,是要彻底研究宇宙的本源,彻底解决一切人生的本源的;所以第一步先要研究意识的由来。眼识的生起是由于眼,耳识的生起由于耳,鼻识的生起由于鼻,舌识的生起由于舌,身识的生起由于身;由此证明;意识的生起必定是由于「意」。这意识是有种种差别的;这意一定是个单纯的唯一的直觉。他直觉个甚么?就是觉得「有我」。因为一切人的思想必定是先觉得有一个神秘不可知的我,才感觉得「我想」、「我吃」、「我穿」。……所以「我见」是意识的根,叫做「意」。照梵文译音叫做「末那」。因为他既是一种直觉;所以一方面是意根,一方面却又是识的一种,便是「第七识」。佛教宗旨是说「无我」的。何以第七识可以直觉「有我」?所以第七识的直觉是错误的,因为他放弃了整个的宇宙的本源,但执着局部的活动;所以才有这错误的感觉。所以人要证得人生的本源,证得宇宙的本源,必须要打破第七识这一重关。这宇宙和人生的本源叫做「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这便是唯识哲学所推敲研究的。但是人在「第七识」未破除以前,对于「第八识」只是在文字上了解而没有法子可以实在证知的。以上便是总有的八种心法。

㈡「心所有法」又分六类:

⑴「遍行」:是一切心法,无论何时全都有的,有五种法。

①「作意」:领导心意识去攀缘外境。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何以心有不在呢?这便是由于「作意」的功能。 ②「触」:令心与前境接触。

③「受」:令心领受前境。

④「想」:令心领取前境的像貌方圆种种的形相。

⑤「思」:令心去造作种种事业。

⑵「别境」:是专对某种环境而生起的,有五种法。

①「欲」:对于某一种环境起一种希望愿求叫做「欲」。

②「胜解」:于所接触的环境生一种决定的了解,知道他必定是如此如此的,叫做「胜解」一。

③「一念」:对于过去的事理记忆不忘叫做「念」。

④「定」:令心对于环境一心专注叫做「一定」。

⑤「慧」:对于善恶是非分别简择叫做一「慧」。

⑶「善」:善的心所有法共十一种。

①「信」:对于善事能了知是善,诚实地相信叫做「信」。

②「精进」:对于善事勤苦的修行叫作「精进」。

③「惭」:惭愧二字在普通是连带的;但是在唯识上,做了坏事自己心中羞恶叫做「惭」。

④「愧」:做了坏事无颜见人叫做「愧」。

⑤「无贪」:便是对于一切功名财利不贪求。

⑥「无瞋」:便是对于一切慈愍待他。

⑦「无痴」:便是对于善法能真实了知毫无迷惑。

⑧「轻安」:便是身心安泰逍遥快乐。

⑨「不放逸」:便是心不希求色声香味。

⑩「舍」:便是色声香味能明了领解而不为所动。

⑾「不害」:便是不破坏戕害一切事物。

⑷「烦恼」:有六种,烦是烦扰,恼是恼乱,这六种法可以扰乱人的心,所以叫作烦恼。

①「贪」:便是贪求种种爱乐。

②「瞋」:便是对于一切人物有贼害的心。

③「无明」:便是对于真实的道理不能明了。

④「慢」:便是自以为是,比他人高贵。

⑤「疑」:便是对于真理怀疑不定。

⑥「不正见」:便是对于真理永远生一种相反的颠倒的见解。

㈤「随烦恼」:有二十种,这二十种法是随从前六种烦恼的。

①「忿」:便是对于违害我的心中生忿。

②「恨」:便是由对忿以后结为仇怨。

③「恼」:便是由于忿恨而起报复,恼害于他。

④「覆」:便是做了恶事隐瞒他人。

⑤「诳」:便是因为显自己的高明而说妄语。

⑥「谄」:便是恭维巴结富贵有势的。

⑦「侨」:便是自己有才能而在人前卖弄。

⑧「害」:便是存心陷害他人坏。

⑨「嫉」:便是嫉妒他人比自己强。

⑩「悭」:便是自己有资财不肯施人。

⑾「无惭」:便是做了坏事,自己心中不知羞恶。

⑿「无愧」:便是做了坏事,对人毫不知羞耻。

⒀「不信」:便是心中污秽,对于真理心不好乐。

⒁「懈怠」:便是只求快乐不知为善。

⒂「放逸」:便是对于恶事,不能自己防闲。

⒃「昏沈」:便是身心疲乏,不能领略环境。

⒄「掉举」:掉是振动的意思,便是令心不安静。

⒅「失念」:便是善忘。

⒆「不正知」:便是对于环境了解错误。

⒇「心乱」:便是令心奔求流荡。

〔6〕「不定」:有四种,这「不定」的意思不是指普遍不普遍说,是指善恶说的。这四种法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恶,所以叫作「不定」。

①「睡眠」:睡眠一事也许善,也许恶。因睡眠而心不自主,不能观察,耽误为善,便是恶法。

②「恶作」:即是追悔。这是照梵文直译的。对于已作的善事或未作的恶事而追悔,便是恶法。对于已作的恶事或未作的善事追悔,便是善法。

③「寻」:寻伺都是对于事理推求观察;不过寻是粗,伺是细。譬如猫捉鼠,寻求东西便是「寻」。

④「伺」:既看见了便在旁伺察候机会乘势捕捉它,便是「伺」。

 ㈢色法十一种:

①「眼」

②「耳」

③「鼻」

④「舌」

⑤「身」

眼耳鼻舌同是身体的一部分,何以要分为五种呢?因为这处所指的不是细胞所组织的肉体,却是专指神经系统的。这五处是前五识所依据的地方,所以分为五种。那细胞所组织的肉体是下边五种的色类:

⑥「色」

⑦「声」

⑧「香」

⑨「味」

⑩「触」

 这五种便是前五识所感觉的对象。

⑾「法处所摄色」:摄是包含统属的意思,这一类色是无质的,用 前五根所不能领纳的,只可以用意识来领略;就是意识的一切对象。

㈣心不相应行有二十四种:

①「得」:就是成就的意思。就是总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三种的作用发现生起,成就「善、恶、无记」的种种行为。

②「命根」:就是心法、色法的作用,在相当的时期之间继续不坏 不断,假定名叫作「命根」。

③「众同分」:众是众多,同是相同,分是类别。就是人类与人类 身体言语知识是相同的,畜类与畜类相同,以至其他各类各各相同。

④「异生性」:异生就是宇宙间一切众生,因为众生见解各异,种 类各异,所以叫异生,异生性就是指一切众生不能 明解真理。

⑤「无想定」:这是非佛教的禅定之一种,修这种定,前六识不起,但是第七识仍在。

⑥「灭尽定」:这是佛教最高的禅定,修成这种定的前七识都不起。

⑦「无想报」:这是由修无想定的力量所成就的一种果报,这个解释在后边唯识的宇宙观中再详说。

⑧「名身」

⑨「句身」

⑩「文身」:这三种就是语言文字:名身就是一切名词;句身是联合若干的名身表明一种完全的事理;文身就是用以集合成字的,在其它各国的文身就是字母,在中国的文身就是点昼。

⑾「生」

⑿「住」

⒀「老」

⒁「无常」:无常就是死。这四种在人叫做生住老死;在物叫做生住异灭。生是从无而有。住是继续的有。「异」或 「老」就是这「有」继续的改变。无常或是灭、或是死,就是从有而还无。

⒂「流转」:就是因果相续不断。譬如种子生芽,芽生根、叶、花、果,果又结种,种又生芽。宇宙间的一切因果是循环不断的。

⒃「定异」:就是不同的因决定生不同的果,譬如桃种决定不生杏树,梨种决定不生苹果树。

⒄「相应」:就是桃树所结的果子还如当初桃种相似。桃种所生的树还如当初结桃的树相似。

⒅「势速」:就是说因果变迁是极快的时时刻刻不同。

⒆「次第」:就是因果的演进有一定次序,决不会错乱。

⒇「时」:便是年月日时。

(21)「方」:便是东西南北。

(22)「数」:便是十百千万。

(23)「和合性」

(24)「不和合性」:便是一事一理不能单独发生或存在的,一定要藉众法互相维持为力量。它生起的原故,是由于众缘集会的原故,这叫作「和合性」。他坏灭是由于众缘分散的原故,这叫做「不和合性」。就是众缘有时相吸,有时相推。

 ㈤无为法有六种:这无为法直接无从表示,只可借事理间接的显明。

①「虚空无为」:这无为的真理如同虚空。一切万众都在虚空中生 生不已而虚空永无改变。一切万象都在真理中流转而真理常住不改。

②「择灭无为」:择是拣择,灭是寂灭,择灭就是由智慧拣择的力 量,断除一切烦恼,所得的寂灭,这名叫「涅槃」。这真理是由于证得涅槃的果而表现的,所以叫做择灭无为。

③「非择灭无为」:就是不由智慧拣择的力量而自然寂灭所表现的真理,就是一切万象由于众缘分离还归于空时所显的真理。

④「不动无为」:这是色界第四禅不为一切苦乐所摇动的身心所显 的真理。

⑤「想受灭无为」:是无色界中一切想受都不生起时所显的真理。这色界第四禅同无色界要在后边,唯识的宇宙观中再详说。

⑥「真如无为」:真是不假,如是不变。这一切法的本性都是真实 常住的,这就是无为。以上总计一百种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