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空?


   日期:2021/10/2 12: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空?

“空”是佛学理论体系中一个根本性的重要范畴。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本质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空的观念中,以至于人们在谈到佛教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空,出家修行又被称为“遁入空门”。那么,什么是空?空的观念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怎样正确理解佛教的空义?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空是佛教产生之初就有的基本观念之一,早期佛教的一些基本教理潜存着后来佛教空观发展的思想元素,原始佛教提出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实就是空义最早的表达方式。“无常”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我”指没有一个作为主体的绝对自我;“寂静”,指人脱离生死轮回后的状态。这三者的提出与佛教在产生之初同婆罗门教的对立有很大的关联。在早期佛教中,空的观念在有关禅定修习的“空观”中也有体现,如《中阿含经》的《小空经》在谈到空观时有“莫念村想”、“莫念人想”、“莫念无量识处想”等,这里的空观主要是对虚妄之“想”的排除。在《大空经》中,又提出“三空”说,即内空、外空、内外空,在修习“空定”时要“念不移动”、“心不移动”,这里的空指的是排除我、我所的妄念从而达到的禅定的不同层次。部派佛教时期,不同的部派对“我”与“法”的态度不一,使他们对空的理解呈现出相对复杂的状态。如,说一切有部认为“我”是空的,而“法”是有的;犊子部则认为,“我”与“法”都不空;大众部一些部派认为,三世法中只有现在法实在,过去法和未来法不实在,因而不笼统地说空不与不空。总的来说,早期佛教和小乘部派佛教的空观,主要是“相空”与“分析空”。所谓“相”指现象、表象、相状等,相对于“体”而言。早期佛教的无我论与缘起论都是就人生主体、宇宙万物、四谛五蕴的现象而言。如缘起论主要说的是现象不断变化而非常住,蕴含着空义的思想基础,但早期佛教并未谈及各种缘或构成现象的基本要素自性为空。所谓“分析空”,亦叫“析空观”或“析空法”,指论证空的一种角度,或通过分析诸法而入空观的方法。这种空观是通过分析而得出的,如通过分析人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要素所构成,分析色法至极微(物质构成之最小单位)或心至于一念(六十刹那)等等,依此分析之结果观人、法二空之理。因此又叫析色人空观或析假人空观。显然,这种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空观,只停留在事物现象的表面,因而是不彻底的。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佛教空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般若类的经典针对小乘佛教拆法明空的“析空观”,提出了直观因缘所生法本性空寂的“体空观”。般若学说对佛教空观的新贡献就在于它说明空不仅仅表现在现象上,事物也并不是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离散才空,而是事物的本质就是空,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虽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一个基本范畴,却概括了整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使其因此被称为空宗。中观学派所说的空不是空无所有,万法不存在,而是指万法无自性,不是真实的存在,即“缘起性空”,如《中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按照中观学派的观点,只要是因缘所生之物,其因与果都不是实在的。这种空实质上是一种体空,与小乘佛教的“分析空”有所不同,小乘的分析空理论对构成事物的因是否也空持不明确的态度。为了进一步说明万法性空的道理,中观学派用“八不缘起”理论将缘起理论与空观紧密联系起来。对缘起法,既要看到它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它作为假名有是存在的,如此观空,才符合中道义;离开缘起谈空就成了“恶趣空”,因此空既是缘起,也是假名,也是中道。中道空观决定了中观学派涅槃与世间无二的修行观。既然诸法实相就是性空,本来无生无灭,涅槃寂静,因此,世间与出世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也不必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关键在于掌握中道的立场破除各种执著。

大乘佛教另一影响较大的派别瑜伽行派也有自己独特的空观。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是万法唯识,境无识有,故称为有宗。该派在空的观念上主要吸取了般若类经典以外的大乘经的思想,反对先前的大乘佛教中多少存在的偏于讲空的倾向。瑜伽行派的空义主要是境空识有,或者说体(识)有相(境)空,主张境由识起,相空而心识不空。在有关境空或相空的理论中,瑜伽行派提出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这些都是该派空观的具体内容。

佛教的空的观念传人中国后,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东晋时期的六家七宗就是根据对般若空义的不同理解而划分的。各家虽然从不同的侧面对般若空义有所阐发,但都未能准确而全面地加以把握,较为普遍的倾向有二:一是割裂有无,离开假有来谈空,不懂得从中道的角度把握空义;二是在否定万法的同时保留对“心识”、“心神”的肯定。这显然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中老庄玄学谈有说无和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的影响。后僧肇撰写《不真空论》纠正了以往各家对般若性空的种种误解,运用较为正统的中观哲学来评判各家关于空的学说,将有与无统一起来,比较准确地领会并掌握了般若性空之义,赢得了其师鸠摩罗什“秦人解空第一”的赞誉。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佛学关注的热点逐渐从对般若空义的探讨转向对涅槃佛性问题的讨论。但佛教空的观念,特别是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观一直对中国佛教的义理与修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三论宗的二谛说、天台宗的实相论、华严宗的法界观乃至禅宗的不二法门,都可以看到般若空观的影子。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