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日期:2021/10/12 1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董群

一、佛教的道德特色

对于做人的原则,不同的意识或制度形式,如法律、(世俗)道德、宗教道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法律强调不应做什么,是消极的善,体现出强制性的他律。道德强调应当做什么,是积极的善,体现自觉性的自律。但能否实现应当?伦理不做具体讨论。佛教道德则对消极的善和积极的善都加以重视,是自律和他律相统一,且承诺能够实现道德理想。实际上宗教道德都有这样的特点。

伦理和道德,也有一些区别,如黑格尔说,道德是主观的,伦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从另一层角度讲,道德以规范的形式存在,伦理以关系的形式体现。道德是内在的,伦理是外在的,道德与个人相关,伦理与社会相关。

作为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的佛教,本质上讲是觉悟的宗教。“佛”,梵语、巴利语buddha 之音译,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佛之觉,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是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菩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等,是求道、求大觉悟者,菩萨之觉,具只自觉、觉他二者,声闻、缘觉二乘也追求觉,但所达到的觉,只有自觉一义。至于凡夫,则全无觉之三层境界。

那么伦理道德对于觉悟的有什么意义呢?佛教作为解脱的宗教,觉悟的宗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众生知道如何做人。成佛就是成人,成就完善的,有道德的人。佛教的觉悟,重要的内容在于道德境界的实现。众生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之本质的了悟,也要通过道德认识和行为体现出来。具体体现为,人与佛应当如何?人与人应当如何?人与社会应当如何?开与神应当如何?人与自然(山河大地、植物、动物)应当如何?乃至宗教之间应当如何?


佛教明确地说明其道德特色,去恶行善净意就是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述佛品》)这一“七佛通戒偈”正揭示了这一意义。所谓“诸恶莫作”?指习佛人“不以修恶而得至道,皆习于善自致道迹”(《出曜经》卷二十)。所谓“众善奉行”,指“普修众善,唯自璎珞,具足众德,见恶则避,恒修其善”(同上)所谓“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行之本,如何习佛人能够“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同上)或者就是去恶行善,“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俱舍论》卷四)

那么,佛教如何解释善与恶?善恶问题是佛教伦理的基本问题,对于善恶的解释,大小乘佛教有所不同,小乘佛教强调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善,反之为恶,大乘佛教强调发扬慈悲心,利他为善,反之为恶。唯识宗讲是否顺益于(有利于)此世(现世)和他世(来世)并且最终顺益于来世的乐果为标准,“要令此、他二世顺益,方名为善。”(《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

佛教将人的行为区分为三个方面,身、口、意,相应地,善恶也有此三方面的区别,行为的善恶、语言的善恶,思想的善恶。

佛教特别提出无记的概念,它表示非善非恶,“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俱舍论》卷二)“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成唯识论》卷五)这不是用中道来讨论善恶,而是有一类事物的价值取向,不能记为善或恶,既不具有善的特性,也不具有恶的特性。

善的不同分析,人天教之善,如五戒善,十善,二乘人之善,以自利为目的,菩萨之善,以慈悲为核心,佛之善,圆满的善。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心产生的作用或现象)中,属于善的方面,就有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恶,最基本的三种,贪、嗔、痴。与五戒善相反的是五种恶,与十善相对的是十恶。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中,属于根本烦恼(恶的一种表现)的方面,就有贪、瞋、痴、我慢、疑、恶见,属于随烦恼(从烦恼中派生出的恶)的方面,就有忿、恨、复、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二、众生本来如何

众生本来如何,实际上要“原人”,追问人的本性,也就是禅宗常要追问的本来面目。从本性上说,人本来或先天具有清净、觉悟、智慧的本性,具有佛性。心的这种本原性状态,表现为无善无恶,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但从价值的角度看,又是指向善的。佛性本身就是至善的境界,因此也可以说,众生本性为善。

众生本来清净。是为心性本净。清净一般的含义,是远离恶所产生的各种烦恼。“一切众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染着。犹若虚空不可沾污。”(《大正》T13p.11.3)

众生本有佛性,包括断绝善根的一阐提人。“世间众生本有佛性,故佛性常住。”(《大正》T34p.506.1) “一切众生皆本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 ”(《大正》T39p.526.3)

一切众生本有智慧,这种智慧称“自性根本智慧”,又称无师智,自然智。依此智慧观照自心佛性。

众生本来觉悟,是为心性本觉。“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 《大正》T8p.837.1) “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 (《大正》T9p.368.2)


三、众生实际如何

在现实生活中,众生的实际道德状况,许多人并没有达到本来状态,具体表现为染、浊、迷,陷于痛苦之中,甚至居苦而不知。处在非道德状态,违背伦理道德而不知,以为这就是当然的生活。

染,或者染污,也就是烦恼,常常和不善之法或恶法相关。浊,即不净之法,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迷,即迷失真性,不知真理,执着于错误。

四、众生烦恼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无明。不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真相。特别是不了解佛法真理,愚昧无知,无明具有障覆功能,掩盖本有的清净自性、本觉之性,“一切有情本智如日,无明覆蔽忍光不现。” (《大正》T8>>p.908.2) “众生界自性清净,为彼客尘烦恼所覆。” (《大正》T3p.343.3) “有情本性清净,客尘烦恼之所覆蔽,不能悟入。” 《大正》T7p.937.1) “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 (《大正》T12p.523.2)

五、此种原因的作用原理

无明为何能如此起作用?这就要涉及到佛教的元伦理学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因果律。因果律的一般原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必产生善果,称为善因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称为恶因恶果。众生由于无明而造作种种思想、语言、行为方面的恶业,此类业为因,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自作自受。

报应的时效理论,有三报论之阐明。一是现报,现世所作业,现身受报。二是生报,此生作业,来生受报。三是后报,过去作业,此生报,或未来无量生中受报。

三世论。与三报论相关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三世论,即生命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生命在三世中流转,相对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灵魂。世表示时间。

十界论。与三报论相关的基础理论之二是十界论,即生命在十种层次中升沉。十界即六道(或六凡)四圣,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界,四修罗界,五人间界,六天界,七声闻界,八缘觉界,九菩萨界,十佛界。界表示空间。从空间的角度看,这十界是自下而上的。十界也是生命的十种存在境界。地狱界为最低层,分为八寒八热的牢狱,其中八热地狱,每一个地狱又包括16个小地狱,称眷属地狱,共136个。无间地狱又称阿鼻地狱,是八热地狱中之最底层者(无间道:无间隔地进入解脱之道)。只有犯上品之恶,五逆、十恶,才生于其中,受无穷苦。

如果不能超出六凡界,称为六道轮回(去阿修罗道称五道)。前三者称三恶道。

以十二因缘为例,可以看出在无明的作用下,众生如何流转生死,不能解脱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所缘之行,是“愚夫”因为无知而生起的各种世俗行为。行引起具有分别作用的“识”,一起投胎,进入“中有”或“中阴”,即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之识身,从过去世走向世。识所缘的名色,即在母胎中精神(名)肉体(色)的生长。六处,指胎儿六种认识器官的成熟,即将出生。触,指婴儿出生后的童年阶段,认识器官和外境的接触,首先由触觉的产生,并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说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感受产生贪爱,人生进入青年阶段。由爱而产生执着与占有的行为(取),人生进入壮年或成年阶段。由取而产生果报之存在(有)。由此进入来生阶段,由于果报的作用,导致来世生命的再生,是为“生”,有生就有老病死。

其中构成三世两重因果。无明和行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果,爱、取、有是现在世的因,生、老死是未来世的果。


六、众生应当如何

这是讲应然问题,应当问题。伦理学就是关于应当的学问。众生应当如何呢?应当由迷转悟,由染转净。离苦得乐,超越轮回。实现道德理想。


七、能否实现道德理想

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不同之一对于是否有此承诺。佛教伦理承诺:人能够实现佛教的道德理想。实现的标志是成佛,

理由之一,心性论的依据。本有佛性,本来觉悟,本有智慧观照自性。“本有佛性以为佛种。若无佛性。虽说一乘教及发菩提心。终不得成佛。” (《大正》T34p.506.1)

理由之二,佛性的永恒性,佛性是常。佛性只会有隐显之别,不会消失。“一切众生虽复无常而是佛性常住无变。” (《大正》T12p.562.3)“众生佛性亦尔,虽处五道受别异身,而是佛性常一无变。” (《大正》T38p.18.1)

理由之三,烦恼的相对性。烦恼有生灭,可以通过修习而消除。


八、如何实现

如何实现道德理想之境,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这就涉及到佛教伦理中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行论。最基本的是信解行证,进一步可以再从两个层面说明,一是小乘的层面,修习三学,对于大乘佛教,修习四摄和六度,体现慈悲济世的大乘伦理精神。


信解行证,信乐佛法,了解佛法,身体力行,证悟其果。

三学的方法,持戒、禅定、智慧。

大乘四摄与六度的方法。四摄,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九、美德体系

佛教伦理也是一种美德伦理。美德主要是一种私德,对于个人德性的培养。

最基本的美德:五戒善,在家男女应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更深层次的美德: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语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意业)

以空观为基础的美德:无我,利他。作为空观的无我和作为美德的无我。

以佛性为基础的美德:平等。众生平等。

以利他为基础的的美德:慈悲,与乐曰慈,拔苦曰悲。

戒律中倡导的美德。小乘戒分为两大部分,止持戒和作持戒,以止持戒防非制恶,诸恶莫作,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都属此戒;以作持戒劝善,众善奉行,二十犍度属于此戒。


十、社会伦理

美德伦理更多地注重的是个人的私德,但社会的存在要求人们有一种公德,佛教伦理也是一种社会伦理,对于社会生活,提出相应的道德准则。

经济伦理:守法、节俭(少欲知足的消费观)、物质财富不是目的。

政治伦理:平等、民主、非暴力等。


家庭道德:孝、报父母恩、慈养、教育、贞节、惜缘。

职业道德:精进,敬业,不懈怠。

文化道德:提倡先进文化。

生态伦理:缘起性空为基础的深层生态观。

生命伦理: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十一、觉悟之境

人们实现了道德理想之后,如何来描述这一境界,如何百尽竿头更进步?从人的觉悟过程来说,这里的觉悟是一种究竟觉,人本来具有觉悟的本性,称本觉,但实际上处于不觉状态,经过修行,由始觉而过到根本性觉悟,是究竟觉。

这种境界,也是道德审美之境,体现为法喜禅悦。又是道德自由之境,任运自然。

但达到此境之后,还应当回向众生,这一回向,有“觉他”的意义,最后才能达到觉行圆满,这才是佛教伦理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圆满实现,也就是人间净土。

结语: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人本、平等、慈悲、利他等)和普世意义,佛教伦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适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董群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董群教授)  

 董群教授:不二法门:祖师禅的超越性 

 董群教授:惠能禅学的创新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董群教授:宗密的洪州观 

 董群教授:慧远大师的佛教观述评——以佛法和名教的关系为核 

 董群教授: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 

 董群教授:《惠能评传》的基本特色 

 董群教授:楚山绍琦生平事迹研究 

 董群教授:论禅宗文化中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类型 

 董群教授:太虚人生佛教的伦理观研究 

 董群教授:慧能禅学的经论依据 

 董群教授:禅教合一的生活禅 

 董群教授:从真禅法师的学术研究看其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