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林克智居士: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
||
日期:2021/11/8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林克智 摘自《生活中的佛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大家都十分熟识,但对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思想,则研究者不多。在佛典中常提到释迦牟尼佛是人天导师,笔者在学佛并对佛学的研究中,觉得释迦牟尼佛确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大教育家。现试陈述一些记载,就其人格、学识和化导人的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他的教育方法,不仅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适用,就是在今天,他的许多行为和见解,例如洞悉事物能力,崇高的人格涵养,丰富的学识及以身作则的风范等等,仍然值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一、释迦世尊的教育及其特点 首先,我们从释迦世尊所教育的“对象”、“目标”、“制度”、“内容”、“效果”等几个方面,来看一下释迦世尊教育的特点: (一) 释迦世尊所教育的对象和目标 要想实施教育,当然有实施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释迦世尊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呢?《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上说:“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为帮助众生断除一切烦恼,了脱一切生死和获得一切智慧。这一段经文,可以说就是释迦世尊所进行的教育对象和目标。 在佛教的其他经典中,还有一些不同的提法,如《大日经疏》卷九说,佛陀要使一切众生,都获得没有负担的知识和真正的智慧。 《心地观经》卷二说,佛陀教化众生,是为了启发他们无穷的心灵宝藏。总的说其目的是希望世间一切众生,获得像释迦世尊一样的智慧,照佛经的说法,只有得到这样的智慧,才能“离苦得乐”,即所谓“断惑证真”,这就是佛陀教育的最大目标。不难看出,释迦世尊实施教育的对象,当然就是一切众生了。 (二)释迦世尊的教育制度 释迦牟尼从成道到涅槃期间,到处传道——推行教育。接受他教育的学生,包括国王、后妃、大臣、平民、乞丐和奴隶。遍布于当时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至于他实施教育的场所,我们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三类: 1、精舍说法——这是比较大规模和较长时期的说法,包括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国的只园精舍以及其他各处精舍; 2、应供开示——释迦佛在世时,常常接受信徒们的邀请,到他们的家里应供,饭后随机讲说佛法,令他们的日常生活,照着佛法的正规而行; 3、民间布教——释迦世尊除了以上两种说法之外,还经常深入民间,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施行教育。 上面说到的精舍说法,应供开示和民间布教三种教育措施,刚好和现代教育相类似,即: 精舍教育,相当于现代的学校教育; 应供开示,相当于现代的家庭教育; 民间布教,相当于现代的社会教育。 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世尊,在他所推行的教育上,已注意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兼行并重,我们就不能不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了。 (三) 释迦世尊教育的内容 释迦世尊的教育,着重于戒、定、慧三学兼施。 他先教戒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次教定学,给学生锻炼身心;然后再教慧学,以启发学生的智慧。这样看来释迦世尊的戒、定、慧三学,约相当于现代教育的德育、体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所不同的是现代的体育,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释迦世尊的定学,则包括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锻炼,同时三学有一定的连贯性。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浩瀚,其中经藏的内容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他所教育的内容无所不包。以我们现代眼光来看,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已涉及:哲学、心理学、逻辑学、历史学、地理学、教育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律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等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亦已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卫生学、天文学等等。其中说理透彻,概念正确。在科学尚无形成的两千五百余年前,他能作出这样的论述,可谓叹为观止! 现以有关卫生方面为例,在经、律中就至少包括如下十大类内容: 1、口腔卫生。 2、手部卫生。 3、沐浴的卫生: (1)沐浴的方法; (2)沐浴的用具; (3)沐浴的场所和水源; (4)盛水的器具; (5)沐浴的时间; (6)沐浴的益处; (7)浴室的造法。 4、理发、剪指甲、除耳垢、洗脚等身体其他部分的卫生。 5、睡眠的卫生。 6、饮食的卫生。 7、环境卫生。 8、如厕的卫生: (1)大小便的禁忌; (2)厕所的造法; (3)入厕法、便利法、厕上坐法、拭法、洗处法。 9、着鞋的卫生: (1)鞋子的种类和选择; (2)草鞋、麻鞋的卫生; (3)着靴的卫生; (4)草屣的卫生; (5)脱鞋的卫生。 10、擤鼻涕、吐痰、打喷嚏、打哈欠等的卫生。 在营养学方面,释迦佛首先告诫弟子,不可贪图享受,而荒废了精神的食粮––道业。同时不可挑剔食物的美劣,以免导致某些无谓的烦恼。他认为保养身体,应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千方百计勉强求来的,更不能用恼怒和伤害动物的方式来获得。 在《五分律》第八卷,释迦世尊为了帮助他的学生,专心用功,早日成就智慧,因此,他鼓励弟子,最好每天只吃中午一餐。他认为一天吃一餐,比一天吃三餐,对一个人的身心有更多的好处。例如可以减轻胃和肠的负担,身心不易昏沉、睡眠安稳,而且睡眠的时间也会自然减少,除去YIN欲和疾病。同时释迦世尊还强调每次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才更有益于健康,他认为稀饭对人有十种好处,在《十诵律》二十六卷,曾提到八种非常好吃而富有营养的粥: 1、酥粥:以牛、马或羊的酥酪和米、麦一齐煮。 2、油粥:以荏、酥、麻等油和麦片一块儿煮。 3、胡麻粥:用胡麻子和米、粟一起煮。 4、小豆粥:以绿豆、红豆和米一起煮。 5、大豆粥:用大豆和米、粟一起煮。 6、麻子粥:用黄麻子、芝麻和米、麦一起煮。 7、乳粥:用新鲜的牛、羊奶和米、麦一齐煮。 8、薄粥:用莲子、红枣和米、麦一道煮成稀饭,待稍冷后,再加些蜂蜜。 在《行事钞》第二卷和《有部百一羯磨》中,更详细地把维护生命的食物和药材归纳成四种: 1、在每天中午前可以经常吃的食物––米、麦、豆类和其他无毒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汁类的食物如:一切果汁、米汁、乳酪、豆浆等。 2、如果有疾病,过了中午到夜间,可吃些果汁、米汁和药汁。 3、限七天服一次的药材和食物:例如疗病的酥油、生酥、蜜糖、石蜜等。 4、终生可用的药材和食物:例如胡椒、呵梨勒……以及某些药草的根、茎、花、果等等。 《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九卷中,还详细地记载了不同季节,吃不同种食物来促进身心健康,消除疾病。 因限于论题和篇幅,有关其他学科的就不作举例了。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自行查阅佛经。 释迦世尊教育的内涵丰富,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他一生中总共演说了多少部经典,迄今尚无定论。不过我们可以从译经中,窥其一斑。根据《开元释教录》的记载,自汉末迄唐中叶,总共有一百七十六位法师,将梵文的佛经翻译成中文,所译佛典多达二千二百七十八部,计七千零四十六卷。虽然如此,仍有许多梵文佛经,尚未译成汉文。目前尚在编印中的《中华大藏经》所收集的经论,将多达二万多卷,这样多的典籍,在世界所有宗教之中是首屈一指的。 (四) 释迦牟尼教育的显着效果 为了让教外人士易于接受,现在我们不谈修行证果,单看一下释迦世尊教育的现实效果: 1、《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记载了释迦世尊教化憍陈如、舍利弗等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 2、《本行经》中,记载了他如何教化富楼那和那罗陀师徒三十二人,以及跋陀罗女、优波斯那等二百五十余人;《普曜经》中记载佛陀度化优楼频陀迦叶、那提、竭夷等千余人的奇迹。 3、《玉耶女经》中,记载了佛陀如何调伏骄慢妇女;《月光童子经》载有佛陀教化九十六种外道的事迹;《法句经》记载,佛陀如何教化江边村中的百户渔民、屠宰工、猎人,又如何教化阿阇世王。 4、《经律异相》中,记载佛陀如何教化清净工(清扫道路、清除粪便的人)、乞丐和五百个盗贼的事迹。 5、《净饭王泥洹经》载有,佛陀教化他的父王的事迹;《中本起经》载有,佛陀度化他姨母的事迹;《未曾有因缘经》载有,佛陀教化他出家之前的妻、儿及释迦族群众的事迹。 6、《仁王护国经》中,记载佛陀教导十六国国王、王臣卿相,要如何护国、爱民和启发心智。 7、《贤愚经》中载有,佛陀在舍卫国教化广大群众的事迹。例如教化小孩、老人,最恶的杀人凶手、外道师徒等,均有详细的记录;《普曜经》上载有,佛陀移风易俗的事迹。 佛陀甚至在紧要关头时,亲自到战场上化解不必要的斗争。例如:阿阇世王因为佛陀讲了一句好话,而取消攻打略跋耆国的念头;又有一次,两个种族为庐泗尼河的用水,争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几乎动起武来,佛陀就挺身而出,化解这场冲突。 释迦世尊曾使许多国家,国泰民安,人民各得其所,相互关怀帮助,而无违法犯罪的现象。这些都是他教育的威力,他不愧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所以《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在他逝世时,有数十万弟子,深深地怀念着他。 二、释迦世尊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引发、暗示和指导。释迦世尊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便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许多潜在的能力,而这些潜能的发挥,除了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因素之外,还有待于外在环境的作用。外在环境包括:良好的教师、书本、朋友(佛经上称为善知识),社会大环境以及学习的场所等。 释迦世尊还把学生比喻为幼苗,把教师比喻作园丁。每一棵幼苗都能够自行生长,而且能够成长为某种形态。但形态可能有美丑、荣枯之分,假如有好的园丁来照料它,经常替它浇水、施肥、锄草,它便可以长得更茁壮、更美好。换言之,浇水锄草,施肥是帮助幼苗成长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同样道理,教师将精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和启发学生的潜能是相辅相成的。 释迦世尊自成道后,即开始从事他的教育生涯,日夜不断地为成千上万的弟子们,讲说各种各样的知识。因为他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法门来教化他的学生,而且能拔除弟子的疑惑和不正确的见解,解决弟子们的所有困扰和难题。他在教育的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并且工作踏实,处理妥当。 从佛教许许多多的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释迦世尊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但能说会道,并且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他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还能完善地解决问题;他不但是他学生学习活动的领袖,而且是学生人格的促进者;他不但是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还是他学生们的最佳朋友。他认真负责,亲切而善解人意,他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不但熟识教学原理,而且会运用有效的教导技巧;他不但注重因材施教的教材和方法,而且注意教育效果;他不但能把知识输入到弟子的脑海中,而且会把学生的潜能和长处诱导出来。 《赞佛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此偈表达了佛弟子,对释迦世尊无以复加的称赞之情。接着佛弟子们更举圣号,称世尊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如此伟大的人物,当然是为人师表的绝佳楷模了。下文,就让我们从教育观点,来分析一下释迦世尊的人格特质。 (一)了解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了解他。特别是那些内向孤独,家庭缺乏温暖而又得不到关怀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对他的了解与关怀。释迦世尊就能凭他观察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他的每一个学生。在很多佛经中,我们常可以看到释迦世尊亲切地呼出弟子的姓名,并且适时地称赞弟子的优点与特长。他注意所有弟子的言行,善于利用一切机会给予辅导和纠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各展所能。他还熟知每个学生的习性和现在的兴趣与需要。以上内容见于《妙法莲华经》卷一。 (二)精通教材和忠于真理 作为一个教师不但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而且必须熟识和任教科目相关的一切知识。只要学生问及有关的问题,老师就应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答,以鼓舞学生上进。否则这个老师因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得不到学生的信任。 据佛经的记载,释迦世尊不但精通教材,而且能了解无穷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与道理,从来未遇着可以难倒他的难题。大部分的佛经,都是他解答弟子问题的记录。如果你有机会阅读一下,佛教中数以万卷计的经典,那么,你就一定会觉得释迦世尊的学问,确是十分渊博。 (三)不断地学习与广泛的兴趣 作为一个好的教师,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因此必须不断地努力,虚心地学习。这样的教师才可以和各种不同爱好的学生谈得起劲,从而可再进一步了解他们,教育、引导他们。 据《大智度论》及许多佛经的记载,释迦世尊在未出家之前,就有广泛的兴趣。并且精通文学、天文、地理、医学、辩论、礼仪、音乐、美术等。他擅长武术,神力过人,是个文武兼全、智勇兼备的人。 《众德三昧经》上记载,释迦世尊自立志追求无上智慧,并以此用于普度一切众生以来,更是博学一切技能,熟练世间所有技艺、医术、语言、逻辑、韵律,永不厌倦。在处世利人方面,他本着“不以善小而不为”和“不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不断地广修各种善行,并且以各种纯善法教化人民。此外,他还能不断地学习,把一切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施舍给别人,且毫不吝啬。 根据《大智度论》的说法,因为释迦世尊从发愿教化众生以来,精勤学习世间各种善法和艺术,不断严守种种戒律,专心致志地追求智慧,不惜生命,也从不退却。他一心想着利人济世,并且从不希求人家的恩报和名利。 释迦世尊勤学的事迹多得不胜枚举,譬如《涅槃经》中所描述的,释迦世尊在若干辈子以前,专心勇猛的到雪山求法,他曾为半首诗偈,而舍身以求正法。《金光明经》中记载:释迦世尊在若干世以前,是一位名叫萨埵的王子,他曾舍身饲虎以利他。就是因为释迦世尊能坚持不断地学习,所以《菩萨善戒经》上记载他已永断一切烦恼,成为最高智慧者,因而对于一切事无所不知。 (四)大公无私和民主合作的态度 作为一个教师最忌讳的是对学生的偏心,或者先入为主地喜欢某一个人。因为当这种情形发生后,学生便会不满教师,甚至讨厌教师和他所教的课程。 据《华严经》的记载,释迦世尊的大公无私,好像太阳普照万物一般。《妙法莲华经》中,描述释迦世尊出现于世,是为利益众生而来,宛如大云化雨滋润一切草木。他以平等心来慈爱一切众生,无私地教化一切弟子,更没有贵贱、上下、爱憎的分别。所谓民主合作的态度,就是指能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气氛和环境,来尽力帮助学生。依《菩萨戒经》的记载,如果有弟子不信佛陀所说的道理,甚至违反佛陀所说的见解,佛陀不但不会生气,而仍一如平常地关心他们。 无论弟子喜欢不喜欢他的教导,释迦牟尼佛一律平等地对待,从不因为某位弟子听话而特别喜欢他,也不因为某些弟子不听话而放弃教育。 纵使有人恶意毁谤释迦世尊,他仍然不会起丝毫恶念,而照样保持平等和无限积极地关怀。有人对他作种种称赞和供养,他仍泰然若素,丝毫不会动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他的学生。 他不但和弟子们相处得很融洽,而且经常教导弟子,培养弟子们拥有阔达的胸襟,以便去接受一切真理。他还鼓励弟子们,要经常用公开的方法,去研究和讨论各种问题,使一切大小事宜都得到圆满的解决。 (五)教育的乐趣和热忱 科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把自己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灵魂工程师和生活的艺术家,就必须对教育工作产生兴趣,而后全神贯注在这件有乐趣的工作上。否则,他便无法把学生教好。这就好比一位伟大的作家,必须把他真挚的感情,放在他的作品里。否则,他便无法写得扣人心弦。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会影响到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对教育事业没有兴趣,没有热忱的教师,说了一句无心的话,或者任何一种无意的行为,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烙下终身的伤痕。 从许多经典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释迦世尊是一位对教育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富于热忱的教师。譬如《华严经》第五十八卷上,描述佛菩萨虽达到忘我的境界,可是仍以教化众生为乐,从不感到疲倦。他甚至不嫌弃一切智能低下,屡教屡犯的众生,并且乐于不断地教化他们。《法华经·方便品》上,描述他不但有教育的热忱,并且向人们介绍各种真理时,能勇敢地面对而不畏怯。 (六)慈爱与关怀 慈爱与关怀,即是释迦世尊经常所讲的慈悲心。佛经中的“慈”与“悲”不同。慈是指给人以快乐,悲是指拔除人们的痛苦。前者近似于一般的慈爱,后者则相当于关怀。当一个好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种种处境、智能和习性。他应该体谅学生的困难和苦衷,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还要想尽一切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身体的健康和愉快的心情。 下面摘录《大方便佛报因经》中,释迦世尊关怀弟子的事迹。佛住在竹林精舍时,有位弟子身患恶疮,常流脓血,别人见到都害怕,这个弟子只好一个人住在偏远腐朽的木屋里。当释迦世尊知道这件事后,就立即到他的住处为他服务,拿水洗净他身上的浓血,用药治好了他的疮。当时,这位弟子高兴得不得了,他还渴望佛能进一步对他说法,以解除他心中的烦恼。出乎意料,佛陀竟对那位弟子说:“我是来向你报恩的!”那位弟子听了惊喜异常。接着,释迦世尊就向他讲说了解脱生老病死的方法……那位弟子听完佛的教导后,心中所有的疑虑和烦恼,很快就消失了。 (七)精通语言并辩才无碍 要当好教师,就要善于运用语言,并且把他心里所要阐述的观念,表达得清清楚楚。在教学的语言上,有两个原则是很必要的:第一个原则是“深入者浅出”——当教材很深时,教师应当用浅显明白的文句把它表达出来;第两个原则就是“浅入者深出”——当教材很简单而且容易了解的时候,教师便应该将这部分教材的含义,发挥得多一点、深一点,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概念。但也不能把教材的义理发挥得太深,讲得太深了也是白费心机,因为学生无法明白教师所说的道理。 根据佛经的记载,释迦世尊不但能够把任何概念表达得很生动,而且声音很清晰,佛又精通多种俗语,所以弟子们听起来既亲切又易懂。 例如《妙法莲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上说的,释迦佛善于阐述各种事物的究竟真相,使他的弟子很快就获得了智慧。 又如该经《譬喻品》中记载,佛陀能流畅地演说,各种使人听起来没有负担的道理。凡是听过佛说法的,每个人的疑惑都会顿然消释,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 在《大宝积经》的一、二两卷中,说释迦佛的口才非常好,他曾在很多次辩论场合,折服了外道的傲慢,破除了外道的见解。他还教导弟子,解决问题时非但要运用严密合理的思维,并且要善于运用不会伤人的辩才,来维护真理。不过他禁止他的弟子进行无益的辩论,辩论是为弘扬真理,并非争出风头和沽名钓誉。 (八)健康的身心和庄严的仪表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健康的身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说起话来就会有气无力,那怎么能使语言生动呢?尤其是讲“养生之道”这类题材时,说服力就会减去大半。 心理的健康对教师来说,就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不知不觉地就会成为学生的榜样;相反一个心理状态不健康的教师,无形中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仪表虽然没有身心健康那样重要,但仪表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如第一印象不好,以后做起事业效果就要打折扣,太恶劣的仪表还会影响到教室的气氛、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 据佛经的记载,释迦世尊的身心健康状况和仪表的端庄,都是第一流的。可以说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好老师。经中记述的释迦世尊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就说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法界次第初门》、《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大智度论》等。 (九)充分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心 耐心和信心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有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当学生的智能和生理上有缺陷时,教师的耐心和信心就更为重要。因为感官有缺陷或智力较差的学生,其学习的效果和速度就没有一般正常的学生来得好。因此,对他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这时如果教师没有耐心和信心,就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从佛经中,我们可以了解释迦世尊在做教育工作时,具有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 在《华严经·贤首菩萨品》和《梵网经》中说:信心是一切行为功德的根本,它不但可以帮助一个人恭敬行善和追求智慧,并且可以消除一切疑惑和傲慢。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功德庄严品》中,释迦世尊发愿要耐心地教化所有众生,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即使备受种种辛苦,也绝不因对方的习性和智能低下而生懈怠。 (十)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幽默的运用 一个教师除了要精通语言,把自己所说的概念表达得清晰以外,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把话说得生动有趣,这就是说教学的语言,要富于幽默感,并且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譬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轻松愉快。 在《法界次第初门》最末一卷中,描述了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有八种特色: 1、极妙音——释迦世尊智慧深广,能使听闻的人悟解微妙的真理; 2、柔软音——释迦佛无限慈悲,他的讲话能使听闻的人改过向好; 3、和适音——释迦佛所说语言和谐适当,能使听闻的人自然领会正确的道理; 4、尊慧音——释迦佛人格高尚,所以他的声音能使人肃然起敬; 5、不女音——释迦佛的声音刚毅有力; 6、不误音——释迦佛智慧广博,他的讲话没有错误的地方,使听闻的人获得正确的见解; 7、深远音——释迦佛的声音清澈远闻; 8、不竭音——释迦佛的声音滔滔不绝,耐人寻味,意趣无穷。 在《不思议秘密大乘经》第七卷中,更详细记载他的声音,有六十四种美妙的变化和特色。例如说佛陀的讲话非常洪亮清晰,柔和悦耳、流畅顺利……他说话不但句句精彩,而且音质也十分优美,他的音调会使你产生无比的信心和欢喜,他的话使人听起来很明白,有洗涤烦恼、鼓舞你向上的作用。同时他的说话从无讥笑别人,毁谤或浮躁的现象,他的声音真是太吸引人了! 佛经中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故事,也多得不胜枚举。因为幽默的语言,能使对方在轻松、有趣的方式下,自然消除疑虑,接受劝教。譬如《四十二章经》第七章载:当一个人正出恶语的时候,佛陀却平心静气地对他说:“朋友!假如你送礼物(在此指他所骂的话)给别人,而别人没有接受,你是不是仍旧拿回来?”这一句话使其顿悟前非,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记得佛经中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父子二人,以共同耕种葡萄园为生。可是那个儿子很懒惰,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因此,他的老子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说,他有黄金埋在葡萄园里,那个儿子一心想挖到那些黄金,于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不久,便开始挖葡萄园的土,但他翻遍了整个园子,还是没有找到父亲埋藏的黄金,当时他很不高兴,但由于他努力翻了葡萄园的土,那年却换得了一个葡萄的好收成。他想了很久,才明白他父亲临死前所说那句话的意思:原来并没有什么黄金埋在地下,是以此来启发他。说明只有努力耕种,才能获得好收成,能得到财富。从此,他也就改掉懒散的习惯,而勤恳地耕种了。 从以上所说来看,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幽默故事,不但能建立师生问的亲切关系,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十一)善于运用种种姿态和动作 一个优秀的教师或演说家,一定要学会如何运用他全身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他内心的讯息。因为这样一来,听众除了感受生动的谈吐内容外,还可以感受到行为语言。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感官愈多,他的学习效果便会愈佳。譬如说听广播教学的效果,总没有电视教学的效果来得好。因为听收音机时,我们只用了听觉去学习,而在看电视时,我们却同时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由上面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如果一个教师善于运用各种姿势、表情、动作等等来从事教学工作,便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许多佛经,如《涅槃经》、《法华经》、《大般若经》、《大智度论》等,都讲到释迦佛是一位运用行为语言的能手,他的全身都会说法,都会做暗示和表情,甚至全身都能“微笑”。许多经典都记载着释迦佛每次讲经时,他的身上还会放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芒,他的放光也是一种行为语言。甚至他还有“神能变异”的本领,现出种种境界,进行直观教学。这里我们除去神异部分,但直观的教学方法,我们现代的教育还是采用的,只是运用幻灯、电影、电视、电脑、实验、参观等现实方法而已。 (十二)善巧方便与循循善诱 作为一个教师要把学生教好,除了全面了解学生之外,还要运用种种善巧方便的办法,慢慢地教育学生。 释迦世尊的教育,处处注意到学生的本性和习气。《法句譬喻经》里讲了如下的故事:有一次,释迦世尊和弟子看见地上有一张旧“纸”,他便叫一位弟子把那张“纸”捡起来,并问他那是什么“纸”?那弟子回答说:这是一张包过檀香的包装“纸”,它现在虽然没有包檀香了,但仍然还很香哩!释迦佛又和弟子往前走,见到地上有一条绳子,他又叫那位弟子把绳子捡起来,接着问:那条绳子是做什么用的呢?弟子回答说:这是一条绑鱼的绳子,所以嗅起来鱼腥味还很浓。于是他就告诉弟子:这两种东西本来都是很清洁的,由于遇到不同的外缘,所以气味变得大不相同。人也是这样,亲近好的朋友,久而久之就会学好,亲近凶恶的朋友,就会逐渐染坏。 譬喻,是释迦世尊教育学生的常用方式。在《观佛三昧海经》中,释迦佛举了六个譬喻,使弟子明白念佛三昧的优点;在《如来藏经》中,释迦佛举了九个譬喻,说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妙法莲华经》中,释迦佛运用了七个很有趣的譬喻,说明大乘自利利他的道理;《金光明经》第一卷上有四个譬喻;《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中有八个譬喻;在《华严经》和《涅槃经》里,就多得有千种以上的譬喻,这些譬喻大都是非常精彩的,限于篇幅恕不列举了。我在《佛经典故趣闻录》中,就选了几百则,有兴趣者可查看。 (十三)良好的环境与集体的作用 要想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发挥教育集体——例如学校——的作用,还要使学生有个和谐愉快的环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与习惯,使学生有健康的身心。 释迦世尊所创立的僧团制度和各种戒律,便是为达到此目的服务的。据佛经记载,寺院就是佛教徒修学佛法的地方,这好比我们学习各种专门知识的学府。在这所学府里的所有人,都遵照“六和敬”的集体生活原则,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像亲兄弟一样住宿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这个集体注意到充分运用团体的力量,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切磋、琢磨,鼓励学生亲近贤慧的人,以求共同进步。 《维摩经·菩萨品》上说:“乐于亲近同学”。《法华经·五百授记品》上说:“饶益同修行者”。佛经中把能够助长我们智慧和善行的人,叫做“善知识”。释迦佛还教导他的学生,要学会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得到智慧和益处。佛教到我国以后,亦是同样遵此而行的。陈隋时代的天台宗奠基人智顗(538—597),在《摩诃止观》第四卷上所说的:“切磋、琢磨、同心齐智,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就是说明互相促进的修学原则的。 (十四)结合实际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教材脱离实际,或教学中不用启发性,来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无疑是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 释迦世尊就是十分注意教学内容,并切实联系实际的。譬如《法句经》说:“虽然读诵了许许多多的好道理,但不去实行,又有什么益处呢?如果是这样,则不如记一句嘉言,并遵照实行,更能得到实际的利益。《华严经》讲述了如下的故事:只听人家讲说,而自己不去实行,是无法成就最高智慧的。多闻而不努力修行,好比一个人专为别人摆设山珍海味,自己却在旁边饿肚子。他一天到晚专数别人的财,而自己身上却无钱。这好比生在富丽的王宫,而却受饥寒的折磨。这像耳聋的人能演奏音乐,可以怡悦别人,而他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