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
释隆迅
【摘 要】 华梵大学的创办人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数十年,其目的在于净化社会人心。这是来自佛陀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心性的自觉、反观内明。觉之教育是在自然任运中,和谐的将伦理与智慧相结合,作为人类心灵的灯塔。
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心出了问题,最初否定传统道德伦理,继而颠覆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不尽快重建人文社会,很有可能会见到我们的社会道德沦丧、价值偏颇,为此我们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自觉是自我心性的净化,古德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藕益大师相信「学者始觉也」,是故本文尝试将觉之教育作系统化的整理,希望能与善知识共同推广。
前 言
廿一世纪的来临,人类迈进一个以资讯科技为主导的时代。令人目眩神迷的电子通讯网路革新,使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科技一波又一波的突破,带来人类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革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大时代,每天瞬息万变,「变」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契机,「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步履,快速不停的向前行。由于急剧变动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一时很难消化,导致社会动荡和灾难。虽然社会文明不断演化,人类的忧悲苦恼却一些也不曾减少。此刻应当放慢脚步,对于提升人的品质,开拓人类永续经营发展作出全盘的思考。科技发展固然是国家长远的目标,但是,从历史经验说明,科技进步并不能保障人类的幸福,也不能维护生命免于灾难。如何让人类拥有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家与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华梵大学是佛教人士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所捐资兴办的社会大学。由于是宗教界所兴办,因此对维护中华文化,发扬佛教精神,关心社会,关心人类,是其办学的本怀,创办人晓云法师办学的目的,是以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无私无我、积极奉献、服务社会、净化人心。
今天虽然教育普及,物质丰盛。然而人心困顿,找不到出路,影响所及,问题丛生。今天的社会问题,不是科技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则应归咎于人心的根本。
回顾过去走过的路,分析并寻找出病源,才能对症下药,解救今日的危机。受到多元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冲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大多失落了中心思想,导致社会人心失序。由于西方的物质文明、科技发展、自由民主,的确令人向往,于是西化的脚步愈来愈快。日本在战后也发展迅速,积极市场拓销,亦间接传播东洋文化,东西洋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对固有文化产生了排挤效应。在缺乏正面宣导的情况下,年轻人追逐时髦,不懂得珍惜中华文化,只要与西方观念相违背的,即被视作封建保守,甚至弃如敝屣。在社会猛烈的变动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文化等,也随着资讯传媒普及而漫延开来。对自己的文化,始终未有深度的体认与传承,在狂风巨浪中,根基摇摆,因而迷失了的方向。
传媒的问题一样严重,抢求刺激的新闻效果,罔顾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王洪钧先生曾大声疾呼:「新闻传播不应只谈言权,更应重视言责。」科技发达固然可喜,基因工程产生了「复制人」的迷思,彻底颠覆了「人」的价值。资讯网路无远弗届,如何管理,值得深思。今天人人皆可成为资讯的传播者,不负言责的荒诞言论,如同不定时的炸弹,在不重视道德的今天,随时化作伤人利器,侵犯别人隐私,破坏他人名誉,挑战伦常价值。社会普遍存在着无力感,如梁寒操先生当年所说:「斯世如今乱象多,人心早已失中和。」
传统道德伦理被漠视、被颠覆,面对人心困顿,伦常颠覆,价值混淆,社会失序,在外来文化多方冲击下,人心徨徨无主。正此同时,人文精神的建设若不能并驾齐驱,迎头赶上,将来问题势必更加严重。于宗先先生说:「科技可以移植,而人文社会则必须仰赖长期的培植,方能生根萌芽。」人文精神之发扬,应视为当前国家之基础建设。历史是一面明镜,溯古鉴今,心灵重建刻不容缓,根本之道,从心出发,从教育着手,讲究道德伦理,艺文美学的陶冶,继承中国固有的儒佛思想,并赋予新的生命,活用于当前社会,建立属于中国社会的人文价值体系。「觉之教育」是以东方人文思想为主轴的价值观。晓云法师说:「挹取传统优良文化精神,创造新时代教育」。
觉的真理观
佛教的真理观,简单就是一个「觉」字。根据佛光大辞典:「梵文Bodhi,音译菩提,即证悟涅槃妙理之智慧,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觉」作为名词,指的是觉性,亦即生命的本体。作为动词,含有觉察与觉悟两重意义,显其功能,「觉察」用以对治无明烦恼;「觉悟」对治所知障。
「佛」这一称呼,来自梵文Buddha,意即「觉者」,佛教不是神权的宗教,佛不是神,而是一位已经证悟生命真理,圆融无碍的人,故称为「觉者」。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历史人物,说法四十九年,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彻悟宇宙真谛时,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妄想,不能证得。」所谓「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人人本具的「觉」性,这种觉性与生俱来、不假外求,是至高无上的智慧本体。
既然人人都有觉,为什么还颠倒行事,起惑造业呢?为什么有人不辨是非,胡作非为,伤天害理呢?这是由于人心,对自我,对人、事、理,产生执着,迷惑本心。
根据佛经,人的感觉是一种分辨力,称作「识」,虽并非究竟的觉性,却由觉性生起。人有八识,前六识为见、闻、嗅、尝、觉、知。这六识起源于感官(六根)与外境(六尘)接触,楞严经云:「根尘为缘,识生其中」。如眼睛能分辨物体颜色,耳朵能分辨音符频率,鼻子能辨香臭气味,舌根能辨酸甜苦辣,身体能感觉冷暖粗滑,意识能分喜怒哀乐、忧悲苦恼。
意识还能分别前五识从外界接受的资讯,第七识末那识加以执着,最后藏于第八阿赖耶识。由于过去无明种子之发动,一念不明就是迷,产生的杂念妄想,如一颗颗烟幕弹,散发出层层的烟云,把觉性遮盖了。觉性被遮盖的人,经过无始劫的生死轮回,不断起惑造业,堕落在六道中。若能勘破无明,了知缘起性空,即能逆生死轮回之宿命,入于涅槃(其实涅槃本无生灭,故亦无出入)。觉性人人皆有,回归涅槃,一种不生不灭、寂灭的境界。
吾人若能接受佛法,常依理性检讨反省,忏除业障,把「感觉」化作「智慧」,转「识」成「智」,智慧现前,就是觉悟。觉是一种高贵的情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也是一种自觉、自律、自制的能力,能了解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沉雄稳重而不冲动,处乱世而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故能安乐自在。
古文中「觉」字又通「学」,藕益大师说:「学者,始觉也。」人如果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愿意虚心学习,走在正道上,心灵即获安顿自在,就是觉悟的开始。论语云:「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大圣贤,需要透过努力学习,完成自我,实现自我。
生而知之者,是先知先觉,这一种人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陀。增一阿含经云:「阿若等五人问佛,师为是谁。佛答云:我亦无师保,亦复无等侣。」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时大彻大悟。民初敬安禅师误吞狗食,脱口说出「不垢不净」,当下豁然开朗。这些人是天生异禀,少有的奇才,触景触机,即获得大智慧和身心的解脱自在。
至于「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是后知后觉者,或遇良师益友,见贤思齐;或遇善知识指引,然悔悟前非;或在红尘滚滚中,突悟人生真谛;或为一大事因缘离俗出家,修成正果,都是自尊自觉的人。如弘一大师前半生虽在富贵显达中渡过,披剃出家后,却严守净戒,发度众生之宏愿,终成一代宗师,超越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些人「困而不学」或因环境影响,或以秉性顽劣,不辨是非,为非作歹,一错再错、锒铛入狱、抱憾终生。种种根器,由于业力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在觉与不觉,悟或不悟之间,而有差别。
佛教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觉性」,超越一切分别相,平等清净,不假外求,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由于「觉性」人人本有,清净无染,故称为「本觉」。凡夫自无始来,生死相续,分别妄想,无明污染,不知自觉。若能全性起修,内依本觉,外持教法,日久熏习,必能勘破无明,阔然开悟,此时称之为「始觉」。初悟行者,在理上证得般若性空,禅宗称之为破本参,仍有重关和牢关,必须在事相上修得,事理圆融,空有无碍,才是究竟觉。
「觉」的程级有三,即自觉、觉他、觉性圆满,阿罗汉有智慧,缺乏慈悲,只能自觉,不能觉他。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但自觉,且能觉他。唯有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圆融通达,觉行圆满。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五时八教,都是针对「心性」的转化,启迪智慧,净化人心。要改造社会,端正世风,必须从「心」出发。
「觉之教育」的特质
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以匡正世风,利益苍生。我认为「觉之教育」,具备下列六种本质:
一、心性的教育;二、因果的教育;三、智慧的教育;四、慈悲的教育;五、平等的教育;六、无为的教育。
一、心性的教育:
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由心来掌握,然而人心却是复杂多变的,起心动念,皆由无明业力牵引,表现出善恶是非。佛法是心法,所谓:「万法唯心」。佛教的修行,最重要就是修心,也就是「调心」,四十二章经中有「调心如调弦」的譬喻,弦过松则不成调,过急则将断矣!由心灵的调柔净化,由定生慧,来达到转识成智,三业清净的目的。
二、因果的教育:
佛教徒对于因果定律深信不疑,这也是符合科学的自然定律。经云:「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世间一切法之生灭,皆有其缘起,而人生之贫贱富贵,皆必有因,故古德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三、智慧的教育:
智慧又分俗慧、空慧和妙慧。俗慧是世俗人的智慧,空慧是罗汉的觉境,最高的妙智慧,称为「般若」,译自梵文“Prajna"一字,佛教认为「般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瑰宝,只因无明烦恼,导致杂念妄想,颠倒行事,如乌云蔽日,「般若」不能显现。许多「一念之差」的罪行,都是来自贪、瞋、痴。若能以戒定慧化解愚昧无知,即「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这种「转化」心灵的过程,端赖修学者对生命的体验与觉悟。
四、慈悲的教育:
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佛法是度众生的宗教教育,菩萨度生,「行无缘慈,运同体悲」,若仅具「智慧」而缺少「慈悲」,佛陀斥之为「焦芽败种」。
《普贤行愿品》中有「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又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菩萨何以能如此随顺众生呢?皆因「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也就是说,对一切众生慈悲平等,才是成佛的根本。
五、平等的教育: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又说:「生佛众生,等无差别。」在佛陀那个时代,婆罗门在印度四姓中至尊至贵,次为刹帝利、吠舍,最低贱则是首陀罗。佛陀打破了不平等的阶级观念,把佛教建立在「人本精神」出发的「平等观」上。他的弟子中如优婆离、尼提、莲华色等都是贱民出身,佛陀是有史以来,唯一以柔和方式阐扬人权的社会改革家。
六、无为的教育:
从宗教的角度切入,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了生脱死。若欲成就这一因缘大事,必须修习无为法。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起、因缘灭;没有常性、没有自性,因此,佛法中视为虚幻不实的。有为则有造作,有造作则有生死,要出离生死必须逆生死之流,修习无为。什么是无为呢?惠能大师说:「无为即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施。」也就是心无造作,不起分别执着、惺惺寂寂,就是无为之道。
「全球伦理」与佛教五戒
如今全球科学家、宗教家、教育家已开始对新知识进行批判,有识之士呼吁人类回头。日本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提到:「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中断科学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设法谨慎控制科技,免得逾矩。遗传学研究的某些层面,也许需要完全禁绝,不过最好全面政策,就是公布遗传学研究的风险和潜力。对于科技为了减轻病痛所采取的方向,用民主方式加以立法规范。」
世界各大宗教最关心的,是为人类找寻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归纳出一个「有约束力的价值观」。德国神学家孔汉思及库雪尔于1993年8月3日的世界宗教议会上,提倡「全球伦理」,并获得6,500位宗教人士通过该宣言,共同遵守其中四项准则:
1. 建构非暴力及尊重生命的文化
2. 建构团结一致且具公正经济秩序的文化
3. 建构亘相包容及具有真诚生活的文化
4. 建构两性之间具有平等和伙伴关系的文化
该四项准则以现代文字对「全球伦理」作出积极正面的呼吁,值得支持与肯定。审视其内容其实与佛教五戒,并无差别。
1.戒 杀,佛教以慈悲广泛延伸至一切众生,对天地万物充满珍惜爱护 之情。自佛教传到中国,主张吃素。儒家虽也「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但只能做到「君子远庖厨」。蝼蚁尚且贪生,万物之存有,岂是为果人类口腹?佛教不忍众生受苦,发大悲心,戒杀是培养大悲心的方 法,这一戒比任何宗教来得彻底。
2. 不偷盗,将财物占为己有,起因自人性的贪婪。佛教重视布施,「施舍」是对治贪婪的不二法门。「布施」是针对别人的需要而作出无代价的付出。除了有形物质的施舍,以智慧的开导教化他人,称为法施。化解他人苦恼困难,给予信心和勇气,是无畏施。
3. 如今社会性观念开放,「不邪YIN」是禁戒夫妻关系外的性关系。社会上因性爱滋生的问题很多,常导致夫妻离异。当婚姻破碎时,直接受害者是孩子。年轻男女涉世未深;未婚怀孕者,不仅身体受伤,良心也不安,导致情绪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4.「妄语」是破坏互信的杀手,无信者无法与他人和平相处。没有人可以欺骗一辈子,当真相曝光时,信用破产,再也得不到朋友的扶持,唯有诚恳忠贞才能永久。
5. 酒戒,饮酒伤身乱性,失去理智后,作奸犯科是可能的,酒后开车也是酿成悲剧的推手。在今天这个时代,毒品比酒更糟,年轻人沾上毒瘾,后患无穷。有些瘾君子,在毒瘾犯时,可以倾家荡产,偷窃强盗,无所不为。毒枭贩子,为了谋取暴利,戕害了无数青年,真是罪大恶极。
「觉之教育」可以应用于生活中,能真实解除苦难,深入观照,能返璞归真。人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只因迷失心智,所以不觉,若得良药,即可除病。换句话说,如能秉持正道,修学熏习,必能破烦恼无明,获大智慧,一切问题均消弭于无形。
「觉」之教育落实于生活
「觉」具有慈悲与智慧两面,智慧能坦然面对人生,处顺境时,奋发向上;遇到逆境,能冷静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有了智慧,不论富贵贫贱,生老病死都能身心泰然。这种智慧需要向内自我开拓,慈悲是以平等为怀,心系一切众生,予乐拔苦,行菩萨行,就是发扬人性最高贵的情操。如何落实「觉」之教育,可以归纳以下四点原则:
一、提起正念,收摄六根:
晓云法师说:「吾人起念如下种子,善念是福田的种子。」有正念才有正思惟、正语、正命。正念好比一粒种子,种善因得善果。身、语、意三业清净,行住坐卧,不离正定,就是觉悟的生活。
收摄六根是修习正定的方法。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当于心的门户,此六根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六识:见、闻、嗅、尝、觉、知。起心动念,计较执着,起惑造业,造成个人、家庭、社会不安。若人人都能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内收摄,则烦恼不生,身心安泰。
二、理性思考,反观内明:
对世间一切诸法,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观察,就不会受情绪波动而滋生事端。理性思考就是「正思惟」,以觉性审视事理因果,明察秋毫。此外,检视自己的过失,改过迁善,「不二过」,就是自律自强,人格品质提升向上,就是觉性的彰显。
凡事反观内省,如在心室点上一盏明灯,心中之贪、瞋、痴,顿时消散。天台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止」与「观」正是入定慧之门。
三、慈悲平等,尊重包容:
菩萨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慈悲,「行无缘慈,运同体悲」。《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念念不舍众生。为什么佛教的慈悲如此殷切呢?是因为佛陀伟大的平等观,是绝对的平等,「佛与众生,等无差别。」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阶级森罗的印度,佛教僧团中,王孙贵族与贱民共聚一堂研究真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与人间彼此尊重,则争端可息,对天地万物常怀感恩惜福之心,尊重自然和生命。暴力杀戮战争,皆来自人类的瞋恨心,「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人若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不会有烦恼。如《法华经》里常不轻菩萨,见到其他修道人,就恭敬礼拜说:「我深深敬重你们,不敢轻慢,因为你们都在行菩萨道,将来必定都能成佛。」这一份礼敬心,是现代人所缺少的。尊重包容,是成就慈悲的第一步,也是民主精神的真谛,更是和平共存的基础。
四、终身学习,欢喜精进:
人的一生中,不断的学习成长。新时代来临,对于专业知识的追求固然不可放松,而对德慧的增进更需努力。中庸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彼此环环相扣,若能如此下功夫,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生何其有幸,能一窥学术殿堂之美妙,所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向内开拓智慧,向外精进修学,「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心境愉悦轻松,人际关系必然调和,事理如法,无不如意。
「觉」是从心灵出发的人本教育。当今之世,若能简化这一层道理,阐扬觉教的功能,使人人易懂、个个能行,则人与人之间尊重包容、珍惜关怀。如此必有助于人格之提升,伦理之维系,社会之净化。心中有个中心思想,人生才有方向,做事皆能合情、合理、合法,生活得踏实稳健,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
结语
觉之教育的发扬,能净化社会人心,让现代人多元价值的环境中,坚定原则,修习定慧,并能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另外,慈悲平等,善待一切众生,和谐社会,落实觉的生命,建设人间净土。
{参考文献}
马逊:觉之教育理念与实践,亚洲宗教与高等教育际学术会议,佛光山,1996.11.1
马逊:觉之教育的功能与时代意义,觉之教育研讨会,华梵大学,2000.10.28
作者小档案:
法号:释隆迅
中文俗名:马逊
学历:
德国阿亨工科大学理科博士(1977-1980)
德国阿亨工科大学Diplom Chemiker国家化学师(1972-1977)
台湾大学化工系学士(1966-1970)
经历:
国立台南大学讲座教授(2005-2007)
华梵大学校长(1995-2005)
中华民国私立大学院校协进会理事(1998-2005)
中华民国斐陶斐荣誉学会理事长(1999-2001)
华梵人文科技学院董事(1993-1994)
国科会台南贵重仪器中心主任(1988-1993)
成功大学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教授(1980-1995)
德国丹斯泰工科大学担任访问教授(1988)
益通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05-2007)
著作:发表专业论文、佛教及教育论文数十篇。
专书 :
尘沙掠影(三民书局1996),晴空星月(三民书局1997),觉教扬帆(远流出版社2003),大仑勉学(华梵大学出版社1997),缘系大仑(华梵大学出版社200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上海玉佛寺2007),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台南贡噶寺发行2008);译作:”Die Darstellung der Philosophie des Dschuang Dsi”,(Ruhr Universitaet Bochum,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