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日期:2022/3/19 0: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心(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二〇〇五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

◎妙祥法师讲述

时间: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初六

地点: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道场内男居士约三十多人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主要告诉大家要尽心尽力。

第二个问题:在发心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刚才我已把它讲了,大家已大体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发心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依教奉行。因为我们终归是个凡夫,刚发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做,还有很多的习气和毛病。有时互相要产生抵触,自己的知见可能胜于别人。那我们该怎么去做,怎么样才能达到把这种发心坚持到底,特别注意的就是要依教奉行,这是个无价之宝。

什么叫“依教奉行”?也就是放下你的执著,也就是无我。只有依教奉行,在满心不愿意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甚至胸腔里生满了嗔恨、烦躁,以致要爆炸了,但是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依教奉行这种做法去做,努力去做,它马上就被抑制住,逐渐地被化成清凉。第一次抑制住了,第二次就起得不大了,第三次,内心可能逐渐就平了。所以说,这个依教奉行是修行中最好的一付药。

过去我在五台山时,那里的小米有很多沙子,山西地区的米有些比较好,但大部分沙子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吃一碗饭,能剩一个碗底的沙子,有这么多的沙子。每天做饭前淘一遍,这个沙子根本就淘不净。那天大家在一起谈论这个问题,这个沙子怎么办?因为淘一次米大约得一个多小时。吃饭人多,有时候一百多人,多的时候三百多人,要喝早粥,这个沙子是很多的。那时候沙米是我沙,讨论这个问题时,其中有一个师父就说了:“这个得沙两遍。”两遍,从时间来讲,就来不及了,他就说了:“那你不会早起一点,你一点钟起来。”他毫不负责任地告诉我一点钟起床去沙米。当时我的工作量已经有一定程度了,他又说出这么一句话。而说出这话的人,他并不是寺院的一个主要的负责人,只是一个老人,就是在寺院的时间长。

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有斗争,该做不该做?还没等我想呢,他就接着说:“依教奉行。”他替我把这话说了。因为他看我平时的行为都是按照依教奉行去做,虽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知道我平时以依教奉行来约束自己。我现在想起来还挺奇怪,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我的念马上就转过来了。以后就是按照他的说法,一两点钟起来,要去沙米,每天都是这样。有时候晚上九、十点钟才休息,凌晨一点钟起来去沙米,最后成了整个寺院起来最早的人。是依教奉行使我获得了这一段的考验,所以说非常好。(编者注:沙米:此处“沙”音shà,通过摇动,使米里的沙子等集中,然后清除出去。)

依教奉行,不光是师父们和负责管我们的人说的话,我们要依教奉行;就是和我们平等,甚至比我们低下的人,我们都要依教奉行;甚至一个小孩说的话,我们也要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是无价之宝,所以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要依教奉行。

另外,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是少说话,多努力。我们因为刚发心,有很多习性,有时在理论上有我们自己的追求,喜欢要自己的面子,特别是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不喜欢受委屈,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讲得多。当你讲得多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形成了知见。知见一立的时候,你的无明已经成立了。过不长时间,就要发火了,就要发脾气。为什么我们的脾气会生起来?就是我们说得太多,我们的理论太多。所以说,理论出来了,无明也就出来了。本来是无我的,我们却树立了一个标准,用这个标准来卡一切事物。也就是说,用有相的去衡量无为,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东西必然要受颠倒的果报,所以无明就要生起。

所以我们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少讲话,这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有问题发生时一定要自己反复思量。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完成,不要依靠别人。若依靠别人,当你真正依靠的时候,它就会倒了。平时说“我依靠得挺好”,那是你还没真正依靠,等你真正依靠的时候,它就倒了。为什么?因为他不真实,倒是必然的。只有依靠我们自己才是真实的。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要不贪、不占,要无私,要肯帮助大家,特别是在利的面前要谦让。比如一张床,是上下铺,当让你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把下铺让给别人,自己选择不好的;当不让你选择的时候,别人给你好的,你应该谦虚,让给别人;当别人给你坏的时候,应该欢喜地接受。

在发心阶段,最注意的就是和大家和合,要忍辱。我们这里是几位居士住一个房间,每个人从外边来到这,都有他的习性。比如这个屋住了五个人,这五个人有几个可能没洗脚,甚至浑身有一些气味等等,我们应该欢喜地接受。有的人就不干了:“这谁弄的味这么大!”你首先就提出毛病,就失去了这个机会。那是无价之宝,本来是甘露,那就是在对治你心里的贪嗔痴和你的淫欲心。但你不认识,认为这是谁带来的臭气。所以说,我们在修行中有很多的时候会失去机会。有的人可能到现在还认为自己有理呢,“那还行了?这屋里叫他搞得这么臭哄哄的,这哪行啊,我呆都呆不下去,连呼吸都不行了。”你看着是脚臭,其实那比你的淫欲心不知道香多少,你那种心是砒霜,这种臭味才是良药呢!所以说,我们有时候不认识宝贝。

以前在五台山,我和大家住在一起,那时候休息的位置,我两侧的人是一个褥子宽,我是半个褥子宽,而且两边褥子都压在我的褥子上面,他们要是不叠褥子,我的褥子都叠不上。在这中间我只能侧身躺,而在炕上腰的位置正好有个大包,能有碗那么大。而我这前方呢,人家拿个皮包把脑袋那块挡住了,那位置只能放下一个脑袋,再多一点活动余地都很少,鼻子得对着那个皮包,贴着皮包。但我生起的是欢喜心,“好,这个机会很难得。”

后来其他人看到我的地方小,而且没有怨言,正好别的地方有床位腾出来,他们叫我上那去,我不去。他们以为我谦虚,实际上不是谦虚,我觉着这是无价之宝,我不能舍去,我多睡一天,多得一天福报。就这样,坚持了许多天。后来里屋又腾出来单独的床,非让我进去不可。我真不想进去,真心实意的不想进去,但他们就认为我谦虚,强迫我进去,一致同意我进去。最后没办法,进去了。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进去,我会获得更多益处。进去后,自己占一个床,慢心马上就生起来了,“啊,你看我这多好修行,我有一个好床。”我跟你说,在利益面前不是毒药就是甘露,所以我们在修行中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只有一条路:你想了脱生死,你就别占便宜。你想占便宜,绝对不能了脱生死,天下没有便宜事情可得的。所以说,在便宜面前、好的面前要谦虚,要谦让,包括吃、穿、住,都是一样。当我们有了所谓的工作,状况好一点的时候,应该随时要把这个功德舍去。

原先我有个徒弟,也算是我的徒弟吧,大家知道,叫性空。我在五台山的斋堂,那时候是管炒菜。那寺院炒菜不像咱这小锅,是非常大的锅,得有咱这四个锅那么大,炒菜时得拿大铁锹翻,而我的体力有限。每天到做菜的时候性空就来了,就替我翻菜。等翻完菜了,快下殿的时候,当家师就要到斋堂来看一看,要检查一下,在他检查之前,性空就悄悄地离开了。原先不知道,以为他就是到时候就走了。每天都那样,没有一次故意留下来,或多呆一会儿,让谁来看一看,而是帮助完了就走。后来我才发现这个秘密。所以说,这个人的品德是非常的高尚,我们在名和利面前要向他学习。有的人就不是这样,我把粥都煮好了,当家师快来了,他跑到我跟前把铲子拿过来,在那儿搅和,等当家师走了,他也不搅了。这就是两种人。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怎么选择,怎么样去做。在利益面前,绝不能有半分是为自己打算的,哪怕是一口吃的,也不能为自己而自私,要同甘共苦。

那时候每天中午过斋我都吃在最后。为什么最后吃?因为我有个想法,愿所有的众生都先成佛,我最后成佛。所以不管什么事情,我都要按照这个去做。应该时时处处都按照这个做,这才行。不是说,等我成佛的时候才这样做,我现在发完愿就完事了,事情是事情,发愿是发愿,那不行。必须要把愿力落实到每一件事情上,哪怕吃一口苹果、一口饭,都要这样做的。

有一次,那是九五年,我在本溪,那时正下大雪,我和性空准备到盖县去。从居士家出来,冬天嘛,非常冷,我戴个观音斗(僧人的一种棉帽子),性空没带观音斗,居士也没有带帽子,唯独就我一个人戴了。那时天非常冷,我说:“你们怎么不戴呢?”他们说:“不冷。”实际上,我已经体验了,手都冻得不得了。在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是回去给他们取帽子?还是如何?那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咱们挨冻就一起挨冻得了,所以我就把帽子摘了。他们说:“师父你戴着。”我说:“不戴。”为什么要讲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不光要有福同享,更要学会有难同当,不是咱保留一个是一个,不是这样。因为人心就要这样,我就希望和大家永远的保持一样,管它吃亏或是占便宜呢,是不是?

所以说,在发心阶段,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你不注意这些,你就保持不了初发心和长远心,你就不会在僧团里很好地接受考验。我们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是否是这样做的。包括一个板凳、一个桌子……绝对不能为自己着想,永远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我刚才说那时候吃饭吃在最后,吃什么呢?都是别人吃过的饭,剩下来的饭菜,我从那里去打饭菜吃。因为那时是我做菜、做饭,那饭菜有时候剩一盆,都是新的,我可以从这里打。但是外面盆里有行过的饭菜,搅和得已经非常稀了;菜呢,已经只剩稀汤了。我哪次都是从那里打,因为这个饭菜没用完,我不会重新打新的。而在这里打又得注意什么问题?有一次,有个师父给我打,他从那稀的里面给我捞干的,拿个勺子已经捞出来了。我让他放下,他不放下,后来我把勺接过来了,又给他倒在桶里,就随便的捞两下,不故意去捞干的,但它确实已经没有几个菜叶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打菜,打饭也没人,因为我这人太不近人情。我宁可为此事而使得没有人给我打饭,也不允许他们给我搞特殊。虽然在别人来看已经不特殊了,吃在最后面,是剩的,但是这里还有特殊,应该把它控制到最微小的地步。这都是我们初发心时应该注意的。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主要告诉大家要尽心尽力。我以前在发心的过程中,有一天走了很远的路,身体很疲劳,到一个师父的道场去了。正逢干活,那我就接着干,最后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还接着干,没有一锹停下。说这一锹我歇一会儿,我停留一会儿,缓解缓解身体,没有,都是尽心尽力去做。后来这位老师父看着我这样,他也很感动。只要有口气,就不能为自己着想,一定要真实。就是这样,也不见得真实。你能做一时,也不见得能长久地做下去。但是这一时我得做,我得努力。所以说,我们在这个发心阶段首先就是要尽心尽力。

另外,在发心阶段得注意,就是脸皮要厚,不要怕挨说。在佛法来讲,特别是出家后,不是以年龄来论高低,而是以出家的先后来论高低。你今年可能是四十岁、五十岁,或六十岁、七十岁,但出家后,有的师父可能只有十几岁,他也比你大,因为他出家早。以法为身,不是以年龄。世间人以年龄,在修行上不是这样。所以批评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忍受批评。这个很重要。

有的人就怕挨说,你若不说我,怎么都行,你要一说我,我的小脾气就来了,甚至躲开,或是有其它的想法。你若是这样的话,就没人再批评你了,因为你不值得批评,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只有愿意挨批评的人,而且欢喜地接受,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那批评往往就是无价之宝,因为你这个人够格,人家愿意帮助你,所以才批评你。如果你不够格,别人说都不说你,没有意义。

另外,我这人还有个特点,你越发心,我越说你。发心多,毛病显现的也多,我对他的要求也越严,最后,你可能什么事儿都做得很好,但是我可能就不讲理了。好也不行,好也是坏,别人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给你们讲?因为有前车之鉴。

有个师父在发心阶段曾经就这样,别人的工作他都积极拼命地做,做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跟我说:“那边有个事,这个事怎么处理?”实际上和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说:“你讲的这个事怨你。”他说:“怎么怨我呢?”我说:“这个事你不用跟我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他当时就愣了:“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后生气了,愣愣地瞅着我,实在不理解,当天晚上就跑了。跑出去,后来明白一点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后来也出家了,但是终归没有在道场站住。为什么?就是当时的考验没有经受住。

就像做手术似的,你有一块肿瘤,可能在切除肿瘤的时候有疼痛,因为你忍受不了疼痛,就把肿瘤留下了,最后终归有一天要被肿瘤所害的。所以说要忍受批评,不光是师父的批评,还包括其他师父的批评,其他居士的批评,老的批评,小的批评,甚至外来人的批评。

为什么叫你尊师重道?因为从师父那开始你能尊重,你才能尊重别人;如果连师父都不尊重,别人就更不用想了。并不是只尊重师父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尊重师父,对所有人都要尊重,这是目的。有的人说:“我就见师父尊重,其他的人我才不在乎呢!”那你就没有尊重师父。尊重师父的目的是让你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恭敬心、尊重心,只有这种心才和佛菩萨相应,和无我相应。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应该忍受,不能因为病而影响我们的发心,应该作好想。有病,这是我们消业的过程,这是因为我发心了,我的这个肿瘤要拿出去了,在做手术,应该感到欢喜,这样才行。特别是在有病时,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容易在病中进道,一个是容易在病中退心,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调整心态。如果你没有这种决心,很可能就被骗。

原先从五台山往回走的时候,我那时候就是,胸背疼得比那个腿锯掉了还疼,五脏六腑都像揪着疼。那时候我们两个人往前走,他走得快,大步流星;我走得慢,又疼。从山西走到辽宁,用了两个半月,在此期间,我从来没有跟他讲过一句“我这疼,走不动了”。从来都不跟他讲一句苦,不跟他说,你看出来看不出来无所谓。但自己知道:这是个机会,难得的一个消业的机会,也是在得到不断地治疗的机会。果然不假,原先的那种粘连,最后通过长期的走,确实抻开了,以后突然不疼了。那天突然想起来:“哎呀,这怎么不疼了?”早就不疼了,不知道。疼和不疼已经忘掉了,不疼了也不知道,疼的时候也没有往深里想,疼就疼去吧!只有这样,我们初发心阶段才能够很顺利地完成。

第二个问题就讲到这里。

好,今天就讲这一个小时。还有很多问题,给大家讲多了,就吸收不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