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九面。那么在第一段呢蕅益大师先讲到这个诸法实相的妙理,说从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来观察诸法实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呢就是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所谓万法唯识一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发觉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就是从清净的本相来观察是一切相不可得、杂染相也不可得、清净相也不可得、扰动相也不可得、寂静相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是一个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离一切相的境界,这是从摄用归体的角度来观察。那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现前一念心性它会随顺杀盗YIN妄的因缘显出苦恼的三恶道的境界,它也会随顺五戒十善的因缘现出人天的可乐果报,它也会依止信愿持名的因缘现出极乐世界种种的功德庄严。这个就是依体起用,十方虚空,尘刹差别,皆吾性所现之相貌。就是我们在破执之前,先说明诸法实相的道理是这个道理。好,这个道理懂了以后我们就能够破执。
破执之前蕅益大师先把众生的执着先标出来:有人说了,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幻。这种人多数是修般若法门的,中观的学者,或者是小乘的学者。中观的学者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一切有为法没有价值的,梦幻泡影,干嘛要求生净土呢?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那么以这样子来问难求生净土的学者。
那么蕅益大师看他怎样回答: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从体性来说,它不是一个有为的生灭相,它也不是一个无为的寂静相,从体性来说,它是离一切相。那么从作用说呢,因为迷悟的不同,因迷故即无为而成有为,三界的轮回生死,一念的妄想,它会变现各式各样的生死流转,就像做梦一样。在梦中,你的确有各式各样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但那是一念的梦幻心所变现的,如梦、幻、泡、影、露、电。这是因为迷的关系,妄想的关系,变现的生死果报。假设我们是这个作用上是随顺于返迷归悟,一念的智慧的相应,这个时候就是即有为成无为,就是变成一种寂静的涅槃相再现,如梦得醒,如幻相成为本质,泡沫变成水,影相变成本质,露水不易湿性,闪电不易常光等等。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那么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先说明,就是从作用上来说呢,我们一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迷的作用,三界的生死轮回,一念迷生死浩然;第二个作用是随顺于觉悟的作用,那么即有为而成无为,一念的悟轮回顿息,一心当中有流转门还灭门,先把这个表出来,第二个再正式破执。
再看第二段: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也!当然这个缘起有两个,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于杂染的缘起,流转生死的、随顺于痛苦的缘起,比如说呢,妻子家缘、功名富贵、苦乐寒暑乃至于这种机锋转语,这个禅宗的机锋转语,我们都不能够放下,但是我们却独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清净的缘起加于否定而不求生,这件事情是错误的
为什么错误呢,蕅益大师讲出两个理由: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那么这个时候蕅益大师就着往生净土这个因缘来说,他提出两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从离苦得乐的角度,我们先讲绝待而论。我们在决择一个生命的缘起,当然圣人的心跟凡夫的心不同。圣人的心是无所得,痛苦跟快乐对他来说是无差别的,但是我们一个有所得的凡夫,这个痛苦跟快乐对我们是影响很大。所以第一个我们先简别,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从苦乐这方面来简别。说是“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就是同样是梦幻泡影,但是这个感受有痛苦跟快乐的差别。这个苦谛,前面蕅益大师也讲很多,流转生死迟早会遇到三恶道的苦,刀山油锅的苦,就算你到人天去你也要尝到无常败坏之苦。这个经典上说,诸天的天人,他临命终之前他就知道他要死亡,那么那个时候的痛苦比一般的人世间的苦恼还痛苦。他说一个人他本身没有什么快乐的感受,他那个反正痛苦也是痛苦惯了,他也没什么差别。一个人长时间在诸天快乐,他知道他要坠落的时候,就像一个人从高楼上掉下来的感觉一样,他有这个神通,内心的恐怖不安、忧怖那是非常厉害的,所以诸天还有无常败坏之苦。所以基本上,三界是一场恶梦,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价值。那么念佛生于净土是一个好梦,虽然它是梦,但是它是一个甜蜜的梦。
这个甜蜜的梦,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根据经论列出了四点,我们把它作一个说明。
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第一点,身相妙好、神通自在。说你如果愿意到极乐世界得果报,他那个正报的身心,身相妙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我们大家都知道,身相的庄严在弘扬佛法、摄受众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佛陀为什么要百劫修相好,因为要摄受众生。众生看到你庄严相好,他容易对于生恭敬心,生起信心。所以你以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来弘扬佛法,占了很大的便宜,跟你用娑婆世界那种丑陋的身相不一样。第一个,身相妙好。其次呢,神通自在。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有五种神通。《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人民,清晨起来的时候,他拿着极乐世界的曼陀罗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么当然供养佛陀是修福报,但是你见到佛陀你一定能够亲近十方诸佛、学习无量法门。所以这个神足通还很重要。你这个要广学无量法门、亲近十方诸佛,你没有神足通你根本没有办法到达。当然这个他心通也很重要,他心通,你观察众生的根基也是很重要。宿命通也很重要,这个在经论上说,我们一个有宿命通的人,他容易精进。就是你有宿命通,你知道你过去在地狱里受的苦,你不敢懈怠,你这个出离三界的心会强烈一点。所以说神通自在,不管就着上求佛道,也不管就着下化众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提供你一个很重要的因缘。所以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身相妙好、神通自在,他是随顺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第二个,无量众宝,奇丽庄严。前面的是讲正报,这里讲依报。这个依报的宫殿楼阁是无量无边的众宝,奇丽庄严。极乐世界的宝物庄严它是一个互含互摄的。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宝物,它不但是有色彩的光明,它还有香气,它的味道还特别的好。色声香味触,你去接触它的时候,极乐世界的宝物是柔软的。最重要的是,极乐世界的宝物能够演说无量的法门,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个依报环境也特别的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看到以后使令我们感到失望跟沮丧,这又不一样。
第三个,饮食自在,应念而至。那么前面的依正二报,就是当然我们一个生死凡夫到极乐世界他有这个习气,他还想吃饭。怎么办呢?饮食自在,随念而至。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欢喜什么样的饮食,无量无边的饮食,应念而至,随顺我们的心念马上现前,吃完以后呢又自动消失掉,它有这个饮食自在的境界。
第四个,见佛闻法,道业增长,这个最重要。在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要能够亲近佛陀,这件事情是太重要了。当然我们现在末法时代,亲近佛像,亲近佛像也是很好的,礼拜佛像增长福报。但是你要是能够实际地去亲近一个有明了心性的佛陀,那境界就不可思议了。能够见佛闻法那也不可思议,要佛陀亲自为你说法,那佛陀是一个调御丈夫,佛陀能够善调一切众生的病,那当然是我们自己在超越烦恼方面那当然有很大的加持力了。这是第四个,见佛闻法,道业增长,这是四个。
所以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它是梦幻泡影,但是它可是一个甜美的梦,相对极乐世界是一场恶梦又不同了,这个因缘又不同,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加以简别就是说,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那么假设我们今天我们不选择求生净土,我们选择继续在三界流转,不求生净土,这当中这个梦,它容易添梦。这个佛法讲等流性,说这个烦恼的种子它容易起现行,现行它又熏习另一层次的烦恼。说我们过去在三界当中跟很多的人结了恶因缘,也跟很多人结了善因缘。那么这种境界,我们得到人身以后,我们跟过去的冤家和亲属接触的时候,还会继续地起贪嗔烦恼。所以这个三界的流转,它这个果报体本身是杂染的因地所构成的,它很容易引生你的烦恼。所以佛陀说“七佛出世,犹为蚁子,八万大劫,尚为鸽身。”就是说做蚂蚁,七佛出世还在做蚂蚁,它越做越糊涂,它内心当中的那个执取,唉呀,反正我就是一只蚂蚁,放轻松,我的工作就是从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再把这个东西再搬回去,这个工作就做完了。那只蚂蚁做久了以后心性卑劣,从出生到出来得到人身的时候,他还有等流性。所以在三界流转当中呢,基本上它是不随顺圣道,基本上是障道的,障道的多。所以古德说,一个人今生的修学佛法,来生要进步的,百千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大部分都退步的,退转的。所以说你今生的境界是这样子,你能够内心当中把《法华经》背下来,能够思惟甚深的法义,你下辈子来能够保存这种功力的,百千万人当中找不一个,大部分都退转了。死亡它障碍你圣道的相续,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添梦者也。那么求生净土者,醒梦者也,虽然它同样是梦,但是这个梦呢,它有这个醒梦的功能,它有让你觉悟的因缘。
那么这个醒梦的因缘,智者大师他提出了五点,我们也说明一下。说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不退转呢,这个菩提心能不退转呢?第一个,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转。你到极乐世界,整个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弥陀的大悲愿力的摄持,因为极乐世界它本身就是弥陀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所以有弥陀大悲愿力。佛的力量摄持你,那就不可思议了。第二个,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长,故不退转。佛陀的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彼佛光明”它能够“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有这个光明的照射,他能够不退转。这个前面的弥陀的愿力是摄持我们一念心,这个佛陀的光明是照射我们的色身,这两个都能够使令我们不退转,这个佛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水、鸟、宝树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转,这是讲法力不可思议。这个极乐世界有这个水、鸟,水啊,八功德水,各式各样的鸟,宝树。悉演妙法,增其正念,就是我们在极乐世界欣赏风景之余,那个甚妙的风景能够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使令我们“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自然地忆念三宝。蕅益大师在前面讲止观的时候,结劝的时候,勉强力行,功不虚弃。娑婆世界的修行是勉强力行,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修行他是强迫的。我今天不想拜八十八佛,不行,强迫自己去拜,拜了几十拜以后他欢喜了,他相应了。但是刚开始呢,他是勉强力行,因为烦恼它会抗拒这个清净的圣道力量,你内心的烦恼对这个净法是排斥的。但是极乐世界呢,阿弥陀佛的善巧,他能够把这种快乐的资具摄持在圣道当中,使令你见闻觉知的时候就把圣道的力量把它给吸收进去了,这是法力不可思议。第四个,纯诸菩萨以为道友,外无魔邪故不退。那么“纯诸菩萨以为道友”就是说极乐世界它没有恶因缘,当然最主要是极乐世界它没有女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这种魔邪的诱惑干扰,也没有魔王。在小止观上说,我们这个修习禅定哪,当然你平常是散散乱乱了,魔王对你是没有兴趣,你要从散乱心到未到第定,那魔王一定会来找你。那魔王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他的神通、他的福报力也不可思议,他障到你的时候,你也是很难过关的。那么极乐世界的境界里面,它没有这种魔眷属的干扰。纯诸菩萨以为道友,你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一起,拜八十八佛,这件事情非常殊胜。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这个也是很重要。就是你能够得到这个果报体,你能够使用很久。这个娑婆世界得到人身,你从二十岁开始觉悟、修学佛法,到八十岁、六十岁,刚好功夫最得力的时候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下辈子到天上去享受了,忘掉了,经过很久才继续修学佛法。那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呢,寿命永劫,“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那你修学佛法成佛的因缘只要三大阿僧祗劫,所以你再怎么懈怡,你有足够的时间成就等觉菩萨。就是这个寿命长,他不用受到这个死亡的干扰,这也是一个不退转的因缘。我过去曾经跟几个藏传佛教的法师讨论过一件这个转世的问题。有的法师到西藏去,他说,西藏当然他是求转世了,他说在转世当中他有一点疑惑,就是说有些这个转世他前世那个资粮、福德、智慧乃至于在止观的证量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也是经过认证的,大善知识的认证,他今生转世的时候很平常。很多啊,很多大修行人他转世了以后,他就很平常。这个隔阴之迷也是力量很大,这个死魔它也容易去障碍你前生的明了性。所以蕅益大师他说“惑业求断犹胚器,经雨则化尽前功。”我们这些资粮位的菩萨在烦恼当中要提起一份的戒定慧可不容易,点点滴滴、戒慎恐惧、不敢放逸,在佛法当中熏习,但是呢,这样的力量就像一个胚器,就是还没有用火烧的那个泥土,下一场雨以后又恢复成泥土的相貌,前功尽弃。这一场雨就是死亡,死亡到来的时候把你今生的戒定慧栽培全部破坏了。当然破坏的是你的现行,种子是在的。所以这个地方,寿命长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它提供你一个随顺于佛道的因缘。
这个事情它是这样,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从因缘观来破除主要是中观的学者。这个中观的学者修空观跟唯识与天台宗修空观是有点不一样。中观的学者修空观,他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中观的学者是这样讲。说只要假借因缘所生的法,这些都是应该空掉的,因为它的自性都是毕竟空,不管这个是杂染的因缘、清净的因缘。但是这样子的人要相信净土就会比较困难一点,所以中观的学者相信净土的比较少,那唯识跟天台宗修空观是说“遍际本空,依它如幻”,说是“空”是破你的遍际执,你心中名言所安立的这些执着、这个应该空掉,但是依它起的“如梦如幻”应该要肯定的。“依它如幻” 就是,这个生命当中有杂染的因缘、有清净的因缘,你还得要决择,这一部分是不能空掉的。所以说唯识修空它是说,我们上学期在《唯识三十颂》讲过,唯识修无分别智是观“遍际本空,依它如幻”,就是如幻有、不能空。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什么因缘是随顺于生死、什么因缘是随顺于涅槃的这一部分是如梦如幻的,要保存下来,但是空掉是你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你自己的虚妄分别这一部分要空掉。所以我们修净土这一部分要注意。中观的空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唯识学的空是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但是依它起的法要保存下来,有所否定,有所肯定,所以唯识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说“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所以依他起有转凡成圣的功能,这是第一个。“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依着离苦得乐的因缘来说,这件事情也不能空掉。空掉的是我们对诸法的遍际执而已。所以这一点蕅益大师对于偏空的学者,他提醒他们,虽然是梦幻泡影,但是这个梦幻泡影还有一些差别,有苦乐的差别,有这个凡圣的差别,这点我们还得要做一个决择,这是第一点。
再看第二点: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前面的执取大部分都是偏空的而说的,把一切梦幻泡影都扫掉,这个思想“当下就是净土,何必西方”多数是修天台圆顿止观的。天台宗讲修假观啊,一念的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我内心本身具足功德,那么心净国土净,何必到西方去呢?我内心本来具足的。蕅益大师他破斥这个思想。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你当下就富贵,你为什么还要做各种买卖呢?当下就是学问,你一念心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学问,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当下就是北京,你为什么还要北上呢?那么世间法都不可以废除,对于出世间法的这种清净的功德庄严怎么能够废除呢?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当下就是净土,智者大师讲“一念具足三千”,他的意思是讲“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智者大师讲理具,可是他也强调事造: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说呢,从理性上来说当下即是净土,但是你还得托彼名号才可以显我自性。你不能只讲理具法界,不讲事造法界。因为智者大师讲一念三千的时候,他已经跟你讲清楚了: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就是你本身有性具,但是你还得要去事修才能够显现。不能够说当下是净土,当下是具足了净土的因,但是你还得要靠事造的念佛、事造的信愿、持名,才能够出现极乐世界。所以这一点是蕅祖破这个圆顿止观的执理废事,前面是讲偏空,这个讲执理废事。
那么最后一段结劝: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那么我们能够真正明白到“遍际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实相妙理,那极乐世界它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我们对于来生生命的决择、对于净土的往生受生是万牛莫挽的。那么以下引证天如大祖师,这个是禅宗的大祖师,他说,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开悟了以后,他不想求生净土,这个人恐怕没有真的开悟。这个开悟当然指的是明心见性。这个古代的公案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这个大修行人,明白空性的人,他一定是不昧因果的。空性本身所破的是遍际执,不能够破依他起,他还是对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该取、什么事情该舍,他还是清楚分明的。应该是这样子才叫开悟。如果你那个空性现前的时候,把一切法都扫除了,这样的空恐怕是一个小乘的空观,一个不圆满的空观,甚至是一个偏空的思想,换句话说你没有真正地明白大乘的空义。你一定是没有真正地明白,因为大乘的空义它所破的是遍际执,它是肯定依他起的。“释迦复起,不易斯言。”这句话是蕅益大师的话,说天如祖师讲这句话,释迦牟尼佛再起来,他绝对是肯定这句话的。就是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是的,他落因果,但是他是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是这个意思。这段是蕅益大师以诸法实相的正见来破除不想求生净土的这些所知障,前面是偏重在烦恼障,这地方是破所知障的。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我们看下一科,丁三、行。前面的信愿是一个慧行,智慧所成就的一个行门;这个地方是讲行行,一个念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念佛的一个下手处,那么一心不乱是一个目标。这个执持名号,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有解释,什么叫执持名号呢?就是“念念忆佛名号”。念念,一句接一句相续地去忆念弥陀的名号,不要使令它中断,叫执持名号。那么一心不乱,这个一心,这个地方是讲止:纯一其心,专念弥陀。这个一心是讲止。这个不乱是不为烦恼所乱,这个是观,这是观的范围,这个就是有一点信愿的观行,简别“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醒梦者也”,所以你不为烦恼所乱。所以观,不乱是观慧。那么这个一心不乱都是一个功德相貌,执持名号是下手的方便。
我们看第一段的论文,请合掌:
好,我们把这段论文作一个解释。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那么念佛是一个净土的因,是一个无上因,念念忆佛名号。那么干什么呢?我们不求神通,也不求人天福报,只求生净土,成就四种净土,这是无上的果。那么这种大乘的不共因果呢,这样的一个内涵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它是以一个信愿念佛的法门来收摄一切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不是说以一个法门来否定、来排斥其他的法门。
这个念佛的法门在净土宗的传承也是有两个派系。善导大师的思想是讲专修,三业专修,身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专门称赞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那么他不参杂疑情,这当然也是好,三业专修,万修万人去。那么第二个传承就是蕅益大师所提倡的,当然这个蕅益大师的传承是来自于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万善同归体,所强调的是发菩提心、积功累德、万善庄严净土,就是永明大师、蕅益大师这一系列的强调圆修。就是你修净土法门的人,你虽然念佛,你还得要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发菩提心,然后忏除罪障、积功累德。
这个地方是这样子的,当然如果我们如果说是针对一些老人家,时间不多了,你让他发菩提心的确有困难,我们也是可以劝他三业专修,也是可以。但是你能力许可的范围,你能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这点也是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成就到净土去,你成就圆顿种性以后,弥陀一现前,马上讲圆顿法门,直接成就初地乃至于八地,有些人往生净土以后先证小果,先证初果。所以说呢,蕅益大师强调圆修也是很重要。不过这个另外有一个叫杂修,这个杂修跟圆修有什么差别呢?就是这个杂修他今天念大悲咒、明天念往生咒、后天念地藏王菩萨,今日张三、明日李四,他这个关键——信愿不决定,他这个心随他的这个生灭心而转。圆修,他虽然广修善法,但是他的目标始终是要求生净土的,他是以一门来圆摄百千法门,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摄持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个研修跟杂修还不完全一样,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别出来。
那么饶你是圆修,但是要注意一点:但必一门深入,以念佛为正行,以一切戒定慧等为助行,这点也是很重要。因为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因为净土法门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在《弥陀经》里面曾经强调:“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有四段。这功德庄严呢,蕅益大师把它作一个说明说,从佛这一方面当然是弥陀的本愿所成,从众生的这一方面是众生的信愿持名、念念成就。换句话说呢,我们庄严净土绝对不是靠六波罗蜜。啊,去西方净土很好,我靠布施的力量求生净土、靠持戒的力量、靠修止观的力量求生净土,不可以!因为这当中你一定要有佛力加被。所以说呢,虽然我们广修余行,但是在我们心目当中,一定要以弥陀的名号为根本法宝。不管你念得多、念得少,在你心目当中弥陀名号是你的根本归依处,他是帝网珠里面的中心点,那个最大的珠子;其他的戒定慧的法门,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是帝网珠旁边的那个眷属,那是一个陪衬的。你一定是以名号为根本法宝才可以的,才能够构成净土法门,因为它这个是一个他力加被的。假设我们没有仰仗佛力的加被,阿罗汉都没办法到净土去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一定要有一个正、一个助的一个简别。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我们有正行的信愿持名,夹带无量无边六波罗蜜的善法,就好象顺风之舟。顺风的舟,有佛力的加被,这个船开得很顺,又有这个木板往前滑,前面有绳索在前面拉,有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加持,那当然很快能够成就佛道,上品上生,一下子就花开见佛悟无生成就圆顿的法门,这个是一个正文。
第三个结劝: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那么念佛有四种,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但是持名是最为简便的。
这个念佛法门在净土宗的传承,隋唐时代的慧远大师他是强调这个观想观像的,他是修观的,但是善导大师以后就强调持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末法时代的众生心思粗重,所以你要修观很困难,你要靠跟弥陀感应道交,靠修观的方式很困难。所以善导大师他提出三个理由,第一个呢,为什么强调持名呢,因为“无外杂缘得正念故”。因为你忆念名号,它容易得到正念,专注。第二个,“与佛本愿相应故”,就是随顺弥陀第十八愿。善导大师很强调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是信愿持名、具足十念,十念必生。当然第十九愿那又不同,第十九愿:发菩提心,积功累德,然后至心回向净土,那是一个广大的菩萨行。不过善导大师的意思以十八愿来安立的持名,就是十念必生,这样子是随顺弥陀的第十八愿。第三,“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这样子呢不违背佛在《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的教法。因为《无量寿经》也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那么《阿弥陀经》讲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都是以名号为所缘境,这个是最简便。
“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就是在持名当中呢要有一个固定的功课,就是对治我们凡夫的好逸恶劳,有一个功课慢慢地进步。“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真正有修行的人啊,那么在方便法门当中我们不一定要能够去异于愚夫愚妇哉,不一定要别出心裁。
这个事情它是这样,念佛法门它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它是浅者见浅、深者见深。你看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这个念佛法门,这句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它是什么境界?蕅益大师说,“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那是一个诸法实相的境界,这句佛号操作的时候。一一理性可也是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那是诸法实相的境界。所以说呢,同样是念这句佛号,但是可是有浅有深。不要去小看持名这个法门,不能小看的。
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
问:主任慈悲,学生不晓得什么是依他起?
答:依他起性。唯识学把一切法分成三种体性,一个是依他起性。依呢就是依止,这个他就是众多因缘,依止众多因缘所生起的法叫依他起性,其实依他起性就是因缘果报。这个人造了五逆十恶到地狱去了,这叫依他起性;这个人造他善业生天了,这叫依他起性。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一切法,都叫依他起性。另外一个叫遍际所执性,就是我们面对于依他起的果报,我们心中加上自己的名言、个人的爱憎取舍,你今天遇到你的亲属,这个人是你的好朋友,啊呀,你就用好多名言来安立他;你遇到的是你的过去恶因缘,你看到依他起性,你就用你不好的名言来安立他,这个叫遍际执,落入遍际执,这是要破的。以唯识的思想,我们没有一个人活在依他起,非常不幸,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遍际执。我过去有讲一个公案,说母亲有两个儿子,对不对?这个母亲她到大儿子寮房去巡寮,看到大儿子打瞌睡,拿一个书本,她内心当中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唉呀,算了算了,就离开了。她到了第二个寮房,她看到小儿子,他打瞌睡也拿着书本,她起大欢喜心,唉呀,真是好,她就离开了。那么今天父亲回来说,今天两个儿子用功怎么样呢?她说这个大儿子实在是懈怠,怎么知道呢?这个大儿子啊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你看他不拿书本还不见得打瞌睡,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了。那小儿子怎么样?小儿子实在是精进,你看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打瞌睡的时候还不肯把书本放下去。这就是遍际执,就是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就是遍际执。因为一切法就是一个如,那样就是那样,她看到一个如是相,但是为什么出现在她心中呢是一个这样的影相、这样的感受呢?就是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他自己的名言安立的。那唯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遍际执,所以它无分别智就是这样冲破那个遍际执。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