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当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日期:2011/5/12 1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很多武侠小说里描述高手过招时,总是告诉大家,其实高手之间用某某招数已经没有用了,要想击败一个高手就必须找他人性上的弱点,这种弱点是凌驾在招数之上的,也是大侠们难以超越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每个人如果能超越自我,你就是一个绝顶的高手!

其实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就是佛陀在四法印中告诉我们“有漏皆苦”中的“漏”。漏就是指漏洞,有这些漏洞就造成了人性的薄弱点,也正是有这些弱点才导致我们感受无量的痛苦。那么学佛便是一个堵漏洞的过程,如果漏洞堵完了,佛教上称为“漏尽”,那样才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一个无懈可击的人。

释迦牟尼佛用制定戒律来诠释人性的弱点,每一条戒律都是佛陀精心研究人性弱点得出的结果,受戒就是在帮助我们堵漏洞,减少我们的人性弱点,因此戒律受持的怎么样也决定了这个人能达到什么样的修持程度,这个类似于“木桶理论”,木桶中能装多少水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来决定,学佛用的是“漏洞理论”,木桶中能积多少水应该由木桶本身有多少漏洞来决定,漏洞越少,水积的越多,漏洞越多,水积的越少,没有漏洞的话,水就可以积少成多,直至装满,有漏洞总是难以装满的。所以戒律是无漏学,是学佛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一名凡夫来说,持戒是相对比较痛苦的事情,很多人认为是宗教约束,其实撇开佛教戒律对人性的积极意义不谈,就是在世间人也被很多的“世间戒律”所约束,比如法律、厂规、校规、家法等等,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绝对的自由就是绝对的不自由,没有约束的行为肯定会妨碍他人的自由。初受戒者之所以感觉到约束很大,主要是心散乱惯了,突然要受管束就好像一匹野马被驯服的过程,开始的反抗是很激烈的,散乱的心就是野马,现在要它静下来,当然会不适应,但长久的串习,戒律就会变成我们修心养性的好帮手,甚至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的心一定是非常平和、安祥的。

受持戒律并不是举行一个受戒仪式就结束了,相反,受戒仪式只是一个开始,从这时起戒律必须从心底里开始受持,每一条都必须要做到才行,否则仪式上的受戒就失去了意义而沦为一种形式了,况且受持戒律对于修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致力于解脱的修行人绝对是不会舍弃戒律的,因为正是戒律的存在才不断的鞭策修行者精进的在解脱道上前进,否则是很容易退转的,没有堵漏的方法,再多的水也会从桶里流失掉的,学佛不受持戒律,如同竹篮打水,最后只落得个空欢喜的下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律       漏尽)(五明学佛网:戒律       漏尽)  

 严耀中教授: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 

 严耀中教授: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 

 严耀中教授: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周齐教授: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及其特点和意义 

 雪漠:戒律是阻挡邪风的墙 

 圣凯法师: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 

 明海法师:戒律的艺术 

 明海法师:戒律的意义和受持八关斋戒的要求 

 妙华法师: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陈永革博士:明末佛教戒律的复兴及其理论诠释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何谓漏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