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戒法法师: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


   日期:2011/8/23 1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法

唯识学曾经一度被中国佛教徒所冷落(中唐以后),直至清末民初,又一度被唤醒,成了一时之热潮。就从唯识学的教义本身来看,他为我们揭示了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总的来说,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主要是从生命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唯识学。我把唯识学对生命的分析大体分为三个层面来谈,分别如下:

一、凡夫的生命状态——认识自己的生命缺陷

首先是从凡夫的本身而言,他是存在种种缺陷的,如唯识学“三自性”当中的“遍计所执性”,就是为我们揭示了作为凡夫的生命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所谓“遍计所执性”,就是说我们凡夫对种种事物会产生计度分别,分别之后又会处处的执著,这也是凡夫的生命特点。

“遍计所执性”也可以说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染污的一面。凡夫因为内心被无明所缚,对万事万物都不明了,由此产生各类的烦恼心所,造种种业,最终构成凡夫的轮回生命。

唯识学最基本的教义,首先就是让我们认识自身生命的种种缺陷,然后针对生命存在的缺陷提出对治的方法。比如我们面对喜欢的东西,由于喜欢而产生的贪爱心理,那唯识学就告诉你,这外境是虚妄不实的,那是你自身强加于这外境上的一种标签,以为他是美好的,实际上是我们自身的主观意识强加上去的。

二、从凡夫到圣者的转变桥梁——认识生命的规律

所以在唯识学中就进一步谈到我们生命的规律性,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第二个生命层面。用唯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那就是“依他起性”的内容。

“依他起性”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从凡夫生命状态转向圣者生命状态的一个桥梁,也就是我们从凡夫到圣者的修练转化过程。前面第一个层次只是认识自己存在缺陷,而到了第二个生命层次就要认识生命存在的规律。比如我们生命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生命呢?等等问题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解决。在唯识学当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这生命的缘起真相。认识这样的生命规律,对我们生命的转染成净工程是非常有意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体现在第三个层面的生命状态。

三、圣者的生命状态——明确修行的目标

唯识学对生命诠释的第三个层面就是我们修行最终要达到的那个生命状态。这当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阶段性的目标;一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所谓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唯识学当中所说的五位(五位指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前面四位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阶段性目标,而最后的究竟位,就是我这里所说的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们修行也是沿着这样的路标一直向前走去,非常的明确,又有具体的操作性。

相对于我们凡夫染污的生命状态而言,第三个层面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清净无染的一面,这是我们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用唯识学的术语来说,那就是达到了“圆成实性”的生命境界。

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大体就是从以上三个层面的视角来理解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法法师       唯识学)(五明学佛网:戒法法师       唯识学)  

 严耀中教授:唐以后唯识学的南下 

 严耀中教授:从阿赖耶识之染、熏说生命现象——对中土唯识学 

 韩廷杰教授: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魏德东教授: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 一个时代主题的 

 道坚法师:怎么样系统学习唯识学? 

 李四龙教授: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 

 肖永明居士:论玄奘译传有相唯识学的意义——唯识根本义理辨 

 肖永明居士: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肖永明居士:论唯识学中的“体用”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