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真实的佛教信众


   日期:2011/12/3 9: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虽具足生逢明劫、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这三个因缘,但关键是,自己还要入于圣教。倘若你出离心等具足,则可以出家;倘若这方面因缘欠缺,则应守持五戒,不能全部守的话,至少也要守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闻思修行,如此方可称为佛教信众。”当然,趋入佛门有两种:一种不太究竟,充其量只是相似的佛教信众;一种则是真实的佛教信众。那么,这两种是什么样的呢?                                                                 

  

    一、相似的佛教信众

    1、救怖之发心:

    如果进入佛门不是希求解脱,而是要么为了避免今生的感情挫折、身患重疾、缺衣少食、灾祸重重、走投无路;要么是看了佛经论典之后,害怕来世堕入地狱、饿鬼、旁生,感受恶趣痛苦。一者担心今生违缘,一者畏惧来世痛苦,如此只为了驱除怖畏、救护自己而皈依,并不是真正的皈依。纵然你已趋入佛门,在寺院办了“皈依证”,法也只能称为救怖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趋入正道。

    2、善愿之发心:

    如果单单为了今生的丰衣足食、升官发财、身体康泰、获得名声、生儿育女,或者仅仅追求来世的出身富贵、转为天人等善趣乐果,那么即便已皈入佛门,法也只能称为善愿之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

    暂时追求这些,佛陀虽然也开许,因为对欲望强的众生而言,可先通过满足他的所欲,最终引导其归入解脱道。古大德常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可是现在很多人,被前面的“欲”已经钩上了,但后面的“佛智”一辈子中还没有摸到。这种现象,如今可谓比比皆是、不乏其数。

    二、真实的佛教信众

    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佛教信众或者入道者。

    即便已经皈依佛门,在寺院办了皈依证,正式加入居士团体,自己也认为是佛教信众——“我是6月25日早上7点钟皈依的”,但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对佛法教理一窍不通,那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是原来的你,佛法对你没有多大利益。

    故《般若摄颂》中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不是凡夫信口所说,而是圆满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言。《般若八千颂》亦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正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还有《华严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要是没有善知识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凭借自力也不能通达。

    为什么呢?因为佛经浩瀚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善知识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以修行。

    但如果有了善知识教言,这一切经论和教典的内容,都可通过窍诀来领受,即先要有出离心,在此基础上有菩提心,然后以无二慧来抉择空性。归根结底,就是以出离心和菩提心为基础,破一切人我相、法我相。大概这么几句话,就把所有经教的内容都概括了,如此修持也会非常圆满。

    《真实论》中云:“欲成一切智,即依善知识,仅凭自精进,无能成圣佛。盲人依自身,不能攀高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佛教信众)(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佛教信众)  

 王志远教授:中国佛教信众三类人群总数2亿 80%没有正式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很多人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