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二)


   日期:2011/12/16 1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忍辱之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关系是很密切的,同时也是极复杂的,哪里可说什么都能如自己的意?不如意的事到来,如果这也不能忍,那也不能忍。一切顺着自己的个性使,那必然要到处树敌,人人成为自己的怨仇。假使能忍的话,就可化敌为友,大地皆春。我们看,一个化敌为友的人,在社会上到处受人欢迎。不管在什么地方,大家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生欢喜心,如是有口皆碑地传来传去,在人心中的地位就一天天地增高,而不论做什么事,就能得心应手了。经中说:一个披着忍辱之铠的人,任凭诸恶暴人,以邪行箭、粗语箭、谩骂箭、侮辱箭,一支支地射过来,也不能透过他的忍辱铠!但这还是现实人生的微分胜利!人不管怎样善于保养,生命终有一天要结束的,一旦无常到来,不会让你就这样好好去的,是要来一次总结算的。平日怎样易起嗔念,某一次动怒损害了别人,到这时候就一幕幕地展现在你眼前,使你痛苦不堪;反之,生平如果忍辱不嗔,和蔼待人,临终就可平平安安地撒手而去,既没有懊恼,又没有痛苦。等到另一个新生命出现,如果还是在这现实人间,那你所接触到的,仍然到处是朋友;如果生命升华到上界去,那你会更享受天上的福乐!这样一层层地推究,知道忍辱的极大利益,自然不会轻易发脾气了! 

 

  (二)不忍之害:人生存在世间,不是孤立的,是彼此结合联络的。人人应互相亲善,同为彼此利益而存在和行动,如一失去和谐的自然律,就要发生极度的冲突,使得大家不能获得安乐,所以做人必须要能忍,不能忍,那祸患就多了。我们常听人说:我不是放他不下,也不是故意地要向他开炮,实在是他的为人使我看了不顺眼。这样一来,今天对这人如此,明天对那人如此,久之,岂不是要弄得尽大地都是你所看不顺眼的人吗?殊不知你觉得别人不顺眼,别人还觉得你不顺眼呢!这都是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不知反省自己的过失!做人如做到四周都是敌人,不能得到一个同情自己的人,这该是多么痛苦!而这样的人生还有何生趣?推究所以弄到这样尴尬的局面,还不是由于自己古怪脾气的结果。所以嗔恨心重的人。不仅对外的关系搞不好,就是自己内心也在躁动不宁,甚而至于睡眠都不得安,好像总有一股火在心中燃烧着一样!在现实世间明白看到的,一个快快乐乐的人,只要从他内心泛起嗔恚的微波,立刻就使他失去一切快乐!再拿一个学佛者说,尽管你如何地发心修行,不问你怎样地为法精进,甚而至于在百千万劫的长时间中,广行惠施,供养三宝,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如你不经意,起一念嗔心,那所得的百千功德在一刹那中可被烧去,所以经上说:“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蓊郁的树林,远远的望去,虽不可说不大,但一把火就烧尽,损失的巨大哪里可以比喻得出!学佛的行者或一般的俗人,如透彻地理解到嗔恚有着这样重大的过患,那他在任何恶劣的环境现前,都不致任意地胡乱地发火!所以我们做人,应多多地在“忍”上做工夫! 

  忍辱不嗔,说来虽很容易,行来实在太难,非有高度修养的人,怎能谈到忍辱?《成实论》说:“恶口骂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由此可见,能忍者是有修养的君子,不忍者是属暴躁的小人。一般小人之辈,稍微遇到不如意事,就会暴跳如雷似的,大发脾气.不能抑制自己非理性的冲动!可是我确相信,不管怎样的人,当他正在发火的时候,虽不自觉自己的非是,但待激动的情绪宁静下来,必会自觉这种起于内发于外的身心活动是不合于情理的,病就病在外界的环境逼来,不知如何应付,不知怎样控制自己!因此,现在我想从生忍、法忍的两方面,略为一说对治嗔怒的方法。 

  甲、生忍:怎样对众生界行忍,分为五点说明如下: 

  一、如现在有人来侮辱、谩骂、批评、打击我们,那你就得先想一想,看看来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类人物。如果他是小人,因小人的行动而使自己大动肝火,现出与他一样的行为,则自己岂不是也成小人了吗?如是正人君子,对我有所非议,我们就须切实反省,省察自己是否有他所说的过失?反省后,若发觉自己确有毛病,应当改过自新,好好做人;假使发觉自己并没有过错,也可藉此为增上缘,提高自己的警觉。这么一想,不问自己有过无过,对他生起感激之情都来不及,哪里谈得上什么嗔恚!为什么?因他是善意不是恶意啊! 

  二、当一个气势汹汹对我欲加迫害的人到来,你先不要予打击者以打击,而应以冷静的头脑分析一下,看看他是有意抑或不由自主而如此的?如果因为其本身有烦恼,受烦恼的支使,始对我作出不利的行为,那我为什么要嗔怪他呢?不但不应对他起慎心,而且要怜愍他的遭遇,因为他也在受着烦恼的困惑,随烦恼所转不得自由。月称论师说:“此非有情过,此是烦恼咎;智者善观已,不嗔诸有情。”为烦恼所操纵的人们,有时受猛利烦恼所激动,对自最极爱惜的生命,尚且予以无情的摧毁,何况对于他人?如是思惟,什么忿怒都化为乌有!假使是受到别人的教唆,或由外在条件的影响,逼他不得不如此,那他本身丝毫都做不得主,我们恼恨他又有什么用呢? 

  三、大凡恼乱人、侮辱人者,主要不出二因:一是由于本性如此,二是由于客观使然。我们应当观察:对我不利者来,是缘于什么原因,如他本性如此,如像火烧一般的性质,你对他起嗔心又有何益?如不是本性如此,而是由于客观使然,那就更不必起嗔心,好比晴朗的虚空,忽被一处飞扬起来的尘烟所遮蔽,转瞬即可消散,又何必那样认真?不明此种道理,对本性的如此生嗔,就如对火性能烧生嗔一样;对客观的使然动怒,就如对尘烟蔽晴空发火一样,不但毫无意义,简直愚痴透顶,成为我佛所说的可怜悯者!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可怜悯者呢?不愿做可怜悯者,请从“不嗔”做起! 

  四、为人受他侮辱,或遭打骂加害。内心必感痛苦,其时就当观察,我所受的这苦,是由怎样来的?真的由他所给我的吗?他为什么给我这样的苦吃?难道没有别的原因吗?这样一步步地推究下去,那将会发现,一切的痛苦原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招的,因为,自身过去曾经做过很多不如法的事,于中不免有伤他人的动作,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怪人做什么?唯有自贵而已!人能有自觉,哪里还会憎恨于他?所以对于现前不如意的环境、我们应当勇于自承,一个人如不能承认自己的过失,而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嗔此怪彼,那无异显示他的没有骨气!西藏有位大德说:人们对于现实苦痛,如认不是自己招致,这实是显示自己全无法器,也就是这个意思。 

  五、还有一个最好对治嗔心的办法,就是对来害者以另一眼光去看待他。人类生存天地间,是相互的关系网,谁也不能离开谁而独存,因而我们的一切生活资具都是从无限关系中得来的,诸有供给我们有关生活资料的人们,没有一个对于我们没有恩德,偶因一点小事触犯到自己,我何忍对我有恩者予以痛斥?再想一想:当前打骂我者,安知不是我的过去父母?父母为了养育我、吃尽无穷的辛苦,那固不用说,而且也造了罪恶,自也必然的,昊天罔极的恩德我丝毫没有报答,现在岂可恩将仇报地对这大动嗔心?进一步的从佛法去想,在不息演化过程中的有情,自己也好,他人也好,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着的,有哪个能来损害?又有哪个被他损害?既无能害与被害,空发一阵脾气,哪有什么意思?人们真能想到这点,天大的事也没事了! (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宽严法师       嗔怒)(五明学佛网:宽严法师       嗔怒)  

 宏圆法师:一念嗔怒,毁掉自己的功德法财 

 宏圆法师:一念嗔怒,毁掉自己的功德法财 

 宏圆法师:一念嗔怒,毁掉自己的功德法财 

 大安法师: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佛说念诵观音名号可以远离YIN欲嗔怒愚痴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大愿法师:起嗔怒心会引起的后果你知道吗? 

 智渡法师:犯了“贪嗔痴”里的嗔怒,怎么办? 

 佛说念诵观音名号可以远离YIN欲嗔怒愚痴 

 佛说念诵观音名号可以远离YIN欲嗔怒愚痴 

 犯了贪嗔痴里的嗔怒,怎么办? 

 嗔怒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