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戒除“网瘾”,素质教育是良方


   日期:2009/3/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专家:戒除“网瘾” 素质教育是良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健康的网游和毒品相比,更便宜、更便捷、影响面更广,危害也更大

  记者:“网瘾青少年”问题,近段时间备受社会关注。您认为我国目前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有多严重?

  寇晓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达1.03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
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

  陶宏开(美籍素质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据我了解,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其他地方的情况也不乐观。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玷污了网络,毒害了一代青少年,在“网游致富几人笑”的背后,是“孩童迷途万众伤”的无数家庭的痛苦!

  记者:有人形象地称网游是“精神鸦片”。

  陶宏开:这个比喻非常贴切。“网瘾”成为社会问题,已向两头发展,尤其是低龄化趋势明显。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毒品相比,更便宜、更便捷、影响面更广,所以危害更大。

  记者:怎样判断一个人网络成瘾呢?

  陶宏开:成不成瘾,不是以简单的上网时间长短来衡量,而要以对网游的依赖程度来判断,看其是否超出了正常理性标准,是否脱离了健康人正常的基本生活轨道。

  加强行业自律,以社会效益为重;防止青少年沉迷,企业责任重大

  记者:您认为“网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陶宏开:三种因素诱发“网瘾”:不健康的、压力过大的成长环境;得不到别人承认的失落感;人际关系不好。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通过上网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网瘾”问题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记者:那么谁该为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埋单”?网络游戏商家、不良网吧、政府部门,谁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张春良(网络沉溺公共救助网创办人):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网游产业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有能力为拯救“网瘾青少年”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从发展角度讲,商家唯有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良好形象,才能促进游戏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陶宏开:网络只是个载体而已,关键是内容。目前电脑的功能被异化,大都用来玩游戏、聊天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大力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

  寇晓伟:不能把棍子都打在商家身上。互联网没发展起来时,青少年也一度沉迷于电子游戏、台球、武侠小说等。网游产品属文化产品,也是传播社会价值观和政治观点的工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对游戏出版业的态度一贯明确,就是要通过规范和引导来促进游戏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正视两大困境:一是来自产业自身,主要是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民族游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做大做强。二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如何加强行业自律,以社会效益为重,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企业责任重大。这关系到网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戒除“网瘾”靠“三改”:改进家庭教育、改革应试教育、改良社会文化

  记者:针对“网瘾”现象,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比如近来颇受争议的药物疗法及七大网游运营商推出的防沉迷系统。您认为“网瘾”可以根治吗?

  张春良:网络成瘾从总体而言是不可避免、难以根治的。而就个体而言它又是可以避免的,成瘾后也可治愈。戒除“网瘾”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手段,防沉迷系统虽好,也解决不了外挂和私服等问题。

  陶宏开:“物理疗法”有一定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药物封闭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作用,但离开特定的环境还可能复发。“网瘾”是个认识、习惯问题,不是病,光靠堵堵不住。

  寇晓伟:政府部门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但目前的困难是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导致手段落后,监管乏力。来自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压力仍然很大。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但要想从根本上戒除“网瘾”,也是不现实的,只能想办法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

  记者:堵的办法作用有限。该怎样疏导才有实效呢?

  张春良:正是某种程度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呆板,趣味性不强,人性化不够,才造成青少年厌学,选择逃避现实而投奔网络世界。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英国,学校大力组织孩子们参加丰富的课余活动;在法国,家长经常与孩子探讨上网的技巧和经验,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上网的基本情况。

  陶宏开: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改进家庭教育、改革应试教育、改良社会文化。其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先“教教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

  寇晓伟: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落到实处。中小学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青少年上网技术越好,越容易出问题。教育的重心应该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和人格塑造,增强他们对不良网络信息及其他一切不良文化的抵抗力。提高青少年个人素质,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才是戒除“网瘾”的关键所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网瘾       网络)(五明学佛网:网瘾       网络)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三章 全息网络 

 陈士东居士:网络修证法门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网络版缘起及上智下光法师简介 

 理净法师:「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见忍法师:浅谈佛教网络的发展与运用 

 传喜法师:建立理智的人生观——传喜法师与网络信众问答 

 传喜法师: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 

 传喜法师:网络开示问答(2008-1-23) 

 大安法师:慎重对待 手机网络 

 网络贷,享乐,邪YIN,不孝的现世报 

 切莫在网络上造口业 

 网络SQ信息泛滥,如何认识与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