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你还看不惯,你还不行,功夫差远了


   日期:2011/12/22 14: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导大师也给我们讲了三忍,一般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生在唐朝时候,那时候日本、韩国,还有越南,不少的高僧大德到中国来留学。他们认定两个老师,一个是善导,修净土的,还有一个是智者大师,学法华的。这两位老师他们国外的学生非常之多,确实回去也真有成就。善导大师给我们讲的三忍,第一个是「喜忍」,欢喜,「念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他讲的话很好懂。诸位想想,念阿弥陀佛念到生欢喜心,不但是讲有感应,肯定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到法喜充满,得喜忍,这是念佛功夫的浅深。第二种「悟忍」,开悟了,「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真理就是诸法实相,念佛开悟了。为什么?烦恼念掉,不就开悟了吗?我们现在不少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开悟?第一个是夹杂,功夫不纯,念阿弥陀佛里面还夹杂着妄想分别执着。第二个怀疑,信心不足。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的纲领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三昧,不夹杂;净念相继,如果六根没有收回来,眼攀缘色,耳攀缘声,六根攀缘六尘境界,夹杂在念佛里面,把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所以,都摄六根简单讲,把你的妄念统统收回来,就这个意思。一心专注,这叫净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相继是不间断,会开悟。开悟之后,就跟惠能大师一样,你所没有学过的经教你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瞭,开悟了。第三个是「信忍,念弥陀佛而住于正信」。这个正信,相信自己决定得生,功夫成就了。「善导大师解观经中」,他对《观无量寿佛经》有一部註解叫《四帖疏》,「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善导大师讲就是这三样,「喜忍、悟忍、信忍」。「净土文类行卷」里有句话说,「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这都是解释《观经》的。「庆喜」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念阿弥陀佛,一念相应之后,跟韦提希夫人一起都获得三种忍。这三种忍,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喜忍、悟忍、信忍。

    还有一种说法,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的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有三种形象,我们应当要学。第一个是「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有情」是说人,我们的冤亲债主。这些人来,不一定是什么原因,他毁谤你、他侮辱你、他破坏你、他陷害你,你能不能忍?你要不能忍,你不是修菩萨行。害到极处的时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叫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把他凌迟处死,用刀把身上肉一片一片割,割死,不叫你好死。那是歌利王怨恨心,你是修忍辱,我看你能不能忍?用这个手段把他处死。割到快死的时候问他,你有没有怨恨?佛说没有怨恨,而且还告诉他: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佛说话算话,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成阿罗汉的是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典范,没有一丝毫怨恨,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是来考试的,看看你忍辱到什么程度,你毕业通过了,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原本成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在弥勒佛之后,因为忍辱波罗蜜圆满,他提前了,在弥勒菩萨之前他先成佛,弥勒菩萨退后了。提前成佛,你说要不要感谢歌利王?

    所以我们遇到别人来毁谤、侮辱、陷害,要感恩这些人,不能有一丝毫怨恨,他来考我,我知道我程度提升了。如果还有一点没放下,那不行,还要重新来经过考试。一次考试就及格,你就不会有第二次,可是你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就参加不断的考试,你在菩提道这个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如果真正修忍辱,是一帆风顺通过,好事,不是坏事,问题就是你用什么眼光去看,你用觉悟的人眼光去看就是好事。仁者无敌,仁者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是敌对的,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就对了。佛菩萨来考试我的,他表演的做种种恶事、造种种罪业,也是给你看的,看你能不能忍受?看你是不是能看得惯?你还看不惯,你还不行,功夫差远了。

    这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考你,每个人都在测验你。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歷事鍊心。五十三参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善的、有恶的,都让你看,关关通过,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看待,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所以一生圆满成就,就这个道理。我看到人,我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不是他做错,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他做的是对的。善财童子看那些行恶的人,他恭敬、供养,没有赞叹。表演是善的、正面的,他有赞叹;表演是负面的、反面的,他只没有赞叹,恭敬、供养、请教样样都不缺,他在学习。善的我要跟他学,不善的我看到我也要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统统是善知识。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的老师,这成就你自己。

    第三个是「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者」。跟前面无生法忍意思是一样,就是你看一切法,看到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不动心。这三种忍,前面两种是忍耐的忍,后面一种忍是信忍之忍,好像是不一样,「然决定不动心之义则同」,这句话重要,就是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么高级的菩萨,证无生法忍菩萨,他是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不分别、不执着,那都还属于耐忍这个程度,到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

    《华严经》里面也讲到这三种,这三种讲得详细一点。第一种,「耐怨害忍,谓人以怨憎毒害而加于我,即能安心忍耐而无返报之心」。决定没有报復,中国古人所说的逆来顺受,古人又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要有个信心,别人没有过错,过错一定在自己。他为什么不怨恨别人怨恨我?我一定有过失,一定有对不起他的地方。遇到这个事情认真反省,找出原因、消除原因,这个问题就化解了,决定没有冲突。千万不要认为过失在对方,那就错了,那完全错了。我这一生没有得罪他,前世可能有。我们相信六道轮迴,我们有过去生,过去生中结的怨现在遇到了,他的怨恨心没放下,他来报復。我们学佛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就应当承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骂我,恭恭敬敬听,他骂累了他自然不骂了。我一直表示真诚、恭敬,没有一点怨恨,这个怨结就会化解,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种「安受苦忍」,这里举的例子,「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这些是什么?这是业障。调整我们的心态,这些业障也都能够化解。这些业障是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所造成的,绝对不是外头无缘无故而加之于我的。

    末后一条,「谛察法忍,谓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这个忍是有肯定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我同意、我接受、我肯定它,这是这个意思。佛有的时候讲的理很深,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不怀疑,假以时日慢慢的就会懂了。所以学经教,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决定有道理的。长时薰修就是你学一遍是决定不够的,几个人能一遍开悟?有,像惠能那样的人一遍就开悟了。太少了,这是我们学不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复。我读书有个习惯,重要的这些学习的课程,我至少是十遍,这是我一般的标准,要学十遍,听要听十遍。在从前没有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没有这个东西,哪个地方有讲这个经我就去听,听的遍数愈多愈好。我听李老师讲「佛学概要」,我听了十一遍,他每一次办班都要讲这个课程,我都去听。十一遍听下来我都会讲了,可以不要用书本我就会讲。不重复不行,这个经至少要十遍以上,重要的经典我差不多是听三十遍,才真正能体会,遍数少了不行。所以学佛不得利益,没有别的,遍数太少,薰习的时间不够,真正长时期薰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然就相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9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忍辱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忍辱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忍辱」的意义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