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第二期第二天)


   日期:2011/12/28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天 以口引心 以声摄耳

 

昨天讲到持名念佛,念佛法门以持名念佛为主。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今天和大家讲的是偏重于自力法门。其实,念佛法门的自力、他力是分不开的。说他力就是自力,说自力也就是他力,不过是轻重罢了。

在他力方面,我们可以归结起来,是八个字----信受佛语,依教奉行。在自己用功,持名念佛方面,也可归结为八个字----以口引心,以声摄耳。用自己的口,导引自己的心;用自己的音声,摄住自己的耳根。因为自己的心,不能安定,不能清净,就用口的力量来导引它,音声来摄住它。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娑婆世界的众生,有两根最利。第一个是意根,第二个是耳根。意根摄住了,其余的眼耳鼻舌身也就都摄了。可是意根很不容易摄,大家在静坐的时候,总是想“意不散乱”的,可是往往办不到。要想用意“念”,在心里不出声的念,摄住那最不易摄的意根,那只有念佛功力深的人,才能把意根摄住,初学念佛的人,就很难做到了。

第二个是耳根。耳根要是一摄住的话,眼鼻舌身意也就都摄住了。念佛的时候,不管怎么念,高声念、低声念,怎么念都好,只要能摄住耳根,就对了。各人可自己去体会。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从古来老祖师的经验传留下来,有一个摄耳根的原则:一定要教声音把耳朵灌满,才能摄住耳根。要是声音灌不满耳朵的话,就摄不住。这个,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要想声音灌满耳朵,当然最好是高声念佛。有时间的话,不妨跑到山上或江海边没人的地方去,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一定能把耳根摄住,耳根一摄,自然其他的根都摄了。假使念佛的人,只是哼哼叽叽地念佛,我保定他有八九还要乱打妄想,因为不摄耳根,难得受用。

由此可知,高声念佛对都摄六根确实是有效的。所以古德讲:“大声见大佛,小声见小佛。”佛哪有大小呢?就是小声得小益处,大声得大益处。初念佛的人,初学念佛法门,一定要做到这一点。那末,怎么能使声音高呢?念佛的时候,嘴巴不充分张开,声音从脖子里出来,就不高;同时,这样念佛,累得很,念久了,会感觉胸部闷气,有一股郁浊之气不能发挥,不能消散。发音高,嘴巴张得小,会把声带都累坏了。所以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大,教声音自然而然地出来,这样不必太用力,声音就会很高。这样念佛,容易摄耳根,耳根一摄,六根都摄了。这不全是经教上所说,而是大部份从古德的经验中引用来的,是切实可行的。

或者大家要问:“怎么知道自己摄住自己耳根了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你自己可以观察自己:要是摄住耳根,六根都摄了,那时你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心不妨碍一切环境,一切环境不能妨碍你的心。这个时候才叫“心净佛土净”。举个实际例子:有人念佛,心中乱动。行香绕佛的时候,遇到前面的人走得慢一些,他会想,这个人总是妨碍我。于是讨厌心就起来了。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或者,在念佛时,心里想,这个敲木鱼的,怎么打得这么快,念得一点不舒服,真讨厌。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打坐的时候坐久了又会想,怎么还不打引磬?坐得腿也疼腰也酸了。真讨厌。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吃饭的时候,见到不称心的菜又会嘀咕:“你看,讨厌不讨厌?我最不喜欢吃这个菜,偏偏有这个菜,讨厌极了。这也是以心碍境,以境得心。若是有以上情况的,保证你不得念佛受益。你想,你的心东飞西散,东跑西奔,不能停留,怎能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呢?各位可以观察得再微细一点,有没有想过去事情,想未来事情,想一切事情,如有,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如果心里没有这些东西,那念佛就得力了,自然可以逐渐念到一心不乱了。

假使念佛念到心不碍境,境不碍心,不但当来可以往生西方,现前就可得到很多的受用,因为那时心里清清净净,没有烦恼,没有纷扰,就可以读书认真,作事认真,学业进步,事业进步。

最后,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要使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应在日常处世中,光看自己的过错,莫见别人的是非。见自己的过错,可以修身进德;不见别人的是非,可以免除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样,现前就可得很多人的敬爱,很多人的帮助,所以说,念佛的功用,在出世间方面,可以了生死,证涅槃,往生极乐。在世间法方面,以念佛心,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得以受用不尽。

希望大家切实行持,以口引心,把心摄住;以声摄耳,把耳根摄住。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样念来念去,一定可以得到受用。

现在我们大家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来念佛。

开始念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