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猝死引发的生命沉思


   日期:2011/12/29 14: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杂志 2011年第2期

作者:幽月

 

新春过后,正月初六中午突然接到葛神父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班主任许老师昨天在车祸中丧生。这么地突然,我一下还不能接受这个消息,放下电话,心情很久才平复下来。十几天前许老师还与我们欢聚一堂谈天说地,人的生死是这样难以预料,让人觉得如在梦中般的扑朔迷离。下午又接到了教我们宗教学的史老师的电话,这再一次证实了许老师之死的事实。

 

据说许老师是醉酒后乘车与人相撞而死。许老师正当英姿之年,不仅风流倜傥,而且事业上一帆风顺,然而就是在他与亲友聚会后,在过年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里,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对许老师的死,高校内外一片哗然。不管他是什么原因离世的,只是他的死应该给人以深思啊。然而到校后给我的感觉是,校园一切似乎回到了从前,我们宗教大专班又换了一名老师作为我们班主任,一切平静了,似乎许老师只是走了出远门似的。我们宗教人士的这个班都没有参加许老师的葬礼,因为他死在过春节的年味里,甚至好多同学还不知他已经灰飞烟灭了。一天忽地想起要拨一下许老师留给我们的手机号码,那端立即回音说是空号,随之这个人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注销了!

 

然而,许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鲜活在我的记忆里。记得刚到师大报到时,他热情地为我们拎行李,一点也没架子。许老师四十来岁,一表人才,精明强干,颇有仕途之心。因为在师大政法学院首次开办设宗教班,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各市的不同信仰的宗教教职人员,许老师很谦卑。他作为我们班主任谈到佛法时,会大谈佛的慈悲济世情怀,恭敬地向我们佛教徒称诵阿弥陀佛;他谈到基督教时,会大谈上帝爱世人的仁爱。他让我们这些不同信仰的宗教班同学都有一种感觉,似乎许老师很赞赏我们各自的信仰。后来我们这些不同信仰的人在一块儿交流,才感觉许老师很不真实,或者说很圆滑,有点八面玲珑。但我们都能理解他,还觉得他活得很累。当许老师一下子从我们生活中消逝了,我们扼腕叹息的不仅是他作为大学教授英年早逝,更是叹息他从未对自己的生命真正关怀过。他曾说,能作为我们这个特殊的宗教班班主任,能为我们服务感到无限的荣幸。可他思考过我们这些宗教信仰者对生命是怎样的态度吗?他可是春风得意正在追逐他以为足以让自己幸福的东西啊!他很想活出风采来,可他想过人生无常、死亡会猝然而至吗?人身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不过是因缘成熟、一时暂有的。一旦缘尽便休,想多留片刻也难保。

 

在这个世间,人往往因为我执,非常地珍爱自己,但压根不知如何寻找真正的幸福,就像疯子般对待自己,在声色货利中寻找快乐,无视死亡将他们全部带走的事实,跨进死亡门槛时一样也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人或许就在今天现时便措手不及地失去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机会,甚至来不及叹息就被淘汰出局。不知道许老师的逝去是否引起周遭人对生命的思索。

 

大多数人对宗教持一种观点——宗教比较重视死的问题——因为深思死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生。正像许老师一样,即使曾有远大的抱负,那又如何呢?一个人,当死神来临时,他来不得一点抗争,不管其死的安然还是死的偶然。尤其是猝死,留给亲人的悲痛是无法言喻的,面对其猝死,其父母、妻儿能不惊慌失措吗?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刹那间面目皆非,无声无息了。我们局外人乍听到此消息还痛惜不已,其家人就更可想而知了。作为一个具有宗教情怀的人,我深深地惋叹许老师的灵魂在黑暗的无明中游荡!

 

生死为人生之大事,人谁也难免生死。庄子云:我本不愿生,忽然生于世;我本不愿死,忽然死期至。此足见生死非是人可主宰,然亦非言无法主宰生死,只因世人不明生死之道,生从何来?死去何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应该了解人生的真相,人类在受苦,充满着困顿。人活在恐惧中,不是特定的恐惧,而是所有的恐惧,譬如对生活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等等。人生在世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人生你必须思索才能让生命有意义地度过。我们要领悟“生”是一个小的开始,“死”才是无限的延续,也是生的前兆,切不可认为一死百了。死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业力会导致我们沉沦六道,流转生死,轮回不已。虽说我们现已得暇满人身,但如果不好好利用,也是过期作废,谁也无法预料今生可以让我们蹉跎的时间。

 

生命无常是谁都不可避免的必然规律,面对生命无常迫使每一位佛弟子思考更多的人生问题。对死思考得多,是对生的热爱的表现。知道人生的无常,把死时时挂在心上,就不会贪恋五欲,时时清醒明觉地活着。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佛以大法化世,已阐明生死之因,探究了其根源,并教导了我们对治的方法,我们只要以佛陀的教言为指针,就能避免人生苦难的本业,远离苦痛,获利安详。

 

让心灵有依托吧,与佛心相应,虽然看不到佛菩萨的身影,但能感觉佛菩萨的灵光一直慈悲围绕,从未远去。对许老师的猝然离世,除了悲痛,我唯有多诵念佛号回向他。愿许老师不灭之灵能够安顿,更愿熟知许老师的人,对他生命的短暂引发生命之沉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猝死       生命)(五明学佛网:猝死       生命)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十章 结语 禅与佛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八章 空与智慧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七章 顿悟与参禅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四章 禅的悦乐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三章 纯真便是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一章 生命的微笑与实现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自序 

 普献法师:生命的座标 

 普献法师:生命的韵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