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赐:念佛人应知


   日期:2009/3/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赐接触佛法粗算也有十五年的时间了,也就是最近一年才因多劫多生的善根成熟,值遇善导大师思想,深知弥陀无条件救度的悲愿,群疑顿释,一切恐惧,为做大安。从此才真正舍自力之执著,回归他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由圣道门转入净土门。

真正转入净土门之在家出家众,由于深体弥陀悲心,自非自信教人信,何以报佛深恩。自己得恩也欲使他人受惠之心原本无可厚非。但在弘传的过程中却有或多或少的欠虑。比如原本一件很好的东西,在向他人推荐的时候如果有贬低其他东西之嫌,那么别人在接受的时候也就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站在赞叹圣道门或要门的基础来向他人介绍弥陀之正定称名,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有明训:“欲使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法门与法门之间亦是如此。

既然畅佛本怀在往生,为什么释迦本师还要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呢?此有二释,一者众生机有千差,故法有万别,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药;二者净土虽为释尊本怀,但此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之一乘之妙法。等觉菩萨尚无法完全明了,久沉六道烦恼具足之浊恶凡夫,又何能信解此无上真实一乘之圆融妙法呢?众生不能信解,又如何会受持?故释迦世尊循循善诱,为说五乘,为说三乘,先以欲钩取,后令入佛智,以种种方便善巧,导入一乘之弥陀愿海。古德有云:一大藏教,唯《华严》最为真实,余经皆为《华严》之注解,但若《华严》与《佛说无量寿经》相较,则《佛说无量寿经》最为真实,《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才究竟圆满;如果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华严》就不圆满了。由此可知,《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归宿,是《华严经》的总结。故《要解》言:“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也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成就此事而已。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

既然一大藏教,八万四千法都是这一句名号的注脚。也就是说释迦世尊为了宣说净土法门而左说右说,说大说小,无非是趣入净土的方便,倘若释迦本师初成道便讲净土法门,谁人敢信?谁人愿信?谁人能信?故世尊才会在《弥陀经》上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亦是难说之法。所以才有世尊“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的四十九年说法。如此曲折只因难信,如此迂回只为成就此信,能信受自然奉行,也正因为难信,释尊才处处指归,时时叮咛(弥陀净土之旁依经典达二三百部之多),正所谓“千经俱阐,万论均宣。”直为成熟我等净土善根故,直为引导我等入此真实故,直为显示释尊本怀故。

《要解》有云: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汩没,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谓贪、嗔、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为浊。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从上可知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无上正等正觉原来就是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可知释尊所以出兴与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此是释迦出世本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诸佛所行境界,等觉菩萨犹是一切世间之列,故《要解》云:“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由上可知,阿罗汉难信,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犹难信。此极难信之法,我等烦恼具足之五浊恶人却能相信,此谓之大不可思议,此大不可思议中有弥陀,有释迦本师有一切诸佛于不可思议无量兆载永劫的苦苦劝勉、方便引导、调熟善根……

所以我们今天能信净土,能信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实为天上天下,世出世间最难成就之事,故此信非小信,实大信,无上信,稀有信,最上信,最胜信。此信为世出世间最为难得稀有之物,此信饱含着弥陀及诸佛无量劫来对我等方便不舍的救度,饱含着弥陀无尽的悲心,知此方能明悟佛之深恩。

所以我们在劝化他人的时候,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心急。我们无量劫来直至今生才信,今生也是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才真相信,才真一切放下,才真老实念佛。可见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欲使人见闻即信,信即奉行,此愿虽可嘉,此法却不可取。我们心急,弥陀诸佛心偏悯念常没众生心比我们更急,急有什么用,当知我们这看似简单容易的“一信”背后却有着无量劫善根成熟的漫长过程。
第二不要硬劝,愚痴之我等都有一种逆反心理,因缘如果成熟一点就通,因缘不具就是万点也不化呀!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为弘此法而刻意贬低其他法门或师父,特别是在接引初机的时候,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甚至还会在无意中造下谤法重罪。

虽然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虽然善导独明佛正意,当遇到与善导大师相左的思想,我们也不要去批评,更不要去反驳说他是“错误”的,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法无对错,应机则妙,药无贵贱,愈病则良,虽然释迦本师唯说弥陀本愿海,但如果没有方便法门的引导,如何让众生入此真实呢?善导大师不也在净土门之中别分要门与弘愿门吗?无此要门何以入他力之弘愿呢?如果说净土一门是特别法门,没有通途何来特别,如果说净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没有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的方便法门,又如何能入此独一真实的他力净土之门呢?如果说净土法门是100层的高楼,没有下面99做为基础,众生如何能一跃而上这百层之净土高楼呢?

当今佛教各宗各派讲经说法之善知识众多,他们对于净土的解释多站在自宗自派(圣道门自力)的立场上解释净土教理,就是净土门之内的大善知识亦有许多以要门非他力弘愿来解释净土宗。更多的是把易行难行化,把简单复杂化,面对如此种种,如果我们要批评,要反驳的话恐怕除了慧净上人、净宗法师、信愿法师及智随法师等几位少数弘扬善导大师思想的师父外,天下的师父都成了我们批评的对象了。

要知祖师的示现各有深意,无一不是应时应机应缘而现,此中深意非我等障眼凡夫能明了。末学读了智随法师所著的《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后,才知每一位祖师的示现都有其甚深的历史使命,依众生根机,依众生善根,依众生福德,或为莲故花,或花开莲现,或花落莲成,种种示现皆为善巧方便,种种示现皆为导入真实。
或难易相较(龙树菩萨)、或二力攸分(昙鸾大师)、或圣净分判(道绰大师)、或大成净宗(善导大师)、或导圣归净(慧日、法照、永明、莲池)、或力脱融混(蕅益大师)、或夺圣显净(印光大师)。祖师的种种示现无非因时,因势而利导众生归入净土,所以大多数净土门的祖师都是从他宗转入,而且都是通宗通教天下无双之大善知识,回归净土为天下人做榜样,这样就可以引导一大批圣道门行者归入净土。

正如释尊开现净土之艰难(说法几十年后净土机缘成熟时才说),历代祖师的示现也是曲折迁回,或权说,或顺他意说,顺它宗义说。如此种种或是机缘未具,或是善根不熟,或是众生福薄,或是众生根机不堪……祖师的示现当然也是万别千差。

如果说只有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独明佛正意,难道大势至显化之印光大师就不知弥陀弘愿吗?还有同样是弥陀化身的永明大师难道就不知“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专称佛名吗?为何还要著百卷《宗镜录》,著《万善同归集》,直接写个《四料简》劝人岂不更直截了当吗?弥陀化身的永明大师难道就不知道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在中土失传,时流东瀛吗?

凡夫之心尚难测,祖师示现之意岂易明。所以我们每一个信受弥陀救度的行人在弘扬净土时切忌批评甚至诽谤与善导大师言论不一样的师父。毕竟我们也是先学的圣道门,于中处处碰壁后,才深体自力之难行后才归入净土的吗?所以圣道门的存在太有价值了,它存在目的就在于为净土门培养合格的信受人才。所以修学圣道门的人全部都是净土门的预备队员。宣扬圣道门的各位师父至所以还在讲经说法,说明还有相信其法的众生,还有与他有缘的众生,我们不是过去无量劫来都在修习圣道门吗?虽然我们今生,今生时机成熟了,信了净土法门,或许有的众生还要等几个月,几年,几十年,临终,下一辈子,甚至十劫百劫千万劫,乃至无量劫后他才能善根成熟。到那时才能真正相信净土法门,才能真正老实念佛。

所以我们遇到有师父的讲法与善导大师不一样,我们不要批评,就是释迦佛亦是说空说有,说大说小,亦说圣道,更说净土,在《无量寿经》上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又在《观无量寿经》中说:“五逆十声称佛而得往生”,你能说释迦如来说错了吗?

正如末学在网上听一位密宗师父说吸烟者无法往生。所以我才下决心戒了烟。当我知道五逆罪人愿生尚且无碍弥陀大悲救度,况抽烟之习乎?但我现在已经戒了,难道还会再去吸吗?难道还会怨哪位密宗师父说的不对吗?

还有人在网上批评净空大师以及会集本等,末学就是听净土法门法师的《华严经讲经》1-300卷而知净土高妙,念佛殊胜的,也是从读会集本(文字流畅,初机易入)而知极乐庄严的,虽然现在我不再读会集本,开始细读曹魏本,我深知如果没有会集本的方便,也不会有我读曹魏本的今天,所以我感恩会集本,当然不会去批评会集本,净空老法师虽然讲往生西方要修三福,要功夫成片,似乎很难,老法师自有老法师之深意,浅薄之我不敢妄测,须知皆是度生之方便,或许如果老法师一开始就说的很容易,很简单,是否有人敢信,是否有人能信,是否有人愿信,是否卑劣、骄慢、懈怠、敝恶之我等会因兹放纵、放逸而退心退行亦未可知啊!亦许老法师正为度那些知识分子,让那些骄慢的有“知识”之人,亦修三岁儿童、八十老翁“才”修的一句简单无味之“南无阿弥陀佛”,他们心有不服,意有不甘,除非让他们知道此一句弥陀含该八教,圆摄五宗,极善最上,普贤文殊等亦专修念佛法门,非此而不能入一向专念。或许是此种情况,亦未可知。既未可知,何可驳之。

另外,我们其实都是瞎操心,我们只管念好我们的佛(主要任务),其次随缘随份,随心随力地劝别人念佛就行了,别人接不接受不要敢,也不要问。有阿弥陀佛会管,阿弥陀佛在此人身上已经花去百千阿僧祇劫的时间进行教化,至今生恰好听你一言而归入净土,你就得意地认为这是你一言劝化之功,岂不可笑?应知弥陀大悲不舍一人,何人应种善根,何人正在成熟,何人还未成熟,何人正当成熟,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无有不见,弥陀已经等了十劫,百动,千万劫,乃至无量劫的时间,又岂会让该度脱之人,应成佛之人而错失成佛之机,错失无上大利呢?让众生往生成佛是弥陀本心、本意、本怀,遍知的弥陀又如何会错失众生应度之机呢?决不会!如果他不能信受只是机缘未成熟而已,所以我们无需因他人不信而难过,亦无需担心他人会错失得度之机,该得度时自得度,一切有阿弥陀佛于中动作,我等只管念佛,何必忧心,我们忧心,就是对阿弥陀佛不放心,对弥陀不放心,就不是真正的信佛。你信佛吗?信佛者,当下心安。一切恐惧,为做大安。除六字名号外,心无所系,日夜唯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此而已,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佛赐于2008年12月28日
于家中第一次写日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赐       念佛人)(五明学佛网:佛赐       念佛人)  

 净界法师: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开愿法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的误区 

 仁焕法师:念佛人如何感化人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念佛人不可思议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念佛心、念佛人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 

 宽运法师:做个快乐念佛人──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午斋过堂开 

 体慧法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三讲:念佛人应以真佛弟子为“镜” 

 月悟法师:劝念佛人学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