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米拉日巴等成就者为何终身闭关住山而不出去弘法


   日期:2012/1/2 1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米拉日巴传记中有这样描述:尊者继续努力修行,慢慢地在白昼中身体可以任意变化,腾入空中及示现种种神通。夜晚梦中,可以游行世界之顶,可以粉碎山川。能化成百千化身,往诸佛剎土听闻法要,为无量众生说法。身能出入水火,得不可思议的种种神变。心生大欢喜,一面受用,一面继续修持。不久,即能真正能飞行自在了。就飞到惹门去自山顶去修观,生出前所未有的拙火暖乐。 

    尊者那时认为自己已经有力量可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应该去弘法度生才对。但是本尊示现说:“应该依照上师的嘱咐终生修行才对,世上再没有比修行更能利生弘法的事了。”尊者心中就想:终生修行的事迹,可以为以后的行者做榜样,对未来的众生和教法将有广大的利益。所以就决定仍旧终身在山中修行。--原来终身住山修行是为后学做榜样,踏实修行成就才能对教法和众生有广大利。  

    为何要闭关?咏给仁波切说:因为,闭关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烦恼,并帮助我们了悟而证悟。当我们获得清净的了悟、证悟之后,再去从事利他的事业时,就能成办真正清净的利他行为。由于这种清净的利他行为是不带烦恼和我执的,因此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自己对佛法的道理领悟不够。一开始,我们在行利他时,会觉得好像可以利益到他人;但是当这利他的行为,渐渐地被“我执”渗入,甚至变成自私心时,这样的利他行为或许某一部份仍然能利益到他人,其它部份则未必能利益到众生。

   在此,我以三方面来说明闭关也能利益他人: 

   第一:当我们处在资粮道,那时的利他和我们进入到加行道,甚至登入到初地时的利他是不同的。当我们达到越高的层次,随着自己的证悟,我们能做的利他行也会是更广大、更能利益到他人的。

   第二:我们在闭关时,并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闭关的。因为,一开始,我们就必须发起菩提心、大愿心。也就是说:我们是为了利益等虚空一切如母的众生,是为了让等虚空一切如母众生能够成就佛道而来闭关修持的。如果我们是依于这种利他的大愿心而来闭关的话,闭关的本身也就是在利益众生、利益他人。

   第三:我们现前做的一些利益他人的事,可能无法立即利益到一切众生。但是,在闭关时,我们可以将这一切的善业功德,尤其是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的利益是很大的。此外,一个人如果能在佛法上具备体证和证悟时,他就能利益无量无数的众生。

   我们不需要觉得:如果我不赶快度众生的话,很多的众生就会被别的菩萨给度走了,我就没有人可以度了。我们是不必担这样的心的。

    在米拉日巴尊者传中----诸弟子又请问尊者说:「如果对于众生有利益,我们是否可以行一点点世法?」

    尊者说:「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已,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这样行,实在是太困难了。如果为了一己的贪欲而行利他,则自利尚不成,更谈不到利他了。就像不会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为水所淹死一样。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已无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

    本来虚空无尽,众生亦无尽,自己修行成就了以后,度生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度化众生。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而勤求佛果。放弃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这就是度众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回顾米拉日巴尊者修行闭关历程:硬田之梦

    尊者精进修行,虽尽了最大努力,却仍不能生起暖乐的功德。正思量如何是好,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在耕一块很硬很硬的田,怎么都挖不动。方想放弃的时候,玛尔巴上师忽在空中显现,说道:“儿啊!用力耕啊!只要你勇敢向前,不要怕他硬,总会成功的!”说完,玛尔巴上师就在前面耕,尊者在后面耕,果然遍地都长出了丰盛的禾苗。

    醒来以后,尊者心中非常欢喜;但又一想,“梦境不过是由习气的显现而已,凡夫尚不执着重视,我为梦境而欢喜,岂不是太愚痴了吗?”虽然如此,他知道这是一种征兆,如果努力精进一定能生功德的,就唱了一支释梦歌(略) 

    尊者这时已有意到护马白崖窟去修行,就对尚存贪心的姑母说:“我是一个修行的人,修行人最要紧的是修忍辱,如果对逆境不能忍耐,那又该怎样才能修忍辱呢?我要是今天晚上就死了,不但田没有用处,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没有用处。成佛以修忍辱为最紧要,姑母就是我修忍辱的对象。我之能够遇见正法,也是伯父和姑母的恩德;为了报答你们的恩德起见,我发愿希望你们未来成佛。不但田我不要,就是连房子送给你也可以。”说完就唱了一支歌:—— 。。。姑妈所有言,尽是是非语;多言类若此,于汝实不利。一切我家田,悉赠于姑母;人依法得净,佛殿在自心。慈悲度苦灵,灾苦业风运;我为向上者,胜不动自性。承恩大悲者,愿加持弟子,逍遥得山居。

    姑母听了歌,就说:“像侄儿你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啊!”就心满意足地下山去了。

■ 谨奉师命,誓死住山修行

    尊者受了这种种的刺激之后,对于人世间起了更大的厌离之心;而且因为决定舍弃家宅和田园,心中反而觉得坦然无事。就立刻想到护马白崖窟去修行。他找到一个山洞,决心在此安住修行,就唱了一首「誓愿歌」:——

(略)接着又发誓:“我若是不得成就,不生殊胜的证解,纵使饿死也不为觅食下山,冻死也不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为找药下山。决定彻底舍弃今生与俗世有关的一切一切。三业不动(身业、口业、意业为三业,身口意不为一切诱惑所摇动,故名三业不动。),一心修行成佛,请求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加持此愿成就。如果违背此誓,与其留着一个不修正法的人身,不如即死。所以如果我一旦违誓就请护法大海众立刻断绝我的生命。我死之后,还须请上师本尊加持得投生一个能修正法的人身。”发愿毕,唱了一首决心歌(略)

   这样修持了一年,密勒日巴心里也曾想到村庄上走走。正准备走的时候,忽然想起从前所发的誓,就唱了一首「警策自励歌」:——。。。勿动勿动住本然,心若浮飘招恶缘;勿散勿散持正念,心散恐被恶风牵。勿行勿行洞中坐,外出当被业石绊;莫望东西莫抬头,抬头张望心散乱;勿睡勿眠勤精进,贪睡则为烦恼算。

    接着,密勒日巴就继续在护马白崖窟山洞中苦修,终于到衣食皆尽,只能以山中荨为食,而且整个人吃到毛孔都变绿色,变成一个绿茸茸、只剩骨架的野人,偶被山中猎人看到,还以为青天白日遇到鬼。

附录:一位闭关九年的华裔女行者感言! 

阿尼洛卓与上师堪布卡塔仁波切在一起 

 撰者简介:阿尼洛卓(Ani Lodro Lhamo,俗名李佩光)为台湾政治大学英文文学学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佛学硕士。通藏语及英语,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的中文翻译,并于2008年2月24日圆满其个人的第3次的3年3月的闭关。目前担任美国纽约噶玛林闭关中心女关房指导上师,《福德海》双月刊会长。 

闭关感言——阿尼洛卓 

    今年三月圆满了第二次三年三月闭关后,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先生(已故)邀我写一点闭关感言。盛情难却,也就答应下来了。但思忖良久,不知何以为言。暂且就从闭关的因缘说起吧。 

    一九九二年闭关中心(大宝法王噶玛巴北美洲根本道场-----噶玛三乘法轮寺属下的噶玛林闭关中心,关房指导上师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编者注)开始第一期关前,我就很想参加,无奈因缘不足,只好作罢。 

    但我并不因此放弃,心中仍打算闭下一期关。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中,致力于藏文的学习,以准备入关,因为关房中所有的法都是以藏文修的。一九九六年终于如愿进关,内心至为喜悦,就此告别世俗生活。此时我对于出家已有极大的渴望,迫切盼望闭关后能如愿出家。 

    关房的生活极为紧凑,从早晨四点到晚上十点,每日修四座法,另外共修早晚课。起初的四个月修四加行,即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忏悔法、积聚资粮曼达供养、及上师相应法,每一法均须圆满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次。 

    接下来的三个月修玛尔巴、密勒日巴或冈波巴上师相应法(每期闭关修其中一法),然后顺序修金刚亥母本尊法、那洛六法、胜乐金刚,最后修红观音。这些法都是白教之噶玛噶举传承的重要法门。 

    我们每修一法即先聆听指导上师尊贵的堪布卡塔仁波切讲解法本。仁波切对于教理及实修均有深湛的认识与经验,我们修法上的任何问题或困难,他都能一一为我们解决。他卓越的指导使我们得以在佛道上逐渐深入。 

    他以深切的悲心和耐心调服我们,视我们犹如子女,极为关爱。他所赐予的一切我至心感恩。上师是加持的根本,唯赖上师慈悲的引导,方能在菩提道上无误地前进。 

    佛陀所传下来的教法之所以能延续到今日,主因历来不断有修行者精进地修持,并将修行的方法及经验传给弟子。若仅有教理而没有实修的内涵,则佛法名存实亡。我深自庆幸今生有福德因缘闭关,将世俗的一切放下,专心修行。三年的闭关时间虽不算短,但自觉仅在菩提道上走了一小步。 

    佛法是至宝,此生得入佛门,若不好好把握,岂非入宝山而空手回。世间法难道有任何妙方可以使人得到完全的自在解脱吗?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再闭一次三年关,并从创古仁波切受出家戒。 

    关房的同修多半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良好职业。他们为参加闭关放弃职业,求法的热诚,令人感动。虽然各人程度不尽相同,但多能努力用功。有些生了大病,而仍以坚忍的毅力持续精进,实为其他行者的榜样。仁波切也常常鼓励我们,修行必须放下对于衣食的执着,专心办道,即使身体有了病痛,也应藉此而修自他交换(即观众生之病皆入己身,以己病代众生之病。观己之功德皆令众生获得)精进不辍。 

上师适时的智慧甘露,是滋润修行的甘泉。 

    仁波切曾开示我们,要检定自己修行是否有进步,不在于是否见光见影,而在于贪瞋痴烦恼是否减少,且更加慈悲。闭了两次关,可以感觉到真正用功的同修,都应证了上师的话。佛法在他们心中已起了转化的作用,他们的执着减少了,心胸更开阔了,对佛法的信心也增长了。许多闭完关的同修都说,闭关是他们一生中最有意义,获益最大的事。我深有同感。 

    这几年来很深刻的一个感想就是,修行人一定要把握时间好好修行。今生有机会修而不努力精进,来生是否仍有修法的因缘就很难说。想精进修行最好是闭关,若无法闭长期关,至少也应多闭短期关,譬如周末关。 

    假设一般的修行人平均一天修一个小时,闭关后则一天可修十四个小时。这样下来,闭关三年修法的时间,等于一般人修四十二年,更何况闭关时全副精神都在修行上,没有俗事分心,效果当然不只十四倍。期盼佛教界能兴起闭关的风气。 

    一般人认为,要积聚福德,应多行布施等善,这固然是十分正确,但是许多人没有了解到,修行本身就能积聚无量的福德,同时也能积聚无量的智慧。 

    又有些人认为,要行菩萨道救渡众生,就不能老是闭关。其实修行本身就是渡众,因为修行是以利众为发心,以利众作回向,因此众生必能因行者的修持而得到利益。况且若自己仍只是凡夫,所具的慈悲与智慧自然有限,若能断除诸缘,专心修持,直至证菩萨位,再去广渡众生,则所能做的利益必极广大。 

    佛法所说的法性本空,法相如幻,并不是凭知识上的了解就能使人得解脱,而是必须实修实证才能起作用。如法而修,是佛法的命脉,愿诸佛友痛下决心,勇猛修去! 

    以上是阿尼洛卓的心得 

来源:《慈辉行迹》第3册及《福德海》2004年12月第80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米拉日巴尊者       闭关)(五明学佛网:米拉日巴尊者       闭关)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三次闭关:超越三界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二次闭关:雪域奇遇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首次闭关:绝尘忘我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出家前后:入学求道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上 如是闭关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闭关的条件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闭关的规矩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出关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弘法思路 

 能弘法师:第一次闭关随笔 道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