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平等地与人相处


   日期:2009/3/1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慧忠国师感激侍者为他服务了30年,想对他有所报答,帮他开悟。 

一天,慧忠国师呼唤一声:“侍者!”侍者立刻回答:“国师,要我做什么?”

“不做什么!”慧忠国师无可奈何地说。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叫道:“侍者!”侍者立刻回答:“国师!要我做什么呢?”“不做什么!”慧忠国师又无可奈何地说。 

这样进行了多次,慧忠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侍者茫然不解地反问:“国师,您在叫谁呀?”慧忠国师不得已,就明白地开示他:“我在叫你啊!”侍者不明所以:“国师,但是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这时只有对侍者慨叹:“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侍者仍然强辩说:“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慧忠国师说:“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些人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人为划分的,这是很不公平的。别人可以看轻你,但是你自己千万不能看轻自己。那位侍者只记得自己是服役者的低等角色,宁愿心甘情愿地服侍国师,其骨子里有一种自卑自贱的意识,自认为不能与达官显贵平起平坐。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师在叫侍者为“侍者”的时候,侍者毫不迟疑地应允,而在改口叫侍者为“佛祖”的时候,侍者却不知所云的缘故。 

在禅学中,禅宗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他们看来,在自然界,无论强弱、贵贱还是亲疏不等信仰不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哪怕是一棵小草、一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分子,都享有同样的阳光与大地。这种平等观念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还要宽广深厚。

如何才能做到平等地与人相处呢?这就要求你必须做到:一是要求你能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与人交往时不要自傲自负,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曾有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这至少从一个角度说明无论伟人名人,还是普通一员,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交往中也不要自卑,自卑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是交往的大敌。自卑表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缺乏自信,它直接阻碍一个人走向社会,危害个人发展和人际交往。自信是人生最好的财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短处,勇于把自己的短处转化为长处,克服自卑就能成功地与他人交往。 

社会虽有分工的不同,以及身份地位的差异,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说,都是完全平等的,任何人在这方面都没有特权。所以说,如果你渴望着完美处世,你就必须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并自觉地将它贯彻到人际交往中去,切莫因为自身的身份地位与别人不同,而盲目地自信或自卑。总之,只有做到平等地与他人相处,你才能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平等       相处)(五明学佛网:平等       相处)  

 其它: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讲解(陈重文译述)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九 五宗平等弘扬 

 仁焕法师:众生平等 

 吕有祥教授:太虚大师对佛教平等观的阐发 

 刘元春教授:感念自然——生命的平等与体认 

 刘元春教授:佛性平等,依正不二 

 刘嘉诚博士: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基督宗教的「普遍救恩史」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斗争对立」与「同体平等」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净平等如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