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家长要试着依靠孩子


   日期:2012/1/11 1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东子 

    一个家长在我的博客留言说:

  有一天,自己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来就倒在沙发上,刚躺了一会儿,起身打开电视机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有些口渴,因为饮水机在电脑旁边,于是唤在玩电脑游戏的儿子,给他倒杯水过来,9岁的儿子盯着电脑对爸爸说:“打完这关我就给你倒水去。”可是他催促了两次,也不见儿子倒来的水,于是变得不耐烦起来,可是孩子却仍然不动地方,专注于玩游戏,后来甚至“教育”起爸爸来:“你在看电视,我忙着玩电脑,干吗非要指使我。”

  养只小猫小狗,有时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服务呢,猫狗尚有情,可这孩子怎么这么绝情呢,相信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像这个孩子一样,而这样的孩子却有很多,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是溺爱害了孩子。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旅居大连时的一件事:

  一天深夜,一个朋友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她的儿子离家出走了,而后给我讲述了出走的原因:当晚朋友带15岁的儿子到从国外回来的同事家做客,临走同事给他们母子带了很多东西,朋友大包小裹的提着下楼,打车回家,上楼时依然是自己提着这些东西,身高170多厘米的儿子,一直只是跟着随行,没有帮妈妈搭一把手或提一件东西。到家后,朋友埋怨儿子不懂事,不知道帮妈妈拿东西,儿子不服气的顶撞妈妈,于是母子俩为此争吵了起来,最后儿子愤然离家而去,两个小时后,已过子夜时分,未见儿子回来,当妈的有些着急了,于是给我打来了电话。

  我帮朋友分析了一下情况,并安慰了她一番后,也对她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

  朋友是一所重点大学的教授,儿子6岁时与先生离婚,为了儿子,近十年未嫁。像大多数离异孩子的家长一样,对孩子多有溺爱,一味对孩子奉献,从不告诉孩子要付出,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自私的心理。

  其实,这些东西虽然是送给妈妈的,但是儿子也是其拥有者和享用者,某种程度也是属于他的,他拿这些东西并不是在帮妈妈拿,而是他应该承担的义务。退一步讲,即便此物与其无关,眼看着妈妈提着重物累得气喘吁吁,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这该是一个知道回馈、有责任、懂感恩的孩子该做的吗?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不管是少年时代,还是长成一个男人之后,他的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是男人。这个声音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一直没有停止呼唤过,可遗憾的是我们的溺爱淹没了孩子的呼唤。所以,要想让孩子懂得回馈父母之爱,不妨家长对孩子示弱,试着依靠孩子。

  比如说带着孩子去购物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提拿适合的东西,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即便是一起爬山的时候,如果孩子在前,也可以让他回身伸出小手拉一把你的大手。依靠孩子,让他感到助人的快乐,回馈父母的幸福,能力的自信。

  我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留言中的男孩,还是朋友的儿子,之所以这么大了,连帮父母拿东西倒杯水都懒得伸手,归根到底还是做家长的教育不当所致。所以,前车之鉴,新手家长当戒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家长       教育)(五明学佛网:家长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