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怎样去掉YIN欲心


   日期:2009/3/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对青年居士夫妇请教妙法老和尚,说自己皈依佛门后,鸡鸭鱼肉蛋没费事就戒掉了,酒和烟随后也相继断除,唯独戒YIN欲,虽尝试几次均告失败。男居士说每当自己心中生起欲念时,也曾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但终会被YIN心所取代,事毕苦恼不已,请老和尚赐教。
  师父开示:你们能精进修行,令人赞叹。莲花之所以圣洁,在于它能出淤泥而不染。释迦佛离开娇妻爱子出家修行,实际上就是示现给我们修行成佛的必经之路。在家人若能断欲,如出家无异,将成为世出世间修行人的典范。
  念观音菩萨圣号就可以帮助你止住YIN心。 但不是在YIN心已在心中生起时才求助于观世音菩萨, 而是在平时就要“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最主要还是要先明理,明白之所以要断YIN欲的道理。“明理即事”——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自然成就。“即事明理”,在实行当中再去体悟其中的道理,这样才会更加牢靠。所以建议你们把《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背下来,从“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开始。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背下来之后就能在空闲时随时默念,或小声念。如早晚散步时,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外出时都可以利用。背诵一遍约需十分钟,每天少则一遍,多则更好,尤其临睡前,一定要背诵一遍。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你自然有无量的功德。如是这般修持,三个月之后,一定是“必使YIN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断性亦无”,就是连自己已经断了YIN欲的念头也没有了。与时俱生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法喜充满的境界,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这是断YIN欲的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圣境。
  达到这种“身心俱断”之后,可以不再背诵“四种清净明诲”(当然也可以终生受持),因佛的教诲已铭刻在了心中。
  这时才会发现, 过去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莫过YIN欲”是错误的。 YIN欲带给人的只是瞬间即无的快感,而不是快乐,因为相继而来的疲劳, 精疲力竭, 不是乐而是苦,更别说由此而产生的疾病, 夫妻间的矛盾, 离异,乃至死亡, 皆源于YIN欲炽盛。
  YIN欲如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天经地义。除此,应当适度和节制,而修行人则必须断除,因为“YIN心不除,尘不可出”。
  有个别人在断欲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偶然出现无梦遗精,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会自然除尽。
  “精疲力尽”,实指多YIN欲的人,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减寿短命。
  “养精蓄锐”指的是断除YIN欲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体内的精华,会蓄结成坚硬无比的舍利子。断欲的时间越长,圆寂火化后留世的舍利子越多。舍利子是视同佛菩萨的圣物,世人诚心礼拜者会受益多多。
  所以,如能戒除YIN杀盗妄的修行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毘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YIN。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YIN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YIN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YIN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YIN。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YIN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YIN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YIN根。根本成YIN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YIN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尚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剎。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覆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言*玄]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示*卑]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栀-木]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YIN。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YIN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YIN欲       YIN)(五明学佛网:YIN欲       YIN)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YIN了生死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