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幸福从我们内心的安详而来


   日期:2012/1/14 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内心清净一切境界皆是美景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观自性,就能自我净化心地,则无处不是清净的道场!何须等待时间与空间的配合?修行,无非是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内心如果清净,大地一切的境界无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间,万物的声音无不是生命的朝气与大地的生机! 

凡事顺其自然就能惬意自在

这个世界很简单,复杂的只是人心而已。人心其实也不复杂,只要别构思过度就行。简单才是真实,平淡才能恒久。就像朋友,能静静地听完你的倾诉,不露痕迹地安慰你,像冬天里的大衣,只要在身边,就能感觉到温暖。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想那么多,想那么远,更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我们只需要静下心来,让思维跟生活变得有条理、有顺序,简单与惬意的生活就会自主向我们走来。 

奋斗的路上不是所有的鼓励都是对的 有些可能是误导

人生的路上,做事需要坚持,但前提是必须可行。如果付出多多,还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我们应该想想,这条路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路在哪里,然后,及时反省,重新审视,调整方向。对于旁人来说,对别人的努力不要一味地鼓励,如果发现努力的方向不对,那么泼冷水的提醒或许更有益! 

倾听是一种慈悲是一种品德

倾听也是一种关怀,那是一种默默地支持与力量,倾听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需要一些耐心,一些爱心,足够让你不会对唠叨厌烦,不会对啜泣反感。如果你能够保持着慈悲之心去倾听他人,而且你的表现是值得认可的,那么,只要很短的时间,你就有可能使对方的心灵得到安慰,从而使他摆脱痛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不妨让自己先去倾听,倾听别人心中的声音,分担别人的痛苦。怀着感恩和爱心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你会发现倾听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所以倾听是一种品德。 

幸福从我们内心的安详而来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莫执着于虚幻怨恨本是虚空 所以要宽容

我们之所以有怨,之所以有恨,全部是由于我们有分别心。我们执着于虚幻的“心”和虚幻的坚固是“执着”所产生,由于这样虚幻的执着心,让我们久久沉陷于怨恨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怨恨”的本质是虚幻的,当我们能切实懂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执着于怨恨的虚幻,而此时“宽容”的本质也于是浮现。 

生活处处充满修行行善的机会

生活处处充满修行行善的机会,就像一座矿山,等着我们去发掘。几乎所有的问题后面都是机会。坚硬的石头后面不就是价值连城的矿产吗?要挖出来需要眼力,勇气。勇敢的菩萨行者就是婆娑世界的开矿者。希望你能做矿老板。 

不要抱怨怀才不遇而要常问自己是否真的怀才

如果你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怀才不遇”,你就会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这种不被重视的不公平感,会使得你心中充斥不满、抱怨,乃至愤怒。不要再为自己的“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了,学会坚持和等待,不断地完善自己,你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你日后是否“遇”,能“遇”多大,能“遇”多久。你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抓住和把握机遇的才能! 

幸福即使找到也只是短暂的麻醉 

我们不能把幸福的筹码压在任何一个人或外在的事物上。心灵只有独立,才能给别人温暖,才能有福领受外来的温暖。往往,那时候你会觉得温暖无处不在。当你一味向外找寻幸福时,那把自己丢失了。那种幸福即使找到也只是短暂的麻醉,之中或之后是更大的失落和迷茫。 

把握一颗平淡的心凝结人生的真谛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的时候,其实你不必太在意。生命本来就是这样,有欢乐,也有痛苦,正如岁月有四季寒暑的轮回,日月有阴晴圆缺。痛苦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把握一颗平淡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失意的时候,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看看天地。一抹阳光、一汪清水、一朵小花,都是生活的启示,都是凝结人生的真谛。你拥有它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点亮心灯发掘般若智慧

点亮内心的智慧灯:“千年闇室,一灯即明。”我们的般若智慧,也像灯光一样,可以照亮内心无始以来的愚痴、无明。无明就是烦恼,它能遮蔽我们的真心,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如乌云遮日,天地自然阴暗。我们唯有净化心灵,把内心的尘埃拂拭净尽,则乌云散去,阳光普照,自然晴空朗朗。所以,我们要点亮心灯,要发掘般若智慧,才能认清自己。 

当下的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们都在追求不平凡的生活,认为拥有高档的车子、豪华的房子、巨大的财富、显赫的权势,才是生活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辈子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承受巨大的压力。其实幸福很简单。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快乐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充实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苦乐参半,因此在十法界里,人间最好修行。但是,有的人觉得人生很苦,感觉不到人生的意味;有的人光是快乐,没有经过苦的奋斗,他也体会不出人生的意义。所以,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充实的。 

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得之不喜,失之不悲。然得之岂能不喜?失之岂能不悲?曰:“不大喜即可不大悲。”尝有人云:世间最珍贵之物,乃“得不到”和“已失去”。其实,世间最珍贵之物,乃是“把握现在的幸福”。善待已得之幸福,则失之心无憾也。轻视己之所“得”,则必重创于己之所失。且得必为顺天之得,方不失于大道。若以邪道得之,则失心于人矣。 

控制希望金钱越多越好的欲望

金钱是人最难以处理得当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要控制好自己对金钱的欲望。不断地提醒自己,钱只是供你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准而已;若在此之外,你还有多余的钱,那都是“点心”,作为你努力工作的报偿而已。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有的人一生顺遂,从小到大,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爱情美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如意;有的人则是挫折连连、坎坷不断,创业失败、钱财被盗、情人远离,事事都难顺己心。其实,不管成败,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成有成的原因,败有败的理由,成败都是一时的。所以,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也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志得意满,更不能为了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志;认清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就能胜不骄、败不馁。 

逐物而迷己:放下执着就能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人生在世,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执着,无止境的欲望,就会使人迷失本性。虽然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家宝藏。于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像一只只木偶,被那只无形的手所摆布。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原来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用宽容的爱心净化世界

宽容并不等于懦弱,这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而决不是含着眼泪退避三舍。宽容不是天平一端的砝码,不停地忙碌,维持着不断被打破的平衡,而是人世间永恒的爱与被爱。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把宽容插在水瓶中,她便绽出新绿;播种在泥土中,她便长出春芽。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

得失之心,人皆有之。一般人莫不“得则欢喜,失则悲伤”豁达一点的人,则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来面对得失。其实,不管消极悲观或积极乐观的看待得失,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因小失大、乐极生悲”,所以得失并非绝对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       安详)(五明学佛网:幸福       安详)  

 普献法师:十个幸福方程式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贤崇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明奘法师:复旦大学幸福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金刚经》解读 

 湛如法师: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刘元春教授:缺乏幸福感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佛光法师: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 

 衍慈法师:如何活得幸福 

 圣凯法师: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悟妙法师:皈依三宝是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