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孩子缺少“孝”的教育吗


   日期:2012/1/14 9: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爱是理解的别名。对子女的爱就是意味着对子女的理解与尊重,“爱”的教育也就是“人”的教育。儿童虽小,也是独立的个人,有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 

    上海的一场高校联合招聘会上,一些毕业生表示,父母并不急着让他们赚钱养家,有的还建议他们先待业结婚,等就业形势好转再找工作。为了给孩子找工作留出宽裕时间,父母情愿被“啃”。家庭条件较好的尚可,没这个条件的,可能还会羡慕不已呢。理解这些父母吧,想必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老鹰”翅膀下的“小鸡”迟早有一天要独自生活的。

    我们的孩子缺少“孝”的教育吗?答曰:唯唯,否否。当我们眼看着自己周围或家里“不孝”的事例逐年增多,我们似乎可以将之归因于“孝道”或“孝德”的缺乏。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从我们对“孝道”的提倡这个侧面,也可以见出“现在的孝道是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会产生“孝道缺失”的社会现状呢?人们寻出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解释。一曰“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论,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二曰应试教育压力论,在高考指挥棒强大魔力的支配下,为了让孩子们在将来能“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冲过“独木桥”,家庭、学校、社会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三曰市场经济冲击论,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存在滑坡现象,重金钱、轻亲情、重利轻义,追逐物欲等思想意识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而孝敬老父老母这个中华传统美德则被抛之脑后,或者虽有“孝”的意识,但对于处在事业发展期的中青年人来说,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照顾老人,或者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家庭不堪重负,对老人的赡养不得不放在其次。身教重于言教,大人们对自己父母的不能尽孝,必然影响到下一代对父母的态度。

    之所以曰否否,是因为我们几千年来一直在提倡“孝道”,现在还在提倡着,孩子们缺少“孝”的教育才怪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孝道”败坏了“孝”本身。“孝”的根本在于对父母的爱,而不是感恩,不是责任,仅仅只是人类之爱的一种。“孝”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外在制约,是“环境导向”的,一旦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是否还能“孝”下去那就很难说了。另一方面而言,“孝”很容易被“工具化”,成为“老莱子娱亲”似地“把肉麻当有趣”的做秀,“郭巨埋儿”式的残忍冷漠,成为某些人博取名利的手段。早在汉代就流行“举孝廉,父别居”的民谣,可见“孝道”的沦丧实在并非始于现时代。我们缺少的其实是爱的教育,我指的是人类之爱,也可以称之为“人”的教育。我们并非没有人类之爱的传统,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曰:“仁者爱人。”何等地廓大,只是到了“吾朝以孝治国”,故大力以各种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手段推行“孝道”的时候,人类之爱便被“孝道”所堙没与扼杀了。

    “孝道”的提倡,实在产生于成人的自私——认为父母的生育子女是莫大的恩德,责望着子女将来的报偿。中国的父母往往一切都为子女预先安排妥当,我们似乎很难说这不是无私的爱,但却又很难说其中没一点儿私心。对子女“一切包办”式的爱,在潜意识里未必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权力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便成了微妙的权力平衡的秘密通道。鲁迅在《坟·我们怎样做父亲》里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

    印度诗人泰戈尔曰:爱是理解的别名。对子女的爱就是意味着对子女的理解与尊重,“爱”的教育也就是“人”的教育。儿童虽小,也是独立的个人,有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周作人先生《我的杂学》一文里说:“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小形的成人,期望他少年老成,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责望我们的孩子们以“孝道”时,我们是否检查过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或观念上有没有问题?我们是否给了他们应得的理解与尊重,给了他们“爱”的教育也就是“人”的教育?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孝道”来约束他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道       孩子)(五明学佛网:孝道       孩子)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