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


   日期:2012/1/15 9: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界法师】【四十八愿导读20】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

    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

    净界法师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我们变现出富贵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悭贪的思想,所以我们生命当中创造出痛苦的果报;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忍辱,所以我们显现出庄严;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经常产生瞋恚,所以我们创造了丑陋。

    所以从这个观念当中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改造我们内在的思想。

    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当中: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智者大师把止观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个是修出离道,这个出离道就是我们观察现前的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它是杂染不清净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对现在这个果报产生厌离。

    当这个厌离的思想产生以后,我们三界果报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我们就不再来三界投胎了,这个叫出离之道,以五蕴为所观境,就是以众生法为所观境。

    第二个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这个心法所观境就是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我们对内心的了解,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可以消灭、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而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修菩提道,观察心法而修菩提道。

    第三个所观境是直接观佛的法界,观察佛的依正庄严,生起欣求好乐的心,这个时候修相应道,跟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密宗、净土宗这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修本尊相应法门。

    所以这个大乘的止观之道有三种:一个出离道,一个菩提道,一个相应道。

    净土法门当然主要是相应道,因为它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忆佛、念佛,你直接观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产生感应,而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是整个净土宗止观的修法。

    当然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观察,你一定是依教起观,你要先了解它有什么功德,你才能够观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界法师       止观)(五明学佛网:净界法师       止观)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普献法师:修止观破我执 

 普献法师:止观双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