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呼吸、喝水、吃饭和走路都有最佳节奏


   日期:2012/1/31 12: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仿佛都上紧了发条:匆匆忙忙上班,风风火火出行,狼吞虎咽吃饭……可是,这样的节奏并不是我们身体能适应的。日前,英国《每日邮报》刊载专家的文章指出,平日生活节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应学会快慢有节,张弛有度。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呼吸、喝水、吃饭和走路等行为都有最佳节奏。

吃饭要慢太快易得癌

当你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饭,是否意识到:癌细胞正躲过唾液这第一道健康卫士,乘虚而入。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咀嚼可促进唾液分泌。然而一项统计显示,现代人吃饭太快,已从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时5—10分钟。

【最佳节奏】一口饭嚼20次。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表示,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老年人则应咀嚼25—50次,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消化。细嚼慢咽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让它与食物充分混合,增进营养的消化吸收。此外,吃饭慢还能解毒。高温油炸、烧烤食物中产生的致癌物苯并芘等,能在人体唾液酶的作用下被部分分解。而苹果等水果若吃的时候超过15分钟,其中的有机酸和果酸就有足够时间杀死口腔细菌,有效清洁口腔。

呼吸要慢太快很伤肺

静下心来,对着手表,测一下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个周期。看看一分钟有多少次,一个周期用了多少秒?

伦敦理疗师菲奥娜·特鲁普表示,健康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0—14次,如果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20次,氧气不能被释放到肌肉及器官,就会出现指尖和嘴唇刺痛、心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肌肉痉挛及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一般来说,压力大、颈痛、背痛、受到情感打击或手术等都会增加呼吸急促几率。伦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医学教授史蒂芬·斯皮罗博士表示,呼吸太快容易引发肺病,或者哮喘和支气管炎

【最佳节奏】一呼一吸用6.4秒。研究发现,书法家、太极拳师以及性情温和的人,呼吸节奏是缓慢而深沉的,他们的平均寿命普遍较长。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建议,要想长寿,不妨学学古人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形式。有医学著作指出,一呼一吸6.4秒,是养生的最佳节奏。正确的呼吸方法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深呼吸,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尽量拉长;匀,呼与吸之间的速度要保持均匀;细,要像一条线似的慢慢将浊气呼出。这期间,注意用鼻而不要用嘴呼吸。初练阶段,晚间睡觉时平躺,全身放松。呼气时略屏气,呼气时间是吸气的3—4倍。呼完之不要马上吸气,应紧接着稍稍屏气,然后再吸气。就这样“吸—呼—屏”循环,直至不知不觉地入睡。

喝水要慢太快伤心脏

喝水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你知道吗?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时,心脏此时也承受着不小的负担。

这是因为,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对老人或心脏不好的人来说,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提醒,喝水时应特别注意喝的频率和量。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也会比平时快些,不应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

【最佳节奏】跟着心跳喝。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间隔为20—30分钟,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运动后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上班族每工作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携带水杯,稍觉口渴就喝;老人则应在家定个喝水时间表,不妨上个闹钟,至少每小时提醒一次,每次喝几口水。

走路要快快走提高免疫力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下“慢进键”,有些动作快点反而更好。

美国匹茨堡大学研究人员对3.4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结合个人病史、吸烟和血压等情况,走路速度大体可以预测老年人的剩余寿命。一般来说,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达到70—75岁,步伐超过1米/秒的老人寿命可超过75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陆一帆认为,走路速度和身体机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反过来说,长期有规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如减缓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让他们显得更年轻。

【最佳节奏】每分钟120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走路频率会逐步下降,步幅也会变小。年轻人一般7—10分钟走1公里,步幅在0.75米左右,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走1公里就需要10分钟以上了。陆一帆提醒,老年人尽管步履蹒跚,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是应该尽量把步子放快一点。日本东京保健体育教授波多野则建议,快速步行时间一般要持续半小时左右,速度以每分钟120步左右为宜。步行时,身体要略微向前倾斜,双臂自然下垂,协调地前摆动于身体两侧。全身着力于脚掌前部,步态要均匀、沉稳而有节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活       节奏)(五明学佛网:生活       节奏)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五章 禅喜 体验生活的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 

 唐思鹏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郑振煌居士:生活与生命 

 郑振煌居士:现代人的修行生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八、把禅法带入生活——说“处生 

 沈家桢居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