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怎么提升对人事物的恭敬心?


   日期:2012/2/9 10: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

 
    问:弟子发现自己似乎没有进步,昨天上课时突然领悟到自己少了一颗恭敬心。虽然时时听到“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可是自己还是没有一颗诚敬的心。于是,我开始思考,怎么才有一颗恭敬心去对待一切人事物?我还是做不到。所以,请老师谈一下。谢谢!

    答:怎么提升对人事物的恭敬心?《弟子规》每一句都是提升对人事物的恭敬心。“父母呼”,恭敬谁啊?父母。“朝起早,夜眠迟”,恭敬什么?恭敬时间,恭敬自己的生命。“晨必盥,兼漱口”,恭敬什么?恭敬自己的身体,也恭敬别人。你身体不干净了,也不恭敬别人了嘛。都是恭敬。

    包含其实你看我们今天孙副校长,有提到,孩子成绩为什么会好,因为他们心态变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孩子假如求学问的态度对了,他成绩怎么可能不好?那请问大家,《弟子规》哪句话是教学习的态度?Hello?你们都给学生考试,现在被我将一军,变成我给你们考试。

    你看我们在学校教书,小朋友在底下,“来,踊跃发言”,小朋友都不举手,然后我们就“赶紧举手!”结果后来我们去研习课程,变我们自己坐在底下,上面的教授在那里“赶紧踊跃发言”,我们也都不举手。所以我们都叫孩子要举手,我们自己呢?

    我们看《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孩子的态度假如学一句就做一句,你说他不会进步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个孩子的专注一形成,他的学习会不好吗?“方读此,勿慕彼”,都是教专注的。“心有疑,随札记”,这个孩子假如形成他一听不懂他记下来,一下课,“老师,这个问题请教你。”我们当过老师的人,学生一问问题,最高兴啊!每一次下完课看没人来,很伤心。他肯学,下完课都把他留下来,单独教他。

    所以他这些态度一习惯了,他这一辈子都受益。他还懂得“宽为限,紧用功”,他读书还会做计划,“工夫到,滞塞通”。包含“见人善,即思齐”,他还能去请教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而且他还有一个根本孝的动力,“亲所好,力为具”,“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成绩这么不好,父母觉得很难受,就不孝了。所以他有《弟子规》这些心态,他的成绩就不用人家去推了。我们从根本把孩子的成绩跟德行把他拉起来。这一些态度形成了,这个孩子铁定大学毕业没有问题,是不?你们又没反应。

    我们都没形成这些态度,大学都毕业了呢,是不是?我们都还临时抱佛脚。假如这些都做到了,他读博士没有问题了,是不?我们就怕没有看到孩子这个心态,他一考完大学,就把那个书包从四楼三楼就丢下来。那样的孩子才危险,他文凭一拿到,就不读书了。反而他学习心态对了,一辈子都在学,活到老,学到老,他健康。

    好,这个是说《弟子规》你去落实,都是在提升恭敬心。我建议大家,您假如可以透过每一天这些礼节,也能提升你的恭敬心。你做一天没感觉,做一年,你就很深刻。比方每一次要读经典,站起来三鞠躬,然后观想孔子来了,观想圣贤人到你面前,那你恭敬心一定有。或者,你就点香,代表恭敬,老祖宗圣贤,你用香供养他们,虚心领受他们的教诲,你能这样去学,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感恩老师!恭摘自《2010年<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答疑》蔡礼旭老师 2010/11/2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04-013-0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恭敬心)(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恭敬心)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六章 乐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恭敬心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