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如何教导心中缺爱的孩子学习《弟子规》?


   日期:2012/2/9 10: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

 
    问:当孩子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很难从父母恩德下手教《弟子规》,因为这些孩子是因为感受到父母的离异,而被遗弃给祖父母或“儿童之家”,他们的心中严重缺乏爱,《弟子规》的“父母呼,应勿缓”,完全不能让他们接受,该如何教?

    答:这个首先,刚刚这位同道有讲到说,我们教“父母呼,应勿缓”,完全不能让他们接受。第一个,这个完全不能,是我们觉得完全不能,还是真的孩子觉得不能?有时候是我们预设立场,不要小看孩子的善良。因为在唐山论坛里面有一位影星,她叫傅冲,她的父母离异,从小也是冲突很大。但是因为她姓傅,是大舜的后代。所以她一听完大舜的故事说,大舜的父母这么对他,他完全没有任何的抱怨,还一心一意对父母好,我是他的后代,我应该效法他。所以反而转了跟父母的关系,甚至于她去给婆婆洗脚,整个先生的兄弟姐妹都受到她影响。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可以教他们“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而且今天纵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恩欲报,怨欲忘”。比方说生产是这么辛苦的事情,妈妈几乎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生下来,这个恩德要不要念?这个也都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我们要多去肯定这些付出。至于父母的不对,我们可以劝孩子去包容。为什么?“孩子,妈妈爸爸那时候没有学《弟子规》,你现在有学了,你要做得更好,让你爸爸妈妈相信老祖宗教诲,他们就会去学,去深入,你们家就会越来越幸福。”要把孩子的这种怨恨,转烦恼为什么?为智慧,为菩提。转危机为转机,让它变成一种使命感,“我要帮我的父母”。

    再来,也提醒他,孩子,父母曾经走过的弯路,也是让你汲取教训,你以后为人父母,一定要经营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他就把这一个人生经历,转成他一个目标,一个动力。

    其实会不会转,也跟我们老师,我们自己在看待很多事情,能不能“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假如我们听了这个孩子家里的情况,我们还咬牙切齿说,这个父母真是太不应该了。那我们听了他们的事情都动气了,可能就不好了。包容在这些时代当中做错事的人。因为“先人不善,不识道德”,他们前面的人没有教,不要再怪任何的人。我们既然懂了,就从我们做起,从我们传播起。每个老师心中有这个太和之气,就能把这个包容跟和气,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跟家长。

    当然这里也有提到,他可能是到儿童之家,而我们教知恩报恩,不只是教对父母。他假如对父母,暂时他这个怨恨一时伏不掉,我们可以延伸让他感恩,比方儿童之家的这些长辈。儿童之家这些孩子,怎么称呼这些工作人员?也是爸爸妈妈吗?也是有。所以我们更引导:您看,你们现在在这里的爸爸妈妈,他们跟你没有血缘的关系,却把你视如己出,他们的精神,比亲生的父母更令人佩服。所以也把感恩的心,从他身边这些对他有恩的人,把它启发起来。凡事都有善巧方便。
  
 
感恩老师!恭摘自《2010年<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答疑》蔡礼旭老师 2010/11/2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04-013-0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教育)(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