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的心是你真正的老师


   日期:2012/2/11 1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修道者,或你真心修道,那么向内看。当你向内看时,外在的老师只是你内在的一个倒影。那“老师”进入你的世界——只是一个“念头”或“影像”。他正或邪、善或恶、真或假,有什么重要的呢?他仅仅是你内心的一个故事。看外在的老师,来了解内在的心,这才是重要的呢。

在修道的途中,任何老师都只是细枝末节,你才是根本。如果生命是一棵树,老师或师父只是你生命这棵树上的花朵或果实,他们重要,但一点也超不过你。如果你真想了解道,跳过“老师”,直接回到心。在你的心里修道,在你的心里认识老师、自我和真相。不要让外在的树枝挂住你的衣裳,耽搁你回家的路。缠缚在外在的老师是邪是正、是善是恶、是真是假,那几乎是纯粹的浪费能量。

你的心才是真正的道场,你自己才是真正的老师。不要寻找心外的道场,不要跳过自己而认师学道。外在的老师不管是正是邪、是善是恶、是真是假——一切出自你的判断或你对他人判断的认同,你能超越这些判断而回到它们的源头吗?你能藉由这些判断而认识到自己的心吗?在修道的途中,不管外在的老师还是外在的道场,那统统是把你运回自己的交通工具。回家,不要在交通工具上停留太久。

有一些师父想吸引更多的弟子来增加自我的好感觉,极尽表现“我行”、“我能”、“我知道”等,来给弟子错觉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弟子不要迷惑了,不管老师花多大的力气和手段吸引你的眼球看向他,但你别忘了看向自己的心;不管某位老师把“老师”强调的多重要,不要觉得他比你还重要。在弟子和师父之间,弟子才是重要的,师父只是弟子之树上的一朵花或一颗果实。我这样说并不是加强你的自我,而是让你认识到你的“根”在哪里。

作为修道人,我们要时时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们要认识到根,否则,我们就极易被外在的花朵或结果所迷惑。当你忘了自己的根,外在的花朵或果实再好,那对你也只是一朵塑料花或一颗别人树上的果实。你必须知道自己的根,时刻营养和浇灌自己的根,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开花结果——修道才有成绩。否则,作为修道,你的功夫没用在根本上。

善知识在修道途中,不要判断你的老师,不要追随你的老师,不要赞美、崇拜或诋毁你的老师,观察你的老师。对于弟子,老师是用来观察的,不是用来判断、追随、崇拜或诋毁的。站在原地观察你的老师,你将有更大的成长。如果你追随老师,你会迷失你自己;如果你赞美老师,你将难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如果你崇拜老师,你迷失了求道的根本。如果你诋毁老师,你将伤害你自己。

当我们有疑问,走到老师面前,问他,然后仔细地聆听——聆听不仅仅要听懂老师的话,更要听见那听者的话。不管老师在别人的眼里如何,用心去感受和体会你心中的老师。不要让别人对老师的判断影响你,对自己对老师的判断也要保持觉警。在修道途中,利用你的老师,在心里;不要被你的老师所利用,因他而迷失了你自己。

好的老师把你投向他的目光全都折返回你,虚假的老师则极尽能事地吸引你的眼光到他身上。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目光有所观察。当你看人,不但要看见你所看见的人,也要看见自己的目光。当你看人或物时,不但能够看见人或物,还能够看见自己的目光,这就叫“见见”、“有觉知”,否则,那叫睁着眼睛的盲人在看世界。当我们与一位老师在一起,不被老师迷惑住,是修行的内容和功夫之一。在与老师相处中,不被老师所迷惑,这就是修“定慧”。有很多弟子在与老师的相处中,失去了他们的“定”,失去了他们的“慧”。比如,因老师的存在而引发了烦恼、痛苦或憎恨等;比如,被老师对自己的判断或他人对老师的判断所影响等。这些都是在与老师相处过程中失去“定”、“慧”的表现。善知识,在与老师的相处中,寻找你的“定”,培养你的“慧”! 

修行之中,一些弟子在为“老师”的事而纠结,影响了自己的修行心。比如,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老师?我现在的老师是真开悟还是假开悟?他是正还是邪等?……当我们过分思量老师,我们颠倒了,仿佛老师比自己还重要似的。在我看来,选择什么样的老师并非重点中的重点,只要我们不忘记自己的心,老师是谁都是平等的。当然,如果你迷失了自己的心,老师似乎很重要,但当你意识到老师很重要时,这种感觉恰提醒了你——“你迷失了自己的心了”。善知识,回来,让老师只是一部影片中的一个人物,做观众的不要被影片里的人物给真的影响了。

老师纵然是一颗明星,但他也要藉由你的眼睛才能光明,当你看明星时,不要忘了自己的眼睛。看星星却忘了自己的眼睛,是世人常见的事儿,作为普通人是可以的,但作为修道人就有点儿不可以了。因为那样是,你虽打着修道的名义,但你没修道;不然,怎能看见星光而忘了眼光乃至心光呢?所以修道者要时刻提醒自己,见一切物不要忘了心,看一切光明不要忘了心光。

你的师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丢开他。他是什么样的人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来了解一下你自己的心吧。当我关注自己的心,外部的声音不管是什么样的声音,那都是一种有益的声音。当你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心上,那外在的老师是真是假、是正是邪、是善是恶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无论他怎样,你都能真正受益于他——他是你真正的老师。善知识,我们每个人的“心”就是我们的祖师,那妙明真心就是如来,那善念就是菩萨……向内皈依吧。真正的师父在内不在外,外在的师父永远只是一个表示,而你——才是你真正的老师。当我们向外磕头,反躬向内礼拜吧,祖师正在你心中。当你看见外师,让内在的老师复活吧,你真正能受益的是它——而非他或她,你注意到了吗?

末法时期,修学者不要颠倒我、师,寻师学道,不要让“师父”这种存在障碍了你。醒在自己的真心中,让万事万物都成为你的老师——与你平等存在,非善非恶,非正非邪,非真非假。你将受益于你。

作者:一念行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修道)(五明学佛网:       修道)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竺摩法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话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