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孩子一定要"出众"吗?


   日期:2012/2/15 9: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 郜莹

    许多妈妈都会有如此的内心纠结,就是一方面想把儿女教育成谦逊懂事,人见人爱的小绅士或大家闺秀,可是每每听到妈妈说起其它小朋友的争强好胜,我又在犹豫,这样教育孩子,以后能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吗?

  由于少子化的影响,现今每个孩子在“都是宝”高度被关注、期许的抚养方式下成长,许多小小年纪的孩子,因争强好胜心过强,而造成“争抢”、“好妒”的现象。

  曾在大陆某城市参加一个亲子聚会时,被孩子们争先恐后要抢上台表演,有孩子因为抢输了麦克风就大哭起来的场景给惊呆了;后来又听在台湾幼儿园任职的朋友说,园里演出“白雪公主”剧时,因为每个家长都要孩子争演主角“白雪公主”,而创下一出剧里,有16个“白雪公主”在舞台上出现的"奇景"。

  虽然争强好胜之心,可以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力量,如在家不会穿鞋袜、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会穿、会自己用汤勺用餐,就会基于好胜心的趋使很努力的去学习;家里的第二个孩子,通常都会较第一个孩子来得聪明灵巧,通常都是因为透过良性的竞争与模仿的过程,而促使他想要更尽力、表现得更好。

  但如果父母太过强调灌输孩子要"得胜"、"出众"的教育,一直跟孩子说"第一名、做主角才是最好的";或是在他们做得好和胜利时才提供奖励,做得不好和输掉时就大肆责备,久而久之,能力强的孩子因为很少尝过落后失败的滋味,而变得骄傲、容易看轻别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与事事都要占上风,完全不会去考虑其它人的立场与看法的习惯。而好胜心过于强烈、害怕自己会输,又一时无法获胜时,就很可能会在嫉妒、忿恨情绪促使下,使出不当手段来争取胜利,甚至会做出因嫉生恨造谣生事之举。

  因此与其拼命灌输培养孩子"争强夺胜"之心,不如让孩子在没有"争胜"压力下,可以轻松享受那一点一滴"完成"的过程;和不在乎胜败的平常心下,学会懂得去欣赏"别人的好",也同时能得到"自己也不差"的自我肯定,达到既保有了能激励孩子积极进取的好胜心,又可以让孩子在看待输赢时,不再只定睛于那"唯一"的胜利,培养出懂得去欣赏和肯定对方努力与长处的胸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争强好胜)(五明学佛网:孩子       争强好胜)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