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常思人生无常苦 常观修行在梦中


   日期:2012/2/19 9: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常思人生无常苦 常观修行在梦中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曾这样教导我们:“做为一个修行人要把死字写在额头上。”不是祖师不慈悲吓唬我们,而是一般众生对无常二字很难生起深切的感受!尤其是福报大、名利双收又处在顺境中的人,他们觉得无常好像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往往等无常到来时才有所触动却为时已晚!现值末法时期,天灾人祸日益增长,这段时间有很多莲友问末学一些关于今年2012的一些问题,但末学觉得不管2012会怎没样!想佛、忆佛、念佛、是永远最美好的话题、是念佛行人永远不变的课题,是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投向众生出离苦海永恒的救生圈。 

  即使2012有灾难、这共业也是我们不可逃避的,关键是您当下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共业虽不可免,但必有别业,来到这世界的众生债不还完你想走也很难,就是走了、方向能一样吗?有的恶业重的是直接下三恶道,而善业多的可能是到三善道,而善恶却在一念间,《观经》云:五逆十恶的众生只要临命中终蒙善知识开导、而一念信愿具足也能下下品往生,所以同样是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而归宿却不同,这乘愿再来的佛菩萨在这一期的责任不完成也走不了,真为众生着想,是要汝自精进,信愿念佛回向众生而求生净土。假如2012没有预言家所说的那些内容,那因缘果报的定律就不存在了吗?不管你信还是不信,真理都是永恒不变的,它就好比地球,不是因为你没有感受到它在转、它就不转了吗?那样只是自己骗自己,丝毫都不能改变什么。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缘到了该走的会走,该来的回来,贤劫千佛一样会下生于世来普度群迷! 

  因而做于一个修行人、确立正信就很重要了,修学佛法一定要认知这佛法的内涵!“佛法”揭示的是法界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实相,“佛法”是唤醒还在沉睡中的良知良能,“佛法”是在诉说物质世界的成住坏空、“佛法”是在观照虚妄心识的生住意灭、“佛法”是在演绎生命无常变换中、四大假合分散过程的生老病死。

  死亡没有什么可拍,可拍的是、在有缘学佛后仍然还没有搞明白生命本质的意义!而我们的心还没有投向弥陀慈父的怀抱、这内心怎么会有安全感呢?但君子之心坦荡荡,因为我们有阿弥陀佛做靠山,就拍您不信这靠山的能力,只要有信愿您的一只脚已踏在西方净土之上了。而这只脚只是在娑婆随缘助道而已,想知道您是否有信愿吗?告诉您一个好方法,您白天修行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再看看您梦中的境界如何?虽说不觉之人不分黑夜白昼都是梦中客,只是站在凡夫众生的角度,这个四大假合的躯壳对灵性的障碍实在太大了,因为我们对五欲六尘太熟悉了,而对真我自性却很陌生,相对而言:众生入眠后的执著对比白日要减轻一些,这时神识接收的信息要更为敏感,如果您平日是真为生死而念佛,那您梦中如梦到生死攸关之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一心念佛求往生。如您日常行持中持戒比较严谨,对口欲的欲望降低了、不在食荤腥了,也可以说您的慈悲心养长了,那您梦中如梦到有人拿这一类的食物来诱惑您,那您也会如如不动,即使有人还会动念,但他不会去吃。如您平日对金钱看淡了,那您梦中对金钱的观念也会抱着一颗平常心,不该拿的一定不会去拿。如您平日对不良嗜好能克制的话,或者还在改正的过程中,那您梦中的境界也会有所克制。如您已养成习惯、一遇到动物菩萨就为它们皈依三宝,那您梦中也会下意识的来为它们受三皈依。如您参加助念是以至诚恳切的心来送这位菩萨往生,那您梦里见人寿终也会恭敬合掌为人助念。如您平日真诚忏悔,用心改过,至诚顶礼三宝,那梦中也会亦复如是。这一天修行的总结就好比当天的梦,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但有人会想,我晚上的梦境都觉得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根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您八识田中含藏着无量劫的心识,就像种子,绝对是您今生或者过去生想过、听过、看过,不然是不会显现在梦中的。而这一生修行的总结就好比临命终的那一念,因那一念的力量最重,这就要看您心念的重心在哪里了,是信愿求往生、还是随业而转,就要看您的愿力了。

  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我们现前这一念就很重要了,当我们平日忆佛、念佛有没有信愿就看您重要关头能不能提起这句佛号,即使我们修行中都会遇到很多障碍,退道也是再所难免的,但只要您曾经有阿弥陀佛的第十八大愿,若有众生闻此阿弥陀佛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皆得往生。但关键就难在这至心信乐上啊!至心就是至诚心、信乐就是不怀疑而真想去,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我们静心观想一下,如果已成家的人、又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各种事业,你让他发出十念深信切愿,而马上和阿弥陀佛走,能真正这样有愿心的有多少?所以我们平时的信愿真不真,就要从观照人生的苦空无常上多下功夫了,也可以说:从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中就能去体解、观照,因一般念佛行人、念佛时会昏沉、掉举,这都是我们业力所反应的苦啊!但是要您咬紧牙关,至诚恳切的呼唤着弥陀的救度,把每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同时入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日久就会与弥陀感应道交,自然而然的就会欣求极乐而厌离娑婆,这样夜梦也会吉祥,最终,才能从人生这场迷惑颠倒的大梦中、觉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常       修行)(五明学佛网:无常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