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优秀母亲教子感悟:教育孩子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日期:2012/2/19 1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取得成绩,孩子在学业或者某方面比较优秀,父母和孩子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想通过教育个例和故事,来发现他们的做法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一些启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所以,不能照抄照搬,但是,有些思想和智慧却是可以学习的。

  杨震宁简介:

  男,17岁,现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小学和中学一直就读于济钢鲍山学校,由于学习成绩优秀,2010年5月作为推荐生,被山东省实验中学提前录取。小学、初中、高中都被评为济南市三好学生,初中三年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现任实验中学学生会安全部部长。

  父亲职业:工程师      母亲职业:教师

  1、教育孩子有担当

  杨震宁的母亲杨凤霞是一名小学老师,从教二十多年的她见识过无数的孩子,看到现在一些独生子女不愿意干值日、不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现象,她认为这不是小问题,这关系到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家长必须重视。 

  因此,从杨震宁六岁开始,就让他承担家庭的一部分劳动,必尽的家庭义务是扫地和倒垃圾。上学后,周六周日帮助大人准备早饭。从一开始的下面条、蛋炒饭、煎馒头片、煎鸡蛋,到现在的蒸饭、炒菜、包水饺等,杨震宁都不在话下。杨凤霞对儿子说:人是要生活的,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幸福生活?还谈什么为社会做贡献?

  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责任感从哪里着手培养呢?杨凤霞的主张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杨震宁刚上一年级时,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杨凤霞都是只签字从不检查作业的对错。杨震宁有错题后就回家哭诉:“妈妈,你为什么没检查出我的错题,别的小朋友都是100分。”杨凤霞对孩子说:“作业是你的,不是我的,你要对自己的作业负责。”几次哭诉无果后,杨震宁学会了自己检查作业,也能在考试时认真检查试卷,好的自查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责任心也从这里开始孕育。

  2、教子最难的是做好自己

  不少家长感到教育孩子是一件难事,有一位妈妈感言:世界上最不容易做好的事就是教育孩子。杨凤霞觉得教育孩子最难的是做好自己。她说:“中国有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记录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不必刻意地观察,就感受到大人太多的态度,不必刻意地学习,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言行。所以,教育孩子最难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少家长觉得跟孩子沟通难,一讲道理,孩子就反感。杨凤霞说,家长跟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能发现问题就说,要用点“心计”。

  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段时期孩子放学回家就喊“烦死了,又要背政治”“烦死了,作业那么多”。我想他带着这种心态去学习,学习效率一定很低,压力也会很大,怎么办呢?有一天,我下班晚了,回到家就坐在沙发上休息,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我就问:“妈妈,你怎么没做饭啊,是不是不舒服?”我就说:“烦死了,学生不听话,工作又太多,明天不上班了!” 

  “妈妈,你不上班,你班的学生怎么办?”“是啊,心情好也要上班,心情不好还要上班,为什么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呢?就像你的政治题,高兴也要背,不高兴也要背,也许高兴时记忆能力更好呢!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关键。”自此以后,孩子就再也没喊过“烦死了”之类的话。尤其到了高中,我看到孩子有时作业特别多,就问孩子会不会觉得学习很烦,孩子总是笑笑说:“没有,我觉得学习还是很有意思的。” 

  4、孩子的兴趣点就是教育的支点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很多家长都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杨凤霞更是如此。她认为,孩子的兴趣点往往就是教育的支点,家长要根据这个支点,去发挥孩子的优势,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很自觉的去研究,从不觉得苦、累,而且收获也会很大。小学时,有一阶段,杨震宁迷上了做化学实验,总要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把牛奶与碱面混在一起,把各种饮料和小零食放在一起,还有醋、油等等,混放在不同的小瓶中,有的还要加热,说是要培养什么细菌、微生物等。那一时期,家中霉味、臭味不断。杨凤霞真想把他的瓶瓶罐罐都扔掉,可她知道,孩子的兴趣,就像破土而出的小幼苗,需要家长耐心呵护、引导,才能长成大树。于是,给他借来了初三的化学书,买来了几本有趣的化学书,爸爸开始给他讲一些化学反应原理。从此杨震宁迷上了化学,初中时就把高中化学全部看完。

  5、教育孩子要讲“策略”

  不少家长都感到为了孩子付出很多:要花钱给孩子买这买那,要花时间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上辅导班等等。杨凤霞在教育孩子方面,付出最多的是心思。

  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她根据孩子的心智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策略。

  幼儿期是启迪。例如:在数感方面,从孩子很小就有意识的培养,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每次抱孩子上楼,都要数数,从一楼数到六楼;给孩子吃东西,也数着个数给他,就这样孩子喜欢上了数字,喜欢上了数学。

  儿童期是兴趣。杨凤霞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学,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如果孩子对那一学科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例如孩子喜欢数学,她就经常给孩子出一些生活中的智趣题,与孩子一起玩24点游戏等,既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又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少年期是自信和目标。初中和高中,兴趣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孩子有自信、有目标,并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这个时期她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6、父亲就像船长 

  在当今社会,很多父亲忙于工作,忙于应酬,顾不上教育孩子,在杨震宁的教育中,杨凤霞夫妻分工不同,共同上阵。

  杨凤霞负责孩子的生活和语文数学的学习,其他的都由父亲来完成,父亲就像船长,在每一个关键时期,总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特别是杨震宁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大多也是由父亲引导的。父亲和儿子一起拼图游戏,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推理;一起玩《大航海》游戏,丰富孩子的地理知识;一起和孩子玩小电路积木板,让孩子初步感知物理常识;一起饲养动物;一起种植辣椒、蒜、丝瓜等,让孩子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涉猎到。杨凤霞说,早期的启蒙教育,对杨震宁的初中学习有很大帮助,使他对地理、生物、物理、化学、 历史等都很感兴趣。“尽管我是老师,被人认为‘很懂教育’,但是,父亲的教育有他的特质——刚毅、坚强、理性等等,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母亲替代不了的。”杨凤霞说。

  7、帮助别人,幸福自己

  中国的教育现状,使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一些家庭里,“成绩是考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则。杨凤霞教育孩子的原则是:必须做个好人,要诚信、有修养、尊重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父母这种要求下成长的杨震宁从小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信,在学校的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他的选票数总是遥遥领先。“独生子女中不乏有学习中的佼佼者,但他们的自私、骄纵、冷漠,都使他们享受不到优秀成绩带来的幸福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幸福自己,这是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在生活中,我引导孩子去感受这种幸福。丰富的知识储备能为追求卓越开启一扇便利的大门,而良好的品德能为自我发展开启一片广阔的天地。”杨凤霞说。

  ■ 杨凤霞教子感言

  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一篇教育智慧的文章中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所以,我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 记者手记

  拿什么启蒙你的孩子

  杨震宁是个非常全面的孩子,各门功课都很优秀,数理化列年级前茅。他对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杨凤霞认为, 是早期的启蒙教育为孩子的兴趣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孩子的智慧之门,使他对知识的渴求有无尽的动力。我们看到,杨震宁的启蒙教育中有做家务、拼图游戏、玩小电路积木板、饲养动物、种花种菜、培养微生物、做各种实验等等。

  儿童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常常大人还在无意间,他已经学会了。你拿什么启蒙他,他就吸收什么。

  前两天同事聚会,同事5岁的儿子懂得的知识让在座的人惊异。小朋友会背《弟子规》,而且很会用,不时地用弟子规对在坐各位的所作所为进行点评,而且特别恰当。他的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智利、巴西位于哪个州,巴拿马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说得准确无误。有人问,孩子懂这么多是怎么教的?同事说,没有刻意教,平时孩子就拿地理拼图玩,没事的时候, 教他读两句弟子规,不知不觉间,他就都会了。

  孩子在幼年、童年时,有大把的时间,玩是主要任务,玩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教育,更是启蒙,玩对了,孩子会受益终生。

  所以,家长要有慧眼,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要有慧心,知道哪些启蒙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有益。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在他(她)的兴趣里流连,帮助孩子扬起兴趣的风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感悟       教育孩子)(五明学佛网:感悟       教育孩子)  

 体方法师:感悟 

 能利法师:名曰无题——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训班学习感悟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的原则夫妻要一致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 

 圣凯法师:同在与缺失——印度朝圣之旅的感悟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三、善观缘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二、佛法是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一、阿底峡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五、把握缘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四、依师践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三、饶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