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金钱是不是罪恶之源


   日期:2012/2/19 22: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钱是不是罪恶之源

 

古人说:金钱乃万恶之源,以前我也深信不疑,但最近却发现金钱不是万恶之源,这万恶之源恰恰是人类本身,当然只是指人类中的极少部分。

关于这个论断,我们可以从金钱的起源来探讨,金钱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是为了满足交换,促进人类福利。从起初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贝壳到后来的具备国家强制力的金属货币,进而又发展到纸币,纸币包括国内货币和国际货币。原始社会的交换基本没有给人货币是罪恶的感觉,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在国家强制力下的货币,特别是纸币和国际货币。

货币取得一般等价物之后,便发生了转折性的根本变化,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有货币,你就可以取得等值的你想要的物品。当然,大部分人还是遵循这个等价交换规律,把货币当作一种交换的工具,仅此而已;而有一部分人就打起了不正当的主义,其本质就是好吃懒做,靠利用别人的劳动来生存,成为了人类的寄生虫。慢慢地,人们发现直接打钱的注意比生产物品要来前更快、更容易,随之而来的便是商业社会的形成,人们以经商为荣,以坑蒙拐骗为豪,因为这样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富豪,因为在金钱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金钱基本上可以和物质幸福划上等号,而物质财富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够衡量的指标。

 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影响下,金钱也便成了罪恶的代名词,因为一部分人利用金钱无偿占有了大部分人的劳动,这就是剥削,人们把眼光伸向金钱时却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一部分圈钱之徒身上。金钱剥削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伪造货币,在金属货币中掺假,超量发行货币;二、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交换成本,当然这部分就流入了商人的腰包;三、利用一些产品以外的效应来夸大商品的价值,比如名牌、文化等因素,而迫于社会效应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去接受这个不合理的价格。三、以及国际间货币汇率的非正常升降,还有就是金融投机,这个比商业投机更为可恶。

 这三种方法一个比一个高明,一个比一个可恶,金钱本身是中性的,可人们把罪恶之源指向金钱,多少有些不公平,甚至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我们要揭开某些人的真面目,那就是那些作假货币、商业超额利润以及金融投机的那些始作俑者,至于金钱本身是无辜的。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第二,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裁者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了权势地位,或是因为愚昧吗?第三,同样是钱,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来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做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做了牺牲品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第二,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裁者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就不可以为了权势地位,或是因为愚昧吗?第三,同样是钱,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

 第二、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第三、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

 第四、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来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做了顶礼膜拜的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做了牺牲品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

 还有金钱不是万恶之源第一篇:交易依赖彰显了金钱的作用

什么是交易依赖?就拿眼前这张微机桌来说,木渣板芯、聚酯外壳、铁制固定件、铝皮包边,仅就木渣板而言,它的生产就包括原木伐运、木材加工、木渣收集、粘合剂获取、轧制成形等工序,中间参与者包括伐木工、装运工、经销商、木材加工者、木渣收集贩卖者、化工产品经销商等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人员,如果再考虑其中加工工具的加工者、加工原料的采集提供者,制造这一张桌子的参与者就跟喜儿的表叔一样数不清,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与所有参与者直接打交道的方式来获取一件产品,更不可能对其中的具体参与者的劳动进行直接评估,而必须依赖大量的市场交易来完成,并且这些交易最终消费者不可能参与评估,这就是所谓的交易依赖。

由于全部劳动参与者的劳动报酬只能由最终消费者支付,因此任何形式的实物交换都无法满足这种分割要求接近无限的报酬支付要求,只能依赖货币,交易依赖直接体现为货币依赖。

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种类越丰富,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中参与的劳动者就越多,而社会对于货币的依赖也会越严重。如果终端消费者手中缺乏货币,则全部参与者的劳动回报都无法实现。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金钱不仅不是什么万恶之源,反而是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力越发达、产品种类就越多、分工就越细,货币的重要性就越突出。

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由隐藏得更深更普遍的货币依赖导致的。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互相依存,因此在社会当中,人和人之间没有天生的仇恨、也不存在想象中那么多可怕的恶意。

由于社会对货币的强烈依赖,意外地强化了人们对于金钱无限制的信任,甚至达到崇拜的程度,赚钱、敛财就成了人类社会一道最异样的风景:大家都被这必须由大家共同认可才能存在的金钱奴役了。

越是有钱的人就越能够赚取更多的钱,并且在对剥削程度缺乏限制的时期,投资者总会倾向于更快地把别人手里的钱赚过来。有一个事实是极其简单却极易忽视:要赚钱总得消费者手中有钱,在货币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货币从投资者到消费者方向的回流是必须的,而给予劳动者足够的回报,无疑应当是货币回流的主渠道。

当金钱聚集到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由于这少数人的需求有限,它们就已经无法再次进入社会,经济危机就会无可回避地爆发。

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是资本家把奶倒进河里,一般慈善家会指责:为什么不把奶送给需要它的人?

交易依赖格外依赖和强调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如果把奶免费送出,那么种植牧草的工人的报酬从哪里获得?喂养奶牛、加工牛奶的人由谁付给报酬?他们得不到报酬,又怎样向食品提供者、衣物提供者们支付报酬?食品供应者又拿什么向原料供应者、能源供应者、工具加工者们支付报酬?沿着这个环环紧扣的链条,可以覆盖整个社会。

享受他人劳动成果必须支付货币,是社会依靠货币所构建的一种环环相扣的依存关系,一部分人的劳动得不到足够的货币报酬,这种恶性的亏欠会通过这个彼此依存的社会关系迅速蔓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崩溃。所以不论是免费赠送、还是赔本售出,都直接破坏交易的公正,毁坏社会的基础。

所以问题不在道德方面,而在货币的流通方面。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依赖货币回报劳动付出,生产者要得到金钱回报,必须依赖消费者有钱购买,当消费者普遍没有钱的时候,生产者就不得不相当荒唐地停止劳动。

最应该问的是:钱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导致了消费者普遍缺钱?

向劳动者支付充足的报酬,是任何社会能够正常维持的基础,所以从社会的角度,钱不是用来积累和炫耀的工具,而是用来实现商品流转的水流和润滑剂。

在不能正确认识金钱的本质的时候,经济危机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任何不得不依靠货币实现分工的社会里,只要货币分配不均衡,则经济危机的隐患就一定存在。

没有罪恶的金钱,只有可哀的误解。

 金钱不是万恶之源第二篇:社会分工的意义

上篇提到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互相依存,这与人类个体力量的弱小有关,而自发的分工合作一直在无声地提示着这种以互相依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尽管几千年的历史里我们人类从来不乏彼此的伤害。

念及纷繁的生命,不得不承认人类几乎是其中最脆弱的一种,一个人面对一头狼的时候,不论是力量、速度、耐力、敏捷,还是爪牙的锋利、皮肤的坚固都不是狼的对手,基本上就是狼最痴肥的食物,更不必提起虎豹象熊这些大自然的骄子了。天空是鹰的领地,水下是鱼的天堂,几乎每一种生物都被精雕细琢着,有它们神奇的本领,只有人类必须借助石块棍棒、依靠彼此的依偎守望为生,人能够生存,靠的是工具、互助却不是自身的进化。

合作和工具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手段,而且即使在合作方面,人类的效率也远不如蚁群,然而每一个人都有所长,对于个体的尊重为人类带来的是比蚁群社会的效率更优越的东西,那就是文明的曙光。

对工具的依赖、对群体的依赖、对个体特长的尊重,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分工,与蚁群社会的分工相比,它更粗糙、更松散,然而却孕育着更多的变数、机会和希望。

人类依靠分工合作获得更强大的生产能力,更轻松地解决生存问题,所以不论从道德角度还是经济角度出发,社会的基础都是合作与互助,而不是对立和竞争。

有分工就必然有劳动成果的分享或者交换,分享只存在于生产力不足的时期,但是即使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部分擅长制陶的工匠所生产的陶器已经能够超出内部共享的需求。

可以想象当某位祖宗用他制作的陶器从其他部落换回粮食以后,他会多么得意!他很可能深更半夜地把老婆叫醒,跟她商量:“阿英,我实在太喜欢玩泥巴了,每次做出一个更结实一点、或者仅仅是更好看一些的罐子,都很有成就感!现在用这个咱们还可以换到粮食,那以后我就专门做这个了,你说好不好?”。

我们这位祖宗和他的阿英都没有认识到,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多么伟大英明的决策!从男子狩猎、女人采集的简单合作,到发挥专长换取物产的分工,他唤醒了人类社会凝聚的真实意图,翻开了人类文明的崭新篇章!从此人类凑到一起不再仅仅是为了安全、温饱,更是为了让每个成员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最擅长的劳动中,通过合作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创造力。

我猜想这个“历史性的夜半商量”肯定发生过,因为历史上我国的制陶业就特别突出,而老祖宗这种深更半夜跟老婆商量事情的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大部分已婚朋友应该有所体会的。呵呵,基因呐,不得不服!

从这位祖宗的经历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某次偶尔的物物交换导致了制陶业的产生和发育,萌芽式的物产交换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样分工的细化又会加剧物产交换的频率,这是一个一旦开始就必定愈演愈烈的上升螺旋。以至于后期稍微成熟的社会里,“交换”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今天的我们,十分努力地付出、同样目不暇接地收获,我们付出的通常是如此地微不足道,然而我们收获的却是这样地多!我们享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即便仅仅是一个香喷喷的馒头,它里头究竟包含了多少人的劳动、多少次的交换?

而金钱的产生和使用,仅仅是为了让这交换进行得更便利、更公正。现代社会里头,人对他人的依赖甚于任何时期,本来这种无处不在的交换是可以格外地拉近彼此的距离的,可惜对于金钱的误解却让这交换变得冰冷,我坚信这只是一种错误。

比如“成就感”,曾经被老祖宗用来作为说服妻子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实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感情。无从得知一只蚂蚁找到大块食物后有没有这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的确是很社会性的。同类的承认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很多时候它对我们的吸引力甚至远胜过我们对生命的留恋。

没有人能够否认自己对于社会认同的渴望,哪怕自诩为太阳、“只给予不索取”的人也不能,这只是人类社会最深刻的事实:彼此依存、互相承认。

  甚至我们也无从得知,究竟是社会分工强化了这种成就感,还是这种渴望加剧了社会分工?

从实物交换到借助金钱更公平便利地进行等价交换,是人类文明长河里最重要的飞跃,金钱的使用把大量的能工巧匠从自给自足的困扰中解放出来,而这些特长突出的巧匠为人类更舒适地生存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新工具。

  所以金钱不仅不是什么罪恶之源,而且是文明腾飞的基础,它推动了社会分工,几乎是现代文明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货币的诞生凝结了人这种脆弱到必须互相依赖才能生存的生命最富想象力的智慧。

可悲的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金钱几乎成为所有社会的噩梦,无数的屠戮、无数的战争都围绕着这金钱进行。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在大自然慷慨的赐予中,所有物质的价值都是由其可用性等天赋的特征自然携带的,唯有金钱的价值是由人类自己定义的、赋予的,就是说如果大多数人同意一片贝壳可以交换一斗谷子,那么贝壳的价值就由人类重新定义了。

到现代纸币出现之后,钱这种最特殊的东西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资源的限制,成为完全由我们人类创造、价值也完全依靠我们人类赋予的一种特殊物资。

所以当金钱奴役着我们大部分的社会成员,的确是一种异常怪诞、异常可悲的现象。在对金钱的认识上,人类错了几千年,今天应该纠正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钱       罪恶之源)(五明学佛网:金钱       罪恶之源)  

 卢志丹居士:把金钱种在“大福田”中 

 陈沛然博士:金钱是否万恶? 

 事业是渡人的平台 金钱是利人的工具 

 你怎么对待金钱,你就什​么命 

 喜欢烧香拜佛的人都看看,不要再浪费金钱了! 

 呷绒多吉上师:功德不是用金钱财产来计算的 

 慧律法师: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储存福报,能用生生世世。知 

 慧广法师:如何才能平衡金钱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呢? 

 嘎玛仁波切:懂得珍惜和付出的人,会长久地拥有财富,这个财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金钱?金钱是万恶之源吗? 

 人如何才能放下,不做金钱、感情的奴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