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每个人都是演员:你在做自己还是演自己?


   日期:2012/2/24 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剧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但这个剧本是很现实的,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在演自己,而不是做自己。

    当我们面对家人、爱人、或朋友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容易妥协,就会演自己;当我们不够有信心的时候,也会自己放弃已经坚持一段的道路,变成演自己;当我们恐惧未来的幸福或成就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演自己,不够坚持内心的本然!当我们演自己的时候,就会内外抗拒,动力自然难以持续。

   究竟我们为何总是在演自己而不是在做自己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自尊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尊,其实就是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这是推动每个人的巨大动力源。然而每个人的自尊会有三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依赖性自尊

   所谓依赖性自尊,是指依赖他人肯定和表扬而产生的自尊。这里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总喜欢别人的夸赞。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新王后总是问墙上的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如果魔镜说是王后,她就会心花怒放。一旦有人比王后漂亮,她就会恼羞成怒。

  这个故事中就表现出依赖性自尊的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是“依赖性”,王后要依靠镜子的回答来衡量自己的美貌,不是自己认为的,所以自我价值观来源于外部环境;

  第二是“比较性”,王后喜欢比较他人和自己的美貌:“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人么?”

   依赖性自尊让人渴望别人的表扬。比如,做演讲的时候如果观众反应强烈,我们就会很高兴;如果观众没有反应,我们便讲得索然无味。再比如,有的学生很在意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的评价,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表扬他,他会很高兴;如果有人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或者不屑一顾,他就会很难受,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因此可以看出依赖性自尊让人把生活的动力归结于别人的看法。比如,就业时,会倾向于高名望、高地位的工作;选择伴侣时,主要考虑别人是否肯定、是否喜欢。依赖性自尊使人把对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比如,如果考试成绩比别人高,感觉很好,反之则很糟糕。

  几乎没有人不具备依赖性和比较性的自尊。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无视他人的看法、不与他人比较,这是人性使然。

   独立性自尊是不依靠他人看法,自我产生的自尊。拥有独立性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判是根据自我的标准。比如,我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用心,尽管别人对此有很多的看法,但最终内心的尺寸是由自己来衡量的。

   这样的人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大小时,不会和他人作很多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我进步了吗?我是不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幸福?在这里,别人进步的多少,别人幸福还是不幸,都不会影响到他对自己的评价。独立性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的生活动力主要来源于寻找“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关心什么?我到底想怎样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演员       自己)(五明学佛网:演员       自己)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净界法师: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碍 

 在三宝的摄受下找回自己的本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改变自己才能成佛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做人应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只有跟佛比才能看清自己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必须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