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夏坝仁波切:为什么要学佛(二)


   日期:2012/3/2 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应当认识痛苦之三:苦苦

    那么,生下来就是苦苦啊。苦苦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生苦呢?生下来是有苦的。你看一个婴儿刚从母亲的肚子里一生下来就非常强烈地哭,为什么呢?因为他习惯了在母亲非常柔软的肚子里面呆着,一碰到人的手啊、布啊什么的时候,(就像)有千千万万的兵器往身上刺一样痛苦。任何什么东西对他来说都不适应,如此等等。包括呆在肚子里面也有许多的苦。

    那么人生下来了长大了,也会老啊,老当然有苦。如果一个30岁的人,一下子变成80岁的话,那他肯定是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的。只不过一般人是慢慢地过度到80岁,所以也就渐渐习惯了,不再觉得苦而已。

    疾病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非常痛苦。它能夺你的名誉,能夺你的工作,能夺你的前程,能夺你的命,甚至能夺走你的一切幸福!非常可怕,也是很痛苦的。

    死亡更为痛苦。因为死亡一来临,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对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彻底地告别了,从此以后再也不可能回头。而且你走上的是一条黑暗不明的路。一个将要死亡的人,未来对他来说,一片空白,(接下来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知道。人如果知道未来是苦一点或乐一点的话,还都好办。可是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带来许多恐惧、猜疑等等。所以说,他会非常痛苦。

    那么活在这个世上也有许多苦。比如说,人们所爱之物,他越爱越执着,越执着就把它归纳到“我” 的范畴内,就成了“我执”、“我所执”了,越“我所执”呢,就几乎把它当成了“我”的。但是,你越把它当成“我”的之后,就越容易失去。比如说,一个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妻子、丈夫,因为你太爱了,这个爱已不是那种爱护和大慈的爱,而是变成了这种“在乎”的爱,变成了“我需要你”的这种爱,变成了把“你”当成“我”的一部分的那种贪爱之后,他几乎忽略了对方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就要求对方所做的一切,比如丈夫、比如孩子、或者妻子,对方所做一切必须符合我意,一点点不符合我意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感到非常痛苦,感到不能忍受。由于这样的原因,因为对方有独立的思维,如果你把对方的一切行为,包括言谈举止等等,全部用你的意思架空了,那他的意识不就变成被动的吗?那他不就变成了机器人了吗?谁受得了啊?只能离开你了。在佛经里说,这就叫“爱离别苦”。你只会贪欲他,爱欲他,而不会理解他,因而导致“爱离别”。一旦离别了,就会想不通,认为:我们如此之爱,为什么离别呢?有些人就去吸毒,有些人选择了自杀,有些人酗酒成了酒鬼等等,所以又该受苦了。

    从来,人一旦对于自己所爱之物,产生非常强烈的贪心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不过想得到的人不止你一个人啊!有许多的人,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这个事物不一定由你得到,事物只有一个,许多人在追求,怎么能保证一定是你得到呢?得到了痛苦,得不到更痛苦!比如说,你越执着就越容易失去,越得不到。因为你以非常强烈的贪心和自私的行为来求取它的时候,不但不会得到,反而使它远离你而去。这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原理。因为你的这种功利心太强烈了,就没有办法得到。

    还有一种叫“怨憎会”。什么叫怨憎会呢?就是越不想碰到的东西就越容易碰到,恰恰纠缠不清等等。也有许多的痛苦。

    总之,我们一旦有了肉体的色蕴,和感受的受蕴,观察事物的分别心的想蕴,善恶行动的行蕴,以及意识形态的识蕴等,一旦有了这五蕴,因为这五蕴是有漏的,所有就产生了许多许多的痛苦、灾难、障碍、违缘等等,数也数不清。所以说,这就是苦。

    我们想脱离苦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苦”,这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佛陀说,想脱离苦,应当先知道苦。就像你想消灭杀父仇人的话,首先就应当知道谁杀了自己的父亲。要不然的话你就乱杀无辜了啊。  

    佛说:于集圣谛当知、当断。

    第二,佛陀说:“应断集”。

    你光是知道了苦,还是摆脱不了苦的,应知道痛苦的根源何在。集就是集中的意思,这里指一切痛苦根源的集中、来源。一切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佛陀说有两个:一个是业力,一个是烦恼心。业力是因,而烦恼心是缘。

 

    应当断除苦的根源之一:业力

    什么叫业力呢?以今天为界,过去所造的,身体上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行为;语言所说的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言辞;心里想的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动念,这一切就构成了业力。因为它对你未来的幸福与痛苦起决定作用。这个就是业力。

    业就是过去所做的一切善、恶、无记等三业,以它的力量决定了未来的幸福和痛苦。比如说,仔细想想,以今天为界,若你过去学习非常好,成绩非常不错,将来你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以今天为界,你过去工作表现得非常出色,那么你明天不但不会下岗,而且还会升职!过去表现得非常不好,有可能明天就下岗了!过去学习不好,未来肯定享受不了荣华富贵!若你过去做了许多伤害他人的事情,未来你肯定要杀人偿命,或者受到许多怨敌的复仇,因此你会非常痛苦。这就是叫做业力。

    这种业,不仅今生,前世,前世的前世,甚至推到无数的前世以来,在意识形态里面所留下的善的习气,恶的习气,和无记的习气等,导致今生的幸福或来世的幸福。就像有些人一生下来,就非常的善良,还是小孩的时候,人们就都非常喜欢他,而且他总是乐呵呵的,他心里边没有一点点坏的心;有些小孩一生下来心里就非常邪恶,谁看到他,还是一点点大的婴儿,都觉得不舒服。或者他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说恶口;会一点行动的时候,他就想整治人家,他心中起的就是这种恶心。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也有这样的。这绝对不是环境、父母或者血统导致的,而是他的潜在的意识形态里面所保留下来善恶习气的多少决定的。善的习气多,恶的习气多还是无记的习气多,就决定了这个人从生下来开始的一切发展。——我们说的这个先天性啊,实际上不是什么先天,应该是前世的意识形态里边所留下来的习气,导致了你从生下来是聪明还是迟钝,是善良或者邪恶。乐观的或者悲观的等等人,他从生下来开始就有了这么一个习气,那就是业力呀。

    为什么它是因呢?比如一朵花,种子就是因。和一朵花的种子一样,人们善和恶的业力就是得到幸福或痛苦的最根本的种子,那就是善、恶、无记等三种业力所导致的。应该说这就是生起痛苦的第一个根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光有了种子没用,还得有水、氧气、营养等等,具备之后,种子才能生存,才能够生果。要是其中缺一的话,就生长不了果。既如此,这个水分、肥料、氧气、温度等等,就是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夏坝仁波切       学佛)(五明学佛网:夏坝仁波切       学佛)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